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休閑文學吧>>大明鎮海王

第2016章,相對公平的科舉制度

更新時間:2022-09-10  作者:中華田園牛
大明鎮海王 第2016章,相對公平的科舉制度
明朝成熟的科舉考試制度之所以能夠運行下去,這跟科舉考試之后官員們的選拔、提拔是密不可分的。

因為考的好就可以升遷快,更有前途,再加上科舉考試相對來說是比公平公正,講究才學的,大家也都認可和服氣。

這個制度也就能夠得到所有人的認可,大家也都一直在默默的遵守著這個規則。

縱然是劉晉也不能違背這個制度和規矩,并且這個制度也有其合理性,也相對更加的公正、公平。

在后世,你要是朝中無人的話,即便是清北出來的高材生恐怕也是很難有出頭的時候,反觀那些有背景的,自身或許根本就不會讀書,在國內參加高考的話連二本都考不上的人。

他們的父母可以送他們去國外留學鍍金回來,一樣快速的提拔升遷,相對來說這對于認認真真讀書人的是很不公平的。

以至于后世讀書沒用的觀點非常盛行,很多人都覺得非常有道理,會讀書不如有背景,甚至于很多人還調侃大學生在給小學生打工、大學生送外賣等等。

總結來說,其公平性是遠不如明朝的科舉制度的。

明朝的科舉制度之下,你要是考不上進化的,縱然是內閣大臣的兒子也一樣難出頭,像劉健的兒子孫子考不上科舉,始終都無法出頭。

而類似于這樣的事情非常普遍,朝中很大大臣的兒子一直考到四五十歲都考不上進士,他們父母縱然是有再大的能量,也一樣沒辦法讓自己的孩子平步青云。

只有考上了進士了,有了這樣的一個出身了,你才能夠有平步青云的機會和可能,即便是寒門子弟,像劉晉這種,也一樣可以飛黃騰達。

這一點是明朝的科舉考試的特點,唯科舉考試為標準!

一切都看你科舉考試的情況,考不上進士,你就注定了無法出頭,進不了翰林,你就跟大官無緣。

而科舉考試制度又非常的嚴格,很少有舞弊鬻題的事情出現,一旦出現也是會給予最嚴厲的懲處,無論查到誰都會嚴懲。

這樣的制度之下,你敢說讀書無用?

你即便是家財萬貫在讀書人的面前也是要低人一等,要不然也不會有那么多的富家翁拼了命的想要將自己的女兒嫁給那些窮秀才了。

像謝遷、楊廷和、張居正這些人,還是年輕的時候就很有才華,名震一方,早早的就有當地有名有姓的士紳給看上了,爭先將自己的女兒許配過去,都又不少的故事流傳下來。

還有劉晉,雖然是寒門出身,但是讀書人又有才華,考上狀元了,都可以同時娶定國公和禮部侍郎的孫女。

從這些的方方面面都可以看的出來,在明朝,讀書人的身份和地位絕對非常高的,全社會都認可。

整個科舉制度相對公平公正,給寒門子弟以出人頭地的機會。

這一點比起后世來就強太多了。

后世伴隨著社會的發展,階級固化是越來越嚴重了,好的單位幾乎都是父子相傳了,像電力、鐵路、銀行、煙草、石油等等這些,你外人是很難、很難進去的。

另外即便是考公務員,普通人的子弟也是更難出頭了,基本上一輩子都是混個科員就到頭了。

而有背景的子弟就不一樣了,不管會不會讀書,這都不重要了,不會讀可以去國外鍍金,回來就是香饃饃,是海龜了。

即便是國內的學校,只要混個三本、高專什么的,還有專升本,甚至于連中轉都可以轉大專,再轉本科混研究生什么的。

有很多種渠道可以讓他們得到想要的文憑,輕松的碾壓沒有背景的寒門子弟。

這樣的現象還在持續,階級的固化將會越來越嚴重,寒門子弟將會更難出頭。

劉晉因為是穿越者,早早地就進行過深入的對比和分析,也覺得古代的科舉制度相對是公平、公正的,給寒門子弟留下了機會和出頭的可能。

 尤其是現在的大明朝,大家的收入提高了,生活水平更高了,盡管有免費的新學學校可以讀,但也有大量的普通百姓將自己的孩子送去讀書院和私塾,為的就是其將來可以考科舉。

這也是大明科舉考試壓力越來越大的重要原因。

因為傳統讀書人比起以前來也多了很多倍,競爭壓力自然就更大了。

以前的時候,能夠讀書的自然都是家庭條件極為不錯的富裕家庭,普通人根本就不足以支撐自己的孩子去讀書。

因為讀書的花費實在是太貴了,束脩、筆墨紙硯、長期脫離生產,趕考、交友等等,這些都是花錢的,而且都是大把、大把的花銀子。

靠著這樣的方式,高高的豎立起高墻大院,將普通子弟隔絕在外,只有有條件的家庭才能夠讀得起書。

這有點類似于后世歐美地區的教育制度。

普通的家庭你的孩子送去公立學校實行的是快樂教育,主要就是各種各樣的玩樂,到初中的階段了,連九九表都不會,算數都不會,二分之一加三分之一等于多少都算不出來。

這絕對不是在這里胡扯,而是真實的一面,快樂教育出來的人幾乎都是廢人,但就這也還有無數的人在舔,說快樂教育好,培養孩子的天性什么的,純粹就是扯澹。

想要學到知識,那就必須要讀私立的學校,而私立學校的學費是極其昂貴的,隨隨便便都是幾萬美刀一個學期,你沒點家底根本就讀不起。

而只有讀了私立學校,才能夠上好的私立高中,好的私立高中才能夠上好的大學,只有上了好的大學才能夠成為社會的精英。

靠著這樣的辦法筑起高墻大院,隔絕了普通子弟出人頭地的機會,只有少部分的精英可以這樣一直延續下去,一直掌控方方面面。

這和古代的科舉考試制度是很相似的,都是通過昂貴的教育費用來的隔絕普通子弟的。

但是現在大明人的收入水平提高了,越來越多的人可以支撐起自己的孩子去讀書書院、私塾了,這就給傳統的讀書人增加了競爭和壓力,科舉考試也變的更難起來。

但總的來說,它是公平公正的,一切都看科舉考試的成績來說。

守舊派官員能夠翻身、打壓不倒,那是因為其基礎就是這科舉考試制度了,大家都認可,全大明社會都認可的科舉考試制度。

它在源源不斷的為大明朝廷輸送官員,輸送高級官員,即便是現在的實干派官員,其實本身來說科舉考試出身的,也是儒家子弟。

只是因為治國的理念不同而分成了實干派和守舊派,本質來說都是儒家子弟。

新學的子弟現在只有極少個別人在當官,還都是小官小吏,根本就無法影響大明的朝野。

如果不改變科舉制度,那就意味著始終是無法徹底的打倒守舊派。

可是如果改變科舉制度,又該用什么制度來取代它?

后世的公務員考試制度本質上還不是和現在的科舉考試差不多,并無什么區別,頂多就是考試內容的不同而已。

完全可以在科舉考試之中增加相應的學科和內容,根本就沒必要去廢除科舉考試的制度,這一個制度從隋朝開始,一直運行了千年的時間,它已經是非常的完善了。

劉晉一直在思索這個事情,也是一直以來都在維持現有局面的原因。

因為劉晉打心底也是認可科舉考試制度的,因為它給了寒門子弟機會,是相對公平公正的制度,至少比起后世要公平很多。

大家都認可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尊重知識,尊重讀書人,這是一個很好的社會風氣。

新學里面的學習風氣就非常不錯,人人讀書都很認真,珍惜難得的讀書機會,社會對于讀書人也更加認可。

后世可是有無數人信奉讀書無用論,這就是極其不少的社會風氣,對知識不尊重,對知識分子也不尊重。

大明鎮海王 第2016章,相對公平的科舉制度

上一章  |  大明鎮海王目錄  |  下一章

休閑文學吧提供免費小說,請讀者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