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寫科技格局 第一百零一章 地表最強組合
孟謙連續甩出來的兩個東西,目的很簡單,讓對方看到自己更多的實力和態度。
CAD就算不是相關領域的人也不會太陌生,因為太常聽到了,CAD本身也有很悠久的歷史,但CAD的一個重要革命性改變就是1997年提出的VCG技術。
所以孟謙先展示自己的CAD,是為了先讓他們看到自己的實力。
而為了讓他們看到自己在工業上更高的造詣,或者說在他們看來是大風科創在這個領域更高的造詣,孟謙搬出了PLM。
這個東西,可能就只有相關領域的人才知道了,華文翻譯叫做產品生命周期管理。
PLM如果說通俗了,也就是個企業管理系統,但它適用于工業領域,而且因為其特殊的系統功能,為工業領域的企業和研發單位提供了巨大的助力,后世被稱為工業4.0的核心技術。
2001年的華夏,能把PLM當回事的工業企業絕對屈指可數,但這個概念大家都會有,因為PLM經歷過幾代的發展,最早的差不多80年代就有PLM的前身被提出了,長光所的領導肯定知道,而且孟謙大膽猜測,他們是重視的,只是此時的華夏沒有人能做出一套先進又定制的PLM系統。
也正是因為PLM的重要性和完整性,真正能吃透這個系統的人,對工業領域肯定有非常深刻的理解。
至于孟謙為什么會對工業有這么高的理解,后世人工智能在華夏的三大運用領域之一就是智能工業。
孟謙是架構師,是做底層的,如果不去理解,他做個錘子。
而且2019年大家都知道華夏在這個領域落后的原因了,任何一個有責任心的架構師在接到這種項目的時候都不可能再把工業軟件當純軟件去做。
當長光所知道了孟謙的合作需求之后自然是做過背調的,在背調下的孟謙,是一個有點眼光的年輕人,做游戲和即時通訊賺了錢,突然莫名其純妙的進軍光刻機領域,無法理解。
而現在,他們顯然要對孟謙重新評估了。
眼前的年輕人,做出了這個領域無數人做不出的技術,理解了這個領域無數人無法理解的概念。
這個年輕人,絕對不是一時興起才沖進光刻機市場的。
萬國興和齊正德假裝還在理解孟謙設計的PLM,實際上一直在用眼神交流,幾分鐘后,萬國興開口道,“孟總不介意的話,可以稍等一會兒么?我們想讓更專業的同事來看看你的設計。”
“當然可以。”
兩人一出門,萬國興就忍不住道,“這個小伙子是真的下功夫了啊。”
齊正德若有所思道,“下不下功夫倒還是次要,重要的是他確實有能力,去跟所長匯報一下吧。”
孟謙這一等,足足等了半個小時。
半小時,萬國興跟齊正德帶著六個人回來,走在最前面的人直接走向了孟謙,萬國興跟在他身后介紹道,“這位是我們的宣副所長。”
“宣所長您好。”孟謙對這個宣副所長宣民還是有點印象的,因為幾年后他就是所長了,在新聞上見過這個人幾次。
孟謙直接叫他所長,他并不在意,只當孟謙這個年紀不扣這些細節。
宣民示意孟謙入座,之后,萬國興帶著其他幾個人去看孟謙帶來的兩個產品,但宣民并沒等大家的結果,直接發問,“孟總,你想跟我們合作,那我想問你幾個問題。”
“宣所長請說。”
“研發需要大量的資金,這個錢從哪里來?”
“我打算把工廠所有的盈利全部都投到研發上。”
“據我了解,何文康的工廠去年營業額不足10億,凈利潤頂破天也就一個億吧,這點錢拿來研發未免小瞧了這個行業吧?”
“那是在何總手上的時候,我調查過,光是國內現在有超過100億的市場被霓虹國吃掉了,等我跟長光所合作之后,有長光所這個金字招牌在,去搶國內的市場,應該至少能在何總的基礎上翻個四五倍吧。”
“哈哈哈哈。”宣民大笑兩聲,“你倒是敢說。”
“都準備合作了,也沒什么可遮遮掩掩的。”孟謙攤手道。
“那就很奇怪了,你開一個廠,不賺錢,你圖什么?”
“阿斯麥不也每年把盈利都花在研發上,甚至好幾年借錢研發,它圖什么?更何況我在軟件方向上有足夠的盈利能力,我并不需要靠光刻機賺錢謀生。”
“這就更奇怪了。”宣民直言道,“你做軟件做的這么好,搞光刻機做什么?”
孟謙很平靜的把自己未來的規劃跟宣民也說了一遍。
聽完孟謙的藍圖,宣民饒有興趣的問道,“你好像對造不如買這個概念,很排斥啊。”
“談不上排斥,想法不同,與其在別人的槍口下賺錢,我寧可在走鋼絲般的科研道路上賺錢,痛快。”孟謙指了指自己的心臟。
宣民盯著孟謙看了一會兒,突然起身,孟謙原以為對方還會問很多問題,然而宣民卻到此為止了,“我明白了,我們會再做一次內部討論,還請孟總耐心等待幾天,我們會給你回復。”
“好,那我就靜候佳音了。”這個時候,孟謙也不好再多說什么了。
把孟謙送走后,萬國興忍不住問道,“宣...”
宣民伸出手示意萬國興不要多問,當天下午,針對孟謙提出合作的事情,長光所進行了一次內部會議,在會議上,大家各抒己見,有人支持,有人反對,僵持不下。
直到一直坐著聽大家發表意見的宣民開了口,“老所長說過,華夏的未來是在年輕人手上的,我們只是為年輕人鋪路的一塊磚頭而已。”
宣民沒有再說下去,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卻讓整個會議室安靜了下來。
...
5月10日,孟謙第二次來到長光所進行合作溝通。
5月15日,孟謙第三次來到長光所進行合作細節溝通。
5與17日,孟謙第四次來到長光所進行合作模式溝通。
2001年5月19日,孟謙第五次來到長光所,敲定合作意向,長光所將獲得10%的滬上光電科股份以及一套免費定制的PLM系統。
搞定了長光所之后,孟謙直奔45所,相比于長光所,45所這邊的合作溝通輕松很多,一方面是有何文康和倪光南兩邊的推薦,另一方面,45所自己就有光刻機項目,現在跟企業合作研發,也沒什么壞處。
但既然45所這邊明顯要好談一些,孟謙為什么要先去攻克長光所這個最難的目標呢?
其實這是孟謙故意為之的,這就是細節,等以后大家在一起合作之后,私底下都會有交流有溝通,孟謙沒有先拿下45所然后以45所為跳板去找長光所談,就是想讓長光所看到自己的態度,也是讓所有人看到自己的態度。
正如職場鐵則,不要在背后說同事壞話,因為你說的壞話不知道為什么,反正最后肯定會傳到那個人耳朵里,哪怕你明明是跟關系最好的同事說的,哪怕他明明答應了你絕對不會說出去。
同樣,你的用心,你的努力,你的態度,也會通過各種說不清道不清的渠道傳到別人的耳朵里。
有了長光所和45所做底,后面的溝通越來越順利,孟謙現在做的這件事情,不僅在為自己的光刻機事業做鋪墊,與此同時,他也給華夏帶來了一個在當下不被重視的概念。
商研合作。
這是2010年之后在華夏開始火熱起來的一個概念,因為越來越多的人發現,在華夏,商人顧著自己賺錢,科研單位和大學顧著自己搞研發,兩邊始終是兩條路在發展。
反觀米國,實驗室,大學,研究所都會跟微軟,IBM,谷歌等企業有深度合作,有人說,這是因為米國知名大學都是私立大學,本就是一個盈利機構,不像華夏的大學都是公立的,好像跟企業合作就變味了似的。
但孟謙覺得,還是理念的問題吧。
2001年6月13日,孟謙以47%的股份出讓和其他一些附加條件,獲得了長光所,45所,金屬研究所,清華,哈工大,燕航,江大等科研機構及大學的合作。
研發內容涵蓋光學應用,光學器件,精密機械,動力學,流體力學,材料學等光刻機研發涉及的重要領域。
2001年6月15日,所有機構派出代表來到滬上光電科。
華夏光刻機領域的地表最強組合,正式成立。
華夏光刻機的逆襲之路,從此開始...
重寫科技格局 第一百零一章 地表最強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