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振大明朝 第一百四十八章 魏忠賢的擔憂
這一結果導致整個京城中暗流涌動,許多官員都開始猜測起皇帝的病情,畢竟大明已經有前例了——正德皇帝不就是因為落水留下了病根,最后嘔血而死的。
所以大臣們一邊上書請安,一邊開始打算起自己的退路來。可以說,整個京城在暗地里已經騷動起來,天啟帝只要一日不好,這風波就會一日平息不了。
朱友建聽完之后,只是不動聲色的點了點頭,命令徐應元繼續盯著宮內的動向,別的什么都不要做。等徐應元下去之后,朱友建仔細思考了一番,按捺住了請劉萊臣和宋獻策來商議的想法,覺得自己還是靜觀其變的好。
此時宮里的魏忠賢也是急的火冒三丈,那天游西苑的時候,他也陪天啟帝去了。雖說皇帝落水令他沒有想到,但后來太醫診治時,還不曾如此嚴重,因而他覺得一切都還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但現在搞到現在這個地步,實在是魏忠賢所沒有料到的,他直恨不得把霍維華和客氏都拉出去砍了。但客氏是自己的盟友,霍維華的行為也是經過自己允許的,所以他現在也是沒辦法去動他們倆。
魏忠賢是一直看著天啟帝長大的,說二人情同父子都是不為過的。此刻魏忠賢若是不傷心那是假的,但這其中究竟有幾分是真情又有幾分是擔憂自己的權勢,那就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了。他這些年做下太多的惡事了,而天啟帝又無后,若是天啟帝真的駕崩,不管誰即位,只怕都有可能會清算自己,魏忠賢覺得還是要做好最壞的打算才行。
想到這里,魏忠賢不禁有些擔心,在屋里來回踱了半天步,思來想去也沒有想出個辦法,最后只能命小太監去傳王體乾和崔呈秀過來。這兩個人,王體乾是自己的心腹中的心腹,崔呈秀則是自己的“義子”,都可以算是能夠真心依靠的,所以魏忠賢才會叫他們兩個。
沒過多久,王體乾跟崔呈秀就進宮來了,王體乾五短身材,長得白白胖胖的,頗有些土地公的樣子,現在擔任司禮監掌印太監,掌管著整個紫禁城的門禁,在宮中也是極有威勢的人。
他在王安死后,就一直依附著魏忠賢,當年楊漣上書彈劾魏忠賢時,他為天啟帝誦讀奏折,把其中的要語隔過不讀,這才使得魏忠賢逃過一劫,而楊漣最后卻被罷免。
他和內監李永貞是魏忠賢最心腹的太監,魏忠賢不識字,票擬奏章之類的披紅全都是經過王體乾之手,魏忠賢全都默許。可以說,王體乾也是個只手足以遮天的人。但他卻一直以來都對魏忠賢忠心耿耿,沒有絲毫異心。
而崔呈秀也是依靠著魏忠賢走上來的,天啟帝剛即位的時候,他擔任御史巡按淮揚,期間因為貪污被高攀龍舉報,遭到革職等候處理。后來他就投靠了魏忠賢,做了他的“養子”,這樣才恢復了官職。
從這以后,崔呈秀就成了閹黨的中堅力量,排除異己,打擊起東林黨來毫不手軟。
從去年十一月開始,崔呈秀擢升為兵部尚書,兼任左都御史,并被封為少傅,可以說是權傾朝野都不為過。他能走到這一步,跟魏忠賢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崔呈秀對魏忠賢也是感恩戴德,忠心耿耿。
魏忠賢一看到他們兩個進來,也顧不得那么多了,直接就拉著他們來到屏風后商議。兩個人聽了魏忠賢的話,頓時都陷入了沉思。
王體乾畢竟是個太監,若是說起對皇帝的了解,他比魏忠賢也不遑多讓,但對朝中的許多情況,那他還是有些不足的。崔呈秀則不然,如今朝政中的大權都在閹黨手中,許多事情都要經過他,自然他就比較清楚大臣們的心思。
崔呈秀略一思索,便先開口說道:“廠公,依我看來,此事未必會如廠公想象的如此嚴重。今上正值春秋鼎盛之際,此次不過是偶感風寒,霍維華進獻之藥我也知道,并不會對皇上的龍體產生什么影響,相信只要能夠好好靜養一段時日,皇上必然能夠不藥自愈。”
魏忠賢卻道:“奈何如今朝堂上暗流涌動,若再這么下去,只怕會出亂子啊!”
崔呈秀卻出言寬慰道:“廠公所慮及是,這如果萬一有事,我們還是要早作打算。以我之見,廠公可將朝中與我們不和的幾個大臣尋個由頭,發配出京。如此一來,加上五位與我等相近的閣臣,根本不必憂慮。”
魏忠賢聽完,笑著點了點頭:“不錯,只要朝政大權在咱家手中,皇上這邊我們盯緊了,其它人就是想找事也沒機會,好,就這么定了!”
這時候不光是朝廷上下,宮中也是人心異動,很多人都在盯著乾清宮的動向。而此刻身在乾清宮侍奉的張皇后也是十分焦慮,皇帝落水當天以及感染風寒的事情,她根本都不知道。若非后來霍維華進獻丹藥的事在宮內傳開,只怕到現在她都還被蒙在鼓里呢。
就是這樣,魏忠賢和客氏都不愿讓張皇后見天啟帝,硬是要把他們給隔離開來。幸好張皇后也不是個軟弱之人,面對著魏忠賢和客氏的阻攔,她手持皇家戒條詰問二人:“汝等不畏家法耶?”
這皇家戒條中的祖制規定:帝有疾,后需服侍在側。光這一條,魏忠賢和客氏就不敢違抗,無言以應對,只能乖乖的放行,張皇后這才得以入內服侍。
可這些天過去了,天啟帝的病依舊不見有所好轉,不光渾身的水腫不消,人也愈發的瘦了。這可讓張皇后心中著急萬分,也愈發的不安起來了。
天啟帝萬一真的龍御歸天,那自己又該如何自處?魏忠賢和客氏會這么輕易的放過自己嗎?張皇后心中是沒有底的,她想找人問計,可自從她父親張國紀被魏忠賢整回老家后,她身邊連一個可以商量的人都沒有了,如今也只能是干著急,卻沒有絲毫的辦法。
重振大明朝 第一百四十八章 魏忠賢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