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威力加強 第四百一十一章 海軍西征
海軍掌控扶南沒多久,就從北面山林中找到一種木材,當地人稱之為克云木,海軍稱之為胭脂木,其實就是柚木,柚木抗腐蝕,握釘能力好,適合面材,甲板及隔壁,是十分優質的船用木材。
扶南城
“吊機小心,此船多為鋼軌!”
“明了!”
扶南城港口內吊機正在將建造列車軌道所需的鋼軌吊下來,這種吊機也是由馬鈞改良的,在配重投石機發明之后。
大漢穩定,船運越來越興盛,城市內的港口裝卸所需的勞力就大大增加,但大漢的勞力短缺,或者說勞力貴。普通漢民只要有開拓精神,隨便去南方就能闖出一片天地,在碼頭當苦力只有專門的俘虜會去做。
隨著扶南開發,捕人隊和江東豪強陸續參加,俘虜數量短缺,港口急需擺脫人力的限制。馬鈞參照老式木質吊機,制造了新式鋼質吊機。當劉備觀看這種吊機的構造時,一度認為馬鈞也是穿越來的,要么就是吸收了穿越者腦中的知識。
劉備看到了精密的單向防逆轉止動器,密集的輪齒、相同間距的齒槽,怎么看都像是工業化制作。
“陛下,此物乃是下臣參照古時吊車所做。”馬鈞的解答打破了劉備的胡思亂想。
經過詳細詢問,這種類型的齒輪在戰國甚至春秋時期就已經在用,不過當時是青銅制的。
有了吊機,集裝箱這種簡單的思路也得到了推廣,這兩項發明大大加快了港口的發展,也極大的節省了勞力。
有了這一次成功的案例劉備更加堅定了之前的國策,也就是人為制造勞力短缺,逼著大漢國民想辦法制造機械解決勞力問題。
沒有生存壓力,人口在達到一定值前會爆發式增長,大漢才剛平定內亂幾年,人口就已經增長到了四千多萬,剛統一那一年紙面上才兩千萬不到,即便減去隱戶,依這樣的增長度劉備活著的時候也能到達一億大關。
人口過度增長,若是沒有大量土地安置這些人口,人力就會取代畜力、機械的地位,招募人力的成本也會低于開發器械。人力在各個環境占主導地位,勞動效率一直得不到提高,社會非常容易形成內卷化,也就是過密化,社會進步將停滯不前。
為了擺脫這個恐怖的牢籠,劉備很早以前就定下了稀釋勞力的國策,如今看來效果顯著。
“伯言,陛下何故費力將西域俘虜運至扶南,水土不服死者甚眾不說,扶南運河開鑿也并無重大意義,馬峽便在南方,欲往西去不過多行數日。”接完最后一艘運輸俘虜的船只,呂蒙還是百思不得其解。
馬峽就是馬六甲海峽,海軍參照“世界地圖”探查到這里,詢問岸上之人當地名稱,結果海軍只聽得懂第一個字像“馬”的讀音,便將海峽命名為馬峽,這種簡略化命名方式也符合大漢習俗。
陸遜笑道:“以我觀之,我等封地有頭緒矣。”
“伯言之意……”
“馬峽之地扼守東西兩側大海,若有一軍堵塞馬峽,中原欲出兵西進便不得不繞外海而行,所需糧草難以為繼。而扶南運河便如南北武關一般,況運河一通少府船隊便可少行數千里,運送物資克日可至。”
當年南陽之戰后,陸軍開辟的武關北面道路行人漸漸增多,南陽太守請示荊州刺史,修繕了北面的道路,同時在這條道路上又修建了一座城市,百姓便稱之為北武關。
陸遜稍加點撥呂蒙立刻明白其中的道理,劉備如此看重西面身毒的土地,不惜花費如此多的人力物力開挖運河,顯然身毒的土地肯定比扶南要好。
“幸得我不似江東諸人那般短視,昔日聽從伯言之言。”呂蒙說道,“扶南運河不過百余里,我料不消兩年便可建成,那是我等便可出兵身毒。”
陸遜搖頭說道:“西域修橋鋪路亦需勞力,然陛下不遠萬里送俘虜至扶南,便有敦促我海軍西進之意。據繡衣衛情報所言,身毒之地多為貴霜帝國所占,而今貴霜帝國大軍折損西域,國中必然大亂,此正我海軍進兵之時,此機不可失,否則悔之晚矣。”
“伯言有何妙計?”
“可先于西側身毒海建海港,多囤輜重,待我軍過馬峽,可至此補給,而后再兵發身毒。”
聽兩人說了半天,管統也明白了過來,說道:“何必如此興師動眾,船舶司新船已出,何不先遣數支船打探身毒虛實,我等可乘機于身毒海新建戰船,如此一舉兩得,豈不美哉。”
“不想管伏波亦有謀略。”
出兵作戰,尤其到是不熟悉的地方征戰,情報收集尤為重要,這情報工作也不可能短期內完成,有這時間就可以廣建戰船了。
扶南開發,海軍從自身利益出發,認為砍伐的樹木燒掉太可惜了,尤其是其中的胭脂木,樹身筆直高大,據本地人說胭脂樹生長迅速,砍伐一些適用造船的胭脂樹陰干過程中,海軍又發覺這種木材還能防蟲,比青州橡木好太多了。
三人和參謀團籌劃幾天,定下了在身毒海造船的初步戰略,呂蒙三人正要聯名致書劉備,劉備的詔令就到了,讓他們就近用胭脂木建造新式戰艦。
有了正式的詔書,不久國內的工匠就派來了,被海軍命名的扶南造船廠與西海港同期開工。
一個半月左右,繞路馬峽的海軍斥候船才到達西海港,看似很小的繞一圈就花了那么多時間,呂蒙難得對管統表示了敬意。
“此去身毒不比他處,其地有大國,萬事皆需慎重,但有不對,即刻回返,不可強為。”
“是,請將軍放心!”
有了世界地圖的參照,海軍探查各地就不會漫無目的,心中有了底氣,水手也不會有心理疾病。兩個月后,斥候船來到了身毒。
劉備威力加強 第四百一十一章 海軍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