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新秩序 第九十三章 四大艦隊和四級編制
第(1/2)頁
在對遼東、高麗兩地管理機構作出調整的同時,徐澤也調整了海東的行政機構。
海東孤懸于外,不論是消息傳遞,還是派兵增援,都非常難。
初期因為人少,形勢也相對簡單,任務以占領據點、羈縻土著、逐步開發為主。
徐澤雖置海東郡,但實際并沒想過控制全島,因為在這之前,既沒這個能力,更沒這個必要。
以海東島的面積和復雜地形,“一郡兩州”已經是之前同舟社能夠控制的極限了。
同舟社最初開拓海東之時,人力和物力都極其有限,只能在島北建立一個據點。
其后,隨著渡海的百姓越來越多,再加上島內歸化的土著,海東郡才有實力向南拓展,并一戰擊敗尚處在原始狀態的毗舍耶國,在島南建立據點。
再之后,徐澤分置藩州和籬州(都是縣級州,最初的規模卻是相當于一個鎮子),完成對海東的初步布局。
“一郡兩州”說出去很唬人,實際控制區域卻是非常有限,對兩州直接管轄區域以外的土著只能羈縻,
今年開始,隨著趙宋國內的形勢持續惡化,江南已經開始有家族渡海求生,弱勢的選擇在藩州、籬州落戶,強勢的的則另選無人區域墾殖。
這個消息引起了徐澤的高度重視,海東足夠大,更處于蠻荒狀態,他并不介意與人共同開發,但前提是海東島是同舟社的海東島。
京東大戰之后,徐澤數次充實海東人力,讓藩、籬兩州的輻射范圍進一步擴大。
置海東總督,就是正式確立同舟社對海東全島管轄權。
督者,本義察看,引申為督促、監視、監督、統領之義。
總督乃是軍政一手抓的行政長官,徐澤之意,就是正式授予梁義全權處置海東事務的權力,以應對島上快速變化的形勢。
隨著遼東巡撫府、黃海都護府和海東總督府的設置,徐澤對海軍司下設的艦隊也做了調整,在原本黃海、渤海、東海三支艦隊的基礎上,再增加一支靖海艦隊。
四支艦隊的分別部屬如下:
靖海艦隊。
駐地膠即港,為同舟社總部直屬,艦首阮小七。
主要任務為巡護京東東路東南洋面,監控趙宋漣水軍水師。
渤海艦隊。
駐地海連州鎮東關,隸屬于遼東巡撫府,艦首張順。
主要任務是巡護渤海洋面,監控金國、遼國及趙宋沿海船只,封鎖金、遼兩國與趙宋之間的海上聯系。
黃海艦隊。
駐地由江華島移至耽羅島,隸屬于黃海都護府,艦首時荼丹。
主要任務為監護高麗、日本以及琉球群島北島,維護同舟社在三地的利益;
東海艦隊。
駐地海東郡藩州,隸屬于海東總督府,艦首熊蒙。
主要任務為巡護海東周邊洋面,監控趙宋明州水師。
另外,同舟社下轄的兩塊飛地天南寨和山南國也各有拓展。
鄭天壽在麻六甲天南寨經營轉口貿易數年,頗有收獲。
不僅輾轉送來了三匹阿拉伯種馬,還為搜集了一批外域書籍和一個翻譯,其中就有徐澤最想要的《幾何原本》。
經過數年的發展,天南寨也變成了天南城。
為了此事,還與當地土著爆發過沖突,數千土著圍住了正在擴建中的天南城。
結果,發起圍攻的土著頭人被寨墻上的四門火炮(徐澤派人送去的火炮成品,沒火藥配方,用一點少一點)集火轟擊,當場成為一攤肉泥。
目睹如此恐怖的一幕,土著兵卒疑是異族操縱神雷伐世,竟嚇得跪地求饒。
經此一戰,天南城控制的范圍增大數倍,鄭天壽已經管轄不過來了,請求總部派人支援。
徐澤乃將京東之戰中兩次被抓的原高密知縣劉高發配彼處,協助鄭天壽治理地方,并指示鄭天壽暫時已穩固統治為主,不要再盲目擴張。
而被徐澤授予的“山南國主”費保,比起已經“遜位”的李俊野心要小得多,頭腦也更清醒,知道該背靠誰,一直將自己的姿態擺得很正,請示匯報做的及時,得到的支援自然多。
同舟社海軍更新換代,淘汰的老式戰船,送了不少給山南國。
一些打仗悍勇但受不了同軍嚴格軍紀約束,又不愿種田只想刀口舔血的戰俘,徐澤也慷慨送給費保調教。
琉球島上的土著勢力本就是一盤散沙狀態,生產力也非常落后,更談不上什么強大軍隊,根本擋不住費保的侵略。
其人已經琉球群島南島站穩了腳跟,正在向中部群島擴張。
之前,耽羅郡星主上報給王
(本章未完,請翻頁)
第(2/2)頁
俁的劇賊費保占據耽羅島之事,自然是子虛烏有。
同舟社現階段沒法兼顧更多的方向,攤子鋪得太大未也必是好事。
對這兩塊飛地,徐澤并沒有太關注,只要他們不脫離掌控就行。
相對于海外力量主要從“大面”上全局性的調整,徐澤對軍隊的調整則由大到小,更加全面。
陸軍的所有編制層級基本推倒了重建。
最低一級編制由“都”改為“隊”,掌兵官為“隊將”。
其中槍盾手二十人,長槍手六十人,弓弩手三十人,一隊共計一百一十人。
“隊”可在具體戰斗中,執行剿匪、追擊、設卡、阻截等簡單的分項任務。
隊以下戰斗小隊和指揮排面的什,由各隊自行劃分,不列入編制。
四個隊再加四個輕炮組,合為一個新型“營”,掌兵官仍為“營正”,一營共計四百六十人。
營是基本作戰單元,可在具體戰役中執行大部分的戰斗任務。
趙宋軍隊的營級編制,是以少量槍盾手配大量強弓硬弩,輸出火力足,但對地形、陣型和后勤要求都比較高,而且偏于防守,難以持久作戰。
徐澤對隊、旅一級編制的更改,徹底打破了趙宋軍隊陣地戰的戰法,戰法更加靈活,也更突出進攻性。
敵軍不管是弓弩為主的兵種,還是騎兵,如果結成嚴密陣型,會被火炮轟散;不結陣的話,又根本打不過本方密集的長槍弓弩陣。
五個普戰營加一個重炮營、一個工兵營、一個輜重營,合為一個“師”,再加師機關和直屬分隊,編制員額四千人(重炮、工兵和輜重營的編制和普戰營不同)。
“師”并非是源于后世的概念,古已有之,周朝兵制就分為軍、師、旅、卒、兩、伍六等。
同軍在師以上也有“軍”一級編制,只是目前規模有限,軍級編制暫時空缺。
工兵營和輜重營雖然作為輔兵,但并不是類似趙宋廂軍的存在,實際上,輔兵的訓練要求比起戰兵來也一點不差。
徐澤在建軍之初就將奔襲戰作為軍隊的主要戰法之一進行訓練,能跑能打就是同軍的特色,戰兵如此,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輔兵更該如此。
大軍奔襲,輔兵不僅要及時跟上,還要運送沉重的物資,并且逢山開路,遇水搭橋都需要做在前面,都對輔兵提出非常專業和嚴格的要求。
師是完整的獨立作戰單元,對比趙宋的軍隊,即使不考慮缺編,僅從人數上,同軍一師也抵趙宋兩將。
毫無疑問,徐澤設置的師級編制,用來對付弱小的趙宋禁軍太欺負人,其目的就是用于未來對金軍作戰的需要。
徐澤對滿編師的要求是可以硬撼兩到三倍的精銳騎兵沖鋒,扛住對方的攻擊并在沒有增援的情況下將之擊潰,還能持續追擊。
配合憲曹改革,師、營一級軍法官統一改名為士師,并逐步推廣到隊一級。
為區別各級的稱呼,分別在職務前冠以級別,如師士師、營士師。
士師并非徐澤的“發明”,同樣是古職,《周禮·秋官·士師》“士師之職,掌國之五禁之灋,以左右刑罰:一曰宮禁,二曰官禁,三曰國禁,四曰野禁,五曰軍禁。”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榜樣,眾多之意。
軍法官原本的職司正合“士師”古義,也符合“師”之意。
士師掌教化和禁令刑獄,為將佐官,需監督掌兵官履職,但不能干涉作戰指揮。
海軍編制略微特殊,以艦船上的編制員額為最小作戰單元,但每級同樣要設士師一職。
部隊全員換裝和重新整編后,是緊張的合成訓練,而編余軍隊則全部轉型。
主要有三個去向:
其一,民用專業工程隊。
同舟社治下眾多的道路、水庫、溝渠等基礎建設一兩年不可能完工,足夠這些工程隊徹底轉自負盈虧的民用工程隊。
其二,地方巡捕治安分隊。
趙宋治下是由治安分隊的,但有編制衙役極少,根本無法滿足公務需要,只能以不占編制的弓手充任,官府省了錢,百姓就遭殃。
同舟社在法曹之下設各級巡捕,統一編制、裝備和任務,嚴格隊伍管理,吃皇糧就要干人事。
其三,銀行(押送護衛)、郵政、物流等官營事業單位。
徐澤不僅鼓勵各行各業良性競爭,打擊壟斷,在關系國計民生的事業上,還必須保證國有單位占主導地位。
這些單位都需要用到很多人,而且,還都是盈利性的機構,運營良好后,不僅不是負擔,還是創稅大戶。
水滸新秩序 第九十三章 四大艦隊和四級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