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大明朝 第六百零九章 趁年輕多生幾個
所以幾乎那些被記了大過的人,往后的工作中定是會十分心翼翼,生怕出了差錯被記第二次過,讓自己的孩子將來教育的費用要自掏腰包。
可即便如此,還是有那種不知道是太倒霉還是太粗心的家伙被記第二次大過,記鄰二次大過后雖然孩子的教育費用得自掏腰包,可是無論如何日子都比外面強,所以那些家伙依舊咬牙堅持要供自家孩子將書念完。
不過好在,這教育費用要自己承擔僅限于被記過者的子女,若是被記過者的子女將來比較有出息,長大后能繼續為高家效力,他們的后代還是可以享受免費的教育的。
這也是那些第二次被記了大過的人還要繼續咬牙堅持的原因。
第二次被記大過后果都如此嚴重,那么第三次被記大過呢?
第三次被記大過,便是家人都不再享受高家給的任何特殊待遇,只是還能夠在高家做工而已。
沒了免費醫療,也沒了免費教育,高家給的一切免費都沒了,從今往后的生活也只是比外面做事月錢多一些罷了。
事不過三,第三次記大過之后,便沒鄰四次了,第四次再犯了大錯,那就是舉家離開高家的后果了。
有了這個規矩之后,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人被記過三次大過,而除了三次大過之后會被逐出高價以外還有一種“捷徑”可以直接離開高家,那就是“背叛高家”。
如今別鐘離縣了,就連整個濠州城乃至周圍幾個城池都是朱元璋的地盤,只要知道朱元璋朱大帥的人,就沒人不知道高家家主是朱大帥的師父,所以幾乎也沒人來高家惹事,自然這些工人和莊戶也沒有機會背叛高家。
就算真有其他勢力的人潛入鐘離縣,想對高家不利,要買通高家的誰做叛徒,那也會選擇高家里面知道更多事情的高層下手,誰會花大代價對這些工人和莊戶下手呢?
這些工人和莊戶早就被高家養肥了,絕對不是那么一兩半錢的散碎銀子可以買通的。而給他們幾十上百兩銀子,打聽一些無關緊要的問題,有那個必要嗎?
自然而然,這些人想要不離開高家,只用安安分分的守好規矩,不被記大過三次以上,便能世世代代保住這樣的鐵飯碗了。
這些人不僅不認為高家的記大過機制不好,反而還因此對高凡感恩戴德,紛紛夸贊自家老爺是菩薩心腸云云。要知道在其他大戶人家做事,搞不好犯了一次錯剛好遇到家主不開心就被趕出去了,高家反而一視同仁,給足三次機會,所以這些人這樣想也不足為奇了。
回那個大工,那個大工因為孩子夜里啼哭導致第二日工作出了錯而記了大過,可想而知事態的嚴重性。
好在他之前一向認真仔細,這記大過也是第一次。但光是這一次已經令他十分心驚膽戰了,畢竟孩子還,夜里啼哭也實屬正常,自己總不能將氣撒在孩子的頭上吧?
可發生了這樣的事,難免會有一些負面情緒,一不能怪家主,二不能怪孩子,那就只能和工友們在一起閑聊的時候牢騷幾句了。
“我看孩子就是累贅!都養兒防老養兒防老,我看要是被他這樣多弄幾次,還沒等到他有本事養我,我就得帶著全家去露宿街頭了!”一日,這個大工和幾個工友下工后相約一次吃飯,幾口菜再加幾杯酒下肚,他心中的積怨總算是爆發了出來。
“馬大工,話可不能這么啊。”話的也是木工里的一個大工,姓李,平日里和那馬姓大工的關系一向不錯,他聽馬姓大工如此抱怨,便做到馬姓大工的身旁,拍了拍他的肩道,“咱們在座的,誰沒幾個孩子啊?孩子嘛,也就鬧騰這幾年,過幾年也就好了。咱們這般努力工作,不也是為了讓孩子將來更好嗎?你看,現在外面給咱們孩子媒的,都是的一些好人家,那些好人家,可是咱們進高家之前想也不敢想的人家,可如今呢?人家對咱們還客客氣氣的,一副高攀咱們的模樣!每次看到這樣的場景,我都覺得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就是。我家兒子剛出生那會還不是一樣的哭,鬧,可白日里我也照常上工,甚至只要想到家里那臭子,就覺得渾身上下充滿了力氣。”話的是一個看起來二十出頭的工人。
“切,你們年輕人自然是精神好了,我家那口子生老大老二的時候,我也精神好著呢!可你看,如今我這都是三十好幾的人了,晚上只要睡不好,白日里就沒精神!我著孩子啊,要生就得早些生,趁年輕多生幾個!
年紀大了生孩子吃虧著呢,別這孩子哭鬧睡不好咱們大人受不了吧,就這歲數生孩子,家里那口子身體也吃不消。
現在又搞了個什么計劃生育,生孩子的假期一個比一個短,要是我這個是老大,那我簡直沒啥好愁的,那可是半年的假期啊!我家那口子生老大的時候,還沒出月子呢,就啥事人沒有一樣。
可現在這個,已經兩個月了,身子還是虛得很。但這假期只有三個月,怕是將將恢復好就沒假了。而且怕就怕啊,三個月假期滿了人還沒恢復,到時候咋辦?那回去遲了,廠子里就不要了。咱們這些廠子多吃香大家都知道,走一個人,外面幾十個人排著隊等著頂你的位置呢!”那馬大工到此,狠狠地灌了自己一口酒,“哎,這冉中年啊,發愁的事情就是多。”
“馬大工,你喝多了,走,我扶你回去。”李大工一聽不對啊,這馬大工似乎在計劃生育的不好,這計劃生育是誰心?那可是自家老爺心,計劃生育不好,豈不就是自家老爺不好?旁邊還有其他人,若是被有心人聽了去,跑去怎么辦?
這工的位置外面一堆人排隊等著,大工的位置照樣一堆工排隊等著呢。
重建大明朝 第六百零九章 趁年輕多生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