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沒想穿漢服啊 第三十三章:功成(大章)
謝先生輕輕撫弄著琴弦,琴聲緩緩傳來。初時低沉,隨后漸漸高昂,復又婉轉。既有山之厚重,又有水之靈動,浩浩湯湯的琴聲引人入勝。
雖然現場人多吵鬧,但是在琴聲響起之后,前面的人不由得停住了討論,屏氣凝神,聽著謝先生的一曲高山流水。
就連后面的人,也在現場氣氛的感染下,慢慢的和前面的人一樣保持著沉默。
現場除了琴聲、腳步聲、廣播聲,觀眾吵鬧議論聲低不可聞。
這就是音樂的力量!
既有陽春白雪,又有下里巴人。
不論文化高低,在面對優美的音樂的時候,人們都會被音樂影響,體會所帶的情感。
古人言,樂以教和。今時今日,寧羽不由得嘆道,古人誠不欺我。
這次的活動,赤城市電視臺除了會錄制全程之外,還通過抖音等平臺進行直播。
只見電視臺的工作人員舉著手機,將鏡頭對準謝先生,謝先生不為所動,繼續彈著琴,仿佛沒有被拍攝一樣平淡。
寧羽吸了口氣,知道該自己上場了。
沒錯,這次寧羽身穿交領廣袖,作為第一個出場。
交領廣袖歷史悠久,在古代是屬于禮服中的一種,但是沒有像圓領袍等一樣有固定的樣式。
它有大袖,交領,配大氅,隆重華貴是它的特點。
在更多的時候,是用于隆重場合之時穿著,不像圓領袍一樣既可日常亦可做禮服。
如果說要在現代的服飾系統中找一件衣服來類比,西裝是不二的選擇。
交領廣袖在某種意義上屬于古代漢服版的西裝。
但是在古代漢服體系中,禮服有許多的種類,鞠衣,玄端等都是禮服。
特意從電視臺借調過來的主持人負責為漢服走秀配旁白。
在簡單的介紹了漢服與華夏民族的歷史之后,主持人開始為眾人配著旁白。
“交領廣袖,自是君子風范。你從春秋戰國來,看遍華夏3000年。天圓地方,有容乃大,中華文化盡在衣裳中。”
在主持人念第一個字的時候,寧羽邁步踏上石橋,正視著前方,左前右后雙手舉于胸前,寬大的廣袖連接在一起,擋住了寧羽的前胸,不快不慢的走著。
交領廣袖出現的場合多為隆重之時,所以寧羽面帶嚴肅,毫無笑意。
在行至橋中心后,寧羽站定,隨后雙手加額鞠躬,低頭下腰,手與頭齊,之后起身手與眉齊,再復歸原位,一絲不茍的行著漢禮。
之后抬頭收腰,雙手復歸胸前,接著轉身向后向左向右三方再次行禮,之后走向橋的另一邊,下場將石橋交于下一個人。
在寧羽往前走的時候,電視臺的工作人員連忙來到寧羽前方,直播著寧羽下橋的樣子。
寧羽昂頭挺胸,步態穩健,并沒有因為漢服的緣故,導致上下樓梯不方便。
而在寧羽剛剛下橋的時候,主持人的配詞也剛剛念完,配合的剛剛好。
寧羽下場之后,主持人繼續念著配詞,按朝代的順序一位位佳人登上了石橋展示著漢服的魅力。
“圓領袍衫,浩浩大漢豪氣。漢之名從你而起,中華雄風因你遠揚。威鎮四方的氣勢從袍衫搖擺間可見一斑。”
圓領袍自漢朝之時就已經存在了,不過那會圓領袍只是屬于內衫,需要在外面搭配其它衣服。
在唐朝之時,圓領袍一改往日的地位,不再是內衫,成為唐人日常的一款衣服。
只見張幼楚身著墨黑圓領袍凳上石橋,腳穿長靴,手握唐刀,長發用發帶綁成高馬尾。
略化淡妝的臉龐,加上一身不同往昔的行頭,此時的張幼楚一改以前溫婉的形象,英氣逼人。
其實衣服、化妝品等對于一個人的形象氣質影響是很大的。原本寧羽以為她會穿一襲襦裙,搭配她自身小家碧玉的氣質,沒想到她穿了圓領袍之后反而更有一番氣勢。
張幼楚來到石橋中間之后,抱劍向觀眾行了個禮,然后嘩的一聲拔劍而出,舞了一小段劍舞,讓大家連呼不已。
巾幗不讓須眉,男女都是好漢兒。
古之花木蘭大概就是這樣的吧。
張幼楚干脆利落的舉止推動了觀眾的激情,更多的人拿出手機拍攝著。
看著下臺之后的張幼楚,寧羽心中一動,對張幼楚的感覺多了幾絲異樣。
“明制立領,展現大明傲骨。我說大明有乾坤,你說乾坤亦有繞指柔。以傲為骨柔作衣,須眉也可言家國。”
前面的人依次上臺之后,碧水也等來了自己上臺的時候。
織金水綠馬面裙,同色上襖,衣服上繁雜精致的繡花讓衣服的美感更上一層樓。
青絲綰約,發簪精貴,細心之作的妝容更增顏色,歲月沉淀下的氣質配上大明衣冠的特性,讓人不由得高呼好一個雍容華貴的大家閨秀。
言笑晏晏,滿臉笑容的樣子也感染了在場的人。
奈何本人沒文化,一句臥槽行天下。
這句流傳于網絡上的言語深受網友們喜歡,因為這句話非常真實的形容了一些情景。
而對于某些撲街作者,特別是那個咸魚之王寧七,面對這般美景根本無法用合適的言語去描述。
只能高喊著六六六。
隨著碧水的登場,觀眾為之一靜。在現代發達的網絡下,人們也多多少少看過模特T臺秀,見慣了模特的風采。
但是碧水和那些模特不一樣,她一身古典美,契合華夏人的審美觀。
再加上前面寧羽等人的鋪墊,效果自然非同凡響。
而且正因為碧水不是一個專業的模特,在行走的過程中沒有專業范,這恰好讓觀眾覺得更貼切,有一種親切感。
專業模特走秀時所穿的衣服有很多都不是平常百姓可以接觸的,而碧水不專業的走秀反而讓人們對漢服的感覺大為改觀。
漢服不是什么高貴的衣服,是我們的傳統服飾,人人都可以穿。
碧水走到石橋中央,雙手相合,左后右前,舉手加額,鞠躬,然后起身手仍就齊眉,隨后雙手歸于原位,向觀眾行著漢禮。
在華夏的禮儀文化之中,對于行禮的方式有著嚴格要求,不同場合有不同的行禮要求。
以本次中秋節活動為例,如果男女行禮的姿勢都差不多,但是雙手的前后是有著嚴格要求的。
男子左前右后,女子則左后右前。
如果把前后順序弄反了,是一種不尊重。因為男子左后右前女子左前右后這種行禮方式,是由于祭拜死人的。
碧水行完漢禮之后,時而做觀月狀,時而做賞花狀,以各自姿勢展示著古代仕女的魅力。
之后碧水下了石橋,和寧羽等人站作一排,正視前方任由人們拍照錄像。
而電視臺的人在全程直播著。
隨后,寧羽等人跟著琴聲的節奏,兩兩一組向前走著,展示著漢服之美。
之后更是走進人群,讓觀眾更為深入了解漢服,看著觀眾圍著張幼楚等人問東問西的,就連來玩的那些漢服愛好者身邊也圍著一群觀眾,寧羽是十分開心的。
其實咱們的國人不是不喜歡傳統1文化,是缺乏一個了解傳統文化的平臺。
寧羽希望以后1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搭建一個平臺讓人們可以了解漢文化
王秋墨手里的油紙傘,張幼楚手里的唐刀等道具,也1作為禮品送給了在場的幸運觀眾。
這是寧羽想的一個宣傳傳統文化的小手段。
而效果似乎也非常好,在寧羽回后臺的過程中,不時聽到人們的討論,有的人甚至打算買個三四套漢服。
節目全部都上演完了,寧羽讓大家隨意玩樂,享受中秋節的快樂。
在安排完后續之后,寧羽被電視臺的人攔住進行了一個采訪。
寧羽自然是不可能放過這個機會的,畢竟這一刻全國有過萬的人在同時觀看這場直播。
在和主持人一問一答中,寧羽簡單地將漢服的歷史向大家解釋了一遍。
雖然寧羽第一次接受采訪,但是由于談論的是漢服,所以寧羽并沒有什么怯場,整個過程侃侃而談。
短短五分鐘的采訪,讓許多人認識了寧羽。
直播間的彈幕上,盡是網友的一些評價。
寧羽雖然只看見了十來條,但是知道這次活動的效果非常好。
雖然這些評價有好有壞,但是都帶有對傳統文化的興趣。
只要有人感興趣,那么就達到了目的。
不怕你罵,就怕你沒興趣。
臨近中午,不少參與走秀的人紛紛向寧羽告辭回家,寧羽也沒有挽留,只是讓眾人注意安全,并且在明天中午聚餐。
至于為什么不是今天,原因很簡單,中午寧羽要和文化館等協商后續,晚上要和文化館聚餐,實在是沒有時間。
不過王秋墨和張幼楚等人沒有走,依然在東門巷游玩著,等待寧羽辦完事情。
但就在寧羽和文化館等單位總結著本次活動的得失之時,吳館長的電話響了。
吳館長連忙接電話,而隨著對面的訴說,吳館長的臉色逐漸變了,滿臉凝重的望著寧羽。
寧羽心中一震,猜測應該是發生了某些不太好的事情。
我真沒想穿漢服啊 第三十三章:功成(大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