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世祖 第150章 血戰
龜茲之戰,自西征漢軍開拔始,便轟轟烈烈地展開了。從漢軍的前進基地烏壘鎮出發,至龜茲城不過一百八十里路程,卻足足花費了十日的時間,方才抵達龜茲城下。
進軍途中,漢軍遭到了黑汗騎兵沒完沒了的襲擾,平坦的道路,便利的交通,給了黑汗輕騎來去縱橫的空間。
而漢軍則結陣而行,隊伍中攜帶有大量的重型攻城器械以及后勤輜重,本來速度就快不起來,在敵騎的襲擾下自然就更加遲滯了。
黑汗騎兵訓練有素,悍不畏死,且不失狡猾,并不敢直接沖擊漢軍軍陣,而采取其一貫游弋騎射的作戰風格,以騷擾疲軍為主。
當然,這種隔靴騷擾般的騷擾,并不能傷到漢軍,何況又有為數更多的漢騎隨著護,但進軍的時日也確實被耽擱了不少,黑汗騎兵雖然在漢騎的反擊中損失了一些人,但他們的目標卻是達成了。
為龜茲城爭取了更多準備的時間,也讓疲憊了漢軍,稍挫鋒芒,甚至于逼得漢軍兵臨龜茲城下后,并沒有即刻發動進攻,而選擇就地扎營,修筑土壘堡寨。
不過,劉旻也不是個吃虧的性格,黑汗人在進攻的過程給他下馬威,叩關之后,他即大遣漢番騎兵,一面保護后勤線,一面對付黑汗游騎,一面在逾城向西,搜掠龜茲下屬的村莊市鎮,切斷龜茲內外交通,不過五日的時間,就形成了困敵之勢。
龜茲的黑汗主將仍是阿里亞曼,這可是王族貴胃,有豐富的作戰經驗,看出漢軍的意圖后,并沒有被動防守,選擇主動出擊,不斷從城中排除敢死之士,攻襲漢軍大營,想要打破他們的堡寨戰術,只不過,漢軍早有準備,輕松地將那一波波敵卒趕回城中。
一直到四月十三日,漢軍發兵足足二十日,在硬寨堅壘把龜茲城團團圍住,保證立足之基后,方才正式開啟攻城戰斗。即便如此,在發動之初,也沒有直接威脅龜茲城。
大概一開始就抱定了防守反擊的戰法,在城防建設上,黑汗軍做了大量的準備,不只加固城墻,儲備大量防御型器械,還做了反復的攻防演練。
同時,在城外修筑了堅固的羊角城與塔樓,挖掘了上百條縱橫交錯的壕溝,以及布置了大量陷井,把龜茲城打造得固若金湯,至少看起來是這樣的。
也正是親眼看到龜茲城的崢嶸防守之勢,西征將帥們商討之后,方才采取相對保守的做法,一切求穩。
當然,這也是沿襲著自開國以來,漢軍一貫戰法,在攻城作戰上,漢軍早已形成了一套完備的作戰體系,這是用三十多年戰爭史總結出來的經驗,這套體系比之野外作戰還要成熟。
善打城戰,乃是漢軍的傳統,不論是進攻還是防守,都沒有任何膽怯。因此,龜茲城的防御雖然堅固,打起來有些麻煩,但也僅僅如此罷了。
因此,在定下攻城作戰計劃后,漢軍便動員起來,有條不紊地展開,首先便把城外那些障礙陷阱給清除填平,這個過程花費了足足三日的時間,付出了一定的傷亡。
當然,也僅僅是清除出一片足夠漢軍攻城器械與部隊展開的場地,黑汗人在城上城下的工事,堪稱瘋狂,是想盡一切辦法給漢軍的進攻制造困擾。
不過,效果雖然有,但就像那些襲擾的敵騎,并不能真正阻遏漢軍進攻步伐。
說起來,漢軍的攻城戰法,也就那些花樣,清除障礙,建立陣地,“火力”壓制,迫城作戰。
此番亦然,強攻硬弩,霹靂火箭,當攻城戰斗正式打響之后,自然準備充足的黑汗人,才真正見識到了漢軍幾十年演練至巔峰的進攻藝術。
不動則已,一動就是全力以赴,石破天驚。和黑汗人的防御應對呼應,漢軍在攻城上也做好了充足的進攻準備。
這完全體現在豐富的進攻手段與大量的攻城利器上,僅僅大黃弩、霹靂炮車、火箭,就各自準備了一百套,這些漢軍攻無不克的倚仗擺開來,在漢軍將士的操作下,向龜茲城進行覆蓋式的打擊。
破空的利箭,爆裂的火油彈,轟鳴的火箭,各個威力巨大,一波就把黑汗守軍打得有些懵。當然,直接的殺傷并沒有太多,但是,對其士氣的打擊是嚴重的,尤其受創的那些黑汗守卒,就沒有一個完好的,全部支離破碎。
哪怕黑汗軍隊悍不畏死,也容易被那慘烈的景象所震駭。當然,遠程打擊只是前奏,想要克城,還是要看城下作戰。
龜茲城夠高,但高不過漢軍的云梯,付出了一定的傷亡,那些攻城巨獸便抵近城墻,直靠女墻。黑汗軍想要借居高臨下的優勢,在城下對漢軍造成巨大傷亡的盤算,從一開始就破產了。
漢軍的攻城技戰術發展了這么多年,其核心目的,就在于最大程度地削減城防的優勢,打擊守軍的士氣,為進攻創造最大的便利。
當年第一次北伐時的檀州之戰,慕容延釗甚至直接在檀州城外壘土成山,茍到極點,卻也成功抵消了遼軍防御上的優勢。
在龜茲沒有這么搞,但是,一系列成功的戰術執行,也使得攻城戰役,在最短的時間內進入絙城而戰的階段。
戰術很簡單,關鍵在執行,尤其在登城戰斗階段的執行,不過,此番西征的漢軍將士,大多都是精煉之卒,對于這類戰斗,也有長足的訓練。
因此,在沒有付出多大傷亡,便有攻城勇士登上龜茲城之后,不論是觀戰的劉旻,還是陣前指揮的楊延昭,都放下了心。
然而,后來的戰斗結果證明,他們高興得有些早了。黑汗軍雖然被漢軍豐富多樣的戰法打得有些措手不及,但終究沒有崩潰,而陷入了城上鏖戰之后,其兇狠了一面也爆發出來了。
面對面,短兵相接的時候,黑汗軍尤其是那些常備軍,與漢軍的差距并不大,不論是訓練,還是武器裝備。
得益于發達的冶煉技術,黑汗軍隊的武器,堪稱精良,論刀劍的質量,完全不弱于大漢,有些地方甚至還要略勝一籌。
漢軍的攻勢來得迅勐,登城來得突然,雖然大出黑汗軍意料,但短兵相接階段,使漢軍那些攻城利器的作用也降低了,畢竟要避免誤傷。能夠作為輔助的,還是那些近城作戰的弓弩兵。
過往的時候,當漢軍成功登上敵城時,守軍大多會陷入崩潰,即便有頑抗的,也抵抗不了多久。
但黑汗軍隊有些不一樣,不就是拼命嘛,他們似乎最不怕的就是拼命,由宗教武裝出來的炮灰,往往都有一定屬性加成。
再加上,黑汗主將阿里亞曼身先士卒的同時,又以嚴苛軍法督促守軍死戰,不惜傷亡,要把漢軍趕下城。
激斗的過程很慘烈,場面很殘酷,在流血傷亡的過程中,雙方軍隊的兇性都被激發出來了,但是,面對漢軍潮水般的進攻,龜茲守軍,還是頑強地守住了。
僅第一日的進攻,漢軍就傷亡了一千五百多人,直接戰死者,超過六成。黑汗人的死傷也不少,但基本達到1比1.5的比例。
這樣的結果,是劉旻有些難以接受的,黑汗軍的堅韌與瘋狂,有些出人意料,也不得不徹底收起小覷之心。
同樣,黑汗軍方面也有些驚魂,漢軍強大的進攻能力,也讓他們震驚不已,這可是城戰,他們擁有守方天然的優勢,竟然被完全壓制。
最為關鍵的,從一開始,阿里亞曼就不得不把守軍中最精銳了部隊放在城上消耗,這些人不是那些志愿軍或者民兵,而是經過訓練的職業士兵,是他準備用來反擊的。甚至,阿里亞曼也在激烈的戰斗中受了傷,胳膊被漢軍的弩箭射穿了。
如果說第一日的戰斗,還只是前奏,只是試探的話,那后續的戰斗,當雙方都不遺余力后,龜茲戰事也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僵持之中。
而維持僵持的代價,便是雙上將士的流血犧牲。
第二日,城戰兩個時辰,漢軍死七百余人,黑汗軍陣亡上千。
第四日,攻城半日,漢軍死千余人,黑汗軍死一千三百余人。
第五到六日,罷戰休整。
第七到十日,下雨休戰。
第十一日,鏖戰整日,依舊不克,漢軍傷亡兩千,黑汗守軍不得不把炮灰頂上消耗了,死傷三千余人。
其后,迫于慘重的傷亡,劉旻終于按捺住了繼續強攻的沖動。
漢世祖 第150章 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