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來 第一百二十一章 快哉風
之后繡花江兩百多里水路,安安穩穩。
陳平安一行人下船的時候,李槐和林守一都背上了書箱,加上李寶瓶,負笈游學變得愈發名副其實,結果就是讓草鞋少年看著,更像一個大戶人家的少年仆役,如果不是親眼所見,實在無法想象草鞋少年是一位練家子,能夠讓一位大驪上縣縣令身邊的武秘書郎,毫無還手之力,下船之時,仍是給人用擔架抬下去的。
陳平安下穿之前就仔細看過了堪輿圖,不打算穿過宛平縣城,繞城南下之后,要穿過一片雄山峻嶺,估計需要大半個月的腳力,陳平安在船上找當地人問過了,有山路可走,但是比起棋墩山的青石驛路,要難走很多,不通馬車,多是驢騾馱物。
如果不走山路,就必須經過一座郡城,林守一說他尚未悟出純陽符的法門,無法讓那尊陰神遮掩先天而生的陰穢之氣,它多半無法光明正大進入城內,按照阿良的說法,郡城的城隍閣、文武廟以及一位將軍府邸,恐怕都會對陰神產生先天排斥,若是有高人坐鎮,很容易節外生枝。
一行人一邊問路,一邊前行,期間陳平安還跟鄉野村夫、婦人試探性詢問,那些山嶺有沒有古怪傳說,會不會有山鬼出沒。當地百姓看到四個孩子年紀都不大,又背著書箱,便當成了富貴人家跑出去游山玩水的讀書郎,笑著跟陳平安說那邊的山山水水,連個名兒也沒有,哪來的神神怪怪,他們就從來沒聽說過。最后大多不忘跟四人推薦了繡花江的江神祠,說那兒求簽拜神很靈驗,說不定真有河神老爺,每年縣令大人都會帶人在江邊祭祀,爆竹連天,熱鬧得很。
四人入山之前,是正午時分,李槐站在山腳,彎腰作揖,狠狠拜了三拜,抬頭看到陳平安沒動靜,奇怪問道:“陳平安,上回在棋墩山你都拜了拜,說是拜山神,這次咋偷懶了?”
陳平安猶豫了一下,仍是回答道:“我以前跟老人經常進山,學了一點點看山吃土的本事,老人心情好的時候,說過些山勢走向,什么地方會是山神老爺擱放什么金身的地兒,很有講究的,大致上一座山有沒有山神老爺坐交椅,進山之前你仔細看幾眼,就能看出一點苗頭的。加上之前當地人都說這兒沒那些說法,就大致能夠確定我們要走的山路,不是山神的地盤了。”
林守一心念微動,說道:“陰神前輩說了,一個王朝的山水正神,名額有限,不可能處處都有神靈,否則就會泛濫成災,使得地方氣運一團亂麻,加上山水之爭,跟山下爭田地搶水源差不多的光景,反而對王朝不利,所以一般來說,地方縣志上沒有明確記載的山神廟,就不可能出現山神。”
李槐有些失望,“唉,我還想多幾個彩繪木偶呢。”
原來在棋墩山因禍得福,白白拿到手一個栩栩如生的彩繪木偶,讓李槐期待得很,恨不得走過一座山頭就拿到一個,那等到自己走到大隋書院,自己小書箱就能堆滿了不是?要不然自己背后的一個竹箱內,到頭來只放有一個木偶和一本書,太“家徒四壁”了。
林守一氣笑道:“你有什么臉皮說陳平安財迷?”
李槐一臉無辜,“我沒說過啊,我只說過陳平安是君子之財,取之有道。”
林守一冷哼道:“馬屁精!”
李槐大怒,“如果不是我苦苦哀求,你能有小書箱?林守一你有點良心好不好?”
李寶瓶沒好氣道:“閉嘴。”
陳平安在四下無人的時候,就會練習走樁,因為背著大背簍,不敢動靜太大,就讓自己收著力氣和架勢,盡量慢了走,畢竟阿良在枕頭驛傳授十八停的運氣方式,就說過一個慢字,才是十八停的精髓所在,陳平安如今卡在第六第七停之間,死活邁不過去這個坎,剛好拿撼山拳譜的走樁來練練手。
進山走了約莫兩個時辰的山路,李槐已經氣喘吁吁,李寶瓶亦是如此。
陳平安知道這就是所謂“一口氣”的盡頭了,剛好挑了一條溪澗旁邊休息。林守一不愧是一只腳登山的神仙了,氣定神閑,只是額頭微微滲出汗水,比不過陳平安而已。各自找地方坐下,陳平安從自己大背簍里拿出李寶瓶的那把刀,阿良稱之為“祥符”的狹刀,雖然當時阿良說到了“墊底”二字,可陳平安又不是瞎子,而是用慣了菜刀和柴刀的人,甚至連寧姑娘的壓裙刀也借用過一段時間,知道這把刀肯定名貴異常,所以只要四周沒人,就會拿出那塊莫名其妙多出來的小小斬龍臺,用來小心翼翼磨礪刀鋒。
拔刀出鞘后,先往黑得發亮的斬龍臺輕輕蘸水,陳平安蹲在溪畔開始緩緩磨刀,動作舒緩,不急不躁,像是對待小鎮最珍惜脆弱的貢品瓷器。
陳平安喜歡專心做一件事情,尤其是能夠做好的
(本章未完,請翻頁)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
劍來 第一百二十一章 快哉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