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宋 第81章 二打(五)
趙謙在老爹這里住了兩天。第三天一大早,他向父母道別,這才翻身上馬而去。走出去一段路,他忍不住勒住馬匹,扭頭回望。卻見老爹依舊站在原地,老娘挽著老爹的手臂,好像在說什么。
看著自己的爹娘,趙謙心情復雜。他生出前所未有的感覺,那兩人原來是居于大宋權力之巔的人。他爹自然不用講,便是他娘,成親日被當成欺敵手段,準丈夫借此機會殺了上千號人。三十多年,趙謙從來沒聽她娘對此抱怨過一句。這兩天聽到了老娘的許多精辟見解之后,趙謙覺得自己的人生未免太嬌慣了。這樣的皇后怎么可能是個單純的家庭婦女。
就在此時,趙謙見到老爹趙嘉仁抬起手臂向他揮揮手,然后挽著老娘沿著石子路悠然走動起來,大概是要一起散步。他也揮手道別,接著緩緩催動馬匹繼續前行。
自己從這樣的一對權力者身上感受到的都是愛,若是尋常人家的父母,大概是正常的。然而這么正常的事情,放在皇家,怎么看都不正常。趙謙邊走便是感慨,他自己在基層待了這么久,知道尋常人家是什么樣子。兒子三十來歲,已經是全家的依靠,父母會對成年的長子提出無數要求。讓那些基層的中年男人們感受到巨大的壓力與痛苦。
而趙謙的爹娘從來不會向趙謙索要什么,在這個激烈變動的時代,父母保護著趙謙,卻從來不求回報。如果一定要說他們對趙謙所求回報,這回報也僅僅是希望趙謙能夠更加成熟,擁有明辨是非與完成工作的能力。
溫血馬這兩天一直在馬廄里待著,此時渾身都充滿了力量與奔跑的沖動。見到趙謙沒有阻止它的意思,步伐也逐漸加快。穩穩當當的馱著趙謙在正在建設的大宋權力中心的工地路上快步行走。
趙謙的老娘是個徹頭徹尾的南方人,在這片工地中心靠南的位置上,有一個規模不小的湖泊。此時湖泊里面已經開始蓄水。湖面微波蕩漾,看著很是平穩。趙謙本在思考著老爹講述的現代民族國家的內容,看著湖面,立刻想起了老娘的比喻。
現在的大宋并非是湖面般安靜,反倒類似于秦始皇的時代。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后,曾經獨霸一方的六國全部覆滅。如果以為激烈的戰國時代就此結束,天下進入到平穩的年代,那就是徹頭徹尾的錯誤。
六國覆滅,只是將六國從國君到民眾徹底擾動起來。天下所有勢力如同成型的洪水,沿著一條條不同的途徑沖入了同一條河道。立于潮頭的秦始皇指出了前所未有的道路,這條道路,這個方向引領了之后千余年的中華文明。秦始皇自己以卓絕的能力與無比的堅定,駕馭了這股洪流。
然后,秦朝成了秦始皇開辟的這條道路上第一個失敗者。
跟在趙嘉仁身邊,準確看出了歷史的相似性,皇后秦玉貞看到的是鮮花卓錦烈火烹油下的巨大危險。她擔心大宋會如大宋官家趙嘉仁寫過的一段戲文,‘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
作為水利專家,趙謙能理解老娘的擔心。一旦蓄水成功,無論看到或者看不到,巨大的能量就已經蓄積完成。如果蓄水的堤壩牢不可破,水就會按照水壩的設計,或者提供行船航道,或者進入輸水渠,灌溉無數良田。
一旦蓄水的堤壩有絲毫缺陷,無孔不入的水就會從這缺陷中滲透而出,然后不斷擴大缺陷,并且引發連鎖反應,直到有一天從內部徹底破壞堤壩。到時候大壩轟然崩塌,蓄積起來的大量水源狂暴的破堤而出,將水壩徹底摧毀。
水利專業的知識和實踐讓趙謙再也不會認為金國崛起或者蒙古南侵是北宋與南宋滅亡的根本原因。當堤壩自身結構徹底腐朽之時,便是一次普通的降雨造成的水位稍許增加,對堤壩都是致命的。甚至不用有額外的水量,在自身蓄水的壓力下,大壩崩塌也只是遲早的事情。
北宋無法維持局面轟然倒塌,高宗只能南逃到遠離洪區的的臨安,避開金國這股洪流。當蒙古人的洪流沖來之時,腐朽的南宋臨安朝廷再無逃避之處,臨安總投降的結局只是必然。
有幾年前秦淮河水利工程的經驗,經過這兩天的學習,此時趙謙已經完全明白他老爹趙嘉仁到底有多偉大。在滔天的洪水中,他老爹趙嘉仁挺身而出。南宋的舊有制度已經腐朽不堪,所以趙嘉仁根本沒有試圖重建的打算,他就憑借著個人的天縱之才,集結了有志之士,在極短時間里面建立起的新的大壩。
洪水沖不垮大壩,幾個回合就在趙官家的鐵腕下失敗了屈服了。而這道大壩擁有遠超歷代華夏君主的高度,那些洪水甚至被倒推回去,淹沒了自己的源頭。大宋軍隊逆推了蒙古,不僅奪回了大宋失去的土地,還奪回了華夏失去的故土。
從道理上,秦淮河水利工程使用的是同樣的道理。一道道水閘與堅固的河堤提高了水位,讓千噸的船只能有序通過設計的水閘,逆流兒上,直抵秦淮河上游二百里。
想到這里,趙謙心亂如麻。溫血馬輕快穩定的步伐讓他不厭其煩。索性跳下馬,牽著馬匹沿著湖岸的硬化路面步行起來。眼前平靜的湖水讓趙謙想起秦淮河水壩攔起的河水,某種意義上,那是比眼前的人工湖更巨大的一段段湖泊。
成百上千從各個學校,工程地出來的技術人員們齊心合力,花費了無數心血,熬過了無數不眠之夜。不管是烈日曝曬,暴雨傾盆。大家和那些施工人員在工地上同吃同住,一起花費了幾年時間完成了那個堪稱典范的水利工程。自古以來,能壓這個工程一頭的,大概只有都江堰那鬼斧神工的設計與建造。
和都江堰一樣,秦淮河水利工程并非一朝完工,就千秋萬代。都江堰每年都要修整,秦淮河水利工程也需要每年維修、每個月都要巡視檢查,每次降水都要通報測量。一旦國家無力維持,這個工程就會在自我消耗中崩潰。和當今的大宋朝廷一模一樣。
老娘秦玉貞希望的是降低水位,讓所有的水都如眼前的湖面一樣位于地平線之下,趙謙已經明白了這點。從水利角度來看,如果不考慮這個湖的水源,眼前的這個湖頂多能夠為周圍三五百米范圍內的土地提供灌溉。
如果考慮這個個湖的水源,把眼前為景觀而造的人工湖當成水源地,是完全不靠譜的選擇。
……怪不得有人會說出‘何不食肉糜’。然后西晉就轟然倒塌,便是在三國時候尚且能被擊潰的蠻夷,第一次真正摧毀了華夏的王朝。
不知不覺,趙謙已經停下腳步,滿身精力憋得有些受不了的馬匹站在趙謙身邊,用前蹄輕輕刨著地面,也從暖暖的鼻子輕輕蹭著趙謙的上臂。
趙謙靜靜站了一會兒,他重重出口氣,隨即整理衣服,扎好皮帶,再次翻身上馬。他牽動韁繩,圈馬在原地轉了幾個圈子,隨即用靴子后跟踢了馬匹一下。接到命令的馬匹隨即加快速度,沿著硬化路面跑動起來。
在從軍的時候,趙謙從步兵轉為騎兵,騎術相當精湛。只是以前心事多,總沒時間也沒心情跑馬。此時從動坐騎,越跑越快。湖岸邊的硬化路面有四五里長,一圈跑下來。趙謙只覺得這匹大宋培養出來的溫血馬簡直是神駒,無論是馬匹的速度還是馬匹自身的專注力都遠超他以前騎過的各種馬匹。
一圈下來,趙謙不過癮。此時他已經發現自己和馬匹不協調的地方,第二圈跑下來,趙謙嘗試調整操縱手法,配合馬匹的特點。馬匹自己也很自然的與趙謙協調。到了第三圈,趙謙只覺得寒風如刀割面,不是因為起風,而是馬匹速度已經到了極快。
作為新建的大宋權力中心所在地,警衛團嚴密保護著此地安全。趙謙第一圈跑下來,就讓警衛人員人左右為難。見到未來的太子就這么一圈圈的跑上癮了,警衛團指揮官覺得攔也不是,不攔也不好。這么一個工地狀態,這里只是嚴謹閑雜人等進來。
沒辦法對未來的太子發話,還能向太子的老爹告狀。很快就有人跑來向趙嘉仁稟報。秦玉貞聽說兒子竟然在這里跑起馬來,臉上立刻露出不快。
趙嘉仁倒是不在乎,他笑道:“讓你們為難了,我替趙謙向你們道個歉。”
警衛團的官兵都是精挑細選,對趙嘉仁無比忠誠。平素里趙官家還親自組織警衛團學習,教他們讀書認字,警衛團的人員,新人都要寫以他們自己的履歷和經歷為主題的作文,趙官家要幫他們批改。每年,大家都要寫個《今年經歷》的作文,趙官家也會親自批閱。
此時聽官家如同鄰家大伯般的話,警衛團的人員連忙說道:“報告官家,我們只是覺得這么做不對,卻不是指責太子。”
“趙謙給大家帶了麻煩,我替他道個歉。以后不管工程建設到什么地步,沒有我的命令,誰都不許在這里跑馬。不過我兒子這次算是初犯,我做個主,大家就原諒他一次。你們去告訴趙謙,讓他現在就走人。下次在這么造次,抓起來關禁閉!”
得到了官家的命令,警衛團的人敬禮之后快速去傳達命令。等人走遠,秦玉貞這才不高興的說道:“大郎怎么這么沒規矩。”
“哈哈,孩子么,壓力那么大。跑跑馬,放松一下。”趙嘉仁笑道:“而且那條路修的挺好,若不是我這個年紀,騎馬也從來不是我所長。我其實也想偷偷跑一趟。”
秦玉貞給了趙嘉仁一個白眼,“想去就去唄,警衛團的人可不敢攔著你。再說,軍馬場一直要送你好馬,你卻不要。看,后悔了吧。”
趙嘉仁拉住老婆的手,繼續向前散步,“不后悔。好馬送我也是浪費了。美女配英雄,有你就夠了。”
“切!不正經。”秦玉貞嗔道。不過她任由趙嘉仁握住她的手,走了幾步,就靠在趙嘉仁身邊,“咱們以后每天出來散步,好不好。”
“只要你想來散步,就叫上我。”
“我才不信,只怕你到時候拿著本書,邊走邊看。”秦玉貞笑道。
“呵呵!哈哈!”趙嘉仁突然大笑起來。
秦玉貞倒是見慣了趙嘉仁如此,又好氣又好笑的嗔道:“你又想起什么不正經的笑話了。”
這次趙嘉仁沒忍住,就把想起的笑話給說了出來。這是個全球各國都有講的笑話。大意是不管是大寶劍或者身份合法正常的互動交流活動進行式,女方冷淡的拿起張報紙看起來,給男方造成了十萬點的心理傷害。
“去死!”秦玉貞這么正經的人哪里受得了這個,嬌喝一聲后,忍不住用小拳拳對趙嘉仁實施愛的毆打。
趙嘉仁任由老婆捶打,心里面想的卻是別的。秦玉貞這兩天的發言證明了一件事,皇后與太后在政治上99都是保守派。大概是女性的特性,身體敏感,更受各種荷爾蒙影響的她們本能的尋求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女性們掌握權力之后,經常變本加厲的希望維持一成不變的政治局面。
古代唯一一個敢于突破的女人叫武則天,她當了皇帝。21世紀敢于突破的女性,基本都是資本家。
秦玉貞展現出的保守派立場,讓趙嘉仁對保守派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徹底解除外地威脅的當下,也許該用對待權力,對待資本的利益角度,去判斷立場了。
在戰場上無比勇敢的人,成為政治上的保守派,只是一瞬間的事情。變得不是那些人,而是環境。就如皇后和太后,變化的從來不是她們自己。
天才一秒:m.
革宋 第81章 二打(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