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沒想穿漢服啊 第三十章:中秋節
寧羽一看,只見一個年歲不大的女生撅著小嘴,和她的母親爭吵著。
許多人也被爭吵聲吸引了注意力。
寧羽和謝先生望了幾眼沒在理會,繼續聊著。
不過依然能聽到爭吵聲,不時有用餐的人望向那對母女。
最后,母親迫于旁人的視線,似乎答應了小姑娘的要求,小姑娘拉著母親的手喜笑顏開的走了。
不過寧羽的心中卻有了些許想法。
剛剛雖然沒有刻意聽,但還是了解了個大概。
小姑娘嫌棄中餐,覺得西餐高端執意要吃。
西餐真的比中餐高端嗎?
寧羽并不認可。
“小寧,你怎么看?”謝先生仰頭喝了杯酒,低聲問道。
寧羽知道,謝先生問的是剛剛那對母女的事。
沉思片刻,寧羽說道:“中餐與西餐各有各的特色,都是各自文明影響下形成的特色飲食文化,談不上誰更高端。”
衣食住行是構成生活的重要部分。
華夏人用碗筷,西方人用刀叉,都是歷史演變下的結果。
在最開始的時候,華夏先人也曾經使用過刀叉餐具,不過之后被淘汰了,也就是說,現在國人推崇的刀叉餐具都是老祖宗玩剩下的。
自古以來華夏都是一個講究禮儀的國家,奉行以和為貴,在五千余年的歷史發展中,華夏一直都十分的強盛,有著良好的文化、經濟基礎。
金屬制成的刀叉屬于兇器,在古人眼中,在餐桌上揮舞刀叉是不吉的象征,是充滿侵略性的舉動。
所以為了滿足需求,筷子應運而生。
華夏目前發現的最早筷子是HEN省AY市殷墟出土的銅筷子。韓非子·喻老言:“昔者紂為象箸,而箕子怖。”紂王為商朝末期的國君,可見3000多年前的華夏就已經出現象牙筷子。
筷子在先秦時代稱為“梜”,漢代時已稱“箸”,明代開始稱“筷”。
而在古代西方,游牧民族的生活習慣讓他們隨身帶刀,作為主食的牛羊肉在烤熟之后,就用刀具切下來放在面包上進餐。
雖然后來發展成了定居的生活,但是由于中世紀的時代影響,刀具依然被作為餐具使用。
即使后來經歷了文藝復興等,也沒有改變。
文明的昌盛與國家的強大安穩,造就了筷子的誕生。
而文明的愚昧與國家的弱小動蕩,造就了刀叉這種用餐方式。
現在有許多人,跪久了膝蓋都生根起不來了。
甚至覺得覺得國外的月亮都要比國內的圓。
之前在上海,有一家餐館做了一桌高達30余萬的中餐。
賬單流出后,國人嘩然,紛紛認為不可思議,抨擊之聲不絕于耳。
但是卻對西餐幾百上千的牛排等贊不絕口。
可能在他們的思維里,中餐只能是路邊幾十塊一份的廉價品。
中餐止步不前,總是做著那幾十萬道菜;西餐前途遠大,每個月創新幾千道菜。
這是一種反諷刺。
真希望某些人可以了解之后再說話,中西餐沒有高低之分,不必長他人之氣。
吃擺午飯,謝先生回家選了一張琴,之后便和寧羽乘車進了市區。
今天寧羽除了和謝先生對接之外,還要安排排練,讓大家熟悉節奏。
鑒于上次在揚帆廣場發生了一些不愉快,這次寧羽找文化館借了個場地。
謝先生架勢一擺,輕撫琴弦,滿臉的鄭重不禁令其它人也為之一肅。
琴聲悠悠傳響,在寧羽的領頭下,眾人很快進入狀態,開始按節奏彩排,展示著華夏文化之美。
……
繼和謝先生彩排之后,時間又過了一個周,中秋節終于來了。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于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歷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雖然活動開始于上午九點,但是不到七點寧羽就提前來到了會場。
第一次參與這種活動,寧羽自然是十分緊張的。
即使早已經知道了流程,也一再確定著。
就連早餐也來不及吃。
秋日里的太陽緩緩升起,王秋墨等人也逐漸來到了會場,在熟悉了環境之后,便在化妝師的帶領下做著相關準備。
可能這也算是華夏的傳統吧。
在活動開始之時,文化館等領導紛紛發言。
隨后在主持人的主持下,一個個節目依次登臺。
在華夏的文化中,中秋節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日。
人們和家人相聚,吃月餅,祭月神,賞明月,共度良宵。
現在的活動會場也是一樣的,一個個家庭來到現場看著節目,不時拍著照片。
電視臺的工作人員除了轉播舞臺上的節目之外,也不時把鏡頭對向人群。
為了活躍氛圍,主持人在節目的間隔之時,也抽了觀眾進行互動,贈送了許多小禮品。
眼見著節目一個個的過去,漢服走秀也即將上場。
寧羽來到了后臺,只見眾人也畫好了妝容。
忙活了多時的寧羽也坐好,讓化妝師補妝。
很多人不能接受男生化妝,甚至認為這是娘炮行為。
但是說實話,在比如表演等時候,化妝可以讓人更精神,帶來節目效果更好。
當然,那種日常生活中也化妝的就確實很奇怪了。
補好了妝之后,寧羽看還有點時間,便打算再彩排一次。
不過這一彩排,寧羽發現了一個大問題。
ps:今天下午臨時出了點事,現在在去貴陽的火車上。
作者君在火車上也不忘碼字,是不是很開心。
我真沒想穿漢服啊 第三十章:中秋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