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休閑文學吧>>風雨大宋

第108章 商業旺地

更新時間:2019-05-01  作者:安化軍
風雨大宋 第108章 商業旺地
看著旁邊的豆腐鋪子,韓絳笑道“這種東西放一放就變餿了,開偌大一間鋪子,會不會賠錢?”

杜中宵微微一笑“子華,你說的那種豆腐,是賣不了多少錢的。隨我來看。”

說完,帶著韓絳到了鋪子里。只見柜臺上兩大方豆腐,上面蒙了白布,不時有客人進秋選購。在兩邊有架子,上面擺著的卻是各種豆腐干制品。包括豆腐干、豆腐皮、豆筋、腐竹等等,應有盡有。這些豆腐制品,只要知道了豆漿加熱后,可以一層一層把上面的膜揭下來,便可以制出無數花樣。

把韓絳帶到架子前,杜中宵指著腐竹和豆腐皮道“子華,這也是用豆制出來的,都是干貨,可不會變餿。放置得法,數年都可以完好無損,能行銷至千里之外。”

韓絳看著甚是驚奇,上前摸了摸腐竹,口中道“卻作怪,摸起來彈彈的。這樣物是如何入口?”

杜中宵道“炒了煮了都是好菜,便如肉一般。一會我們到酒樓,做幾味讓你嘗一嘗。”

韓絳看了一會,連連點頭“沒想到竟有這種妙法!能夠制成此物,菽豆便就有了許多用處,不再似從前,多做馬料。菽豆宜田,可增地力,能夠有這制豆腐的法子,當多多種植。”

杜中宵道“不錯,本縣有夏種菽豆,冬種小麥者,此物最多。除了此處制豆腐,后面還有榨油作坊,可制豆油。豆油雖然點燈煙大,用來炒菜卻是極好。”

大豆雖然在中國很早就作為食物,但食用不便,到這個年代吃的也不多。民間種豆,大豆并不是最主要的品種,綠豆之類反而面積不小。最主要的原因,便是食用不便。此時的食用油,以芝麻最多,又稱胡麻油,不過多用來點燈。各地如河東多用大麻油,陜西用杏仁油等,極少使用豆油。杜中宵建這處豆腐作坊,不只是賣豆腐和豆制品,還兼營榨油,充分利用大豆的價值。

其實不要說豆油,就連豆腐這個年代也不普遍。雖然杜中宵前世所知道的,豆腐是漢朝淮南王劉安偶然制出,但一直到宋代,才開始普及。淮南王制豆腐的說法,也來自于宋人所述。

大豆這種植物,只有榨油和制豆腐,才從諸多雜糧中脫穎而出,不然用處不多。直接煮了吃,實在不是漢人所能接受的,極其少見。用大豆榨油,是杜中宵在永城首創,大規模制作豆腐,永城也同樣是全國獨一無二的。這里的大量豆制品,實際上是賣到了外地,絕不是韓絳見到的個豆腐作坊那么簡單。

聽了杜中宵的介紹,韓絳來到旁邊的油缸邊。一掀缸蓋,便有濃烈的香氣散發出來,不由道“好香,此油味道,不下于胡麻油了!”

杜中宵笑道“若說煎炸食物,這豆油還勝過胡麻油。不過胡麻油點燈無煙,卻又遠不是豆油能夠比的。這油長于來煎炸食物,這才是好物。”

鄉下人說日子艱難,經常說食物中沒有油水,其實在這個年代,連沒有油水這個說法都沒有。炒菜剛剛出現苗頭,炸的食物很少,就連比較成熟的油煎,也只有有錢的大地方才多。百姓平常吃飯,主要就是吃煮熟的米,加上一些醬菜。至于油水,那是不存在的。

這個年代,做重體力活的人,一頓吃上幾大碗飯稀松平常,飯量讓杜中宵咋舌。究其原因,還是脂肪類攝入太少。吃的食物中油多了,才有資格少吃飯。

這是不同時代飲食習慣的不同,韓絳理解不了這些。在他眼里,油最重要的是用來點燈,豆油點燈效果不好,便就覺得可惜。至于食用價值,韓絳根本就沒有那個概念。

看韓絳神色,杜中宵便就知道他心里想的什么。這個年代人們還沒有適應油脂的好處,對于口腹之欲的認識,是味甘口滑,煮好的大塊肉才是大家追求的。

一轉身,見到一個伙計帶著客人,正在向外面車上搬一捆一捆的腐竹,韓絳問店里主管“那個客人怎么買這么多?這東西價錢不菲,他買了又何時才能吃完?”

主管行禮“回官人,那是真州的客人,販了回鄉去賣的。”

“哦——“韓絳點了點頭。怪不得這店建在碼頭邊,原來是做外鄉人的生意。

從豆腐店出來,韓絳看著街上來來往往的客商,感慨萬分。杜中宵還真是有經濟頭腦,借著碼頭的優勢建了這么多產業,怪不得他縣里財政充裕。

豆腐鋪子旁邊是藥材鋪,把從毫州等地收來的北方藥材,向江南批發,生意一樣火爆。

感嘆一番,韓絳道“待曉,你在這里建這些鋪子,讓縣里公吏去管,他們可是發財。“

杜中宵道“子華想得差了,他們就拿些俸錢糧米,怎么會發財?這是公錢,不分給他們。這些鋪子賺來的錢,抵的是縣里的各種苛捐雜稅。如折變、支移、科配,諸如此類,現在都從這里出,不再苛責百姓。我們為官,是給百姓好處,公吏差役能夠養家糊口已是足夠。”

韓絳連連點頭,完全明白了杜中宵的意思。縣里只所以收大量的科捐雜稅,為了多收錢,手段無所不用其極,官員貪斂其實不是最大的原因。原因之一,便是縣里的行政成本,各種開支,只能用這些手段科斂,那點分的酒稅之類根本不夠塞牙縫的。再一個,便是公吏很少有俸祿,又經常大量負擔官員的日常開支,只好向百姓伸手。縣里有這些產業,包攬了行政成本,減輕了百姓負擔,相當于減稅。

見旁邊是煙花鋪子,韓絳笑道“永城煙花,現在周圍數州都有名聲。既然到了這里,臨行時我也要買上一些,待到年節,家里好好熱鬧一番。”

制煙花的場務被州里收去了,杜中宵便建了處販賣的鋪子。這里臨近碼頭,南來北往的客商買的極多,生意非常好。

緊靠著碼頭的最后一家,是雜貨鋪子,是永城在這一帶商業的核心。韓絳一看擺在外面的貨物,便就驚呆了。這里不但有葦席等各種各樣的土特產,還有肥皂這種最近風靡的新生事物。最要緊的,這里都是大規模出貨。很多汴河上的船,從千里之外就為了到這家店里,裝上各種日用物資,販回家鄉。

上前拿著一塊肥皂,韓絳感慨道“前些日子,有人送給我幾塊,此物極是好用。他們都說是永城這里產的,我還一直納悶怎么沒有見到,卻沒想到在這里這樣賣。回去時,此物要多買一些。”

杜中宵道“不必,最近我制了一些有鮮花香味的,到時送些給子華就是。”

這一帶是鹽堿地,硝和堿是一直產的。杜中宵用硝制火藥,又怎么會放過用堿制肥皂的機會?肥皂制起來并不復雜,無非是堿和油脂煮了混合。雖然現在永城制的肥皂非常簡陋,依然大受歡,沿著汴河北到東京,南到蘇州,銷往各地。由于珍貴,大家都是用來洗臉。

前些日子杜中宵偶然在韓月娘那里發現瓶不知她從哪里買的花露,便制了些香皂出來,就更加珍貴了。帶著香味的香皂,這可是這個年代的奢侈品了。

風雨大宋 第108章 商業旺地

上一章  |  風雨大宋目錄  |  下一章

休閑文學吧提供免費小說,請讀者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