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風華路 第737章 讓人淚流滿面的離家遠行
大唐地域廣闊,南至嶺南,北到漠北,囊括遼東,俯視西域,十二個道的土地加起來何等浩瀚,想要舉國同時開啟科舉只有一個辦法。
這個辦法就是約定一個時間,然后用飛禽傳書通知。雖然各地得知消息的時間有早有晚,但是開啟科舉的時間必須一致。
幾千名紅翎急使并非通知消息的主力。
這一次他們的主要任務是不斷大聲呼喊。
皇帝給眾人的命令是能跑多遠就跑多遠,能喊多大聲就喊多大聲,要讓更多臣民知曉此事,要讓科舉的風潮涌動沖天。
真正負責通知消息的是飛禽傳書,早已在今晨天剛亮的時候放飛出去。
天下十二道,三百六十州,一千六百八十縣,六萬多個已經建成的鎮子,然后是數之不清的散落百姓村莊……
六天時間過去,整個大唐皆知消息。
“于貞觀十二年九月九日,舉國同時開啟鄉試,科場設在附近建鎮之中,由鎮級官員組織監督,東北研究院的士子作為閱卷,望天下臣民早作準備,送家中學子上路前往科場,寒門難得讀書貴,科舉風雨不能擋!”
這是正式的朝堂圣旨,類似于后世的開考通知,只不過這個通知是用飛禽傳書發出,所以天下各道接到消息的時間有所不同。
但是不管如何,六天時間終于所有人都得到了消息。
于是,萬千學子舉步上路,踏上了征戰科舉的人生征程,鄉試只是開始,過關才能繼續,唯有過關斬將一路向前,才能最終聚集京城終極一試。
大唐東方,山東各地!
山東并非大唐富裕之地,相反民間生活略顯疾苦,然而畢竟是孔孟史書之鄉,所以民間貧寒之家多有讀書者。
這一日,清晨!
“娘親,孩兒去了……”一個約莫十三四歲的小童,獨自背著一個沉重的大包裹,他站在狹窄的小路上回頭而望,仍舊看見破敗的村口處全都是人。
全村四十七戶,二百二十三口,無論男女老少,全都送他科舉出行。
有位老大娘滿臉風霜,忽然遙遙對著小童大聲道:“娃娃,好好考啊,路上不要節省吃喝,把咱們給你準備的吃食全吃掉,吃飽了肚子才有力氣,有了力氣才能寫出好的詩文……”
山村窮苦,在百姓眼里吃喝乃是大事,這位老大娘的叮囑很平凡,然而平凡的語言卻最寶貴。
全村一起努力,積攢了一個大包裹干糧,這是送給村中唯一學子的資助,要讓孩子在求學科考的路上不能餓著。
小童忽然覺得眼中酸楚,有種叫做淚水的東西模糊了視線。
一人去考科舉,全村動員相助,大家太窮了,只能每一家節省一點點口糧給他做盤纏。
身后的大包裹很沉重,里面裝著劉家省下來的面餅,裝著李家剛煮熟的野鳥蛋,裝著老大娘從山上挖來的山藥,裝著小花兒妹妹最喜歡吃的煎餅……
小童淚水模糊,他再次看了一眼站在村頭的百姓們。
李大娘,王老爹,從小一起玩的鐵蛋哥哥,住在家旁邊的小花兒妹妹……
雖然淚水模糊眼簾,然而鄉親的音容笑貌卻清晰出現在腦海,最終所有鄉親的音容笑貌漸漸消失,變成了一張飽含期望面帶滄桑的臉。
那是他的娘親!
小童忽然放聲悲號,噗通一聲跪在地上。
他大聲哽咽道:“娘親,孩兒去了,西府趙王賜下機會,天下寒門再啟科舉,此去孩兒必然奮勇爭先,要給娘親博一個科舉童生的榮耀……”
由于隔得老遠,他娘親并不能聽到小童說了什么,但是母子之間隱約有種天性,只見那個含辛茹苦的女人遙遙不斷揮手,大聲道:“兒子,好好考啊!”
好好考啊!
多么簡單的話語!
然而就是這簡單到極致的話語,卻包含了窮苦百姓最大的希望。
科舉選拔士子,天下寒門皆有機會,這是不需要去投奔大家世族就能逃脫苦海的機會,也是能讓自家孩子不用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機會。
小童跪在地上磕了三個響頭,忽然咬牙從地上站了起來,他再次看了一眼村口眾人,毅然轉身朝著遠方奔跑。
日光浩浩之下,照出一個略顯單薄的身影,小童背著一個大包裹發足狂奔,口中不斷發出嗚嗚嗚嗚的悲號。
大唐西北,隴西荒涼。
黃土高坡此時尚且布滿綠植,并非后世那種一望蒼涼昏黃的顏色。
山林溝壑之間,也有小童踏上征程。
這次卻是三個小童,在一個少年的帶領下背著包裹。
身后是一條泥濘的土路,剛下完秋雨顯得特別濕滑,然而無數百姓正站在村頭遙遙相送,有人高聲渾放在唱送行的歌。
三個小童淚流滿面,少年同樣淚水沾襟。
他們陡然一起回頭,噗通噗通跪倒在泥濘的大地上,四個嚎啕放聲道:“娘親,諸位村中父老,我們去了,去科場之上博一博……”
皇帝昭告天下的圣旨說得明白,西府趙王寫在圣旨上的詩句讓人鼓舞,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鄉親們,等著我們回來吧,我們會考中鄉試,然后去爭鋒府試,道試,甚至前往長安沖擊殿試。
唯有奮勇爭先,寒門才有機會,窮人的孩子早懂事,他們想要改變祖祖輩輩受窮的悲苦……
大唐南方,江淮之地。
一條小河水流顫顫,一條小舟緩緩泅渡,撐舟的漢子渾身肌肉虬結,奮力將船篙惡狠狠插向水中。
遠處小河岸邊站著幾十個百姓,正在不斷揮手送別小舟,有個老大爺顫巍巍不忘高叫叮囑,道:“老四你撐船慢一點,不要讓娃娃們顛簸了舟船,考科舉是大事,萬不可在路上有了疲乏。”
撐船的漢子哈哈大笑,面上卻帶著一股少有的凝重,大聲回答道:“二爺爺放心,小舟穩著吶,都回吧,你在再這樣送下去,娃娃們哭也哭壞了……”
他說的沒錯,小舟上幾個童子少年此時正哭的稀里嘩啦,有個最小的娃娃約莫也就十歲年紀,隔著小河不斷在呼喊娘親娘親。
但是,雖然不舍得離開母親,雖然口中嗚嗚嗚嗚不斷在哭,但是小娃并沒有說一聲我要回家,反而更加堅定了要去參加鄉試的念頭。
小舟兩側放著很多魚干,這是江淮之地百姓用來果腹的糧食,魚干缺少鹽巴吃起來腥膻,然而童子少年們卻感覺萬分的珍惜。
這是村中宿老東奔西走,這是各家各戶咬牙拼湊而來,他們沒有銀錢當做盤纏,這些魚干就是趕赴考場唯一的資糧。
來吧,科舉!
來吧,科舉!
我們窮人什么都不怕,只要餓不死,就能向前沖,西府趙王賜下了機會,就算再苦再難也要堅持下去。
小舟悠悠,不斷泅渡,岸邊相送的人影漸漸模糊,幾個小童忽然拿出各自手抄的書本,對著日光大聲朗讀起來。
“日出東方,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潛龍出淵,鱗爪飛揚……壯哉我大唐少年郎,前途似海,來日方長……”
這是西府趙王的勸學詩,寫進了皇帝昭告天下的圣旨之中,殿下的勸學詩寫的真好啊,原來我們窮人家的孩子也是壯哉少年郎。
白云悠悠,變幻蒼狗,小舟在河流上不斷前行,兒童們的讀書聲蓋過了水聲,遠處天水相接之處,日光照在水面宛如魚龍在舞,仿佛真想趙王詩句中寫的那樣,潛龍出淵,鱗爪飛揚。
壯哉我大唐少年郎!
大唐西南!
大唐東南!
大唐漠北!
大唐東北!
天下十二道,風起而云涌,無數小小的蒙童,無數貧寒之家的少年,甚至無數已經被歲月蹉跎了年齡的中年。
貧寒士子背著包裹,帶上了全村人勒緊褲腰帶積攢的口糧,跨越千山萬水,心中志向長安。
我歸來時,當回報家鄉……
科舉,開了!
大唐風華路 第737章 讓人淚流滿面的離家遠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