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巨鱷 第一千零七章 退居盛京
沈桂芬的意思很清楚,身為內閣總理大臣的恭王是皇太后指定的,內閣失政,皇太后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理應由皇太后下罪己詔。請(品書網)看最全!的小說!
“別揣著明白裝糊涂!”奕譞當即反唇相譏,“滿朝武誰不知道,指定恭王為第一任內閣總理大臣的是元!”
沈桂芬毫不退讓的道:“可對大清臣民而言,他們看到的是皇明諭天下,任命恭王為第一任內閣總理大臣。”
奕譞不屑的道:“不要混淆視聽,這次攻訐內閣和憲政的是士紳,豈是那么好蒙蔽的!”
“夠了!”慈安粉臉寒霜的呵斥了一句,聲音不大,卻是將奕譞和沈桂芬都嚇了一跳,這要是放在以前,一個君前失儀的罪名是鐵定免不了的,兩人不約而同的起身跪下道:“皇太后恕罪——。”
“經笙且去擬詔。”慈安放緩語氣道:“相于君主專制,君主立憲是一大進步,大清要富國強兵,必須......堅定不移的施行憲政。照這意思擬。”
“微臣尊旨。”沈桂芬說著行禮起身,躬身退出。
待的沈桂芬退出,奕譞便沉聲道:“北方數省大旱,且持續四五年之久,元大力賑濟,必然大傷元氣,何不任由士紳攻訐內閣.......。”
“隔岸觀火也是罪!”慈安冷冷的打斷他話頭,頓了頓,她才緩聲道:“北方各省鐵路縱橫,有線電報已遍及所有州縣,還有更為便捷的有線電話,新軍火器之精良也遠非昔日八旗綠營可,地方士紳不可能掀得起什么風浪。若是隔岸觀火,事過之后,元必然必然不留余地的進行清洗!”
“皇太后明鑒。”奕譞沉聲道:“歷來政權更迭,無不血流成河,尸積如山,縱然是推行憲政,亦不例外,英吉利建立君主立憲制亦是經歷了長達數年的戰爭和長期的圈地運動。
我國推行憲政不可能如此平和,排除異己,大規模清洗滿蒙親貴乃是必然!不過是遲早而已!
縱觀元吞并周邊各大小藩屬國之狠辣,便可知易知足豺狼心性,一俟時機成熟,甚或會行廢立之事!”
危言聳聽!慈安不滿的瞥了他一眼,冷聲道:“以元新軍之軍威,以元之雄厚財力,易國城即便要謀逆篡位,也是易如反掌,又何必極力促成立憲?
虛君立憲,以易國城之威望,任第一任內閣總理大臣乃是眾望所歸,為何要讓恭王任?原因很簡單,是為了平穩的推行立憲,既是如此,不存在大規模的清洗滿蒙親貴!”
聽的這番話,奕譞暗嘆了一聲,重重的磕了一個頭,沉聲道:“非是臣妄加揣測,滿洲入主原,一直皆是以少馭多,一俟漢人得勢,豈能容得下滿蒙親貴?豈能容得下滿人皇帝,即便是虛君,也不可能容忍!”
慈安登時無語以對,實則這也一直是她憂心之事,盡管易知足提出了華民族的慨念,倡導各族融合,倡導各族平等,但漢人占據華民族的絕大多數,卻是不爭的事實,或許易知足胸襟寬廣,能接受能容納,可他死了之后呢?盡管憲法有明確規定,但憲法也不是不能修改。
略微沉吟,她才輕嘆道:“兩害相權取其輕,前明滅亡,朱家子孫被屠戮一盡,即便不為數百萬滿人著想,也總得為愛新覺羅子孫后代著想罷。”
見她態度有所松動,奕譞試探著道:“臣覺的眼下是一個極為難得的機會——退居盛京!”
頓了頓,他接著道:“北方這場大旱持續四五年之久,元竭力賑災,必然元氣大傷,至少七八年時間不敢大舉用兵。
東北有著豐富的煤鐵資源,適宜發展工業,而且擁有數百萬百姓,悉心經營七八年時間,不說與元分庭抗禮,至少也足以自保,總眼下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局面強。”
慈安聽的心里一動,大清的情況與英吉利不一樣,即便是虛君立憲,她依然有種朝不保夕的感覺,雖說眼下皇室依然掌控著十多萬新編禁軍,但她清楚,這種情況不可能長期維持下去,內閣和元遲早會剝奪這部分兵權,而且皇室也沒辦法牢牢掌控這十余萬禁軍,原因很簡單,皇室沒那么多錢供養!
若是退居盛京,尤其是能在盛京站住腳,局面會為之一變!以東北之遼闊,供養十余萬禁軍不成問題,只要不割據,不企圖恢復君主專制,元和內閣都不可能冒天下之大不韙大舉出兵征伐,如此,既能最大限度保證大清國祚綿延,日子也會舒心不少,還能大量吸引滿人回歸東北。
當然,最主要的是此舉具有很大的可行性,朝野下都忙于北方賑災,元投鼠忌器,不敢這個時候挑起戰端,而且持續四五年之久的大災必然大幅削弱元的財力,大災過后,元也需要數年時間進行恢復。
這不是小事,慈安一時之間也難以決斷,況且這事也并不著急,默然半晌,她才抬眼看了奕譞一眼,語氣淡然的道:“遭逢如此罕見大災,朝野下當齊心協力賑災,跪安罷。”
這是什么意思?奕譞一頭霧水,卻也不敢饒舌,當即行禮起身,躬身退出。一路走他一路琢磨慈安究竟是否動心,實則他也心知肚明,不論是內閣還是元,遲早都會削奪他手頭的兵權,要想保住兵權,最好的辦法的是退居盛京!
三日后,慈安下詔罪己,并明諭天下,一篇洋洋灑灑三千余字的‘罪己詔’同時刊登在南北各大報紙的頭版,慈安將這次大災的責任完全攬在自個身,從咸豐駕崩,祺祥繼位,她垂簾聽政開始,歷數為政闕失,而最大一條罪狀是祺祥早夭,她罪不可恕。
罪己之后,她又明確指出,君主立憲取代君主專制是當今世界之潮流,實行君主立憲既是順應時代,也是大清的一大進步,大清要想富國強兵,傲立于世界東方,必須施行憲政,倡新學,興民權,辦實業。
海,鎮南王府,長樂書房。
聽的易正行抑揚頓挫的朗讀完慈安的罪己詔,趙烈贊許道:“雖是一介女流,但皇太后的胸襟、氣度、見識皆是不讓須眉,有此太后,是大清之福。”
易正行呷了口茶,道:“她若拱手交出兵權,那才是真正的造福大清。”
易知足笑了笑,道:“只怕恭王壓根沒提及此事。”
“易位而處,學生也不會提及。”趙烈語氣輕松的道:“那十余萬禁軍乃是乃是皇室宗親和滿蒙親貴身家性命的保障,豈會輕易交出,恭王縱然動心,也不敢輕易開口,除非這罪己詔不起作用。”
易正行追問道:“這罪己詔會否起作用?”
“不好說。”趙烈搖了搖頭道:“士紳攻訐內閣的目的是為了阻止大規模的移民和招工,避免出現土地貶值和人工昂貴的問題,這份罪己詔雖說為內閣解了圍,他們只怕未必會善罷甘休。”
一直沒吭聲的李鴻章緩聲道:“罪己詔對于士紳的作用不大,但對于保皇派卻是能起到一定的震懾作用,沒有保皇派的摻和,僅是士紳不足為懼,頂破大天,也是多一場輿論戰。”
易知足掃了幾人一眼,道:“若是災情持續下去,這份罪己詔沒有任何意義。”
京師,首相府。
“皇太后如此配合,及時下詔罪己,還真是有些讓人意外。”肅順邊說邊放下手的報紙,“如此一來,市井流言也該消停了罷?”
“也消停一陣子罷了。”奕不以為意的道:“旱情持續下去,他們又會蠢蠢欲動,醞釀新一輪的攻訐。”
沉吟了下,肅順才道:“要不,索性將大災可能會持續四五年的預測散播出去?”
“不行,影響太大。”奕不假思索的否定道:“這消息一旦傳開,糧價必然飛漲,股市也會大跌,元定然吃不消,不定還會引起擠兌風潮,這險可冒不起。”
北此次大災賑濟主要還是靠元,若是元出事,這后果還真是不敢設想,肅順一臉苦澀的搖了搖頭,“如此下去也不是個事,總得想法子安撫住那些個士紳........。”
奕一臉的無可奈何,“這本是個死結,如何安撫?”
“要不,問問易國城?”肅順道:“俗話說這解鈴還須系鈴人,大規模移民和招工可都是他提出來的。”
“真要有辦法,他也不會鼓動我去削奪禁軍兵權了。”奕沒好氣的道:“明擺著的,這是在做最壞的打算。”
肅順有些擔憂的道:“六爺不會是真打算逼迫太后交出兵權吧?天災人禍一起來,即便是元怕是也扛不住。”
“大不了不交出兵權,不至于打起來。”奕緩聲道:“我一直琢磨不明白,易國城為什么建議在這個時候削奪皇室兵權,只是為了防范士紳與保皇派聯手?”
本書來自
大清巨鱷 第一千零七章 退居盛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