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系導演 867.矛盾的群體
甚至于,會讓人產生一種:
“這熊孩子真煩人,真是該丟......”
“是啊,什么時候被人販子拐走啊?怕是人販子也夠受的吧?”
不要覺得觀眾殘忍,其實很多時候,人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來看待問題的。
當然了,這也是為什么要拍《親愛的》這部電影的初衷。
孩子再怎么熊,那也只是個孩子,也依然是父母手心里的寶。
沒有體驗過,沒有經歷過這種事情的人是很難理解的。
可能一個熊孩子,父母會經常抱怨,我家這兔崽子,實在讓人煩透了巴拉巴拉的,可是真要是自家的熊孩子被人欺負了,他們又會馬上變一副臉面。
當然,老一輩的人和現在的年輕一輩的人,對待孩子的事情上,觀點是截然不同的。
對于老一輩的人來說,多生孩子,傳宗接代,繁榮家族,是他們的追求,哪怕是再窮再苦,也要生孩子。
計劃生育都攔不住偷生的。
因為那個年月的人,他們更多的是把希望寄托于孩子,可是對于現在年輕人來說,“孩子”恐怕被認為是一種負擔吧……
哪怕是二胎政策開放了,可是很多人反而不想生了,時代不同,造就了思想和觀念也不同。
早個十幾二十年,你提什么丁克,保證打不死你。
可是現在,今時今日,很多人卻是更注重自我的享受,孩子對于他們來說更多的是負擔,是自找麻煩。
蘇志軍聽到耳畔的其他的觀眾,說這個熊孩子丟了活該之類的話,整個人都不好了。
怎么會這樣?
怎么會這么想?
對于蘇志軍來說,首先他自己也是孩子的父親,其次,他雖然無法理解丟了孩子的父母的感受,但是他卻知道,如果自己的孩子丟了,他絕對會發瘋發狂的。
可是為什么,旁邊的年輕的觀眾,居然會是這種想法,這太可怕了。
蘇志軍不由地產生了一種,或許,《親愛的》這種電影多了也好,至少能讓這些人認清楚,不管是不是熊孩子,可那都依然是每個父母的寶貝。
劇情緩緩地推進著,銀幕上,田文軍與魯曉娟激烈的爭吵著,田文軍隨口說了一句:“咱倆不一樣的地方就在我認命,你不認命。”
其實,《親愛的》的另外一個貫穿整部影片的主題,就是這個:你認命嗎?
當然了,很多普通的觀眾,這個時候并不會想那么多。
《親愛的》不是純粹的商業電影,這是寫實的電影。
其實很多寫實的電影,之所以拍不好,或者說,觀眾不愛看,就是因為,這類的影片,通常,在劇情的推進上,不好像大片那么快,這種電影更注重真實,更注重細節。
電影到了這里,很多影評人,媒體人,都比較耐心,反而覺得,細節方面,《親愛的》做的很不錯。
但是對于普通觀眾來說,很多普通觀眾,他們看電影,根本沒有那么好的耐心,而《親愛的》這樣的娓娓道來的慢節奏的敘事手法,顯然無法讓看慣了快節奏的爆米花電影的普通觀眾有些無法接受。
“誒,不是說打拐電影嗎?怎么一直在家長里短的?”
“這都這么久了,孩子還沒丟啊。”
是的,對于普通觀眾來說,除非是電影真的看進去了,否則的話,丟孩子這個事情,在他們看來實際上,和影片當中的殺人放火什么的,沒什么區別。
因為看的多了,所以,并不覺得,這種事情,有什么可說的。
而事實是,那些槍戰片,現實當中是不會發生的,而這里,卻是現實中發生過的。
隨著這些點滴瑣碎的劇情,觀眾們慢慢開始了解了田文軍夫妻的背景故事,命運的齒輪慢慢開始轉動……
在田文軍為了應付網吧隨機發生的爭執事端,而讓鵬鵬跟著孩子們出去玩兒的時,在魯曉娟恰好開車路過鵬鵬正在玩耍的幼兒園外,很多人哪怕是不在意的普通觀眾,此時此刻,也不由地被電影營造的氛圍弄的心頭一緊!
當孩子不見了,田文軍開始他報警打電話的時候,銀幕上大大特寫中,他那種急促、緊張、心慌、失措、恍惚的語氣,演繹的淋淋盡致,無助,欲哭無淚,孩子沒了,好像整個世界都塌了。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哪怕是普通的觀眾,哪怕是之前抱怨電影節奏太慢,哪怕是之前說這熊孩子怎么還不丟的觀眾,此時此刻,臉上的表情也僵住了,開始坐直了身體,專注地看向著屏幕。
田文軍的各種反應,無助絕望的樣子,同樣的也能觸動到他們的心。
而影評人和媒體人。
林課和蘇志軍兩人的反應也各不相同。
林課想起了曾經遇到的一個事情,那是他第一次接觸到這種事情。
那一次,他本來是去采訪另外一個事件的,結果,看到一個男子急沖沖地跑出來,他的反應,和田文軍幾乎如出一撤。
林課不由地點了點頭,這部電影看來的確是用了心的。
如果不是用了心,如果不是深入調查,如果不是和真正的失去孩子的父母有過接觸,是很難拍出這種效果的。
這讓林課對接下來的劇情越發地期待了。
而蘇志軍卻是有些恍惚,他采訪過丟了孩子的家長,但是那畢竟是事后采訪,所以,他看到的是久尋孩子而不得的父母,而這一幕田文軍是剛剛丟了孩子。
他還注意到了,旁邊的之前說風涼話的觀眾,此時此刻,臉上的笑容消失了,目光直直地盯著大銀幕。
或許,自己的堅持是錯的?
蘇志軍對自己此前的觀點有了一些懷疑!
不過,很快地蘇志軍就打消了這個懷疑,當看著魯曉娟在警察局里大罵田文軍歇斯底里的樣子,后面卻不合時宜地傳來了一個年輕的觀眾的不屑的聲音。
“這也太假了吧?至于嗎?”
“至于這么激動嗎?這倆這么年輕,再生一個不就完了嗎?搞得還像是世界末日一樣?”
蘇志軍恨不得上去揪住對方,狠狠地揍上一頓!
只是,他們冷血嗎?其實不冷血,很多人在內心里就是這么想,很多年輕觀眾根本不知道孩子有什么重要。
蘇志軍,看著大銀幕,心中復雜萬分。
他承認,電影拍的不差,但是想到,背后的觀眾對電影展現出來的劇情的冷漠的反應,他就越發地覺得,這種電影根本就不該拍。
精彩東方文學提供等作品文字版
音樂系導演 867.矛盾的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