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鎮海王 第1470章,選的是治國之才
會試考試很快就過去了,接下來就輪到閱卷了。
會試閱卷的閱卷官也是本次主持考試的官員,劉晉和韓文是主考官,稱總栽,此外還有進士出身的大學士、尚書一下,副都御史以上的官員,人數大概是18人左右,稱之為同考官,基本上都是由翰林院的翰林充任。
他們的任務就是在考試的時候進行彌封、眷錄、校隊以及最重要的閱卷。
此時,閱卷處這里,十八位同考官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閱卷,總共分成三組,分別對應南榜、北榜、東榜的閱卷。
因為三榜的學子水平差異較大,特別是東榜的學子同南北榜的學子水平之間的差距非常明顯,故而也都是分開取士。
取士的規則則是根據南北東榜各省加起來的人口總數占大明總人口的數量,再根據本次錄取進士的數量計算出來。
事實上明朝的科舉取士算是歷朝歷代最為公正、公平的,比起后世的高考制度都要公正很多,即便是北直隸這邊,是天子腳下,京幾之地,也依然沒有多少特殊的照顧。
只是天子有時候會多給幾個舉人的名額,也就是秋闈的時候,一般省份一次秋闈考試只能夠有100人中舉的話,北直隸這邊因為在天子腳下,天子特別重視,會多給個十個、二十個的名額,也就是一次可以有110或者120人中舉。
但到了會試的時候,也就沒有什么特殊的關照,北直隸在北榜內,和北方各省的學子競爭進士名額。
“劉公,閱卷的準備工作已經就緒”
一身緋紅色衣袍的劉晉來到閱卷處這里,韓文也是趕緊過來請示道。
“嗯開始吧”
劉晉滿意的點點頭,然后下令道。
“是”
韓文以及十八位同考官齊聲回道,接著就開始緊鑼密鼓的閱卷。
科舉考試各項制度都極為嚴格,而且極為注重公平和公正,在閱卷方面也是有著極多的規矩。
其中一個糊名易書,就是考生的卷子有專人進行謄抄下來,并且考生的姓名、籍貫等等都進行了糊名,無論是謄抄的同考官,還是進行閱卷的同考官,都不知道自己所謄抄和閱卷的試卷是誰的。
此外,在閱卷的時候,都是隨機抽取進行閱卷,沒有任何規則可言,你看著統一謄抄過后的試卷,你根本就不知道是誰的。
在閱卷上,一般一張試卷至少也是由六名同考官進行閱卷,上面都會留下這六名同考官的簽字、畫押、印鑒等等,以便后面進行審查。
閱卷的時候,閱卷的同考官如果中意某個卷子就會推薦給其它的同考官,如果有幾個同考官都覺得不錯,都會在上面留下‘取’字,批了‘取’字的卷子就會送到主考官這里,如果主考官也覺得不錯,就會在上面批上‘中’字,也就意味著高中了。
同時對于閱卷的時間也是有著嚴格的規定,要求在一定的時間內批閱完所有的卷子,在規定的時間內公布榜單。
故而閱卷的時間也是相當緊,以至于一向偷懶的劉晉也都不得不加班加點的加入了閱卷的工作之中。
閱卷處,十八位同考官正在緊鑼密鼓的閱卷,劉晉和韓文則是悠閑的坐著,喝著茶,等著同考官將滿意的卷子送過來。
“劉公、韓公,此卷不錯,我等幾人都覺得可以取中。”
很快,有同考官將一份卷子拿來,遞送到劉晉的面前。
“嗯”
劉晉拿起卷子,仔細的看了起來。
不得不說,這份卷子確實是文采飛揚,才華橫溢,引經據典,寫的一手漂亮的錦繡文章,不過劉晉仔細的閱讀之后,卻是微微皺眉。
因為文章雖然很漂亮,然而對于當今之大明的認識卻是非常的膚淺,只是在一味的吹捧當今大明之盛世,并無實際上的深刻認識,沒有看到大明所面臨的問題以及提出一些有建設性的意見。
“辭藻華麗,文采飛揚,然對我大明今日之時局認識淺薄,不中!”
劉晉看完,也是直接給出了一個評價,然后在試卷上面用紅筆寫下一個‘不’字。
然后劉晉又將試卷拿給韓文說道:“韓公,你看看”
韓文顯然也是已經看到了劉晉的披紅,也是聽到了劉晉的話,拿起試卷仔細的看了起來,看完之后也是大加贊賞道:“文采確實是飛揚,寫的積極漂亮,不過正如劉公所言,文采雖好,卻是對我當今之大明的認識非常的淺薄。”
說完,韓文也是在上面寫了下一個‘不’字,并且還寫上了評價。
其他的同考官見劉晉和韓文竟然一來就直接給否定了他們認為可行的卷子,頓時就忍不住微微吃驚。
這個劉晉做事,還真是出人意料,如此文采飛揚的卷子,劉晉竟然說不中,這搞不好公布榜單之后,必然會有一些學子鬧事,要求查卷的。
不過,想了想也是很快就搖搖頭,這些事情就不是他們需要煩惱的了,到時候真要是有什么事情,那也是劉晉這個主考官給擔著了。
閱卷在繼續,一份份試卷被閱卷官不斷的批閱,時不時有卷子被送到劉晉這里來。
“嗯,這份卷子雖然文采不算太出眾,不過卻是對我大明今日之時局有著不錯的看法和認識,知道我大明所面臨的地域廣袤,朝廷對邊遠地區統治乏力的現狀,提出要大力建設鐵路,溝通我大明各地的建議,也算是不錯了。”
劉晉看著一份試卷,這份試卷的學子認為現在大明所面臨的問題是地域廣袤,各地之間的交通往來不便,朝廷對于偏遠地區的控制乏力的現狀,提出要大力發展鐵路,構建完善鐵路網絡的建議,加強大明對廣袤國土的控制。
劉晉非常開心的在上面寫下了‘中’字。
“這份也是不錯,充分的看到了我大明內部存在的部族問題。”
“我大明地域廣袤,部族眾多,大大小小的部族成百上千,發展水平又千差萬別,有的甚至于還是非常原始的部落階段。”
“提出的建議也是相當不錯,繼續堅持全面大明化的策略,書同文車同軌,豎立統一的大明價值觀和思想觀,最終實現民族的融合。”
“不錯,不錯,中!”
劉晉一邊看也是一邊滿意的直點頭,在上面寫下了‘中’字。
一份份試卷不斷的送到劉晉的手中,劉晉對于只會一味的堆砌辭藻的考生,基本上都是一律打掉。
文章寫的很漂亮,可是對于大明今日的時局沒有什么認識。
要知道現在大明早報已經相當的普及,他們這些讀書人,基本上都會看大明早報,多少也是應該知道一些大明現在的時政,對于大明今日的所面臨的諸多問題也是應該有所知曉的,再適當的給出一些自己覺得可行的建議,劉晉很容易就讓你過關了。
可是偏偏有很多的學子在哪里賣弄自己的辭藻,字字不提當今大明的事情,又或者是對大明時局沒有自己認識和看法的,劉晉自然是一律否掉。
緊鑼密鼓的閱卷正在進行之中。
京城各地,經過幾天煎熬的學子們終于考完了,也是三五成群的聚集在一起,一邊談一談這一次的科舉考試,一邊也是放松下。
望月樓這里,呂柟、景旸、戴大賓等大明有名的才子們聚在一起,一邊喝酒放松,也是一邊聊到了這一次的會試。
“呂兄,你覺得考的如何?”
景旸喝口酒,當考場看到劉晉的時候,他整個人都變的忐忑不安,這一次的會試考試,他可以說是受到了極大的影響,故而考完之后,整個人都顯得悶悶不樂。
“還行吧,劉公出題雖然出人意料之外,不過倒也是符合劉公一向的行事作風。”
呂柟想了想說道。
“那你寫的是哪方面的?”
戴大賓等人也是趕緊問道。
“我主要寫的是關于我大明人口的問題,我大明地廣人稀,土地廣袤,但人口很少,我建議我大明應該大力鼓勵生育,同時從外部引進女人為我大明人生育子女,同時增加勞動力,另外重視新生兒的保護,大力推廣新的接生技術之類的。”
呂柟想了想回道。
“這樣寫行嗎?”
景旸有些驚訝的問道。
“應該是這樣寫吧,畢竟題目是今日之大明,肯定是要我們寫一寫大明現在的情況,找出一些自己認為有問題的地方出來,然后給出一些建議。”
“劉公屬于實干派的官員,我們答題的時候應該要根據劉公的性格和行事風格去答題。”
呂柟回道。
“哎呀”
“聽呂兄這樣一說,我就完了。”
“我完全沒有想到這一點上面去,全部都是贊頌我大明今日之盛世,根本就沒有寫出大明所面臨的問題。”
“完了,完了,這下子完了。”
有人聽到呂柟的話,頓時就忍不住嗚呼哀哉起來,一下子就覺得高中毫無希望了。
一旁的景旸聽完,同樣也是臉色發黑,他也是用華麗的辭藻在歌頌大明的盛世。
大明鎮海王 第1470章,選的是治國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