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舅子 第0983節 六詔開戰
小分隊的繩索成功之后,李恪帶隊往東北攻,繞過了敵軍防線,給敵軍造成一種要被斷后路的錯覺。
伍德華利帶人從正面兩個方向同時圍攻,擺出強攻的架勢,卻只是一次高強度的佯攻,消耗的箭支與火油數量巨大,卻沒有多少短兵相接的機會。
在敵軍分兵到后路阻止李恪的時候,李恪卻帶著士兵利用木筏快速的順流而下。
提前綁好的繩索此時起到了決定性作用,這些強索攔住了順流而下的木筏,讓李恪帶著部隊登岸,然后利用快速組裝的投石車將火油直接攻入敵軍大營。
敵軍大亂,再內合夾擊。
接下來放出北邊的口子,敵軍逃離之后全軍壓上追趕,利用潰兵攻擊敵軍第二道防線大營,若能拿下就一鼓作氣攻下,若沒辦法攻下,也要將第二道防線的摧毀大部分的原先防御工事。
李泰給近衛忠仁出的點子則正好相反。
李泰用的招數是困,派出精銳部隊插在第一道防線與第二防線之間。近衛忠仁要攻打的敵軍軍營周圍沒有大河,卻也是一處易守難攻的坡地。
所以李泰在截斷敵軍后路之后,派兵不斷的將動物的尸體扔進敵軍營所有能夠取水的小溪上游,然后包圍敵軍第一道防線的軍營擺出守勢,同時埋伏第二道防線前來救援的敵軍。
連日不斷的喊殺與戰斗聲,讓第一道防線的人在后衛被攻破,補給全無、又被包圍的情況下,出營與近衛忠仁進行野外的對攻戰。
兩個戰術侯君集與蘇定方都表示支持,很漂亮的小規模戰役打法。
其他幾個營只需要看死他們目標的軍營,任何一只敵軍離開便于防守的優勢地形之后,無論是打埋伏還是同樣地形下的對攻,侯君集與蘇定方信心十足。
秦瓊、崔君肅、唐儉三人擺出只看不說話的態度,秦瓊手握兵符,事實上卻是擺出監軍的架勢,絲毫也不過問軍務。
唯一說的一句就是建議侯、蘇兩位將軍聽一聽伍德華利與近衛忠仁的戰術。
一場國戰,不可能在幾天時間內結束,大唐為了征六詔后勤的儲備足夠打上兩年時間,大唐皇帝李世民給予的戰略方針就是一個字,穩。
話說中南半島從南往北攻,滅六詔的戰役已經開始。
柳木也回到了華亭。
華亭軍港封港,一條運糧的大肚子運河槽船負責裝黃金,這次的搬運連民夫都沒有調用,全部由水師預備役以及東港舶司的護軍負責搬運。
將所有的貨物從海船換到運河船需要些日子,所以柳木帶著羅密歐去了華亭州城。
華亭已經升為州,因為人口早就超過了一萬戶,華亭這里的人口僅大唐戶籍的就有兩萬多戶,加上扶桑族、新羅族、交人、真臘奴隸等,已經接過六萬戶,就是差不多有三十萬人在華亭這里居住,工作,生活。
崔一葉聽聞柳木在華亭臨時停留幾天,特別放下公務來迎柳木。
“你很閑?”柳木見到崔一葉之后第一句話就傷了崔一葉的心,崔一葉可不是一個會需要人同情的主,很淡然的回答道:“是有點閑,最近也沒什么驚天動地的大地,每天三筐文書對于本公子來說,還能抽出時間來品個茶。”
三筐文書很恐怖了。
柳木嘗試過連續處理三筐文書,感覺頭都要裂開。
“很吃驚?”崔一葉笑問。
柳木微微的點了點頭:“原本以為你很閑,所以會來陪我在華亭走一走,三筐文書很讓人頭疼。”
柳木正經說話,崔一葉卻沒打算就此放過柳木,依然是一副云淡風清的神情:“這個就是智商問題了,最近我才學到的新詞,從長安醫圣館內傳出來的,智商問題。”
崔一葉沒直接說柳木智商低,不過意思卻是非常的明顯。
柳木當然懂什么叫智商問題,干笑兩聲沒再回擊,轉身介紹身邊的人:“這位叫羅密歐,來自地中海的一位貴族,去年年底的時候燕王為他請功進封伯爵。”
崔一葉收起笑容,很是認真的用大唐貴族間的禮節對羅密歐施了一禮。
羅密歐趕緊回禮,雖然他不知道崔一葉是誰,但剛才的對話他聽得出來,明顯就是相互間的調侃,很顯然這位的身份不會低。
羅密歐身邊的其他人柳木沒介紹,他們還不夠資格由柳木來介紹。
唯獨羅密歐的老管家柳木提了一句。
對于忠仆,大唐的上層貴族都是非常有好感的,崔一葉立即派人取了一只折扇贈予羅密歐的老管家,上面有他親筆繪畫與提詩。
柳木又對崔一葉說道:“羅密歐代表地中海商團,希望可以采購到十五萬匹各色細麻布用為今年的采購量。地中海商團作過計算,地中海沿岸各國每年對高檔麻布的需求量大約在一百二十萬匹左右。”
“十五萬匹。”崔一葉用疑惑的眼神暗中掃了一眼柳木。
若是別人提到十五萬匹,崔一葉還會解釋一下,柳木能不知道十五萬匹麻布算什么。
別說華亭,就是慈溪那邊沒有大規模的麻布坊,多是以處理原麻、麻制品、絲綢與制作機器為的產業,各色細麻布的產量也接近年百萬匹。
崔一葉瞬間就懂了。
柳木這是準備讓這些地中海蠻子見識一下,什么叫麻布。
這個好辦!
崔一葉吩咐了隨從安排,而后對柳木說道:“今個正好有空,華亭第二紡織坊培訓的新一批學徒織工進入上機實習期,不如去看看。”
“好。”
柳木很清楚的知道崔一葉明白自己的意思了。
為什么選第二坊而不是第一坊,柳木也清楚原因,第一坊因為最先選址的時候考慮到河道運輸的便利,結果讓自己沒辦法再擴張,這才建了第二坊。
第一坊因為面積、地域等種種限制,眼下已經變成精品麻布以及織工學校的地點。
華亭還在策劃建紡織第三坊,是因為一個坊規模過大不易管理,所以達到一定的規模之后,只能再建新坊。
唐朝好舅子 第0983節 六詔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