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006 第601章 領悟
至于可以產生哪幾種效果?
第一、可以順理成章地讓鬼差這個重要角色登場。
任何一本網文,其骨架是什么?
除了一個個或大或小的劇情,書中的主要角色就是讀者的一個個記憶點,主角塑造的好不好,很多時候就決定著一本書能否成功,你很難想象如果讀者討厭一本書的主角,還能喜歡那本書的。
而鬼差這個角色,在孫全構思的這本靈異文中,肯定是一個很重要的角色,可以把他寫成男二,也可以把他寫成反派男一。
這是兩種不同的寫作方向,寫成男二的話,鬼差這個角色就不能是反面角色,這個角色收拾各種孤魂野鬼,就只能寫成是他的職責所在,內心必須不能邪惡。
但如果把鬼差寫成反派男一的話,那鬼差的內心多半就要寫出惡的一面。
從制造書中角色沖突,以此來推進劇情進展的角度來考慮的話,孫全覺得鬼差這個角色應該寫成反派男一。
這樣一來,男主角有了這個大反派可以斗智斗勇,劇情的沖突點就有了,隨隨便便就能延伸出很多劇情。
可如果這么寫的話,男主角的能力可能就要加強了,否則,男主角陳陽只有一個陰陽眼的被動技能,只是能看見鬼魂,怎么跟鬼差斗?
給男主角加技能,甚至讓男主角的技能后期可以升級,就很符合網文的寫作風格,升級嘛!多數網文的主角都是不斷升級的。
可這么寫的話,這本書以后改編成網劇的時候,難度就更大了。
特效方面的支出就是最大的難點。
特效做好一點吧,觀眾可能看得叫好,但燒得都是錢。
想節省制作成本吧!特效就只能做五毛錢的那種效果,顯得很假,會嚴重影響劇集的口碑。
所以,這本靈異文的男主角到底要不要加技能?鬼差到底是寫成男二,還是寫成反派男一,孫全挺猶豫,暫時還沒有考慮好。
第二、鬼差的出現,可以順理成章地將之前的大劇情來一個大結局,在這個大結局的過程中,隨著女主角已經死亡的事實揭露,前期鋪墊的那些看似平平無奇的內容,會瞬間產生畫龍點睛的效果,男主角給讀者留下的負面印象也會瞬間被扭轉,整個劇情都會得到升華,也能順理成章地把女主角送去投胎轉世,給男主角的感情戲畫一個句號。
第三呢……鬼差的出現,除了給前面的劇情畫上一個句號,實際上,他的出場,除了有承上的作用,還有啟下的作用。
比如鬼差一出場,前面那看似純粹的都市文風,突然就變成了靈異的故事,并且,隨著鬼差的登場,也會讓讀者期待后面的故事。
等等。
孫全打算把這篇靈異文寫成一個個小故事串聯起來的合集。
形式上,有點像他之前寫的《不死龍戒》。
《不死龍戒》也是幾個故事串聯起來的,男主角每一次的轉世重生就是一個故事,幾個故事,因為男主角的幾次轉世重生而串聯在一起,最終形成一個完整的大故事。
而孫全最近構思出的這篇靈異文,同樣是一個個小故事串聯而成,與《不死龍戒》不同的是——這本書的男主角不會一次次轉世重生。
之所以形成一個個小故事,是因為男主角的陰陽眼,使他接下來的人生中,不斷出現一個又一個鬼魂。
每一個鬼魂的出現,就是一個小故事的開端,而每一個鬼魂最終被鬼差抓去轉世投胎,就是那個小故事的結束。
有點鐵打的男主角和鬼差,流水的鬼魂的意思。
原時空那部曾經大火的《靈魂擺渡》,主線上就是這種風格,男主角和鬼差貫穿整部劇,一個個鬼魂,就像《一生有你》那首歌里寫的一樣——“多少人曾在你生命中,來了又還”……
而那部劇的男主角和鬼差,也像那首歌里的另一句歌詞——“可知一生有你,我都陪在你身邊”。
除了那部《靈魂擺渡》,孫全還聯想到自己曾經看過另外幾部口碑不錯的電視劇。
那幾部劇在形式上,也是差不多的形式。
比如《午夜的士》,一個開出租車的中年男人,總是在午夜開著的士穿梭在大街小巷,從而目睹深夜時分發生在大街小巷中的一個個悲歡離合的故事,有一種帶著觀眾旁觀一座城市的眾生相的味道。
還比如島國的《深夜食堂》,一個有故事的老男人經營著一間小小的深夜食堂,也是通過那個老男人的視角,來觀看發生在那個小食堂里的一個個故事,各種悲歡離合……
等等。
曾經有一段時間,孫全很喜歡看那樣的劇集,雖說那樣的故事,幾乎都沒什么大場面,也沒什么特效,劇情看似平淡如水,都是些家長里短的瑣事。
但通過那些劇集里呈現出來的一個個小故事,能給他帶來很多感觸。
能令他領悟到一些人生的道理,以及對現代都市生活下,各種普通人生活和心理的揣摩。
他自己就是寫故事的,需要領悟的東西很多。
學無止境這個詞,乍一聽很有格調,其實真正體會到這種感覺后,每個人都會覺得無力。
特別是像他這個職業的人,年少的時候,以為自己才華橫溢,動不動就容易側漏,可實際上呢?
隨著在這一行寫的時間越久,他就會越發覺得自己需要學的、領悟的東西越多。
然后學得越多、領悟得越多,卻越來越發現自己還有更多需要學習和領悟的。
真正是學海無涯。
說到學海無涯……
那就又是一個悲傷的故事了,他不清楚別的網文寫手是不是有同樣的悲傷,就他自己當年所經歷的,就在他心里留下難以磨滅的深刻印象。
比如他碼字之余,就喜歡看別人寫的小說,但凡是人氣高的,或者口碑好的,他都想找來看看,學習一二。
但是呢……
他曾經因此而失了一回戀。
因為在他那一任女票眼里,他是在偷懶、是在玩,覺得他有時間不努力碼字掙錢,就知道浪費時間快活,一開始是皺眉勸他,他給予解釋,但她明顯不信,覺得他在找借口糊弄她。
幾次之后,她對他就失望了,認為他是一個不求上進、得過且過、整天混日子的那種廢柴,然后就給他發了好人卡,讓他回歸單身狗的隊伍。
這是一個例子。
除了這個,類似的例子,孫全還經歷過很多。
反正不管他是在、還是在看電影、電視劇或者看新聞什么的,都旁人眼里,他都是在玩。
他無從辯解,因為他那些行為看著確實是在玩。
只有他自己清楚,他需要吸收各方面的“營養”,、看電影、看電視劇、看新聞等等,都能開拓他的眼界、讓他學到一些人物塑造的技巧、故事架構的技巧等等。
就像這次他構思的這篇靈異文,他的靈感來源于哪兒?
憑空產生的嗎?
天上掉下來的?
還是國家發的?
當然都不是!所有的靈感都來源于他曾經看過的那些小說、電視劇等等,這與抄襲無關。
他只是根據曾經看過的一些小說、電視劇以及其它東西,來舉一反三,捕捉到一些延伸出的靈感。
然后他自己再將那一個個散亂的靈感,排列組合成一個完整的故事。
從很早以前,他就有一個領悟。
所有的文藝創作者,無論是電影、電視劇、繪畫、雕塑,還是小說等等,想要創作出令觀眾或者讀者驚嘆或者喜歡的作品,都源于一種差距。
比如當年盛極一時,被國內無數人所追捧的港片、港劇,后來……在他重生前幾年,港片和港劇已經衰落得令人遺憾。
孫全曾經琢磨過為什么?
為什么大家以前那么迷戀的港片和港劇,突然就不迷戀了,甚至都不想看了?為什么呢?
是因為曾經喜愛的那批明顯老的老、死的死?
還是因為內地的電視劇和電影超過了港劇和港片?
問題到底在哪兒?
這個問題,曾經困擾他很長一段時間,在網上他也看到過很多人的分析,但后來他自己明明總結出一點自己的觀點。
而這個觀點就是——眼界和經濟上的差距。
曾經的香江是一個對外的開放的窗口,生活在那里的導演、編劇能輕易就接觸到全世界優秀的影視劇,他們能很容易就從全世界的影視劇中吸取“營養”,而內地的觀眾呢?沒有那個便利,所以那個時期的港片、港劇在質量上、創意上,完爆內地的影視劇,對內地的觀眾來說,那時候的港片和港劇就能夠不斷打開自己的眼界,震撼自己的心靈。
如果打開了一個新的世界。
除此之外,那時候香江的生活水平也遠超內地,所以內地的觀眾在港片、港劇中看到的那種現代化都市生活,會產生羨慕和向往的心理。
這種經濟上的差距,也是港片和港劇曾經那么受內地觀眾喜愛的一個原因。
總結出以上的心得之后,孫全就領悟到另一個道理——如果想要自己寫的作品能被讀者喜歡,那自己必須也得在眼界和技巧上,與多數讀者拉開一個差距。
簡單說:就是在閱讀量和瀏覽量上,要超過多數讀者。
否則,這碗飯他肯定吃不長,因為如果他的閱讀量和瀏覽量上,還不如多數讀者的話,他寫出來的東西,在很多讀者看來,就會顯得很幼稚很無趣。
返回2006 第601章 領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