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槍皇帝 第一百二十九章 【攔馬墻之戰(上)】
祥興二年十月末,萬安軍城攻防戰正式打響。
攻方:主將忽失海牙,兵力三千。其中戰兵二千,不入火人、雜役約一千。
守方:主將趙獵,兵力二千。其中戰兵一千二,壯勇、輔役八百。
忽失海牙把兵力布置在陵水南岸,木橋前方百步一片高低起伏的山崗上,原本茂盛的樹木與雜草都被清除一空,便于排兵布陣。其實這片地勢并不太適合布陣,只是陵水南岸少有廣闊平地,不是山坡就是樹林,沒得選。
忽失海牙布了個常規五方陣,中軍居中,雜役置后,四方各列一陣,每陣三百軍兵。中軍兵力最雄厚,有三百騎兵,五百銳兵,二百雜役。這三百騎兵全是北庭軍騎士,一色高頭大馬,裹白巾,帶彎刀、圓牌、錐錘、標槍、馬弓等各式兵器,披連體鎖子甲,有的戰馬還披甲。整整齊齊列陣于主將牙纛之下,陽光照著鎖子甲密密的環圈閃閃發亮,整齊而肅殺。
北庭軍是阿里海牙的親軍,總數不過千人,一色的色目人,在元軍戰斗序列里為僅次于蒙古兵的探馬赤軍。這支色目騎軍隨阿里海牙從漠北一直打到廣南,個個身經百戰,以一當十。每逢硬仗,阿里海牙只要派出這支“殺手锏”,無堅不摧,無城不破。這么多年這么多仗打下來,戰損也不過百騎。
北庭騎士俱是精銳,補充不易,加之阿里海牙一直任職荊湖行省,再沒回過老家,所以也一直沒有得到補充。不僅如此,這些騎士中的軍官,還不時會被派遣到新附軍里任重要副職,以監督新附軍將。比如新附軍千戶劉忠孝身邊的色目軍將,就是一名北庭騎士軍官。
因此,這支北庭軍每一個騎士,對阿里海牙而言都彌足珍貴,損失一個都會心疼老半天。前次阿里海牙留給長子百余北庭軍,以之鎮懾瓊州。結果忽失海牙派百戶吐迷速帶一隊三十余人的北庭騎士出海,半是巡邏半是演練,以適應海上風浪。沒想到遭遇龍雀軍,被一頓胖揍,死傷大半,連主官吐迷速都死了。
一次小規模遭遇戰就損失二十多北庭騎士,令阿里海牙心疼不已,震怒異常。如果主將不是他兒子,怕是要砍腦袋。即便如此,也少不了一頓軍棍。這筆賬,忽失海牙全記在龍雀軍、趙獵的頭上。今次阿塔足足給了他三百北庭騎士,他要一舉討還這筆血債。
如果不是顧忌龍雀軍的火槍,光憑這三百北庭騎士,忽失海牙就有把握攻城拔寨,旦夕破城。
關于那一場遭遇戰的慘重損失,忽失海牙后來反復詢問過幸存騎士,“會噴火冒煙鳴響射彈丸的鐵管子”是所有回想起來還面有懼色的騎士的回答。這都是從尸山血海里拼殺出來的勇士啊,竟也如此?忽失海牙既憤怒又好奇,得知是一種前所未見的新式武器擊敗了他的北庭強騎,忽失海牙多少好受了些。后來隨著馬撫機二千新附軍的覆滅,“火槍”這個詞第一次進入他的耳朵。他要看看,龍雀軍的“火槍”究竟是什么。
當忽失海牙陳兵城下時,他首先看到的,不是北庭騎士們描述的一排排架設的火槍,而是兩道彎彎曲曲的攔馬墻。
所謂攔馬墻,是宋軍常采用的一種輔助守城的防御工事。通常在城池周邊筑一道或數道一人高的矮墻,墻后布弓弩手及槍牌手,阻攔敵騎奔近池墻,用弓箭殺傷守軍,算是一種城墻防御的廷伸工事。
正因這兩道攔馬墻的存在,忽失海牙才不得不在陵水南岸布陣,他想討債復仇,首先就得通過那條五尺寬、十二三丈長的木橋。宋軍第一道攔馬墻距離木橋不過五六十步,正是步弓及強弩的有效殺傷距離。
忽失海牙當然知道宋軍之所以沒有毀橋,目的就是利用這木橋在他的士卒過河時給予打擊。忽失海牙并不在乎,他相信麾下的勇士,他也沒得選擇。另從別處造橋,這得費多少時日人工?找小船或扎竹筏子,如此分散而緩慢渡河,豈不是正成為宋軍弓弩手及火槍手的靶子?
權衡之下,不管這木橋是否宋軍陷阱,忽失海牙都必須從此沖過去。
攔馬墻忽失海牙見多了,倒不奇怪,只是這萬安軍城下的攔馬墻垛口未免多了些,每隔數尺就有一個。更奇怪的是,大軍兵臨城下,攔馬墻上竟看不到一個宋軍,而附近也沒有高峰可居高臨下窺探。但忽失海牙確信,墻后一定有宋軍。
攔馬墻上確實看不到龍雀軍士兵,因為士兵都扶槍倚坐在墻后。他們接到的軍令是敵不動我不動。
兩道攔馬墻,第二道墻比第一道墻略高數尺,兩道墻呈階梯狀,不影響射界。墻上每隔三尺就是一個垛口,而一個個垛口十字射孔后,閃動著一雙雙緊張而不失警惕的眼睛……
忽失海牙策騎緩行,身后眾騎景從,大纛獵獵卷揚。騎隊從左右軍陣通道中間穿過,兩邊方陣層層軍士整齊肅然,長槍如林,盾牌如墻,那投森寒的殺意,仿佛連陽光的熱氣都驅散了。
攔馬墻后的龍雀軍新兵有些騷動,被各隊官嚴厲喝止,有些還抽了鞭棍,這才慢慢安靜下來。
第二道攔馬墻后,統領施揚倚靠著土墻一動不動,厚實的雙管獵槍抵靠肩膀,淡漠的眼神透出一絲不屑:這伙元軍來得正好,一場硬仗打下來,這些舊軍新兵才有望成為真正的龍雀軍戰士。
忽失海牙沿著河岸飛馳一圈,兜轉回來,馳至左翼方陣前,猛然勒韁,在戰馬希聿聿的嘶鳴中,抽出彎刀,劃過一道弧光,刀背在一個頭戴鐵盔、身披鐵羅圈甲的粗壯色目副千戶肩甲敲了敲:“古力爾特,你率漢軍左營沖鋒。”
“末將遵命,必破此墻!”色目軍將大吼領命,重重抱拳,臉上橫肉直抖,渾身甲葉鏗鏘作響。
忽失海牙滿意點頭,對這位出身北庭軍的悍將極具信心。
阿里海牙的軍隊由多部分組成:蒙古兵、探馬赤軍、女真軍、契丹軍、漢軍、新附軍等等,標準的元朝軍隊結構。但這結構卻有很明顯的輕重不同。蒙古兵很少,只有一個千戶,不過幾百兵,多是充當戰時督戰隊。探馬赤軍是其精銳,也不過一個滿額千戶。女真軍、契丹軍也各有兩至三個千戶。最多的是漢軍與新附軍,而漢軍又是其大軍主力。
漢軍,是蒙古人對江北、河北乃至燕山一帶被金國侵占百年的宋朝故地軍隊的稱謂。他們雖與江南以南的新附軍同文同種,但脫離故國百年甚至數百年,早已不視自己為宋人。加上金國漢化極高,融合很快,所以多視自己為金人。
這些漢軍與新附軍最大的不同,就是視宋為異國,所以攻打南宋時毫無心理負擔,是元軍征伐江南的馬前卒。
最早漢軍都元帥是宋降將劉整,阿里海牙為副元帥,后因與劉整不和,忽必烈將漢軍一分為二,二人各領一半。故此阿里海牙的軍隊里,漢軍是最多的。忽失海牙所率八千大軍,漢軍就占了三分之一強。
派出最勇猛的悍將,用整整一營三百漢軍,沖擊甚至撕開兩道攔馬墻防線,務必試出宋軍虛實,尤其是火槍的虛實——哪怕全死光都值!
忽失海牙濃重的眉弓陰影下,射出兩道嗜血兇光。
雙槍皇帝 第一百二十九章 【攔馬墻之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