唐末大軍閥 194章 大唐最后的名將,隕落卻是咎由自取
雖說被王師范的那一聲世叔叫的有些郁悶,就好像八零后隔著個九零后的年代差,其實也未必差得了幾歲...這也讓李天衢忽的想起前世自己還上大一時放假回家約哥們打球,倒遇見幾個應該初三高一大小的學生來對自己說“叔叔,加幾個唄,我們不太會打...”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不過在這個時節,王師范當然不是刻意要把人說老,尊年長者禮待。雙方一拍即合,飲宴慶賀,權掌一方的節度使都是出自于奠定自己根基的考量,要達成共識的過程自也是十分順利。
然而李天衢也很清楚,在朱溫暴露出要控扼皇帝李曄,進而威脅到唐廷社稷時王師范才會下定決心與之為敵,在此之前淄青軍方面一直采取保守休養戰略,而無意外擴。
所以雙方雖然達成了攻守同盟,敵對的藩鎮在進犯威脅到彼此領土之時,淄青軍固然會出兵協助。可如果是李天衢主動揮軍侵吞別處疆土,王師范多半也不會充當跟班協同出兵。
不過能夠長久維持與近鄰淄青軍的密切合作關系,而且以后王師范在對抗朱溫時也能派上大用場,李天衢心說這對于自己而言,也已足夠了。
而李天衢、王師范雖然會晤相處的格外融洽,歃血為盟,長談半日,也須話別啟程,各自返回藩鎮牙署。畢竟天下動蕩、多事之秋,除了李天衢所統掌的泰寧軍與王師范掌管的淄青軍,各地局勢陡變,也正是城頭變幻大王旗的動亂時節......
其中局勢尚屬比較穩定的,則是忠武軍方面在崔安潛離任之后,陳州刺史趙犨終于因力抗黃巢、秦宗權戰功,由先前遙領浙西節度使這等虛職而不赴任掌控實權,轉而取代崔安潛成為忠武軍節度使,并陳州移藩鎮治所至宛丘。
然而趙犨赴任未久便因病情加重,遂將政事軍權移交于二弟趙昶,隨后病逝于陳州官舍,得唐廷追贈太尉封號。
到底是昔日的上官,雖然如今掌控兩處藩鎮,李天衢不便也不應親自前去奔喪吊唁,但喟嘆過后,仍是修書信一封,備喪禮遣人至陳州宛丘慰問趙昶、趙珝。
然而李天衢也很清楚,趙昶作為忠武軍節度使,也仍將作為朱溫的附屬勢力出錢出糧、鼎力協助。不過他與三弟趙珝,按原本的軌跡都是朱溫弒殺唐廷皇帝李曄之前先后亡故...起碼與朱溫決裂作戰之前的一段時期內,李天衢暗付應該也不至要對昔日待自己畢竟有提攜重用大恩的恩官突下狠手......
不過待趙犨、趙昶、趙珝等老上級命數皆盡之后,對趙麓、趙霖等陳州趙家子侄輩,那可就未必了。
而河東李克用那邊的陣仗也是越鬧越大,他不但揮軍奪取邢、洺、磁三州,做勢要吞盡昭義軍藩鎮全境疆土。又引兵攻打大同軍防御使,當初也曾算計著要買通韃靼頭領,意圖暗殺當時尚流落于塞北李國昌、李克用父子的吐谷渾酋長赫連鐸興兵報仇,而盧龍節度使李匡威選擇支援赫連鐸。
唐廷北境方面,控扼幽、薊、檀...等燕云州府的金頭王李匡威看來也對李克用十分的不待見,河東軍要打哪個,他便揮軍支援哪個。而李克用桀驁強勢,毫不顧忌與昭義、盧龍兩處藩鎮以及大同吐谷渾多線作戰,一口氣得罪幾方勢力太過樹大招風,這也迫得李匡威、赫連鐸等人聯名上書,要求唐廷罷黜他爵祿官職,并下詔討伐河東藩鎮。
而向來有陰人機會絕不會放過的朱溫,當然也派遣使臣上奏朝廷,力諫聲討,要求皇帝李曄下旨撻伐李克用。
李曄要大力削藩,雖然也打算拿李克用開刀,可忌憚河東兵強馬壯一時躊躇。大多商議的朝臣也都認為李克用討黃巢有定難大功,雖屢生戰端,也不宜由唐廷下旨討伐河東...不過在此期間朱溫又派親信至長安暗做手腳,尚還對李克用有幾分忌憚的皇帝李曄又在被買通的宰相張濬等大臣極力勸說之下,他又生出了揮斥方遒、力壓諸藩的豪情,而針對李克用開始施命發號,唐廷方面眼見也要有所動彈......
雖說先前與李克用達成了口頭協議,但李天衢自知如今到底是對方鬧得太大,眼下彼此還須各顧各的,而著眼關注泰寧軍南面鄰道勢力格局的劇變。
“淮南節度使高駢,到底仍是不免一死......”
泰寧軍瑕丘牙署節堂當中,李天衢長嘆一聲,喃喃說道。因為他也已經得知淮南軍方面有當初黃巢的降將畢師鐸、秦彥嘩變背反,聯合叛軍攻陷淮南藩鎮治所所在揚州,先是高駢被囚禁一段時日,隨后終不免與其子侄一并為叛軍所殺。
不過高駢雖然被叛將弒殺,死得倒也并不算冤枉,畢竟他晚年昏聵,迷信神仙之術,不理軍務,日夕齋醮,煉金燒丹,動輒費用以巨萬計...而重用招搖撞騙的呂用之、張守一等術士。
而呂用之憑仗騙取高駢信任獨攬大權,親自上門,與他弟子一起睡遍了淮南都知兵馬使畢師鐸的美妻嬌妾,甚至還公然宣稱每月至少要享用他妻妾七次...就連好人妻的朱溫尚知道惦記人家妻妾也不便大張旗鼓,給人戴了綠帽子還恨不得敲鑼打鼓的到處吆喝,這誰又能忍得?
何況人家畢師鐸前不久還拼死拼活得打退了侵犯到江淮的孫儒賊軍一番侵攻,結果老婆小妾被任意玩弄,這打贏了仗立下大功反而更要遭猜忌,終究還是不免爆發了。而且高駢寵信呂用之、張守一等小人大肆打壓殘害以往軍中的老兄弟,致使淮南軍上下離心。這才使得畢師鐸、秦彥能順利聯合張神劍、鄭漢章等諸部淮南軍宿將攻破揚州,到底也是因高駢愈發糊涂,而早已是眾叛親離......
當年的高駢被贊作落雕侍御,歷任天平、西川、荊南、鎮海、淮南等五鎮節度使,當初破黨項、據吐蕃、復交趾、征南詔...又數度重挫黃巢反軍,甚至險些誅殺黃巢,早年屬于鐵桿的扶唐國祚名將。定難戰功就算比不上郭子儀、李光弼等大唐中興功勛,為了朝廷東奔西走的四處救火,說他是唐廷懿宗、僖宗前兩任皇帝時期戰功最為顯赫的大唐名將也不為過。
但是自己戎馬生涯最高光的時期,卻貪上了唐末時最為驕奢淫逸、糊涂輕佻的兩個天子當政,也厭倦了與朝中權奸勾心斗角。心中怨懣積累得久了,高駢當年的雄心壯志也早被磨平了,不但日漸消沉,守著淮南不思進取,當年帶兵時便要占卜、畫符、請紙人等迷信的弊病反而變得愈發極端,晚年已是神叨叨的,被一伙江湖騙子蒙騙得篤信不疑......
如果高駢晚生個三四十年,也很有可能成為讓朱溫、李克用等梟雄都要敬畏忌憚的一路強藩霸主。可當年再是用兵如神,到了晚年身處于諸處藩鎮以下犯上成了老傳統的動蕩時節,高駢也就注定得不了一個善終。
高駢的生平事跡,對我而言也未嘗不是前車之鑒...人就算能英明一時,可到底還是要貫徹自己的夙念到底,有始有終才是......
李天衢心中感慨念著,也不住又暗付道:不過高駢這一死,淮南軍廬州那邊的楊行密,看來用不了幾年也將要崛起了......
唐末大軍閥 194章 大唐最后的名將,隕落卻是咎由自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