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休閑文學吧>>大明新命記

第六七八章 山城

更新時間:2021-07-03  作者:哼哈大王
大明新命記 第六七八章 山城
崇禎十三年六月十一日午時前后,烈日當空,萬里無云,經過了一天一夜又半個白天整整十四個時辰的漫長航行之后,楊振率領的船隊,終于抵達了江華島所在的江華灣一帶海域。

這個時代風帆戰船的航速,比一般的民船或者商船快一些,但是即便如此,一般情況下也只有六到十節左右的速度。

遇上特別順風又順水的時候,航速偶爾能夠達到十節以上,而一旦沒有這樣特別有利的條件,海船航速能保持在六節以上,就算很不錯了。

幾百年后用來衡量海船航速的“節”,指的是每小時海船航行的海里數,而一節等于每小時航行一海里。

一海里,相當于一千八百五十二米,即一點八五公里。

十節的航速,意味著每小時航行十海里,約等于每小時十八點五公里。

從皮島所在的海域到江華灣的距離,直線看并沒有多遠,但這段海岸非常曲折復雜,大約有二百三十海里左右,約合四百一十多公里。

楊振一行人的船隊,一直在離岸不遠的近海航行,當然是走完了這個相對較遠的全程。

好在船隊中的大小船只,都是靠風帆前行,雖然船隊配有不少槳手,但輕易并不動用。

而且楊振一行人在船上不缺吃,不缺喝,相當于一直處在休息和等待的狀態,也并不怎么辛苦。

就這樣,在楊振率部離開東江島南下航行的第二天午后,大名鼎鼎的江華島終于進入了他的視野之中。

江華灣里大小島嶼眾多,但是江華島是其中面積最大的一個,就是沒有俞海潮及其部下的向導,楊振等人依靠直覺也能夠辨別出來。

當然了,有了俞海潮這個曾經在東江鎮沈世魁時期來過江華島一帶的人當向導,事情就更好辦了。

楊振一行人來到江華灣以后,遠遠地繞開了江華島以西的海上屏障喬桐島、西瑁島,直奔江華島南端的一個凹形海灣而去。

江華島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早在朝鮮半島的高麗王朝時期,就是半島上的政權躲避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侵擾的避難之地。

比如李氏朝鮮誕生以前的高麗王朝時期,當時的高麗政權在蒙古騎兵席卷朝鮮半島的時候,就曾逃到了江華島上,并在島上修筑了江華山城,然后遷都其中,用來抵抗蒙古大軍的進攻。

到了李氏朝鮮時期,江華島同樣因其位處臨津江和漢江口外海的特殊地理位置,成為了朝鮮李氏王朝的避難所。

朝鮮半島上一旦有了什么風吹草動,朝鮮李氏王室就會趕緊躲到江華島上避難,所以對江華島十分重視,陸陸續續地在島上修建了許多宮殿寺廟,并沿海構筑了多座城堡防御工事,在其中積儲糧草,以備不時之需。

大明天啟七年,即公元一六二七年,后金天聰元年,當時新繼位的后金汗黃臺吉為了樹立自己的威望,也為了掃除西侵大明的后顧之憂,便派兵攻打朝鮮。

而這一年,李氏朝鮮的國王李倧,就率領后宮以及朝鮮宗室和大臣們逃到了江華島上。

當時,與陸地隔海相望的江華島海峽,雖然擋住了后金軍的騎兵上島,卻并沒有擋住嚇破了膽的李倧一味軟弱乞降的心。

最后,就是在江華島上,李氏朝鮮國王李倧投降了后金,與后金訂立了盟約,開啟了朝鮮向后金遣送人質歲幣納貢的歷史。

李氏朝鮮的史書上稱此事件為丁卯胡亂。

丁卯胡亂發生以后,李倧認識到女真人的鐵騎隨時可能南下,隨時可能威脅他的國都漢陽城,所以,他一邊讓人在漢江以南構筑南漢山城屯兵屯糧作為退路,一邊更加重視對江華島的經營,將島上原有的江華都護府,升格為江華留守府,升府使為留守,并在江華城內大建宮室,將其作為了真正的陪都來經營。

但是,李倧的這番努力,卻是白費了好大的功夫。

大明崇禎十年冬,已經稱帝的滿韃子偽帝黃臺吉,以李氏朝鮮陽奉陰違,私通大明,三心兩意,不肯稱臣為由,親率大軍,出兵朝鮮。

李倧聞訊,連忙將后宮嬪妃、王子公主以及大批朝臣家眷送往了江華島避難,但是他們沒想到滿韃子的騎兵大軍只花了五天時間,就從鴨綠江一路打到漢陽城下,所以朝王李倧沒有來得及出逃,就被圍在了漢陽城里。

此后,朝王李倧趁著滿韃子軍隊圍城打援的機會,逃出漢陽城,過江逃進了南漢山城。

但是隨后,他又被圍在南漢山城里,而那些聽了他的勤王命令,前來救援他的各路朝人軍隊,被圍點打援的黃臺吉指揮滿韃子八旗騎兵逐個殲滅。

而被李倧寄以厚望的江華島,最后也沒有幸免,被多爾袞指揮大批八旗漢軍造船渡海攻陷,避難島上的王室嬪妃們、王子公主們以及大臣家眷們,更是悉數被俘。

身在南漢山城內惶惶不可而終日的李倧及其大臣們,聽聞這個消息之后,整個士氣一下子就徹底崩潰了,再也沒了抵抗的決心,于是下城投降,以三跪九叩之禮,徹底臣服在了黃臺吉的腳下。

而這就是漢江三田渡“大清皇帝功德碑”的由來。

李氏朝鮮的史書上稱此次事件為丙子胡亂。

楊振率部抵達江華灣的時候,丙子胡亂已經過去三年了,但是江華島上的防御,顯然并未從丙子胡亂中所遭受的重創中恢復過來。

直到俞亮泰率領的幾艘領航的船只,已經進入到了江華島南部摩尼山與鼎足山之間的凹形海灣里面的時候,摩尼山山頭上的烽煙才點燃起來。

隨后不久,海灣當年鼎足山城上就出現了搖旗吶喊的人群,然后就響起了隆隆的炮聲。

楊振在火槍營副將張臣和水師營副將仇震海的陪同之下,站立在仇震海水師營旗艦一艘二百料戰座船的船艏甲板上,用千里鏡看著從山城上居高臨下射入岸邊的彈丸激起的浪花,呵呵一笑說道:

“你們之前的預測果然沒錯,這個什么鼎足山城,雖然地勢險要,但是你看他們城上旗幟慌亂,駐守之兵馬顯然并非精銳。

“他們雖然筑有炮臺,而且居高臨下,但是他們的火炮嘛,呵呵,遠遠不如我們的更有威力,我們靠岸的時候他們或許稍有威脅,但是對我們船隊駛入海灣,卻沒有什么影響!”

楊振先前還擔心,江華島對李氏朝鮮如此重要,既是他們的陪都之一,又是其國都漢陽城的海上門戶,一定會有重兵防守才對。

為此,同樣出身東江鎮并對李氏朝鮮的內情有所了解的仇震海,一路上沒少向楊振講解李氏朝鮮這些年來的虛弱內情。

包括出身遼東邊軍夜不收的火槍營副將張臣,見楊振越接近江華灣越是心事重重,也沒少跟他分析自軍如今器械精良占據的絕對優勢,以堅定楊振按原計劃繼續向前進兵的信心。

而楊振之所以在臨陣之際有些擔心,倒不是因為楊振在事到臨頭的時候犯慫,而是因為他比別人更清楚江華島的地位之重要。

是以,即便是有了仇震海、張臣的開導勸慰,他在進軍江華島的一路上,依然非常小心謹慎,一路上既沒有讓船隊靠近朝人海岸,也沒讓船隊占領其他島嶼,而是遠遠地繞開了海上的一切障礙。

但是當他來到跟前,親眼看了江華島南端摩尼山和鼎足山城上的煙墩與反應之后,一下子徹底放了心。

“確實如此。現在看來,摩尼山頂的煙墩上守軍寥寥無幾,且沒有炮臺,而鼎足山城上面的炮臺,也只有幾門老舊的火炮而已。”

早已全副武裝整裝待發的張臣,聽見楊振所說的話以后,放下了自己手里的千里鏡,笑著對楊振說道:

“呵呵,如果卑職所料不差的話,那些炮,怕是當年我大明萬歷年間贈送朝人,叫他們在此防倭備倭的大將軍炮。

“如今時過境遷,早已過去幾十年,那些火炮就算仍能發射,哪里還有什么準頭威力可言?請都督下令炮船先入,以船上所載之紅衣大炮擊之,隨后火槍營乘船登岸,可一鼓而定!”

“請都督下令!”

仇震海聽了楊振和張臣的話,顯然也很認同,是以張臣話音一落,立刻看著楊振,請他下令。

“既然如此,那就開始吧!叫仇必先務必注意觀察,一定避開當面炮臺的彈著點,抵近海岸,瞄準了再打!”

“卑職遵命!”

仇震海抱拳領命,轉身而走,親自前去安排布置去了。

這一次,楊振沒有率領炮兵營的人馬前來,但是經過之前的幾次配合作戰之后,仇震海的水師營里已經有了一批可以使用火炮的炮手。

這次前來江華島,楊振特意命令仇震海的船隊攜運了兩門重型紅夷大炮和一批沖天炮過來,并交給了仇震海的兒子仇必先統帶指揮,此時正好派上用場。

楊振按照張臣的建議,下令派出兩艘裝備了重型紅夷大炮和沖天炮的二百料炮船之后,轉頭就對張臣說道:

“張副將,命令火槍營張國淦、李守忠二人做好準備,一等仇必先的炮船建功,立刻率隊登岸,拿下鼎足山城,主要還是看你們!”

“卑職遵命!”

張臣接了命令,同樣轉身而去。

而這時仇必先率領兩艘二百料大船載著重炮,已經脫離了海灣入口處的大船隊,順風順水,槳帆并用,快速往海灣內沖去了。

而最先作為向導駛入海灣里面的俞海潮,則已經接近海灣深處適合登陸的海岸,正親自掌舵,指揮船只一邊躲避岸上山城炮臺的彈丸,一邊蛇形前進

午后烈日之下,沒有一絲霧氣,楊振再次舉著千里鏡,眺望著遠處山頂炮臺上慌亂開炮的朝人。

那炮臺位于山城的石頭城墻之上,而高大的石頭城墻則屹立于距離海岸不遠的鼎足山山頂上。

整個山城依山就勢而建,大體呈橢圓形,從半山腰處,將鼎足山幾個植被茂密的山頭圍在了其中。

楊振從自己的千里鏡不僅能夠看見山城對海炮臺附近越來越多的守軍,也能隱約看見鼎足山里面錯落成群的寺廟建筑。

“想必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傳燈寺了吧!”

楊振一邊用千里鏡仔細觀察,一邊想著拿下山城之后到傳燈寺一游的景象。

他正想著,就聽見轟隆一聲巨響,前方的視野里出現了一片白煙。

緊接著他就在千里鏡里看見方才炮臺所在的城墻上剎那間碎石飛濺。

——是仇必先率領的炮船已經開炮校準了。

大明新命記 第六七八章 山城

上一章  |  大明新命記目錄  |  下一章

休閑文學吧提供免費小說,請讀者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