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休閑文學吧>>風雨大宋

第3章 同年重逢

更新時間:2019-05-01  作者:安化軍
風雨大宋 第3章 同年重逢
在客棧中安頓下來,杜中宵看天色還早,便出了客棧,去找韓絳。

韓絳依然是開封府推官,住在韓億時建立起來的大府第里。沒有父親留下的家底,以他的官職,在京城大多買不起房子。京城物價騰貴,房價尤其高,中下層官員大多只能租房住。

遞了名刺進去,沒多大一會,韓絳從門里出來,見到杜中宵,忙上前敘禮。禮畢,扶著杜中宵的肩膀道:“一年不見,待曉又立下許多功勞,實在讓我等汗顏。此次回京,帶上館職,就非從前可比了。”

杜中宵道:“不過運氣好而已。邊地雖然辛苦,立功的機會也多。”

此時慶歷二年的進士,韓絳在館閣一段時間之后,帶著館職任開封府推官。王珪剛入館閣不久,在崇文院做著清閑職事,精研學問。王安石一任結束,也被薦館閣,被他拒絕,改任鄞縣知縣。依著自己的記憶,杜中宵知道王安石一時半會不會進館閣,他走的不是一般人的路。

同年的官階,還是韓絳和王珪最高,他們在中進士之前就已多年為官,不是別人可比。第三人就是杜中宵了,太常博士雖然不高,卻是全國數百知州中官階的中流。跨過了通判這道坎,穩穩占住了知州的資序,后面就看運氣。運氣不好,可能數十年在各地來來去去,做個知州職事。運氣來了,可以一步跨入京城的要害部門,飛速提升。

兩年在門口說了幾句,韓絳道:“家中人多嘴雜,不好說話。附近有一座酒樓,雖不是正店,勝在酒具整潔,閣子清靜,我們到那里坐一坐。”

杜中宵稱是,與韓絳一起,走了不遠,到了一座小酒樓,上二樓選個閣子坐了。

小廝上了酒菜,兩人飲了兩巡,說些這一年的見聞。

酒過三巡,杜中宵道:“此次我回京,不瞞子華,心中有些惶恐。能入館閣自然是好的,只是我向來不以文詞為長,不知結果如何。現在朝中的有力人物,我多不熟識,想找人問問都沒個門路。”

韓絳知道,現在朝中大臣,只有一個夏竦是杜中宵能說上話的。偏偏夏竦得罪人太多,其他大臣多看他不順眼,并沒有什么用處。

想了一會,韓絳道:“現在朝中重臣,多是新進,我熟識的也不多。你此次入京試館閣,是知開封府明知府所薦,要不我帶你去拜會一番?”

杜中宵搖了搖頭:“今日天色晚了,明日再去吧。我與明知府素昧平生,得他舉薦已是大恩,自該去感謝一番。至于其他的,不能妄想。”

明鎬在河東路任職多年,舉薦杜中宵,是以前他舊部所請,跟杜中宵并無交情。這已經是難得的情分,杜中宵自該去道謝,其他的就不能多想了。

聊了幾句,見韓絳也沒有門路,杜中宵道:“算了,館閣是朝廷育才之地,該憑真才實學進去,不當想什么歪門斜道。這幾日我好好準備一番,靜待召試就是。”

韓絳點頭:“正該如此。此次與你一起試館閣的是解賓王,若是無事,可去走動一番。”

杜中宵這才知道此次入京召試的不只自己一個人,急忙問解賓王的情況。

解賓王年紀已大,為官從年,與杜中宵不同。明道年間知黃縣的時候,遇到天災,努力救濟,存活了許多百姓性命,恰巧陳執中是京東路轉運使,極是賞識他。現在陳執中為首相,薦他入館閣。

其實解賓王這種才是館閣官員常見的情形,中進士之后在地方幕職任上歷煉十余年,有朝中重臣賞識,才有進館閣的機會。在館閣這清要之地,如果被朝廷賞識,便進入臺諫詞臣的升官快車道,迅速走上人生頂峰。如果沒有表現的機會,便帶著館職出外任知州,以后看各人造化。

杜中宵為官五年多,做過推官、知縣、簽判、知軍,二十多歲便就被舉薦,走的其實是科舉名次在前的少年進士的路。這個軌跡,同年之中,其實是王安石才有資格走的。不過王安石心氣極高,認為地方上鍛煉更加重要,不屑于走館閣這條快車道。而當年的狀元楊寘又英年早逝,慶歷二年進士的名額此時是空缺的,杜中宵得到機會,也有這個原因。

正是因為年輕,這個機會得來是易,杜中宵才格外珍惜,患得患失。一旦錯失機會,極有可能就會外任通判或者知軍,很難得到知州職事,那就不知道何年何月才出頭機會了。

問過了解賓王,杜中宵心中略有了底。與自己相似,解賓王也不以文章著名,倒是在地方上多有治績。舉薦他的昭文相陳執中,本就不是科舉出身,偏重實務而文詞不足,又特別得皇帝信任,被很多官員譏刺為不學無術。有這樣的背景,這一次召試不重詩賦也說不定。

喝著酒,杜中宵向韓絳介紹現在唐龍鎮的情況。

現在京城之中,來自唐龍鎮和火山軍的貨物不少,特別是一些珍寶奢侈品,引起很多人的好奇。韓絳這種大戶人家,見到這種機會,自然動心。

韓家家大業大,兄弟眾多,大多數人都出來為官,還有人守著家業,經商置業。唐龍鎮這種機會當然不想錯過,如果有機會,他們也想到那里做些生意,賺些錢財養家。

聽杜中宵講著唐龍鎮的繁華,韓絳越聽越是驚奇,問道:“如此說來,唐龍鎮一個邊遠小城,每年商稅便有數十萬貫,相當于內地一大州,這還了得?而且聽你話里的意思,這才是初開始,過上幾年翻上幾番都有可能。如果真是如此,商稅豈不是比上開封府了?”

杜中宵道:“不能這樣算,那里邊陲,有榷場的。河北路幾處榷場,一年收稅數百萬貫,哪個地方的商稅比得上?那里是一國貿易聚集之地,不能以常理來論。”

韓絳道:“那可不同,河北路榷場稅是朝廷收的,與河北路無關。唐龍鎮那里,稅卻是入了經略司手里,朝廷眼里,豈可同日而語?怪不得這一年來,河東路州軍被人視為好缺,錢糧寬松,做官豈不是容易得多了?這幾個月,審官院那里已經不是河東路官缺讓人指射了。”

杜中宵道:“哪里會如此。榷場的稅,依然是入三司,不歸經略司所管。不過,經略司在唐龍鎮和火山軍有不少實業,特別是柜坊,獲利極多,這才是錢糧寬松的原因。”

商稅是火山軍收的,賬是三司的賬,用于附近州軍駐軍,也是三司統一調配。只有柜坊,還有一些店鋪實業,才是經略司參股,分享利潤。鄭戩這一年在河東路大修道路,錢就是從這里來的。

風雨大宋 第3章 同年重逢

上一章  |  風雨大宋目錄  |  下一章

休閑文學吧提供免費小說,請讀者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