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世祖 第187章 紛紛上表
晨曦時分,天方蒙蒙亮,漢宮之內的宮娥們,便陸續起床,梳洗打扮,各上崗位,伺候宮城內的貴人們。比起乾祐初年,這兩年來,漢宮之中增添了不少人氣,宮娥宦官,陸續補充如宮。其間的冷宮廢殿,也多被填補,值守打理。
到如今,除禁軍侍衛之外,所有宮人加起來,已經突破六百人,是乾祐初年的兩倍多。而這其中,光南唐、吳越、荊南向大漢進獻的美人、樂工、畫師之類,加起來便超過百人。
這實則有悖逆于劉承祐“節儉”的倡議,但是,根據朝廷禮制,宮廷之內諸監署,也是需要人員填補,需要人維持運轉。國初之時,各項事務都不健全,劉承祐簡樸得也有道理。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皇帝增添了點享受之心,只是無關痛癢,并不沉湎于其中。或許再過些年,成就大業后,說不準皇帝會再有所變化。
就在前不久,以宮人漸多,劉承祐下令,將適齡的宮女放出宮,并自禁軍中挑選未婚之有功軍官,賜婚。這個舉動,又為劉承祐收割了一波軍心。
昨夜終究是飲了些酒,再加與皇后大符折騰得比較晚,是故大漢皇帝陛下,難得地賴床了。不過,隨著天色愈漸亮堂,劉承祐終究以極大的毅力,自香榻間起身。
漱洗之際,符后也跟著起來,親自侍奉著,穿著一身薄紗,盡顯少婦風韻,臉蛋紅撲撲地,一副被滋潤到位的俏麗模樣。
親自將濕巾遞給劉承祐,看著他氣色不良,嘴里不由嗔道:“日后,二郎不當再飲那般多的酒了,過量傷身。二郎身系家國,還當以御體為重!”
劉承祐抹了把臉,將毛巾擲于盥洗盆中,濺起水滴。聽其勸,扭頭看著皇后,雍容之間,透著點妖嬈,注意玉頰上的緋色,劉承祐暗自嘀咕,既讓我保重身體,何以昨夜那般索求......
不過嘴里卻服軟似地說道:“昨夜高興,今后斷不會如此。”
“我先回崇政殿了,太后那邊,替我去問安,帶著劉旸去。”待整理好龍袍之后,劉承祐說道,準備離開。
“還是先用早膳吧!”符后說。
“不用了,躲懶半個多時辰,只怕御案之上,又要多積壓一些奏疏了......”劉承祐深呼吸一口,念叨道。
崇政殿,偏殿內,又添了幾名才士郎官,號為“崇政郎”。這些人,都是朝臣功勛后輩之中,所選有能才者,至御前效力。隨著劉承祐持續收權,政務日繁,他一個人實在照看不過來,這些年輕人,平日里便協理國務,雖然只是些整理的工作,位雖卑,但前程遠大。
李昉以崇政殿學士的名位,為其首。劉承祐回到政殿時,崇政郎們,皆已到值,直接喚來李昉:“有何急務?朕先批了!”
李昉捧著一整疊的奏疏,單獨拎出幾封,向劉承祐簡述道:“西南轉運使閻晉卿所上報,關中諸鎮稅賦情況,上請陛下,再委官員,充任諸鎮,以徹底整合關中財政;
西南都監向訓上奏,鳳翔諸軍整頓計劃,樞密院已有所批示,請陛下核準;
河東都指揮使王彥超上呈,都司之籌建及司衙所屬兵馬整頓進展;
淮東布政使王樸奏請,罷治下十名縣令,以彼等荒廢政事、中飽私囊、勾結地方不法等罪,另舉薦官員;
另外,保大節度使藥元福上奏,請求辭去節度使之職。”
前面幾則,雖然吸引了劉承祐注意,但還得數最后一則,最令他上心。這才過了一夜,就有人請辭了。
按照劉承祐的想法,昨夜宴上,他話說得算露骨,但畢竟是解權,尤其對于史匡懿這樣一鎮便是十余年的節度,想要做出放下的決定,總歸是不容易的。怎么著,都需要遲疑個三兩日,綜合情勢之后,方才痛下決心,做出明智選擇。
卻沒想到,此晨,他還沒從困倦之中完全擺脫,第一封辭表已然呈上,還是藥元福。
一邊享用著尚膳監準備的早膳,一邊閱覽著藥元福的辭表,洋洋數百字,當是藥元福親手所書,并不怎么好看,還有錯別字。但是,用詞樸實,直抒胸臆。
小談其功,略表辭呈,敘政務之苦,不過還是向皇帝表示,他打了一輩子仗,年紀雖長,皇帝若用得著,還是愿意領軍作戰。另附有一言請罪,說昨夜御宴忘情,君前失儀,亂了禮法,請皇帝原諒。另外,他有五個兒子,雖然不成器,但有些粗勇,可為馬前卒,為國效力。
看完藥元福的辭表,劉承祐笑了,呲溜一口,將最后一口面條吃完,又舔了舔碗。當真是人老成妖,這個藥元福,雖則率直,倒也坦誠,向他開口,卻不含糊。
不過,劉承祐倒是挺滿意的,未生不愉,就因為他坦誠。稍作思慮,劉承祐開口吩咐著:“傳詔,解藥元福保大節度使之職,封汾國公,賜食邑千戶,實封三百戶,另加侍中。嗯......以汾國公為京畿都指揮使,其妻賜誥命,其膝下諸子,讓兵部量才任用。”
等處置完藥元福所請,劉承祐這才騰出手來,批閱其他奏疏,閻晉卿、向訓、王彥超所奏,沒什么了問題,迅速做出批示,發傳衙司。
倒是淮東那邊,還師之后的這幾月來,王樸接掌政務,動靜不小,以其性情之剛,手段之烈,在揚州可以說是大展手腳。罷了許多官,殺了許多人,此番一奏,又是十名縣令,并且還不全是南唐舊吏。不過,稍有猶豫,朱批照允,對王樸的才情為人,劉承祐還是很信任的。
似乎是約好的一般,在對藥元福恩賞詔下達后,史匡懿、趙暉的辭表,接連而來。對史匡懿,劉承祐以其鎮守涇原多年,封為涇國公,賞賜如藥元福,只是因為他的病情,讓他在到洛陽休養。
至于趙暉,為陜國公,暫留東京,既作休養,也作顧問備用。循三者之后,安審琦、張彥威、劉重進、王景,陸續上表請辭。
安審琦自不必說,在郭威南下接手襄州之后,便率一家老小到京,劉承祐以其國之元老,改封其為陳留郡王;張彥威為定國公,劉重進為南陽郡公,王景為渤海郡公......
這么一來,大漢朝,又多出了幾鎮,需要著手改制整頓。
事實上,對于進京的這些節度,劉承祐解職罷權是真,也是通過贖買政策,卻沒有放任其于地方圈地享樂的意思,或養于洛陽,或留于東京。
并且,他要的是方鎮的治、財、軍權,對于這些老帥,卻也不是盡數棄用。像他們這些人,領軍經驗豐富,年紀也至暮年,既解權,換個職位,仍舊可給大漢朝發光發熱。全國各地,仍舊渴缺軍政人才,劉承祐可不會浪費。像藥元福,他不愿解甲,劉承祐仍舊給他機會。
只是換個地方,不會再似前番移鎮,軍政大權,悉集于一身。而對這些人的任用,還需劉承祐再加考慮,有的是地方給他們發揮。
對于這些藩鎮節度,尤其是主動服順的節度,劉承祐并沒有異見,解職厚賞只是手段,改制收權,平衡軍政,才是目的。
漢世祖 第187章 紛紛上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