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鎮海王 第2015章,守舊派翻身
劉晉老家昌黎縣下河屯海邊的碼頭這里,劉晉剛剛乘船回來,剛剛出去渤海打魚看海豹了。
這個時期渤海的生態環境是相當不錯,盡管經過這些年來的海洋捕撈,但依然有著極為不錯的生態環境。
海洋之中的魚類資源不僅僅種類多,而且質量高,數量龐大,隨隨便便去海里面捕撈一網都能滿載而歸,并且渤海這里還是有海豹的。
渤海之中的海豹叫斑海豹,在后世可是極其稀有的珍稀1級保護野生動物,也是后世我們國家僅有的一種海豹。
不過在這個時代,渤海灣這里的海報數量相當的多,廣泛分布于山東、北直隸、遼東等沿海地區。
當然,大明地域廣袤,有海豹的地方就非常多了,尤其是在北極圈內,海豹的數量就特別多,另外在北黃金洲北部地區,海豹數量也很多。
只不過大明人一直以來都沒有狩獵海豹的習慣,也沒有吃海豹的習慣和傳統,故而海豹基本上都沒什么人去捕捉,不像鯨魚,這渤海灣里面已經比較難發現鯨魚了。
沒辦法,大明的捕鯨業現在已經相當的發達,捕鯨船多的很,而且捕鯨還有著巨大的利潤,刺激了人們去捕鯨。
渤海的鯨魚就遭殃了。
這次劉晉本來也是想要去看看鯨魚的,結果失望而歸沒有看到鯨魚。
“看來還是要立法保護渤海、黃海的鯨魚了,不能真的捕絕了,這后代子孫可就再也看不到了。”
下了船的劉晉腦海中也是思索著,捕鯨雖然可以帶來大量的好處,但現在大明已經不缺那點鯨油、鯨魚肉什么的了。
也該適當的重視下動植物資源的保護工作了。
“天氣是越來越冷了,小冰河期估計著也快了吧。”
“這渤海里面的海豹數量倒是蠻多的。”
劉晉微微感受下刺骨的寒風,這都已經差不多開春了,然而氣溫依然還很低,結合歷史上的事情,劉晉估計著地球正在朝小冰河期發展。
小冰河期對農業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歷史上明朝的滅亡跟這也是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北方地區在小冰河期的影響下連年災荒導致民不聊生,烽火四起,農民起義此起彼伏,嚴重的拖累了本就已經及及可危的大明王朝。
不過對于現在的大明來說,小冰河期的影響應該是不會太大,糧食產地很多,即便是大明本土這邊不行了,也還有南洋,還有黃金洲,還有天竺大陸,這些地方都是大量的種植糧食,并且還不懼怕小冰河期的影響。
“這日子過的還是很不錯的,看看書,打打魚,簡單而充實。”
劉晉翻看下自己的收獲,金燦燦的大黃魚顯然是最惹人喜歡的,這東西在后世都已經炒的很貴了,普通老百姓根本就吃不起。
但是在這個時代,大黃魚竟然只是普通的魚類品種,價格便宜,關鍵是這大黃魚的個頭都很大,質量很高。
這也是劉晉一家經常吃的魚了,營養價值高、味道又很鮮美,劉晉很是喜歡吃。
“老爺,京城來電報消息了,王守仁王公的父親去世了。”
這時,劉晉的管家急匆匆的來到劉晉的身邊,將朝中最新的消息說了出來。
雖然說是丁憂守孝,但劉晉對于朝野上下,大明內外的各種事情也是知道的清清楚楚,這京城有什么變動也是可以第一時間內知道,家里面就有電報。
不僅僅可以知曉最新的消息,也可以將劉晉這邊的一些決策迅速的傳達下去。
沒辦法,到了劉晉這個層次了,即便是想要真心的過過的小日子,那也是要防備一二的,正所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這要是有什么風吹草動的,對自己不利的事情出現了,第一時間內知曉了也可以迅速的做出對策。
身在權力的中心,各種各樣的明爭暗斗是非常多的而政治斗爭永遠都是刀光劍影,殺人于無形之中,伴隨著極其殘酷的結局。
好一點的就是罷官回家養老了,悲慘的就是滅族抄家了。
歷朝歷代的這樣的事情太多了,劉晉心里面也是始終在提防著這些事情,別到頭來自己落得身首異處,全家遭殃,那就真的是劃不來了。
所以信息就非常的重要,為此劉晉也是開辦了專門的電報商行,在全球范圍內構建起無限通訊的網絡,同時也是一張巨大的信息情報網絡,全球各地有什么事情發生,劉晉也是可以第一時間內就知道。
同時信息也意味著金錢,麾下龐大的產業要賺錢,信息也是至關重要的東西,有時候一個情報信息就足以讓人賺的盆滿缽滿。
“啊,王華這個時候走了?”
劉晉一聽,頓時就傻眼了。
這個王華什么時候走不好,偏偏要在這個時候走,真是走的不是時候啊。
劉晉原本覺得,自己離開朝野了,有王守仁在支撐著也出不了什么事情,老王的能力是母庸置疑的,有他在,守舊派官員折騰不出什么風浪。
新政也是可以繼續的執行下去,等自己守孝期滿了,自己回來了,也就沒有什么事情了,自己再干上個十年左右的時間,到五十歲左右退休了。
到時候大明也已經徹底的鞏固了工業革命、資本主義的果實,地球上的地位也無可撼動了,也就沒有后顧之憂了,管你新學舊學、守舊派還是革新派,到時候你們死命去斗也沒有關系了。
可是現在,老王估計著肯定也是要回家鄉丁憂守孝了,這老王一走,朝廷之中守舊派官員肯定是要翻身了,到時候就有的鬧了,還不知道會出什么幺蛾子出來呢。
劉晉也是憂心忡忡了,這收獲滿滿的喜悅之情頓時就蕩然無存了。
另外一邊,京城這里。
不出意外,王守仁在第二天早朝的時候向弘治皇帝這邊上奏疏懇請能夠回家鄉去給自己的父親丁憂守孝。
弘治皇帝這邊也是沒有奪情,同意了王守仁回家鄉丁憂守孝的請求。
一時之間,整個朝野也是發生了震動。
實干派的官員們一個個都如喪考妣,劉晉和王守仁這兩個領頭羊回家去丁憂守孝了,靠韓文和鐘藩的來帶領的話,真心是鎮不住那些守舊派的官員。
而守舊派的官員則是一個個高興的要死,紛紛四處奔走,互相聯絡,準備推舉自己一方的人進入內閣,同時補缺空缺出來的重要位置。
經過了一番激烈的競爭之后,最終守舊派官員楊廷和入內閣,空出來的工部尚書位置也同樣落到了守舊派官員梁儲的身上。
頓時一下子,整個朝野的形勢就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守舊派官員的勢力大漲,而實干派則是遭到了重大打擊。
內閣閣老,韓文、楊一清、楊廷和,韓文算是實干派的,楊廷和算是守舊派的,楊一清雖然是守舊派官員,但做事干練,算是中間走。
六部尚書當中,蔣冕、毛紀、毛澄、梁儲都是守舊派的官員,只有鐘藩、李昆兩人是實干派的官員。
鐘藩和李昆原本都是屬于地方官員,因為劉晉實行吏治改革,地方官員只要干的出色,升遷也是很容易的事情。
鐘藩和李昆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升遷上來的,歷史上兩人可都是沒有做到這個級別的,但現在隨著吏治改革,做的出色,得到了劉晉的賞識,所以做到了尚書這個級別了。
這朝野上的勢力對比就發生了明顯的差別。
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一個現象,其實說到底還是跟大明的官員選拔提拔制度有關的。
正所謂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的規則之下,大明的高級官員人才儲備池就是在翰林院。
而翰林院則可以算是守舊派官員的大本營了,出來的官員基本上都可以說是守舊派的官員。
故而即便是劉晉一直在打壓守舊派的官員,但只要這個不變,這守舊派的官員就依然可以源源不斷的出來,并且還往往都是手握大權的重要官員。
沒辦法,這是一直以來的規矩,即便是劉晉和王守仁那也是在翰林院里面修過書的,不然也不可能提拔的如此快速,早早的就位極人臣了。
而實干派的官員大部分都是大明各省各部下的這些官員,他們直接關系到考核制度的情況,相對來說,這出身是不如翰林院的這些人的。
翰林院的人考科舉的時候都是名列前茅的,是高級儲備人才,而地方的這些官員,即便是布政使、總督、巡按這些,在翰林院待過的很比較少。
做到這個級別已經是到天花板級別了,想要再提升就只能夠去翰林院里面待一待了,這個就是大明朝一直以來的用來規矩和準則了。
劉晉雖然可以搞離職改革,但卻是無法改變這一點,因為這是一個以科舉考試為根本的時代。
科舉考試考的名次好,進翰林院,以后平步青云,步步高升,考的靠后那就只能去地方、各部做事,以后升遷就比較慢。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制度,故而讀書人都在拼命的想要考的更好,名詞更高,因為這直接就關系到了以后的仕途。
不中進士,你連翰林院都進不了,不進翰林院,你就別想做到六部尚書侍郎這個級別來,更別說想要成為內閣大臣了。
反之,如果你是狀元、榜眼、探花等名次靠前的,升遷速度即便是很快,大家也心服口服,像劉晉是狀元、謝遷也是狀元、李東陽是第四名,楊廷和是榜眼、胡廣是狀元、周延儒是狀元、商輅也是狀元。
可以說明朝有名有姓的大臣,幾乎都是進士翰林出身的,無一例外,一甲進士及第的升遷速度更是非常快。
讀書人嘛,大家都是考科舉的,你能夠考的更前,大家也服你。
大明鎮海王 第2015章,守舊派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