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休閑文學吧>>執明

第一百四十六章 行法治之實

更新時間:2019-12-01  作者:1個小仙女
執明 第一百四十六章 行法治之實
陳春壽家的風濕毛病,正巧還算有救,他們家有一戶通家之好,是做太醫的。

人家太醫地位可比他們高得多,不過缺點也明顯——大匠雖然不如太醫體面,卻也不如太醫危險啊。

若是大匠出錯,大不了就是一個點兒銀錢,除非實在愚蠢,不然太大的問題出不了。

太醫就不一樣了,中醫是一門兒經驗學科,而且還是一門用經驗去驗證的學科。

這就不好了,同樣是太醫,給皇上看病,給天啟看個風寒,看好了。

換個人,給崇禎看病,一樣的方子,就是看不好。

這就沒辦法,畢竟中醫是個有些碰運氣的東西,雖然博大精深,但是它的確有部分的糟粕。

糟粕其實也問題不大,最關鍵的是——當治病和功名官職榮辱聯系起來,最怕治病的就不是病人,而是醫生。

給人看病這個活兒,是一定會看死人的。

只要是個正經的醫生,能救人命的醫生,但凡職業生涯長一些,手上最會有患者去世。

為何啊?

因為醫治不死病啊!什么毛病都能治好的,不叫醫學,那是法術。

所以說,別看老太醫一家和老匠人一家,看起來太醫他們家門檻兒高的很,在紫禁城上班兒,實際上,曇花燦爛,也敵不過牽牛花開一整個夏天啊。

匠人世家,可以穩穩當一個朝代,這種事情也并不稀奇。

這兩家人關系好,所以呢?所以陳春壽他們家只要有人生病,那就得老太醫家看。

李九州一開始還以為陳春壽在逞能耐,在給自己裝逼。

能讓太醫給自己瞧一眼病,這是天大的好事兒啊!尤其這是明朝!

哪怕是在后世,這種水平的大夫,但凡頭腦正常的人都想聯系上這么一個關系。

可問題來了,這家太醫,最擅長治的,并不是風濕,而是風寒。

一字之差,那就是千里之別。

風寒,小了說就是感冒,往大說,也就是個病毒性感冒什么的,重感冒。

這毛病在大明嚇人,在后世算不得什么。

說不準這家太醫,治療風寒的王牌手段就是熬一鍋地道的板藍根粥。

這就扯遠了,李九州也品出來了。

也就是說,老陳家的毛病雖然對不上老太醫家的專業。

但是,老陳家的毛病,只能讓老太醫家看,而且這事兒,放在大明,還是老陳家占便宜。

走人情,一定是有財貨相伴的。

李九州腦補:天寒地凍,臘月二十幾的光景,老陳家的當家主事人,帶著家族幾個子侄,敲響老太醫家的門。

進門兒禮物放下,老太醫也熟絡,手在老陳家人的關節上摸來摸去。

然后,沒有然后了,并不能怎么樣,治不好。

今年治不好,明年也治不好,只要老陳家的毛病依舊是風濕不是風寒,那就永遠治不好。

隔行如隔山,在大明的解釋是這樣兒的:

老太醫家不可能放下風寒的老手藝,去過多琢磨風濕,這就會讓他們失去飯碗。

恰巧風濕又算是一個疑難雜癥,研究不透徹。

那就算老太醫家實在是醫者仁心,去鉆研,那也總會觸及到另外一家太醫。

治療風濕的太醫的利益。

所以學問,在大明是可以隨便學的,但是吃飯的手藝和行當,哪怕是救命的,也不行!

老陳家如果有本事,達官顯貴,自然有什么病找什么人。

問題是老陳家不是啊,他們家又不是內閣首輔,只是個大匠,有官職和品級,說白了就是工部的老官兒,上也上不去,下也下不來。

李九州算是揣摩明白了,在大明,人脈既是幫助,也是限制。

同濟城未來如果要掙脫這個牢籠,就得要走不一樣的路線。

在人情社會中,這種路線可以被稱之為:主動不當人。

這是個什么意思呢,李九州琢磨了很久,最終還是發現,如果不想被人情束縛,那就不能當人。

這個道理淺顯地令人發指,但不是大部分人都敢這么做。

當一個不近人情的人。

這種人李九州就認識,比方說,他同學時期的各位學習委員,同樣是同學,都是一片房檐兒下的學生。

你怎么就掐著點兒不讓我抄個作業呢?

但是,問題來了,這些學委只要稍微有點兒情商,你就能在畢業之后,往往發現,這些家伙其實真的挺靠譜兒。

心里可能還覺得人家就是守規矩,成方圓!有作為。

這就是人性使然,賤,是貫徹人類歷史的一個字。

李九州以前是覺得自己沒本事,是自己沒有地位,所以導致自己賤。

現在好了,李九州可以確認,只要活著,人就得賤,而且隨著地位的上升,賤字不淺顯了,它變得深刻了。

它變得深入骨髓了。

只不過,賤這個字,從討好一個人,變成討好一群人的時候,它就變成了了尊嚴和擔當。

畢竟平均下來,不管賤面兒有多大,最終還是會趨近于無窮小的。

這叫賤面兒切分至不可切分,導致賤面兒質變,產生切割能力。

那么,同濟城,就可以當大明的這個學委。

在大明,誰都不敢在嘴上喊自治,在嘴上明說自己不聽皇帝的話。

雖然大伙兒實際上也不怎么把朝廷的話放在心里,雖然大伙兒實際上睡炕上瘋狂傳老朱家閑話。

可只要天一亮,狼人歸為,放眼望去,滿坑滿谷全是村民。

人人腦門兒上都是一張好人牌啊!

但是同濟城不一樣,同濟城,有本事,學委靠的是老師。

同濟城,靠的是拳頭。

老師,教學生幾年。

拳頭,教大伙兒那就是幾輩子、幾百年、幾千年了。

人類發現的定律有很多,物理書翻看全都是。

但是人類真正證明的公理,就一條兒,這一條兒,就寫了幾千年的歷史。

叫做,拳頭大就是爹,老子就是能。

只要同濟城按照這思路走下去,朝廷就不得不承認同濟城的自治,公開承認同濟城的一些特權。

朝廷也沒辦法啊,李九州自己知道同濟城不會背叛大明的百姓。

但是朝廷更加清楚,逼急了李九州肯定會背叛大明的朝廷。

尤其是在這種年月,闖軍背叛朝廷,還得擴大聲勢,還得拉攏百姓,搶大戶,不騷擾百姓什么的。

同濟城要是逼急了,跟百姓就沒關系,大明的哪個城防撐得住炸藥炸,撐得住大炮轟?

執明 第一百四十六章 行法治之實

上一章  |  執明目錄  |  下一章

休閑文學吧提供免費小說,請讀者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