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戲骨 770 集體混戰
“后人”兩座獎杯,“藝術家”兩座獎杯,兩部作品分別領跑劇情類和音樂喜劇類,成為了第六十九屆金球獎的最大贏家;馬丁斯科西斯、梅麗爾斯特里普、喬治克魯尼、米歇爾威廉姆斯等備受矚目的明星,各自有所斬獲,最后一項最佳劇本獎則頒發給了“午夜巴黎”的伍迪艾倫,可謂是皆大歡喜、焦點多多。
又一年金球獎落下了帷幕,作為奧斯卡三大風向標之一,近年來,這一名頭卻越來越不靠譜,幾乎可以說是名存實亡。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孜孜不倦地追求著娛樂至死,分蛋糕的技能也越來越爐火純青,每一年都是四平八穩、見者有份,缺少驚喜,同時也缺少權威。
縱覽整份得獎名單,藍禮和瑞恩無疑是最大遺憾。
這兩位新生代演員的代表人物,不僅僅是今年的雙提雙落,同時還是雙雙四提零中。至今為止,瑞恩憑借著“之戀”、“藍色情人節”、“瘋狂愚蠢愛”、“總統殺局”,一共收獲了四次金球獎提名;而藍禮則憑借著“太平洋戰爭”、“活埋”、“愛瘋了”、“抗癌的我”,也一共收獲了四項金球獎提名,但兩位演員都沒有能夠取得突破,雙雙遭遇了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的無視。
對于瑞恩來說,今年是突破的爆發年,在兩部作品之外,還有一部“亡命駕駛”為導演尼古拉斯溫丁雷弗恩(NicolasindingRefn)收獲了戛納電影節最佳導演獎,可謂是春風正得意,業內普遍認為,“亡命駕駛”和“總統殺局”這兩部作品的優異表現,足以讓他在頒獎季之中殺出一條血路。
對于藍禮來說,無需贅言,去年一部電視劇、一部電影,今年兩部獨立電影、一部商業電影,上升勢頭簡直不可阻擋。今年兩部藝術作品的杰出表現,一鼓作氣地讓他成為了今年影帝爭奪戰的最強力對手,堪比2006年的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
當年萊昂納多憑借著“血鉆”和“無間行者”,兩部作品,縱橫整個頒獎季,聲勢兇猛,可惜的是遇到了更加強勢的福里斯特惠特克,后者憑借著“末代獨裁”震撼心靈的演出,成功狙擊了萊昂納多。
今年藍禮整體聲勢小了一號,兩部作品自然無法和萊昂納多的兩部作品相提并論,但今年頒獎季作品的整體格局、架勢和陣仗卻也足足小了一個尺寸,這也使得藍禮的機會直線上升,很有可能創造奇跡。
現實情況卻讓人遺憾,瑞恩也好,藍禮也罷,兩位演員雙雙折戟金球獎,奧斯卡提名頓時就蒙上了一層陰影。
得獎名單出爐之后,有人就不由惡意揣測,藍禮是不是提前知道了自己得獎無望,所以才缺席了頒獎典禮,向金球獎表達強烈的不滿;不過,如此謠言沒有土壤、也沒有市場,僅僅只是傳播了一小會,就猶如煙霧一般,徹底消散。
原因很簡單,今年的頒獎季就是一片混戰,小成本小格局的影片扎堆對決。即使是“鐵娘子”的梅麗爾斯特里普,她也不能說是一騎絕塵的,因為電影的成品質量著實太過糟糕,嚴重拖了后腿,媒體綜評僅僅只有五十四分,完全稱得上是糟糕透頂,這也使得影后爭奪戰懸念陡增。其他部門就更是如此了,人人都有機會,人人都有可能。
在藍禮的兩項提名之中,他都是得獎熱門,劇情類與邁克爾法斯賓德對決,音樂喜劇類與讓杜雅爾丹對陣,如果運作得當,雙提名收獲雙獎杯,這也不是不可能的——凱特溫斯萊特在2008年時就實現了如此壯舉,“革命之路”和“朗讀者”雙雙提名雙雙獲獎。
即使藍禮沒有能夠得獎,但在今年一片混亂的局面之中,出席金球獎,進一步帶動學院公關,增加第三階段的決戰籌碼,這也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甚至可以說,也許今年就是藍禮得獎的最佳時機。
在集體大混戰之中,沒有絕對強勢的領跑者,“愛瘋了”和“抗癌的我”兩部作品的絕佳表現提供了雙重籌碼,足以讓人們忽略他年僅二十二歲的事實,為藍禮登頂影帝寶座投上一票。甚至于,在實力接近的近身搏斗之中,藍禮可能還稍稍領先——去年的“活埋”可是積累了不少人品,還有“抗癌的我”拍攝期間的種種,這都是加分選項。
所以,如果不是不得已,藍禮是不可能缺席今年頒獎季的。
盡管如此,金球獎之上的空手而歸,還是讓媒體唏噓不已。不過,遺憾歸遺憾,媒體也無法譴責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因為事實就是如此:
這個頒獎季就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春秋戰國時代!
最佳影片的競爭之中,“雨果”、“戰馬”、“后人”、“幫助”、“點球成金”、“亡命駕駛”、“總統殺局”、“午夜巴黎”、“藝術家”、“愛瘋了”、“抗癌的我”、“龍紋身的女孩”、“一次別離”等作品,全部都位列第一集團。
第一集團的作品實力十分接近,平均水準也相差無幾,在這之中,想要挑選出任何一部領軍人物,幾乎都是不可能的,每部作品都有優點和缺點,每部作品都有強項和短板,即使是金球獎之上脫穎而出的“后人”和“藝術家”也是如此。
更何況,在第一集團之后,還有窮追猛打的第二集團,“鍋匠,裁縫,士兵,間諜”、“生命之樹”、“特別響,非常近”、“雌雄莫辨”、“伴娘”、“我們需要談談凱文”、“壞守衛”等作品,之所以落在第二集團,一方面是短板稍稍明顯一些,另一方面則是頒獎季前半段的學院公關稍稍弱一些,但平均水準依舊沒有落后太多,如果可以在提名階段最后沖刺時刻完成逆轉,那么第三階段的龍爭虎斗才是真正刺刀見紅。
前前后后二十部作品,沒有絕對強勢作品,沒有絕對弱勢作品,沒有絕對突出作品,也沒有絕對冷門作品,今年的頒獎季,真正是一場混戰。即使是金球獎得獎名單火熱出爐之后,人們依舊無法做出預測,到底哪些作品能夠入圍奧斯卡名單。
去年奧斯卡結束之后,學院其實備受爭議。
2009年,輿論一直苛責學院拒絕變通,每年奧斯卡最佳影片只有五個席位。現在已經不是八十年前了,電影產業漸漸變得成熟,每年出產的作品正在逐漸增多,優秀作品數量也越來越多,五個提名席位,著實不夠,每年都會出現大量遺珠之憾。于是,在輿論的推動下,學院決定,將最佳影片的席位擴增是十個。
可是,僅僅執行了兩年,問題就再次出現了:學院為了填充十個提名席位,是否有濫竽充數的嫌疑?以去年為例,“玩具總動員3”、“冬天的骨頭”、“127小時”、“盜夢空間”等作品的入圍,讓人眼前一亮,值得鼓勵;可是,這幾部作品在頒獎典禮上卻徹底淪為了看客,顆粒未收,那么,增加提名席位的意義真的存在嗎?還是說,這僅僅只是雞肋?
學院經過商議之后,對政策稍稍做出了變動:每年的最佳影片席位,最少五個,最多十個,沒有硬性規定,到底提名幾部作品。
換而言之,如果出色作品特別多,那么十個席位都提滿;如果達標作品不夠,票數統計沒有達到最低標準,那么也不強求,五部就是五部,六部就是六部。
今年是執行全新政策的第一年,恰恰又遇到了春秋戰國時代的混戰格局,二十部作品,可能提滿十部作品,卻也可能只有五部入選。這開放格局的過山車式競爭,著實刺激得不像話。
不僅僅是最佳影片,其他部門也是如此。同樣是混戰,卻是強者如云的混戰——
擁有“后人”和“總統殺局”兩部作品的喬治克魯尼,擁有“點球成金”和“生命之樹”兩部作品的布拉德皮特,擁有“羞恥”和“危險方法”兩部作品的邁克爾法斯賓德,再加上同樣擁有兩部作品的藍禮,以及擁有三部作品的瑞恩。
在這五位演員之外,還有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讓杜雅爾丹、加里奧德曼、歐文威爾遜等實力不俗的競爭者,伺機而動。
而女演員之中,梅麗爾斯特里普、維奧拉戴維斯、格倫克洛斯、蒂爾達斯文頓、凱特溫斯萊特、查理茲塞隆、朱迪福斯特、魯妮瑪拉、米歇爾威廉姆斯、菲麗希緹瓊斯、杰西卡查斯坦、貝熱尼絲貝喬、朱迪丹奇、凱瑞穆里根(CareyMulligan)……
這些全部都是最佳女主角的競爭者,每個人都擁有至少一部嶄露頭角的作品,在頒獎季前期已經取得了一定基礎,相對而言,今年女演員的普遍態勢都是:實力出眾,作品本身相對弱勢,除了“幫助”這一部女演員群戲之外,其他作品整體聲勢都偏弱,這也意味著,接下來的競爭就是演員們硬碰硬的較量了。
這,還僅僅只是主角的演員競爭清單而已。
從作品到演員,從導演到編劇,今年整個頒獎季呈現出了一派眼花繚亂的混戰。
更為喜人的是,去年Y世代演員的崛起勢頭,再次延續了下來,但可惜的是,雷聲大、雨點小。就好像去年一樣,熙熙攘攘、沸沸揚揚,結果奧斯卡提名名單之中也沒有出現幾個名字,還好,娜塔莉波特曼成功上位。
那么今年呢?金球獎之中,Y世代演員再次全軍覆沒,這是不是意味著,進入奧斯卡之后,就連提名名單都要大清洗了?這可不是一個好消息,同時也成為了金球獎落幕之后,各大媒體主要攻擊的焦點:
Y世代的崛起已經無法阻擋了,學院還要固步自封、拒絕與時俱進嗎?
大戲骨 770 集體混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