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休閑文學吧>>日娛之華麗的逆襲

393 戛納首映禮【上】

更新時間:2020-10-23  作者:北緯二十七度
日娛之華麗的逆襲 393 戛納首映禮【上】
電影節和電影獎其實就是電影在藝術化和商業化的兩個極端,美國的奧斯卡被譽為是商業電影的標桿,自然歐洲三大電影節就是藝術電影的典范。而電影節能夠在這個資本操控一切的電影產業里存活下來其實也是資本的力量,因為資本也很明白一點,商業電影的過度類型化和模式化操作必然導致電影的同質化現象越來越嚴重,這勢必影響到電影產業在未來的發展。為了糾正商業電影的這種錯誤趨向,電影資本只能從藝術電影那邊汲取人才。

如果說商業電影是NBA的話,是資本直接對話的競賽場;那么藝術電影就是NCAA,這里既有學院派,也有野路子,總之大家在這里靠著對電影的純粹熱愛而比拼,最后那幾個翹楚就能被資本發現而進入NBA的大舞臺。所以想憑借歐洲三大電影節進入好萊塢的年輕導演是大有人在,即便電影節的舉辦方也是心知肚明的。

而戛納、柏林和威尼斯三大電影節之間也有矛盾和共同點,比如在傾向歐洲電影和非歐洲電影方面,威尼斯顯然是最保守的,它是最關注的是歐洲本土的電影導演及作品;而戛納和柏林則是放眼國際,可即便如此,戛納是三大電影節最商業的,它跟喜歡日本、加拿大等電影產業相對比較成熟的國家,而柏林則是側重于中國等電影工業尚處于發展階段的國家。

而且還有個非常有趣的現象,法國是歐洲所有國家里左傾主義思想最嚴重的國家,一度是這個國家的最大黨,而且MAO還曾是法國年輕人的偶像。可就是在法國誕生的戛納電影節卻是最反動的,在冷戰時期,戛納電影節一度是西方陣營反對東方陣營在文化上的橋頭堡。即便冷戰結束了,戛納評選出來的大部分中國獲獎電影的題材想必大家也能看明白這個電影節的傾向性。

而那個誕生了小胡子的德國卻誕生了在自由主義氣氛非常濃厚的柏林電影節,柏林電影節是歐洲大型電影節中最早給女性主義題材作品及導演設立專獎的電影節,同樣,他們在同志平權方面也非常積極。而在歐洲三大電影節里,柏林電影節是最愛中國導演的電影節。不過所謂的喜歡也是相對而言,畢竟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經常覺得自己是自由主義捍衛者的德國人也干過很多讓中國人覺得厭惡的事情。

林俊秀帶著《入殮師》選擇在戛納電影節上首映除了這個電影節對日本電影比較友好之外,還有一個方面就是戛納電影節是歐洲最商業的電影節。這種商業不僅是戛納電影節不排斥商業電影參加主競賽單元,而且在于伴隨戛納電影節一起舉辦的國際影視版權交易市場也是全歐洲最大的。林俊秀對于這部電影能不能入圍主競賽單元并沒有多大的興趣,他更看重這部電影的國際版權交易情況。

別看《入殮師》帶著日本電影那種典型的內斂和對人性的思考,但是這部電影其實是徹頭徹尾的商業電影。雖然題材嚴肅,但是整個故事并不壓抑,相反一些冷幽默讓故事顯得輕松了不少。再加上最后的父子和解以及家庭圓滿等等標準的好萊塢式HappyEnding等設計,只要片商眼睛不瞎就知道這部電影是有票房的。

其實在本土電影走向國際的發展過程中,一直有所謂的“民族化”和“普世化”兩個極端的爭執。很多人都喜歡叫喊“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仿佛你只要將本土的民族特色原汁原味地展現出來,你的電影就能在國際市場所向披靡。但在林俊秀看來,藝術電影這塊不提,但是在商業電影這塊,太民族化的電影其實在國際上是賣不出成績的。

簡單來說,就中國國內最知名的文化IP《西游記》來說,如果你的改編是朝著展示“猴戲”、展示“佛道之爭”等等民族元素的話,雖然也會有海外觀眾來看,但是票房卻絕對上不去。因為來看的人都是抱著獵奇心理,一旦大家發現自己無法理解這部電影的故事時,那誰還會來看?但是如果你將《西游記》里的孫悟空包裝成“個人英雄主義”以及展現孫悟空作為個人對體制的反抗并最后失敗的悲情英雄來拍,這部電影只要故事完整并且特效足夠好的話,那在國際市場是有大爆的前提。

一部想在國際市場有所建樹的商業電影,其故事的本質還必須展現一些普世價值,比如家庭、愛情、友情等等,但是你在展現這些普世價值的時候卻可以將自己民族的東西融合進去。這樣國外的觀眾既會被異域風情所吸引,同時又能理解你的故事,那么這部電影有很大可能是可以賺到錢的。

而《入殮師》就是如此,這部電影的核心價值觀就是“親情”。不要真以為歐美人都像營銷號寫的那樣人情冷漠,什么父母將18歲的孩子趕出家門啊、什么孩子對年邁的父母不聞不問啊……大家都是人,不可能全世界只有你愛你的家庭和父母,而別人就不愛了。稍微有點常識的人只要注意到美國人的感恩節假期就知道美國人也是愛自己父母的,只不過人家和父母的相處方式和我們略有不同。

而回到《入殮師》這部電影,這部電影其實就是通過死亡這個沉重、悲傷卻又無可逃避的話題來剖析家庭關系。故事的沖突主線是小林大悟與小林美香針對夫妻就入殮師這個不體面職業而產生的家庭矛盾與和解;而暗線則是小林大悟與自己父親及少年時代的和解。

除此之外,除了溫泉女老板之外,片中還有好幾個有特別意義的葬禮。電影的篇幅是有限的,任何一個導演都不會無故浪費一個鏡頭。林俊秀看完原片之后發現這部電影還真的是“政治正確”,爭取盡可能地討好所有觀眾。比如電影開幕時的那個TRANS男孩的葬禮,電影沒有正面去宣傳TRANS到底是好還是壞,而是透過男孩死后和父親的和解,將整個針對TRANS的討論化解在父子親情上。對開明派來說,男孩終于在死后可以光明正大地女裝了;而對于保守派來說,父親終于原諒了兒子,這是家庭的勝利。此外,還有一個少年的葬禮和一個老父親的葬禮,電影沒有回避電影的殘忍,但是又通過三個女兒和父親告別來展示葬禮上的溫情。

可以說,電影沒有過度煽情,相反一直是隱忍的。這是日本人的情感特性,而對電影來說卻是非常好的處理。有一類導演就是恨不得拿著一條皮鞭站在電影院里,責問觀眾為什么沒有哭,因為他自己已經被自己感動得死去活來。這就是好導演與差導演的區別,差導演將情感流于表面,總覺得將主角虐得死去活來,再讓幾個重要角色嚎啕大哭就叫悲劇,就叫感動人心……說實話,看著一群成年人在銀幕上哭得比不懂事的嬰孩還鬧心,估計觀眾已經開始為荷包感到痛心了。

而在林俊秀在戛納忙于和各國片商周旋的時候,Vernalossom會社又開始了新一期AKB48成員的招募。因為藤本紗羅紀錄片的影響,這次報名的人數又提高了一個檔次。現在越來越多懷揣星夢的女孩都將AKB48作為第一目標了,而不像以前,只有等自己被各大唱片公司和電影公司淘汰之后,才考慮進入愛豆圈。現在的AKB48已經不是早安少女組可以抗衡的了,AKB48的影響力已經開始突破愛豆這個狹小的圈子。

而Vernalossom會社也開始征集優秀的劇本和歌曲,因為林俊秀和秋元康都覺得要考慮AKB48一些TOP成員的個人發展了。對于“團魂”這個東西,林俊秀是很排斥的。在林俊秀看來,只有那些混不出頭的組合才捆綁賣團愛。結果呢?粉絲的內部矛盾越來越大,TOP成員對組合的離心也越來越強。

說到底,愛豆也是一門職業。如果你在公司里業績優秀,但是公司告訴你,你必須要帶著你的Team一起發展。所以,你的人脈資源要分給你Team的其他人,你賺來的業績和獎金也要分給他們。一次兩次或許你會考慮大家一起創業,忍了!但是,三次四次之后呢?人性都是經不起考驗的,而絕大部分人都是自私的。

這樣只會造成兩個結果,要么是這個王牌成員忍不住了而跳槽去其他公司,要么是他干脆選擇一起沉淪。而這兩個結果無論哪個對公司都是莫大的損失。所以林俊秀和秋元康都覺得,在AKB48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后就要像SMAP那樣各走各的路。這樣可以充分發揮她們的人氣和能力,而她們在各自的道路上獲得的影響力又會反哺給團隊。這樣團隊和個人之間就能形成良好循環,同時也方便這些成員日后逐步畢業。

“前田敦子和大島優子的路線肯定不能一樣,否則就是我們自己內訌了。”秋元康看著手下人的企劃,有些惱火地說道。

人家SMAP選擇單人發展的時候,非常聰明地在內部劃分了“綜藝部”和“戲劇部”,然后每個部的領頭人自然是SMAP的2TOP。你真以為中居正廣不會演戲?人家主役的電視劇算平均收視率在整個杰尼斯事務所僅次于木村拓哉;至于你認為木村拓哉不會主持,那每年他和明石家的秋刀魚聯合主持的新年特番又是如何上的新年黃金檔?說白了,兩人故意選擇不和對方產生沖突的道路,這樣相互之間還能借力。

“沒有資源是可以平均分配的,要根據兩人的定位和需求分配。算了,讓她們進來和我細談。”

于是剛剛外務回來的兩人就被叫到秋元康的辦公室,而兩人非常難得地看到秋元康正板著臉在那等著她倆。不管外面怎么傳聞兩人的關系,兩人私底下還是挺好的。看到秋元康這一身低氣壓地坐在那里,兩人相互看看,心想到底是誰得罪秋元老師了。插ptererror();

日娛之華麗的逆襲 393 戛納首映禮【上】

上一章  |  日娛之華麗的逆襲目錄  |  下一章

休閑文學吧提供免費小說,請讀者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