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休閑文學吧>>蘭若蟬聲

第八十三章 古有夜郎八百里 可知漢家千萬頃(中)

更新時間:2020-06-15  作者:掃葉僧
蘭若蟬聲 第八十三章 古有夜郎八百里 可知漢家千萬頃(中)
定義劃分黃道星宿,天竺和中原使用的都是月相法,

也就比對一個恒星月中,月亮位置的相對變化,為黃道分域。

這里提到的所謂恒星月,是以恒星為參照物月球繞地一周的真實周期。

一個恒星月大約是27.33天,所以選擇將全天分為27個區域還是28個區域,各有利弊。

與西方利用日相法分割黃道時在12和13間取了12宮一樣,這個相差是永遠存在的。

中國古代采取的辦法,是選用二十八顆恒星做為參照來分區,并不做數學等分,

而在觀測儀器上則必須以等分法擬合。

但古天竺采用的辦法和西方一樣,既然多余的那個湊不了整,那就干脆去掉,只取27個。

不知是否因為巧合,還是出于信仰需要,被古天竺特別過濾掉的那個星宿就是二十八宿中的牛宿(印度教敬牛)。

天竺承認27宿分域存在缺口,并將這個缺口定義為黑天致勝域,是傳說中印度主神黑天誕生時月亮所居的黃道分域。

黑天致勝域在黃道中對應的角度只有普通星宿的三分之一,但它是月亮的神宮。

其他27宿都是月亮的妻子,月亮每月輪幸,在27房間回轉,聽上去也別有詩意。

但是這詩意的分區方法,限制了他們在觀測儀器上的發展,基于黃道二十七分野的觀星儀器始終未曾出現。

天竺星宿標定法的弊端,被一名小孩子一語中的,圣臣的面子自然有一些不太好看。

為了找回場子,他便開始嘗試用數學知識掩蓋這個問題,

“天竺的分割法沒有錯誤。

我們掌握有關圓周徑比計算的奧義,

通過計算,能夠非常精確的將天穹等分為27份。”

圓的周徑比,在中原稱為圓周率。

西漢劉歆和三國時期吳國王蕃曾經嘗試用化圓為方的方法精確計算圓周率,

所謂化圓為方,就是用方來擬合圓的面積再反推圓的周徑比。

這種方法精度不太高,兩個人計算出的值都在3.15左右。

(古人當然不寫小數,這里為了直觀采用現代小數。文后知識點會簡單介紹古人小數記法。)

但是自劉徽發明割圓術這種黑算法,利用微積分的思路來計算圓的面積以來,

圓周率的問題在中國就已經被徹底解決了。

剩下來的工作就是精算擬合的次數問題,就是把這個數值推算到小數點后第幾位的問題。

劉徽本人“比較”懶,他只算到了圓內切正96邊形的面積,從而將圓周率推到了3.1416。

但是祖暅之的老爹祖沖之是個狠人,他一口氣就算到了24576邊形,將圓周率的精確值推到了小數點后七位。

這個記錄笑傲一千多年,沒有對手。

其實從方法上看,劉徽的割圓一出現,中國便已經贏了。

事實上就算是在繁復的現代計算當中,真正要用到圓周率小數點后那么多位的情況也不多見,絕大多數情況下取3.14便已經足夠了。

這就是祖沖之給出的疏率(便于計算的估值)——七分之二十二。

在渾儀制作時,四象的每個區域都需要七分,以七為分母的分數表達也利于渾儀觀星的計算。

不過雖然圓周率的問題在中國早已圓滿解決,但這個數畢竟無窮無盡,無法絕對精算,始終也是算學上的難點。

說不定天竺真得有什么更好的表達方法值得借鑒呢?

此時不單單信都芳,就連祖暅之和陶弘景都豎起了耳朵。

圣臣自信滿滿,說天竺早在十六雄國時期就已經在白夜柔蜚馱中記載了圓周率的估算,使用的依然是化圓為方的古法,最終值大約是339/108(3.14)。

這個值用于圓周計算的確已經足夠,比同期中國周一徑三的估算要精確不少。

但是經過了這幾百年,天竺還執著于以方擬圓的落后算法,從根本上無法解決圓周率的問題。

信都芳是個小孩子,也不懂得外交場合的措辭,馬上便指出天竺算法的落后。

方圓計算,是圣臣最引以為傲的專門領域之一,

這時候被一個小兒如此揶揄,有些上頭,當時就和信都芳杠了起來。

信都芳也不含糊,大踏步走到校場當中,便以樹枝為筆,黃沙為紙,就在現場講解起割圓術和劉徽的計算公式來。

圣臣自然也非庸人,他在算學方面的能力放眼五天竺,可謂首屈一指,

所以信都芳略作講解,他便能聽出這割圓的妙用。

這時他已經完全斂去了初時的倨傲,認真聽了片刻,便開始與信都芳有問有答,互動起來。

算學一道,有的時候發現一個新思路,一種新方法,就等于是打開了一片新天地,一個新世界。

那扇門一直就在那里,但打開和不打開就是天塹與通途的區別。

兩年之后,圣臣完成了他的《阿里亞哈塔歷書》,

天竺的圓周率計算步入了小數點后第四位的時代。

同時圣臣采用了āsanna(逼近)這個詞來表明他的計算結果還不夠精確。

許多擁印學者自嗨了許多年,認為圣臣的這個用詞證明了他對無理數的認知。

其實,這只是因為他知道自己的計算結果精度遠遠不如中原當時使用的密率,所以將自己的計算稱為逼近。筆趣閣TVm.biqugetv

而關于無理數這個名詞,本來就是西方的定義。

這個概念雖然在中國和古印度都沒有被明確提出,但是早在劉徽時期就已經認識到有無法完全擬合的數。

在計算圓周率的時候,劉徽說:割之彌細,所失彌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則與圓周合體而無所失矣。

這句話才是數學中“逼近”的真意。

開平方與開立方的籌算無限逼近算法在《九章算術》時代就已經成型。

中國的算經大多本著務實的態度,去解決怎么算的問題,而沒有像哲學書一樣提出太多的概念,定理。

算數一道,雖入六藝,但排名最末,屬奇技淫巧,不入主流道學。

因此書、傳需以實用性為宜,若是理論性太強,就會象祖氏秘典《綴術》一樣,與屠龍之技同一下場。

圣臣被信都芳所折,再有所論,態度立即大有不同。

他有意為天竺重修歷法,便向信都芳討教了許多中原歷法的細節。

天竺歷法當時諸法并立,體系龐雜,太陽,太陰,陰陽歷并存。

而中原歷法結合諸歷長處,已有定案,可憑之知朔望,斷農時,功能性之強,聽得圣臣不住嘖嘖稱奇。

圣臣此來中土,幼日王的差使固然是目的之一,

不過就他本人來說,能夠與天朝大家切磋學術,也是他愿意充當這個主使官的主要原因。

他見中原一屆小兒都可以在算學,天文,歷法上有如此造詣,便知此行收獲必然不菲,于是便試探著問道,

“信小哥見地果然不俗,只是不知這些學問出自何人所授?

中原在算學一道,又有哪些大家,小哥可否代為引薦?

吾有向學意,奈何不識仙。

井娃孤鳴泣,何處可見天?”

最后這幾句古風五言,自然不是圣臣的原創,倒是那蜀商公孫清見中原軟實力大揚,心中很是提氣。

雖然蜀地南屬齊國,但紅花綠葉,終是一家,南北兩朝文化背景都是相同的。

于是她喜極忘形,隨口就將圣臣的謙辭譯成了歌訣。

蘭若蟬聲 第八十三章 古有夜郎八百里 可知漢家千萬頃(中)

上一章  |  蘭若蟬聲目錄  |  下一章

休閑文學吧提供免費小說,請讀者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