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新秩序 第六十六章 風已平浪未靜
昨日,趙桓趁著城中混亂不堪,假冒康王身份偷偷出城,還是比較謹慎的。
其人出入宮禁皆乘坐帶帷幕的軟轎,始終沒有露臉,上下城墻也是由侍衛親軍馬軍都指揮使曹曚親自護送,外人很難知道康王是假冒的。
但大同兵臨城下大宋國滅在即的緊張時刻,很多人的目光都盯在了皇宮和天子,使得這件事根本沒法做到神不知鬼不覺。
第二天,正乾皇帝開出議和退兵條件后,留下了趙宋康王趙構,而將其次相趙野單獨放回城中匯報談判情況。
以尚書右丞充京城四壁守御使的李綱便跟隨趙野進宮,并向皇帝上書,言康王“屢次三番”以身涉險,出使同營和談有功,為安定人心計,應予以褒獎。
李綱是強硬的主戰派不假,卻不是為了主戰而主戰的一根筋。
其人時刻沒有忘記自己的初衷,主戰是因為大敵當前人心混亂,不主戰就不足以凝聚大宋人心,更無法改變大宋被大同覆滅的命運。
而經歷了昨日的暴亂之后,京城里的人心事實上已經亂了。
這個時候當然需要繼續主戰,但絕不能一味主戰,還需要以適當的方式告訴全城軍民朝廷的主戰有了效果——大同愿意接受大宋的和談條件。
此舉,同樣是為了安定人心。
實際上,昨日臨安民眾在熱血太學生帶動下聚會請愿,為的是給信用奸臣罷免李綱放棄抵抗的昏君趙桓施加壓力,而不是一定要跟同軍不死不休。
畢竟,同宋兩國的軍力差距太大了,即便最強硬的主戰派也清楚大宋無論如何都打不過大同。
大宋以堅決頑抗的姿態打了這一仗,雖然沒打贏,卻打得大同接受了和談。
這已經是最好的結果,真的不能再強求了。
只不過有了民眾暴亂在先,這件事由其他人來挑明都不合適。
趙桓一面任命李綱主戰一面又派趙構、趙野等人重新啟動和談,本來很有些忐忑。
如此首鼠兩端的行為,搞不好就會受到一些臣子的堅決反對。
甚至,再有奸賊挑唆,爆發更大規模的動亂也說不好。
現在,李綱主動站出來勸皇帝表彰康王,算是明確站隊支持和談,也就是支持其人的決定,這當然是大好事。
趙桓大喜,當即下詔授康王趙構太傅、靜江奉寧軍節度使、桂州牧兼鄭州牧。
果然,圣旨下達后,正為同軍恢復炮擊而瑟瑟發抖的臨安軍民不僅沒有再走上街頭鬧事,還盛贊康王為國難不避身死的忠心和勇氣。
臨安民眾沒有因為朝廷和談而再次暴動,就是最好的消息。
趙桓大大的松了一口氣,決定再接再厲,立即命人搜羅了正乾皇帝需要的各式人才和書籍,并陸續送往同軍營中,以此表達自己乞和的誠意。
正乾皇帝果然言而有信,大宋和談的“誠意”送出不久,城外同軍的炮擊便再次停止,就連之前填了大半的護城河也停了下來。
兩國和談有望,臨安城將免于兵災,最高興的自然是不用送死的守城兵卒,一口氣頓時松了大半。
得知這個好消息,提心吊膽的臨安民眾也轉變了立場,開始贊頌天子從善如流,祈禱大宋國運萬年。
而主和的大臣們更是大受鼓舞,紛紛上書,支持天子趕緊履行其余約定條款,以早日送走同軍,還臨安城以安寧。
不過,盡管幾乎所有的朝臣都同意議和,卻也有不同的聲音。
矛盾主要集中在割地上。
坦白講,正乾皇帝提出的這個領土主張并不過分。
因為按照和議條款,需要割讓的絕大部分領土實際已經落入同軍手中。
而同軍暫時還沒有控制的淮南東路淮州和宿州,其實也是用于交換南陽府外圍的潁昌府、汝州和唐州等地。
大宋朝廷便是不想承認這個結果,也沒有實力將這些土地奪回來。
其實,包含李綱在內的主戰派大臣也不反對割讓這些領土給大同。
他們擔心的是正乾皇帝欲壑難填,大宋若是答應得太爽快,日后恐難以收場。
朝廷今日給了淮州和宿州,焉知大同明日不會再要潁州和蔡州?
大宋雖大,卻經不住幾次這么大規模的割地賠款。
因而,正乾皇帝開出的條件可以接受,但不能接受得太爽快而讓大同得到這一切過于容易,起碼也得先討價還價一番才行。
討價還價的前提是雙方手中都有可以還價的籌碼,宋軍雖然一再被同軍壓著打,卻也不是沒有還手之力。
至少,當下就還有一支總計十萬人的生力軍正在快速趕來臨安。
可惜,他們的希望很快就要破滅了。
當日稍晚,京西南、北路路制置使種師道就遣人送來急奏,匯報勤王大軍已經出了內鄉縣途中卻遭遇同軍騎兵襲擾一事。
種師道在急奏中反復強調本部沒多大的損失,傷亡還不到百人,只因敵軍異常狡猾,仗著機動優勢神出鬼沒,將士們在野地中難以立營,才暫時退入淅川縣。
其人請天子勿要慌張,最多兩三日時間,勤王大軍即便不能吃掉同軍這股死纏亂打的騎兵,也能步步為營進抵臨安城下。
屆時,便能與京營兵馬里應外打掉同軍主力。
為了穩住皇帝和朝中重臣,種師道也是拉下了老臉,把胸脯擂得震天響,不要錢的保證張口就來。
但臨安城中的君臣們卻不敢相信其人的承諾,皆認為此奏只是種師道打不贏同軍才推卸責任的借口而已。
大宋經驗最豐富的老將統帥數萬戰力最強悍的西軍,都不敢與同軍的偏師騎兵硬碰硬,而已經被同軍的長槍頂上了腦門的君臣們還有什么好掙扎的?
拋棄了不切實際的幻想,確認全盤接受正乾皇帝開出的和談條件才是解決當前危機的唯一辦法后,大宋朝廷立即高效運轉起來。
當晚,趙桓便以資政殿大學士宇文虛中和知東上邠門事王俅出使同軍。
二人的任務是向正乾皇帝敬獻國書和京東西路、京畿路兩路以及滑、陳、淮、宿、明、越等州的輿圖、簿籍等物。
以此公開承認是大宋破壞了同宋友好的大形勢,導致兩國交兵生民涂炭,愿意承擔此戰造成的任何后果。
乞求大同正乾皇帝顧念天下蒼生,息兵停戰,再續兩國睦鄰友好。
為準備此戰,大同帝國專門擴編了三個軍,可謂興師動眾。
因而,徐澤主張的戰爭賠款數額也極其巨大。
不過,大部分的賠款都是以增加兩國商品交易,以及諸如開放港口、礦山,稅率優免之類的附加條款存在,趙桓也在國書中一并應了下來,態度相當端正。
唯一沒能立即落實的是道君南逃,暫時無法在“認罪認罰書”上附署其人的名諱。
不過,大度的正乾皇帝并沒有死扣這點細節。
其人相信以大宋朝廷的“言而有信”,肯定不會為了這件事而再讓同軍南下。
同強宋弱,趙宋朝廷只要不想再惹禍就得老實履約,趙佶更是不敢不簽“認罪認罰書”,錢糧物資輸送協議也可以撤兵后再慢慢談,都不急一時。
徐澤做事向來雷厲風行,討宋之戰的目標達成后,便不再浪費時間。
同宋停戰和約簽訂后的第二日,其人便命令各部有序撤軍。
最先撤走的是趙宋朝廷移交大同的各式專業人才和重要物資,由魏定國師護送,直接前往燕京。
這批人拖家帶口,行動相對遲緩,因而走得最早,但只要進了河北路就是大同帝國的穩定控制區,護送的任務不算太重。
第二批撤回的是南下同軍主力,由徐澤親自統帥。
除了將大部隊安全帶回國內,正乾皇帝還有兩個任務。
其一,安置宋軍戰俘。
激戰正酣的同宋兩突然國和談,填到大半的護城河工程停了下來,臨安城最終沒有被攻破,俘虜們期盼的“破城后就饒恕眾人對抗王師之罪”自然沒了。
不過,正乾皇帝胸懷天下,當然也會給這些表現積極的戰俘一條出路。
其人給了他們三個選擇:遣返、整編或安置。
當今之世,大同帝國已經是最強大的存在,遲早要吞并諸國一統天下。
而大同全取河東、河北兩路后國勢愈增,稍微有點見識的人都能看到其并吞天下的雄壯氣勢。
這也使得同宋兩軍再交戰時,宋軍成建制投降的概率激增。
這一戰,從京東西路到南陽府,同軍連抓帶降的宋軍俘虜早超過了十萬之巨。
其中,還有不少是河東之戰被釋放的宋軍“二進宮”。
這還不算,得知兩國議和后,汝州、唐州、潁昌府等地將要歸還大宋,一些百姓竟然提出了跟隨同軍北上的請求。
以趙宋如今混亂的形勢,將這么多人全部遣返絕對會捅出大簍子。
所以,將其部分整編和分散安置是必然的。
同軍去年新編的部分師營至今未滿編,就是考慮到了戰后俘虜的整編問題。
不過,同軍兵士的挑選非常嚴格,想吃上大同的皇糧可不容易。
包含自愿追隨的百姓在內,絕大部分人將會被安置在相對苦寒的北疆各地——這也符合大同把重心放在北疆的既定策略。
出發前,徐澤便公開了相關選拔條件,是走是留,都由百姓和俘虜們自己選擇。
結果,因故土難離等因素接受遣返者不足三成,大部分人寧愿遠離家人到苦寒的大同北疆種田,也不愿再回到沒有希望的大宋。
其二,安置投降宋官。
大同討宋之戰從一開始就呈現一面倒的趨勢,趙宋朝廷雖然再一次割地賠款,屈辱至極,卻因此暫時躲過了王朝覆滅的命運。
如此一來,之前認定大宋必滅而主動賣身的的汝州和潁昌府等地官員則懸在了半空,進也不是,退也不是。
從本心上講,對這些沒眼光的投機分子,徐澤是一個都不想要。
所以,之前南下臨安城時,其人便拒絕接見這些人。
但作為胸懷天下的王者,做事就不能只圖一時爽快。
趙宋朝廷在此次大戰中的一系列荒唐操作,讓徐澤意識到之前的設想不切實際,統一天下的進程必須加快了。
大同立國后就一直在快速擴張,基層官員始終有缺口,指望培養好了一批官員再擴張一塊相應的地盤同樣不現實。
在相當長的一個過渡期內,還得使用并改造舊體系中的可用之才。
因而,開拔前,徐澤便命人傳詔汝、唐兩州和潁昌府:
所有降官皆可隨同軍北上,但要先經過訓部的相關培訓,才能重新授予官職。
大同治下官不好當是客觀事實,不到萬不得已,沒幾個人愿意棄了宋官做同官。
而獻表投降了還要再培訓才能做官,更是大大的荒唐。
由是,此詔一下,不少趙宋忠臣再次反水,上演了一出“委身侍賊只為保一方平安”的精彩戲碼。
對此,徐澤也不在意。
趙宋王朝好歹立國一百六十余年,怎么能沒有忠臣義士呢?
其人有很多的大事,不值得為這些投機者浪費時間。
同軍主力隨皇帝回開封府后便分散開,其少部分將回到河北駐地,另一部分則留在仍未完全平定的開封鎮守慰穩,還有一部分繼續隨皇帝巡幸各地。
不錯,親臨南陽問罪趙宋只是徐澤此行的任務之一。
正乾皇帝日理萬機,出一趟燕京很不容易,不需要其人親自上陣的大部分時間里,徐澤都在巡視自己的帝國。
待同軍主力順利回到開封府,擔任偏師的王進、史進以及殿后的岳飛這才開始撤回,種師道率領的勤王大軍也終于進抵臨安城下。
有了武力保障,趙宋君臣終于松了一口氣,開始處理善后事宜。
第一件事便是按照兩國停戰協議,派人接回中宮和大寧郡王。
接受此任的是次相趙野,其人尚未趕到開封府,尚書右丞李綱便向皇帝上了一道奏章:
“澶淵之役,雖與遼人盟約,及其退也,猶遣重兵護送之,蓋恐其無所憚,肆行擄掠故也。同軍之去三日矣。盍遣大兵用澶淵故事護送之!”
水滸新秩序 第六十六章 風已平浪未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