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奪天下 第213章 擴軍,銀行
劉元昭聽完文書義的報告,皺眉道:“到現在也只是接觸到他們兩個么,去問問,能不能加快進度?”
文書義回道:“陛下,臣早已經問過了,不過那邊回信說,顧炎武和黃宗羲都很聰明,接觸的時候已經不容易了。
如果目的太過于直接的話,肯定會引起他們的注意,計劃很有可能就會失敗。”
劉元昭沉默了一會,他這時候也冷靜了下來,對于文書義所說的,顧炎武和黃宗羲這種能夠青史留名的,智商都不會太差,太過于刻意確實不好。
不過想起近代大師頻出,這也讓劉元昭受到了啟發,是時候給大明一些壓力了。
如今是崇禎八年五月,明朝內部流寇問題依舊很嚴重,年初的時候,中都鳳陽就被流寇攻破,這對于明廷來說簡直就是當頭一棒。
劉元昭對文書義說道:“暫時就這樣吧,按照他們的計劃行事,是時候給大明一個教訓了。”
他找來了羅家宇,劉進喜等人,問道:“明廷的皇帝已經忘了他跟滿清的仇恨,現在收了滿清作為附屬國。
這樣的舉動,簡直就是沒把我華夏帝國放在眼里,你們說說,我們該如何給明廷一個教訓?”
劉進喜出言道:“陛下,當年我們就打過明廷,現在大軍基本集結在云中,我們可以直接攻打大同宣府一代,拿下這里,明廷還不是任由我們拿捏?”
羅家宇搖頭道:“宣府大同本就是明軍防備重鎮,兵力不少,要是我軍攻打宣府大同,滿清出兵攻打我們剛剛占領的奴兒干都司呢?”
劉進宏點頭道:“羅兄說的不錯,滿清一定不會放過這個趁火打劫的機會,那邊只有野戰部隊三個營,自保可以,保護奴兒干都司確實難了。”
羅家宇點頭道:“如此一來,我軍只有十萬野戰部隊,就顯得兵力不足了,陛下,臣以為應該擴軍。”
劉元昭聞言點頭道:“真的是沒想到皇太極有如此魄力,擴軍刻不容緩,現在兵工廠正在研究新的火槍,看來現在討論攻打明朝還是有些為時過早?”
羅家宇接話道:“陛下,臣以為,不如等新式火槍造出來,我們再進攻明廷的底盤?”
劉元昭想了想,說道:“如此,歸德總督府那邊先募兵三萬,士兵優先從守備部隊里挑選。任命劉振奮為西方軍團指揮官。
東部軍團指揮官由劉進喜擔任,主要是守衛奴兒干都司的防衛工作。募集新兵三萬,一共為十個營的編制。七個步兵營,兩個戰車營,一個炮兵營。
任命劉進忠為北方軍團指揮官,坐鎮烏蘭城,一樣的編制,讓他密切注意貝加爾湖地區的情況,別讓羅剎人過界。”
正在劉元昭任命完新的軍事命令,外面的侍者就喊道:“啟稟陛下,戶部尚書劉哲思求見。”
劉元昭對著羅家宇他們點頭道:“你們先下去吧,去把擴軍的費用算一算,到時候,朕和戶部兵部協調一下。出去的時候讓劉哲思進來。”
羅家宇帶頭走出大殿,看到了外邊在等候的劉哲思,他上前道:“劉尚書,最近幾日可就要麻煩你了。哦,對了,陛下讓您進去。”
劉哲思疑惑地看了羅家宇一眼,又看到他身后的幾名武官,眉頭微微一皺,隨后點頭道:“多謝羅副參謀長,慢走。”
兩人互相點頭示意一下,錯身而過。
劉哲思推開剛剛關閉的大門,走進去拜道:“臣劉哲思拜見陛下。”
劉元昭處理著折子,抬頭看著劉哲思,笑道:“免禮吧,看你這次似乎有什么急事啊?”
劉哲思上前兩步道:“陛下,最近兵工廠那邊說是要用黃銅制作子彈,陛下此事萬萬不可啊!”
劉元昭一愣,當初他提出子彈這個問題的時候,確實說了一嘴黃銅子彈,可別小看這一枚枚小小的子彈,里面可是還包含了底火、彈殼、火藥、彈頭這四個部分。
并且制造子彈在材質上還會有很高的要求,材質不能過軟,否則不管從多厲害的槍械發射出去都不能夠對人體造成傷害。過硬的話,子彈從槍械發射出去這一過程又會對槍膛有很嚴重的磨損。所以,經過了無數次試驗之后發現只有黃銅是最適合的。
但是在這個時代,人們所用的錢,大都是銅錢,而銅也是十分的緊缺,流通的銅錢很緊缺。
這個時候沒有現代銀行,除了一些大商人,更多的人都是把自己的錢藏起來存著,這就導致了市場上流通的銀銅就少了。
劉哲思雖然只是因為兵工廠只拿了一點銅去造了試驗品,但是他一想到,一旦這種子彈研發成功,那肯定會用銅料,而且是大量的銅。
所以,他這才十分著急的來找劉元昭,就是希望劉元昭能夠阻止這個實驗。
劉元昭說道:“這個事情是朕提出來的,不過呢,當時也是隨口一說,如果他們要是研究出了黃銅子彈,那也是一件大好事。”
劉哲思急忙道:“陛下,那一發黃銅子彈用料可不少啊,這要是打起仗來,何止千萬發?陛下,國庫擔當不起啊。
如今陛下禁止出售棉衣給滿清以及明國,國庫的收入大減,為了承擔百姓在饑年的口糧,國庫壓力極大。”
劉元昭一聽,連忙點頭道:“好了,朕知道了,等黃銅子彈研究成功,朕就讓他們研究同款的鋼彈,外面只是鍍一層銅便是了。
至于,這國庫的問題,這樣吧,朕先說一個這樣的事情,由國家出資創辦一個銀行。銀行就和那些錢莊有些像,不過呢,又和它們有很大的區別。
銀行就是通過存款、放款、匯兌、儲蓄等業務,承擔信用中介任務的信用機構。
銀行和錢莊不同的點很多,比如,有百姓存錢入銀行,我們不收保管費,反而要給他利息,利息不是很高。”
劉哲思上前道:“陛下,給了利息,雖然說是惠民,但是,如此國庫還是吃不消啊。”
劉元昭笑道:“存入銀行的錢,當然不是一直留在銀行里的,這里就要提到借貸了。
我們可以把錢借貸給商人,不管是大商人還是個體經營的商人都可以,借出去的錢,銀行就要收利息了,當然肯定不是高利息。
借貸出去的錢,主要是幫助百姓,同時也能做到銀行不虧的狀態。”
劉哲思點頭道:“原來如此,陛下真是英明。”
劉元昭當然不會傻得認為劉哲思是真的不懂,他只是裝傻罷了,給自己捧場。他也沒有揭穿,繼續說道:“銀行不僅可以借貸,同時也可以對一些看到的商貿行業進行投資,如此可以錢生錢了。
我們的商貿十分發達,朕也出了不少法律保護商貿,但是我們流通的銀錢為什么越來越少呢?”
劉哲思這回是真的不知道了,連忙問道:“陛下,臣不知,還請賜教!”
劉元昭點頭道:“因為百姓們都把錢存在自己家里,這是我們自古以來的傳統習慣了。那些銀錢都被存了起來,不在市面上流通。
源源不斷的銀錢流入都被存了起來,而銀錢又不是無窮無盡的,就好像一個水壺一直倒水,不添加水的話就會干涸。
所以,我們需要這么一個東西,來讓這些被存起來的錢在市面上流通。這里面涉及的東西,朕也只是知道一點點,連皮毛都不算,還是需要你們自己商討商討。
不過這里面最重要的是,銀行發行的是紙幣,金銀銅這些太重了,出行不方便,所以就有了錢莊,出現了匯票。”
劉哲思直接打斷了劉元昭的話語道:“陛下,寶鈔不可取啊!”
劉元昭連忙擺手道:“朕知道,寶鈔最后不值錢。但是,民間只允許鈔票流通,而鈔票一文錢,就可以從銀行換取一個銅板,那么鈔票就不會貶值。
這里,我就要和你說說金銀本位或者糧食本位了。”
金銀復本位制,“單本位制”的對稱。“復本位制”的全稱。是指以金銀兩種金屬同時為本位貨幣的貨幣制度。
特點:金銀兩種金屬同時被定為法定貨幣;金銀兩種鑄幣均為主幣,均可以自由鑄造,都具有無限清償的效力。復本位制有兩種形式。一種是金銀兩幣按其各自實際價值流通的“平行本位制”。
另一種是兩幣按國家法定比價流通的“雙本位制”,或稱“兩本位制”,即通常所稱的復本位制。
復本位制是一種不穩定的貨幣制度,因為金銀同時充當本位幣與貨幣的獨占性、排它性相矛盾,并可能導致商品價格和交易處于混亂狀態,所以十九世紀后較少有國家采用。
好處是由于是復本位,他的貨幣材料來源既可以是白銀也可以是黃金,來源充足;當需要進行大額交易是可以使用黃金,小額交易則使用白銀,靈活方便;兩種幣材之間可以相互補充;更加方便與其他貨幣之間匯率的穩定,既能同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之間進行金幣貿易,又能同殖民地國家進行銀幣交易。
最嚴重的缺點在于使用雙本位制時會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現象。由于金幣和銀幣間的比率是由政府通過法律形式定下的,所以比較穩定。
然而市場上的金銀之間的相對價格卻經常波動,例如當黃金實際價值增大時,人們就會將手中價值較大的金幣(“良幣”)融化成黃金,再將這些黃金換成銀幣(“劣幣”)來使用。
舉例來說:假設法律規定金銀幣比價為1:10,而此時市場上同等質量的金銀價格之比為1:20。那么1塊金幣融化成黃金后就能賣到20個銀幣——相當于原價的兩倍。
經過這樣的一次交換,人們就能獲得比直接用金幣兌換銀幣更多的銀幣。
有的時候,人們甚至會重復這樣的過程多次:還以上面的假設為例,如果再用這20個銀幣按法定比率換回兩個金幣,再重復一次上述過程便能得到40個銀幣。以上是黃金價值大的情況。
反之,當白銀實際價值上漲時,也會發生相仿的情況。所以,當實行雙本位制時,市場上的良幣很快會被人們融化而退出流通,劣幣則會充斥著市場并嚴重擾亂市場秩序。
實踐證明,盡管在復本位制下,金幣和銀幣均為法定本位貨幣,但在實際流通中起主要作用的往往總是一種貨幣:銀賤則銀充斥市場,金賤則金充斥市場。
隨著社會的發展,金銀復本位制已經不能適應商品經濟不斷發展的要求,從十九世紀起,英國及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先后放棄了這種貨幣制度。
而劉元昭先說的金銀復本位制,是因為自己處于的這個時代十分合適,而且現在他需要錢來打仗,自然金銀復本位很適合他。
至于以后的金本位,他提前說一下就是了,讓子孫后代自己去改咯,或者等國家穩定了再改也可以。
至于糧本位,是一種特殊時期使用的,特別是現在這個時候,小冰河時期,連年災荒,糧食緊缺,如果鈔票與糧食掛鉤,那是十分堅挺的。
這就要看劉元昭的糧食庫存是否堅挺了。
不過劉元昭發行鈔票,與商人之間進行金銀復本位,與普通百姓就是糧本位,也是可行的。
總之,有了這些做擔保,而且鈔票也不是隨意印刷,那就不會出現鈔票貶值的現象。
劉元昭簡單的說了一下,劉哲思大受啟發,連忙說道:“陛下說的銀行一事,臣一會就回戶部,與戶部官員商討。”
劉元昭點頭道:“銀行一事,事關重大,你先在戶部討論一番,到時候,與內閣商討一下。有了結果,咱們再拾缺補漏一番。
對了,朕打算擴軍大約十萬,你下去合計合計要多少錢糧吧。”
劉哲思頓時愁眉苦臉,不過看著已經低下頭的劉元昭,他也不敢托大上前去反駁,想起之前羅家宇說的話,他頓時明白,皇帝只是通知他。
明末奪天下 第213章 擴軍,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