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活在金朝末年 二十章:鍛刀(上)
在這個時代,每天早晨天剛亮,莊戶人就會起床干活,男人們挑水、劈柴,女人則喂雞喂豬。
忙完這些家務之后,女人才會開始做飯,一般來說,吃早飯的時間在早上九點左右,吃完了早飯,一家人就要下地干活了。
一家人要在地里忙到下午兩三點,女人才會回家做飯,男人繼續忙活,等女人送飯來吃,一直到太陽下山才會收工。
東莊子的土地,絕大部分都掌握在楊家和白家手里,莊子里擁有自己耕地的自耕農不多,大多數人都是佃租兩家大戶的田來種的佃農。
對于要將產量的一半以上交給地主的佃戶來說,一年四季,終日不閑,還要老天爺爭氣,才能給自己和家人掙一份溫飽,十分辛苦。
到了開飯時間,陳憲帶著學徒們走進食堂。
學徒們必須拿出陳憲昨天發給他們的,代表一二三等飯的飯票,才能打到相應的飯菜。
今天的一等飯是胡餅配著用肥肉炒的青菜豆腐,每人還有兩大塊紅艷艷的紅燒肉。二等飯除了沒有紅燒肉,其他和一等飯相同。三等飯則是酸菜豆腐配高粱粥。
豆腐是這個時代的中國人最重要的蛋白質攝入來源,所以陳憲要求每頓飯,不管幾等菜,都不準少了豆腐。
拿到一二等飯票的學徒頓時眉開眼笑,拿三等飯票的一下子就垮了臉。
俗話說,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若是平時,對這些出身佃戶的少年來說,能敞開肚皮吃高粱粥配酸菜豆腐,也是值得高興的事情,但看到別人有肉有餅,自己面前的高粱粥和酸菜就一下子變得難以接受起來。
陳憲也跟著學徒們吃了一頓一等飯,這兩天他又是打鐵,又是練武,飯量也是見長。
吃過飯,陳憲讓學徒們休息了半個小時,這才帶著他們來到院子后面的空地上,給每個人發了一根三米木桿,教了他們中平槍式,讓他們三人圍著一根木樁開始練戳法。
他拿著棍子,在一邊看著少年練槍,一邊糾正少年們的動作,若是有人連錯三次,他就毫不客氣的上棍子抽打……
看著少年們練習了一個小時,完成了五百次戳槍,陳憲又將他們集中起來,讓他們站成四排,開始對他們進行隊形隊列訓練。
對一群連左右都不知道的人,進行隊形隊列訓練,簡直就像訓練一群鴨子,陳憲費了一個多小時,都沒有讓這群人做到按照他的口令轉身。
無奈之下,陳憲只能用食物來引誘他們,他宣布,如果明天誰能牢牢記住左右,他就發給他一等飯票……
解散了隊伍,已經是中午十二點。
休息了半個小時,陳憲帶著少年們回到了四合院最后面的廠房里。
燜燒爐經過一天的自然降溫,此時已經徹底冷卻,陳憲打開爐子,從里面夾出了退火的生鐵和灌鋼。
陳憲帶領著學徒們,將退過火過的生鐵和灌鋼燒紅后,用鏨子分割成五斤左右,大小形狀相似的鐵塊。
在分割和鍛打的過程中,陳憲發現,經過退火的生鐵果然都成了可鍛鐵,這讓他松了口氣。
生鐵可不可鍛,這一方面取決于生鐵中的含碳量和晶體結構,另一方面也取決于生鐵中的硫含量。
退火可以改變生鐵中的結晶結構和稍微減少含碳量,卻無法改變生鐵中的硫含量,所以,并不是所有的生鐵經過退火,都能成為可鍛鐵。
這批生鐵在退火后變成可鍛鐵,說明質量不錯。
分割好的生鐵和灌鋼塊自然冷卻后,陳憲將它們混在一起,全部送進了庫房。
第二天,陳憲讓學徒們繼續鍛打熟鐵,準備原料,也同時鍛煉手藝。
他自己則從庫房里拿出一塊切割好的鐵,叫來兩個學徒給自己拉風箱,開始對這塊生鐵進行鍛打。
陳憲有意無意的告訴學徒們,這塊鐵是灌鋼,但實際上,這是一塊退火的生鐵。
這是陳憲對自己的技術設置的第一道防火墻。
如果有人來竊取他的手藝,用灌鋼來進行鍛造,那他一定無法鍛造出上等的刀劍,因為灌鋼中的碳含量遠不如生鐵,如果使用他加工生鐵的工藝進行多次折疊鍛打脫碳,就會因為損失太多炭含量,而直接變成熟鐵。
陳憲將燒紅的生鐵敲打焊接(鐵燒紅后,放在一起迅速敲打,就能焊接在一起)在一根鐵條上,以方便控制,開始對生鐵進行折疊鍛打。
敲打了一會,陳憲停下手,有些疑惑的看著自己的手臂。
這幾天和吳亮他們練武,陳憲就已經發現,自己的體力和力量似乎都比穿越前強了不少。
穿越前陳憲雖然也常常鍛煉身體,但畢竟只是業余的,單臂揮舞鐵錘這種重體力活,他一般最多堅持五分鐘,就必須要休息,否則胳膊就酸痛的受不了。
但就在剛才,他連續揮舞鐵錘起碼有十分鐘,卻依然覺得游刃有余。
“難道是穿越帶來的改變?”陳憲忍不住這么想到。
不過這種事情,很難搞清楚,所以他很快就拋開了這個疑問,再次揮舞起了鐵錘。
花了三天時間,陳憲對這塊生鐵進行了數十次的反復而仔細的折疊鍛打。
第四天,陳憲繼續跟這塊鐵較勁,他將這塊生鐵鍛打成了V字形,然后將一塊熟鐵板插進了生鐵V字形內部,燒紅后,輕輕敲打,三層材料合而為一。
接下來,就是對刀外形的打造。
三天后,武士刀的外形打造完成,如果有見過武士刀的人看到這個刀坯,一定會覺得奇怪,因為這個刀坯是直的,而不是我們熟悉的武士刀的弧形。
如果按照傳統工藝,接下來就應該是淬火了。
但在這時,陳憲采用了一個取巧的工藝,他對鍛造好的刀體進行了退火處理,然后用銼刀和磨刀石對退火后的刀體進行了修整,修磨掉了刀體因為鍛造而粗糙不堪的表面。
這樣違背武士刀傳統工藝的取巧做法,是為了降低最后研磨的難度。
求活在金朝末年 二十章:鍛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