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朝當國公 第二百三十二章 爭吵
尷尬了一會,周顯有些惱羞成怒的喊了起來:“這個趙率教和那個楊參將也太不像話了,既然奉命馳援我大凌河堡,卻又為何匆匆離去,這分明是沒有將我大凌河堡的安危放在心上嘛。”
袁崇煥有些鄙夷的掃了周顯一眼,這個家伙在后金韃子來的時候畏敵如虎,現在韃子走了就開始神氣活現起來了,真不明白當初孫督師怎么會讓這樣一個膽小如鼠的家伙擔任大凌河堡守將的。
或許是袁崇煥那鄙夷的眼神刺痛了周顯的心,他端起茶杯用蓋子捋了捋茶葉,故作漫不經心的問道:“適才你說趙總并和那位楊參將重創了建奴,那么此行你們有多少斬獲啊”
信使不動聲色的回答:“回周大人話,我軍此行斬獲建奴首級兩千百零十六枚,蒙古韃子首級兩千零二十五枚,其余輔兵、包衣等首級兩千六百八十五枚,共斬獲首級六千余枚。”
“當啷”
一聲清脆的聲音響起,周顯手中的茶杯掉在了地上,整個人的嘴巴張成了一個o形,臉上也呈現出一種不可思議的神情,坐在一旁的袁崇煥臉色則是僵硬了好一會,整個物資呈現出一種異樣的寂靜。
“咕嘟”
良久一個吞咽唾液的聲音才響了起來,周顯帶著沙啞的聲音響了起來,“哈哈哈這這怎么可能。”
“吁”
袁崇煥也長吸了口氣,臉色變得格外的嚴峻,他看著信使深吸了口氣一字一句的說:“你知道自己在說什么嗎”
“當然。”信使正色道:“兩位大人若是不信大可派人去枯草嶺探查一下,我軍在枯草嶺外挖了好幾個大坑專門埋葬建奴的尸首,兩位大人可以派人清點一下數量。小人只是封了楊大人和趙大人之命前來送信的,既然現在信已經送到小人便告辭了。”
說完,他沒有理會呆滯當場的袁崇煥和周顯兩人,轉身離開了大堂。
良久,周顯才的道:“這怎么可能這怎么可能建奴怎么可能這么輕易的被斬殺那么多人”
看著有些試論落魄的周顯袁崇煥沒有絲毫鄙夷的心思,因為他此刻的心情騎士跟周顯是一樣的。跟后金打了那么些年的交道,袁崇煥深知女真軍隊的戰斗力,這么些年來,大明跟女真人打的仗大大小小不下數十仗,總體來說都是敗多勝少,往日里能斬獲數十枚首級就足以讓人興高采烈,一兩百枚首級就足以快馬上報朝廷報功了,現在一個不知從哪來的衛所指揮使就敢大言不慚的說斬獲首級六千多,你是在逗我么
當然了,袁崇煥也不是沒想過趙率教的原因,可袁崇煥在遼東效力這么些年趙率教是什么水平他還不知道么,如果趙率教有這個水準一戰能斬獲六千建奴首級的話努爾哈赤早就被趕回老寨赫圖阿拉繼續干他的老本行打野豬了。
沉思了良久,袁崇煥怎么也想不出原因來,不過這場大捷十有八i九應該是真的,趙率教和那位來自的指揮使膽子再大也不敢編出這么離譜的大捷來。最后他只能恨恨的嘆了口氣,瞪了周顯一眼。都是這個家伙,要不是他攔著今早自己早就率領大軍對建奴那座沒多少人的營寨發起攻擊了,這樣一來至少可以在這場大功里分一杯羹,可現在這些功勞全都泡湯了。
且不說袁崇煥和周顯在那里捶胸頓足的后悔,幾乎就在這個時候,內閣也接到了孫承宗送來的錦州大捷的捷報,整個朝廷都震動了。陣前斬獲兩千余枚建奴首級,這可是薩爾滸之戰后從未有過的大捷啊。
朱由校接到這個捷報時第一個反映就是孫承宗在謊報軍功,隨后就打消了這個念頭。孫承宗是什么人他是很清楚的,身為兩朝帝師,孫承宗的人品那是滿朝文武都公認的,如果說連他也做出殺良冒功謊報軍功的事情,那么整個大明他就沒有可以信任的人了。
拿著手中這份捷報,朱由校想了足足兩刻鐘這才派人喊來了首輔顧秉謙、次輔魏廣微、朱延禧、吏部周如磐、兵部黃立極、戶部馮銓等一干大臣前來議事。
“這份奏報爾等都看過了吧”朱由校揚起手中這份孫承宗親筆寫的奏折詢問在場的人。
顧秉謙等人默默的點頭,他們身為閣老和朝廷的重臣這封捷報自然是早就看過了。
朱由校繼續問道:“黃愛卿,你是兵部,此事到底是真還是假啊”
眾人一陣沉默,所有人都將目光看向了兵部黃立極。
黃立極站了出來朝朱由檢鞠了一躬,恭聲道:“啟稟陛下,兵部已于昨日收到遼東緊急送來的建奴首級共有2138枚,其中建奴首級1875,蒙古韃子和包衣的首級213枚。兵部車駕清吏司已經全部清點完畢,證實這些全都是賊酋首級完全無誤。”
“好好啊”
朱由校的右手在龍椅的扶手重重拍了一下大笑道:“孫督師不愧是國之棟梁,遼東諸將都有一顆衛國盡忠之心,這場大捷確實是打出了我大明的威風。對了,黃愛卿、你們兵部草擬出封賞將士的名單了嗎”
黃立極趕緊答道:“陛下,兵部自從收到了孫督師送來的報捷文書以及有功將士名單后便開始做了準備,這份就是兵部草擬的獎賞名單,請陛下御覽”說完,黃立極從衣袖掏出了一份奏折雙手遞過了頭頂。
朱由校大喜:“哦黃愛卿不愧是能臣啊,這么快就擬定好了有功將士的褒獎計劃了快快呈上來。”
一名小太監趕緊上前接過奏折遞給了朱由校,朱由校接過奏折看了起來。剛開始的時候他還是笑容滿面,但慢慢的他的笑容便開始斂去,看完后他深深的看了黃立極一眼淡淡的問道:“黃愛卿,其他的人封賞倒也合適,但是朕以為對這個江寧衛指揮使兼南京東路參將楊峰的封賞還是太少了。真看過孫愛卿的捷報,江寧軍此戰可是斬獲建奴首級五百枚,你們兵部就給了他一個副將的差使嗎”
雖然朱由校沒有罵人,但黃立極額頭上已經開始滲出了一層汗珠,他結結巴巴的辯解道:“陛下,臣和兵部諸位同僚以為,那個楊峰今年才提升為江寧衛指揮使兼南京東路參將,若是短短幾個月時間便再次擢升恐會惹人非議。”
“非議”
朱由校驚訝的盯著他看了好一會,“黃愛卿,朕記得上次楊峰獻上畝產數千斤的土豆時朕就要對他進行封賞,而后被人阻止了。有人告訴朕,說楊峰剛從一五品千戶晉升為三品指揮使,若是此時再升官的話對其恐怕并非什么好事,不如將其派往遼東,待其立功后再對其封賞,是也不是啊”
黃立極結結巴巴的說:“好好像是的。”
“那這個是誰啊”
“是是太仆寺卿霍維華。”黃立極臉上的汗珠更多了,他用哀求的目光掃了眼周圍,期望有人站出來替自己說句話。只是周圍這些老狐貍們一個個眼觀鼻鼻觀心,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你黃立極的破事俺們是絕不會攙和的,誰不知道你黃立極是九千歲的人,要救你也輪不到我們啊。
“那你就是這么封賞的嗎”朱由校指著手上的奏章道:“都督僉事兼大凌河總兵趙率教所部繳獲321枚首級,你們兵部擬定的是擢升其為都督同知、正二品武顯將軍兼總兵銜,并賜白銀兩千兩。副將祖大樂所部繳獲213枚首級兵部也給了他一個總兵銜,怎么到了楊峰這里你就只給了他一個副將,是他繳獲的建奴首級太少還是他沒有給你黃立極送冰敬炭敬啊”
朱由校最后這句話可就是誅心之言了,黃立極嚇得噗通一聲跪了下來,面色變得慘白,連連叩頭道:“陛下,微臣絕無此意,絕無此意啊”
朱由校站了起來大步走到黃立極面前將手中的奏折甩到了他臉上怒喝道:“絕無此意,朕看你就是故意打壓有功之臣。黃立極,你到底是安的什么心”
“臣臣”
面色慘白的黃立極已經說不出辯解的話來了,他這次之所以打壓楊峰其實不止是魏忠賢的意思,而且他還聽說這個楊峰很不受東林黨人的喜歡,打壓一下不僅讓魏忠賢,而且還能討東林黨人的歡心,簡直就是一舉兩得,這種事情他為什么不做只是沒想到這份奏折剛交上去朱由校就大發雷霆,看來這下麻煩了。
朱由校沒有理會跪在地上嚇得說不出話來的黃立極,扭頭問顧秉謙道:“顧愛卿,你身為內閣首輔,此事你認為應該如何處置啊”
顧秉謙站了出來對朱由校躬身道:“起奏陛下,老臣以為君子無信而不立,既然上次在朝堂上當著滿朝文武的面已經做出了決定就不能反悔。此次楊峰立下如此大功,朝廷便應該對其厚賞,臣提議加封楊峰為南京總兵,并授其都督同知、建威將軍銜。”
“嘶”
東暖閣里的眾人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顧秉謙剛才說的都督同知、建威將軍什么的都不算什么,這些東西充其量只能算是一個虛銜,但這個南京總兵可就不一樣了,南京總兵意味著什么這個官職就相當于后世的南京軍區司令的職位,整個南京地區的兵力都歸他管轄啊,這可就相當牛逼了。
次輔魏廣微忍耐不住出言道:“顧閣老,楊峰立功自然是應該褒獎,但是任命他為南京總兵不是不是有些太過了,要知道南京可是我大明陪都,況且我大明自開國以來就從來沒有南京總兵一職,這么一來恐怕有些不妥吧”
戶部馮銓也站了出來:“正是,我大明開國以來就從來沒有南京總兵一職,若是任命楊峰為南京總兵,那豈不是將南京一地的兵馬盡數歸其統領如此一來至南京兵部衙門、魏國公于何地”
“嗯你們都是這個意思嗎”朱由校不動聲色又問了一句,“還有誰反對顧愛卿這個意見的”
沒有人吭聲,眾人相互看了幾眼后東暖閣陷入了沉默。
朱由校淡淡的問道:“顧愛卿,既然你提出了這個建議,自然有你的理由,你說說看。”
“是”
顧秉謙先是給朱由校恭敬的施了一禮,這才看了看周圍的眾位大臣,心中暗自冷笑。這些家伙連陛下的心思都不懂得琢磨,活該你們倒霉、沒看到陛下都為了這事發怒了,你們還要死死咬著楊峰不放,真是沒見過這么蠢的人。
顧秉謙站了起來正色道:“首先臣以為,楊峰雖然資歷尚淺,但他自從入仕一來便屢屢為朝廷立下功勞,先是平定了倭寇之亂,接著又為朝廷獻上土豆這等神器,說是能夠拯救了無數蒼生也不為過,現如今又有斬獲五百建奴首級這等大功,朝廷為何不能破格冊封他為總兵官”
魏廣微反駁道:“可是也不一定非得冊封他為南京總兵啊,別的地方不行嗎譬如宣大、或是錦州總兵就很好嘛。”
“宣大、錦州”顧秉謙似笑非笑的看著魏廣微,“魏大人,你是真糊涂還是假糊涂,楊峰原本就是江寧衛的指揮使,根基就在江寧,你把他冊封到遼東或是宣大去,這是打算釜底抽薪么”
“什么釜底抽薪。”被說中了心事的魏廣微有些惱羞成怒:“他楊峰是我大明的官,要如何冊封他自然由朝廷來決定,豈可任由他自己決定。難不成他還敢抗旨不成”
“若是他真的抗旨不尊呢”顧秉謙森森的說了句。
魏廣微毫不猶豫的說:“那他就是,朝廷就要對其進行圍剿”
“夠了”
只聽到砰的一聲,朱由校猛的一排龍案指著魏廣微厲聲喝道:“魏廣微,你就是這么當次輔的嗎楊峰剛為我大明立下大功,你就要宣布其為,要派兵圍剿他,你就是這么對待有功之臣的接下來你是不是要把在遼東的十數萬將士都逼反,讓建奴入關你才啊”
我在明朝當國公 第二百三十二章 爭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