詭三國 第3678章進中卒
房陵城中,在城守府衙之內,院落之中擺開了酒席。
氐人將手下的一些軍校士官,頭人寨主什么的,陪著蔡瑁,以及蔡瑁帶來的十幾名護衛一同舉杯暢飲。
這種場景,似乎有些怪異,卻又有點熟悉。
明明驃騎軍就在房陵之外,但是既然驃騎軍沒打上門來,那么也就不妨礙達官貴人們,歌照唱舞照跳,外語繼續學起。
蔡瑁自從進了房陵之后,也就沒說太多的其他什么事情了,就連之前什么檢查,也是根本提都不提,讓多少提前做了一些準備的氐人將松了一口氣的同時,又有一點小失望。
蔡瑁似乎也忘記了什么倉廩,只是嘻嘻哈哈的說些荊襄的鄉土舊事,似乎有意無意的夸耀自己的出身,抑或是和曹老板之間的親密關系,使得氐人將以及其下的軍校頭人什么的,都是忍不住看著蔡瑁流口水……
不是說對蔡瑁的菊花感興趣,而是想著如果抱上蔡瑁這大腿,顯然會比抱著連個名字都沒有的氐人將要強得多……
氐人將口才顯然也不如蔡瑁,嘻嘻哈哈之下也只能是由得蔡瑁一頓胡吹。
不過蔡瑁顯然對于這種酒場文化很是游刃有余,不僅是自吹自擂,也對于氐人將很是贊賞,甚至對于氐人將手下的軍校頭目也多有美言,也能說到這些人心中的癢癢肉上,讓人聽了便是壓不住嘴角。
隨著酒宴的持續,房陵城內的這些人也就漸漸的放松下來,開始吆五喝六的推杯換盞。
畢竟之前房陵局勢緊張,而且酒水這種東西,自從曹氏要和關中干仗之后,就下令禁止釀酒了,所以酒水明面上都是禁止的。只不過這種禁令,古今中外都是給有路子的人撈錢的機會,從來就是屢禁不止,而且越禁越貴。
現如今蔡瑁來了,有了免費喝酒的機會,蔡瑁的護衛有一口沒一口的喝著,反倒是那些氐人將的手下,見蔡瑁坦然入城,沒起什么沖突,不少人一顆心終于放回了肚子里頭,這酒就鬧得更加的兇了。
嘻嘻哈哈,這酒水就喝得快,夜色沉沉降下的時候,這酒宴上不少人就已經是東倒西歪了。
蔡瑁似乎也有了幾分的醉意模樣,聽著下面飲酒喧嘩吵鬧聲,便是不由得拍著桌案笑罵,一群見了酒不要命的家伙!也不知道給人家省一點!
氐人將連連擺手,只是些酒水!能算什么事?!校尉能來,就是我的榮幸,怎么能喝得不盡興?
蔡瑁哈哈一笑,有些身形不穩的站了起來,搖晃著,端起了酒碗,來來!今日就放縱一回,和這些勇士好好喝一場!讓我來敬一下我們的勇士!將來戰事,還要指望這些勇士,帶來勝利!
蔡瑁話說得漂亮,氐人將也自然沒有不允的道理,所以也就跟著蔡瑁站了起來,向院落外走去。
在房陵城外,遠山之處。
再等等。
諸葛亮面對沙摩柯的再次詢問,依舊是這么回答。
從事,為什么不著急呢?
沙摩柯有些不解。因為他知道他們攜帶的糧草已經不多了。
雖然說沙摩柯不太清楚諸葛亮究竟帶來了多少糧草,但是他知道這兩天諸葛亮讓人去四周打獵,采集野果野菜什么的,來補充食物所需。
采集和打獵,雖然是從上古時期就屬于人類的生存技能,但是很顯然,如果說在華夏區域采集和狩獵能夠滿足人類所需,那么華夏就不會走農耕路線了。
這種極其不穩定的食物來源,自然是有風險的,就算是不受傷,萬一采集的那個果子或是植物有毒……
如果是在之前,沙摩柯也不會來多問,但是他現在渴望著知道所有的一切,如果不是害怕他的過多詢問會導致諸葛亮的反感,說不得沙摩柯早就化身為十萬個為什么了。
按照沙摩柯的理解,他們現在既然已經聯系上了蔡瑁,那么即便是不找蔡瑁獲得糧草,也多少要配合一下蔡瑁,比如派遣些兵卒前往房陵協助蔡瑁等等。
可是諸葛亮卻沒有這樣的安排。
放心,蔡氏能拿下房陵。諸葛亮似乎看出了沙摩柯的疑惑,便是笑著說道,他們不需要我們的幫助。至少現在不需要。
為什么?沙摩柯還是沒能忍住,追問諸葛亮,我不是問為什么不要,而是想知道為什么要這么謹慎?
諸葛亮抬頭,眺望著遠處,沉默了片刻之后,看了沙摩柯一眼,似乎是猶豫了一下,但是最后還是說道:蔡氏之前與劉景升聯姻……如今卻在曹氏之下……
沙摩柯可以說是南蠻,從某種角度上來說,算是異族,而蔡氏卻是正統無比的漢人,而現在諸葛亮要在沙摩柯面前說漢人之中的這些問題,
因為這一點,諸葛亮不信任蔡氏,也不信任蔡瑁。
其實在諸葛亮的內心當中,還有另外的一點原因,只不過這個更為深沉的原因,諸葛亮不想說。
沙摩柯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這樣啊……那我們在這邊等,他那邊會不會有什么問題?
諸葛亮思索了一下,應該是沒有什么問題……如果有問題,我們就出擊。
沙摩柯皺著眉頭想了想,從事是要讓他們先打一打?
諸葛亮笑了笑,點了點頭。
那他們不會恨我們么?沙摩柯說道,我那邊,就有很多人說我的壞話,也恨我……
諸葛亮又點了點頭,沒錯,他們會恨我們……不過,要解決這個問題并不困難。
沙摩柯追問道,那應該怎么做?
諸葛亮笑著說道:你很快就會看到了……
在房陵城內的街道上,百名左右護衛蔡瑁而來的私兵,席地而坐。
另外一些房陵之內的兵卒和軍校,則是成為了這些蔡氏私兵的陪客,當然,說是監視也同樣可以。
當然,在街道上吃酒,這不是什么太大的問題。
華夏習俗里面,只要是有得吃,在哪里都行,就算是在茅坑里面,也說不準會有人問一聲……
這些蔡氏私兵的席面,比起在府衙之內的就差了很多了。
可即便是比較差的酒肉,也依舊讓那些遠處,以及在城門上值守的房陵守軍不停的吸著鼻子,口中生涎。
窮大頭兵,一年到頭,可沒有幾次能吃上肉喝上酒!
在房陵城中,這些守軍兵卒,基本上就等于是氐人將的佃農,每天不是替氐人將干這個,就是忙那個,不僅是要值守房陵,還順便要種個地,修個房子什么……
反正氐人將絕對看不得他們閑下來!
只要看到這些窮鬼閑著沒事干,氐人將就會覺得給他們吃的糧草虧本了!
所以房陵之中絕大多數的守軍兵卒,都不喜歡氐人將,可是在這飄零動亂的世間,這些兵卒又有什么其他的選擇權利呢?
只不過讓那些房陵守軍垂涎的酒肉,似乎并沒有讓蔡氏私兵開顏。
這些蔡氏私兵,不僅是臉色陰沉,甚至對于酒肉也沒太多的興趣,有一口沒一口的吃著。不過,除此之外,這些蔡氏私兵也沒什么其他的異常舉動。
或許是這些蔡氏私兵習慣了山珍海味,看不上這水煮肉塊了?
就在房陵兵卒心中又是罵,又是羨慕的時候,蔡瑁搖晃著,出現在了街道上,要向兵卒敬酒,而且還叫喊著要敬房陵的守軍軍校云云。
這似乎也沒有什么問題……
氐人將以為是蔡瑁喝醉了,也沒有制止蔡瑁敬酒的行為。
在他看來,甚至會覺得自己臉上有光,畢竟是大漢正兒八經的侯爺來敬酒!
蔡瑁敬了一輪,其實也算不上一輪,也就是意思一下而已,然后搖晃著腦袋,忽然就一巴掌扇在了距離他最近的護衛私兵的腦袋上,你什么意思?啊?我都來敬房陵兵將了,你怎么還在這里坐得安穩?上去!敬酒!
蔡瑁醉眼惺忪的指著氐人將,好好敬一杯!守城,辛苦,辛苦了!
蔡瑁有令,這些蔡氏私兵當然遵從,頓時就離席敬酒。
首當其沖的自然是氐人將。
氐人將最開始的時候,依舊很得意,畢竟這么長臉的事情,并不常有,所以不管是蔡氏私兵軍校誰來,都是人到杯干,可是喝著喝著,就有些扛不住了,便是開始有些節制……
我喝了!你怎么不喝?!一名蔡氏軍校模樣的站在氐人將面前,瞪圓了眼,你看不起我?
氐人將皺眉。
喝酒的時候,最煩的就是動不動看不起誰。
氐人將看在蔡瑁的面子上,不想要和這個蔡氏軍校計較,回頭想要讓自己的手下護衛將這家伙拖開,結果一回頭,卻發現自己的護衛不知道什么時候,已經被拉扯到了酒席上,正在和蔡氏私兵吆五喝六的喝起酒來!
氐人將下意識的察覺有些不妙,可是飲酒過多的神經慢了半拍,還沒等他下達什么命令,或是做出什么舉動,就覺得胸腹之間一涼!
在氐人將身邊,一左一右兩名蔡氏私兵,已經將短刃直接從他的肋間前后兩片甲衣當中直刺了進去!
人體在遭受突然的襲擊,尤其是重大傷害的時候,本能就會有一個硬直的時間。尤其是沒有心理準備的傷害,硬直的時間更長,等到氐人將稍微緩過一口氣來,想要大聲呼救,或是叫人前來支援的時候,那蔡氏私兵都已經將染血的短刃拔了出來,然后再度捅了進去!
蔡瑁此時此刻,也將手中的酒碗摔在了地上,原先的醉意模樣蕩然無存,大聲喝道,動手!
蔡瑁一聲令下,蔡氏私兵便是紛紛暴起,抽出一直都隨身攜帶的長戰刀短匕首,對著身邊才笑呵呵的一起吃肉喝酒的房陵守軍兵卒大開殺戒!
一股股鮮血激射而出,將周遭一切都染得通紅。
原本的歡笑地,頓時變成了修羅場。
酒水和血水混雜在一起,汩汩流淌,煮好的肉塊和沒煮的肉塊,交錯滾落。
這些房陵守軍兵卒,比起氐人將來更加不堪,不少人不僅是身邊沒帶兵刃,甚至有的人喝得面紅耳熱的時候,就連身上的皮甲都脫了,如今蔡氏私兵暴起砍殺,真的就是連一點防御力都沒有,不少人下意識的拿著手中的酒碗,肉塊,甚至是骨頭棒子在招架,然后自然是被砍得慘叫連連,哭天喊地。
在慘叫聲中,蔡瑁提起戰刀,高高舉起,氐人將謀反!今誅殺首惡,余者速降!
直至此時此刻,蔡瑁的謀劃都算是順利,但是緊接著出現的變化,就讓蔡瑁有些措手不及。
在蔡瑁的預案里面,只要將氐人將引出來,當街殺了,房陵城內的守軍兵卒群龍無首,自然是瞬間崩潰,然后蔡瑁就可用氐人將謀逆的理由,掌控房陵城,然后迎諸葛亮進城,再回頭去搞東山營地,隨后再進軍襄陽荊州,成就蔡氏一番的事業。
前小半部分的計劃,都比較順利,可是在蔡瑁高呼氐人將謀反之后,事情似乎就開始有些偏離了蔡瑁的計劃了……
或許蔡瑁雖然沒喝醉,但是攝入的酒精依舊使得蔡瑁的神經運作起來難免遲鈍,也或許蔡瑁之前沒有單獨面對氐人將,也沒有真正去了解氐人這種社會結構的原因,使得蔡瑁當下發出來的這種口號也好,指令也罷,對于氐人基本沒有什么效用!
在蔡瑁原本的認知里面,他只要這么一喊,這些房陵的殘余守軍兵卒軍校,必然就會喊著冤枉,表示他們是無罪的,然后蔡瑁就可以順理成章的要求他們證明自己是無辜的,比如跪下來,或是爬下來,雙手抱著腦袋什么的……
華夏古代封建王朝之中,玩弄的是兩套完全相反的律法體系。
對下,是采用有罪推論,那個都像是賤民,都像是隨時要犯罪的刁民,遇到事情了,便是要這些普通民眾想辦法證明自己無罪,才有那么一線脫離牢獄之災的希望。
而在封建王朝之中,對于上,又是采取無罪推論。
只要沒有明確的證據,鐵板釘釘的那種來證明其有罪,那么就是無罪。
事實上,即便是鐵板,也有可能被翻過來,畢竟上面的人脈多,可以糾集一大群的利益相關鏈條上的人,明面上暗地里的蓋上蓋子,消除影響,或是引爆什么其他的大瓜來轉移視線。
千年來,無數華夏封建王朝的律法者,對于此種割裂視而不見,甚至認為理所應當。
為什么要扶?
問出的不是一個人的疑惑,而是積攢了千年的封建社會的官僚體制的認知。
蔡瑁也是犯了如此的毛病,他以為他這么一喊,這些人就會急著自證,然后后面就順暢了,可是蔡瑁忘記了,氐人將的手下,自然大多數都是氐人!
氐人雖然不是什么東洋人西洋人,但是有一點是相同的,不吃漢人律法的那一套!
蔡瑁可以利用這種辦法號令房陵的漢人兵卒放下刀槍,但是氐人不聽蔡瑁的。而且關鍵是氐人將也和蔡瑁一樣,很多都是自家親戚,沾親帶故的那種,所以氐人將雖然死了,但是很快氐人就找到了氐人將的兒子,然后在其統領之下,開始和蔡瑁死磕起來……
蔡瑁原本為了不引起氐人將的懷疑,沒有帶更多的兵卒來,結果雖然殺了氐人將,但是沒有能讓房陵里面的殘余氐人放棄反抗,甚至因為這些氐人的反擊,導致其他放下了武器的房陵漢人兵卒也開始遲疑起來!
危急之下,蔡瑁當機立斷,他不再糾結于能不能控制整個的房陵城,只求能打開城門,然后引來諸葛亮的援軍!
然而讓蔡瑁更加崩潰的事情出現了,在他好不容易打開了城門,不斷讓人往城外發信號的時候,城外竟然毫無回應!
在這個瞬間,蔡瑁心中頓時就慌亂了起來……
驃騎軍究竟是要做什么?
自己是不是被騙了?
難道是自己被驃騎軍給賣了?
可是被賣了,驃騎軍又能得到什么好處?
眼前房陵的氐人瘋狂,身后的黑夜空曠一片,蔡瑁站在城門洞內手腳忍不住有些發抖。
英雄半生,難道此刻就走到了末路?
蔡氏私兵在氐人反撲之下,也是開始受傷,死亡,減員。
站在蔡瑁身邊的,都是蔡氏核心的子弟。
蔡瑁看著他們,也從他們的臉上看到了和自己心中一樣的絕望。
蔡瑁咬著牙,忽然大聲喊道:男兒大丈夫,生來當快意!笑飲敵酋血,同赴黃泉路!蔡氏今日血戰于此,某與諸位同進同退!再堅持片刻,援軍就快到了!
蔡氏兵卒聽了,也是齊聲大喝,勉強將陣線維持住。
蔡瑁倒不是真有如此氣概,而是他知道,這條路已經是走到黑了,如果說不能撞破南墻,脫困而出,那么就是撞死在南墻之下!
逃,能逃到哪里去?
就算是他逃了,蔡氏的人大都在蔡洲,又怎么逃?
與其束手而戮,不如在此做最后一搏!
雖然嘴上說得豪邁,可是蔡瑁的心,如墜冰窟,這驃騎軍,要是再不來,我就全完了啊!要撐不住了啊!
詭三國 第3678章進中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