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休閑文學吧>>漢世祖

第26章 新政與人事

更新時間:2021-07-30  作者:羋黍離
漢世祖 第26章 新政與人事
當然,開寶年的新政,并不止于農事、民政,在養民生息的綱領之下,還著重提到了幾條。

其一,吏治。除了繼續明確反貪、反腐之外,對于朝廷的監察體系繼續調整,使三法司的職權范圍更加清晰。同時,對于朝廷其他部司衙的官職權責,也加以明確。

繼續清減冗官,對中樞及地方道州諸衙職吏數量進行精簡,以縣政為例,除了朝廷委任知縣、縣丞、主簿、縣尉等親民官外,對于當差吃糧的吏人公人數量也進行一定的削減,對各類吏職進行調整,該合并合并,該裁撤裁撤。同時規定,小縣各類公職吏人的數量控制在50人,中縣75人,大縣100人,望縣150人。

大漢各縣分級,還是按照人口劃分,兩千戶以下為小,兩千戶以上為中,五千戶以上為大,萬戶以上為望。當然,對全國人口清查登記,也在新政施行之列。

在選才方面,繼續完善科制度,增加實用科目,擴大錄取范圍,控制錄取名額,加強徇私舞弊的懲罰力度。同時,提高貴族蔭官入仕的標準。

另一方面,繼續拓展觀政制度,不僅限于中央部司與近畿衙門,而向天下道州推行,并加強對官員的考核。同時,新的俸祿制度,也正式頒行,這是配合此前的勛爵制,提高官僚們基本待遇,畢竟在乾祐時代,劉皇帝并不算“優待”官員,經常聽到有官員清苦而難以維繼生活的情況。雖然屬于少數,但也能地窺其一貌。

其二,則為河務。既為防備水患,也為疏通漕運,不管是對政治、經濟、還是軍事,漕運之通達,都是十分重要的一件事情。劉皇帝打算在舊有水道水脈的基礎上,對全國的漕渠進行一次梳理,在此前的議政中,就有不少人就此提議。

不只是針對中原、東南,河北地區也一樣,甚至于,關中布政使武行德也上表,請求重鑿砥柱、三門。當然,在河務方面,劉皇帝始終秉持的一個基本方針,就是不急不躁,穩步推進,量力而行。

除了開鑿、疏浚、改道、并流之外,針對于水患頻發的地區,除了加固堤壩之外,就是繼續推行植樹,于水岸密植楊柳以固土。

其三,則是軍事了。對于大漢的軍制,劉皇帝目前還是很滿意的,內外相制,更戍法也實行多年,算是穩固了,因而只是微調。

提高諸邊戍卒的待遇,除了禁軍的輪戍之外,對于地方戍卒,采取就近輪換的辦法。另外,則是對全國軍力進行一次調整,禁軍、及邊軍主要是汰換,將老弱退役,地方則裁減,當然,嶺南、東南地區暫時猶以重兵控制。而皇城宿衛的軍士,則提升至一萬人。

更重要的,則是劉皇帝做出一副不再對外用兵,軍事以守備為主,一心經營發展國內的樣子。當然,這只是表象,短時間內,確實沒有再大規模用兵的意思了,國家需要調整,百姓需要安寧,以內安官民,外惑四夷罷了。

在大漢取得基本的統一之后,這輪冉冉升起的紅日,所釋放出的光芒,已經讓周邊諸國側目不已了,包括契丹、回鶻、高麗、大理這些國家,都爭相遣使,忌憚之意,不需言表。

至于其他小國、部族,更是紛至沓來,包括此前沒有多少聯系的安南吳朝,也遣使到東京了,卑辭厚禮,態度尤其恭順,稱奴顏婢膝也不為過,妄圖稱臣以得到朝廷的認可。

新政政策頒告之后,當著滿朝大臣,劉皇帝則再度直言發聲,表明志向,勉勵群僚,君臣同心,共創盛世,護天下之太平,與百姓以安康。

另外,諸多政令的實施,是需要一批素質過硬的執行者的,需要一大批有力官吏推行下去。歷來國家政策,都是些綱領性的意見,可解釋的空間太大了,自上而下,在朝廷是一個意思,下達道州是個解釋,再到縣里或許就已經完全變味了。著也就使得許多初衷良好的改革政策,最終跑偏,不遂人意,進而失敗的原因。

朝廷對國家的掌控力度在這里,信息的傳遞,內外的聯系,社會的發展程度,都注定朝廷不可能更細致地治理天下,會發生類似的情況也并不出奇。

當年,以當下朝廷的權威,倒也不至于發生那種極端情況,縱有偏差,也不會太離譜。但是,想要盡量順利地推行新政,盡量完美地實現目標,卻也需一個有力的領導團體與執行班子。

因此,劉皇帝對大漢的權力中樞,又進行了一次大的調整,以迎新時代,并為新政的施行保駕護航。

魏仁溥為中書令,仍居首相,主掌國政;竇儀以吏部尚書,兼尚書左丞,同平章事;王溥以戶部尚書同平章事,成為政事堂內最年輕的相公,他與竇儀可以說是推行新政的骨干人員;雷德驤雖為三司使,但比起王溥,除了年齡大些,其他似乎都比不過了,有些憋屈。

工部尚書,該任慕容彥超了,主要讓這慕容皇叔將的經歷放到對河工水務的調研與治理上去;雍王劉承勛改授幽冀安撫使兼真定知府,代表皇室到河北坐鎮。陶谷則自相位上退下來了,有人拿他在杭州的一些劣跡彈劾他,劉皇帝讓他回宣慰司干老本行,估計最不樂意的就是他了。

刑部尚書,則由回朝的國舅李業擔任;慕容延釗因為身體不佳,幾度告老,劉皇帝準他歸養,卻不允其致仕,繼任的兵部尚書乃是趙匡,直接把他從樞密院給調離了。

至于樞密院這邊,也有所調整,李處耘仍穩居樞相之位,接任副使的,乃是安守忠。樞密學士承旨韓徽則高升,調至三司任鹽鐵使。

從劉皇帝對王溥、安守忠的任用來看,過去那些從御前走出去的文武,已經逐漸成為大漢朝廷的骨干力量了。

對于禁軍職位,倒沒有進行大調整,向訓、高懷德、韓通仍管著侍衛、殿前、巡檢三衙門,不過楊業調任殿前副都指揮使,劉廷翰出任殿前都虞侯,王審琦為侍衛都虞侯。

在這個基礎上,劉皇帝再度從翰林院、都察院、刑部、宣慰司,挑選了三十多名大小官員,分赴諸道州,作為朝廷的勸政使,指導宣揚開寶新政,當然也承擔一部分監督的職責。

與此同時,對于當下大漢的行政區劃問題,也到了最后的落實階段。對于這個疆域遼闊的帝國,如何重新劃分,也已經醞釀多時。

漢世祖 第26章 新政與人事

上一章  |  漢世祖目錄  |  下一章

休閑文學吧提供免費小說,請讀者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