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豪 第四百九十四章:兵變
“咳……”
陳凱之說出了第二句話后,終于從馬車里傳出了一聲輕輕的咳嗽聲。
一旁的宦官似乎會意,貓著腰,輕輕地自外卷開車駕的簾子。
隨即,只見在這車里,一個老婦人盤膝而坐,她似乎并沒有穿朝服,身上只是一身上好緞子的衣裙,鶴發童顏的模樣,顯得保養極好,卻又令人感受到她身上油然而生的貴氣。
此時,她雙眸微瞇著,很是仔細地打量了陳凱之一眼,只輕描淡寫地道:“慕氏可好?”
太后姓慕,一般人只稱之為太后或者娘娘,也有人稱之為千歲。
可第一次,陳凱之聽到有人稱她為慕氏,好吧,這個稱呼,有點怪怪的。
陳凱之便道:“娘娘一切都好,只是對太皇太后甚為掛念。”
他的回答還算得體,在太皇太后這種人面前,不需要表現,但是絕不能出錯。
太皇太后一副平淡的樣子,神色間似乎沒有什么波動,眼眸微微垂了垂,道:“難為她有心。”
她只說了這么一句話,而且聲音里聽不出任何情緒,這反而讓陳凱之有些尷尬了,接下來似乎當該說一些奉承的話,可又不知從何下口,陳凱之心里想,倘若吾才師叔在此,想來必不會如此吧,他的道行還是不行啊!
其實倒不是陳凱之應對失措,只是雙方之間的代溝太嚴重了,何況陳凱之深知,他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所以才不知答什么好。
倒是這位太皇太后突然道:“你叫陳凱之?”
還好,總算沒有因為無話可說陷入真正的尷尬……
陳凱之頓感松了口氣,連忙道:“是,臣陳凱之。”
“聽說過你,倒是個文武雙全的俊杰,朝廷多一些你這樣的人,不是壞事。”太皇太后似在鼓勵,可她的語氣,卻是平淡得可怕,這反而使人摸不太準這句話是褒是貶了。
一旁的陳贄敬卻是附和起來道:“是啊,母后,陳凱之是難得的人才。”
太皇太后卻沒有接腔,而是沉默不語。
可在陳凱之心里,卻不得不佩服這太皇太后的厲害,無論是在他,還是在陳贄敬的面前,她總是掌控著主動權,使陳贄敬和陳凱之都陷入被動,以至于二人都不知該說什么好,最后的結果便是她說一句,二人只有乖乖地招架。
此刻的太皇太后神色淺淡,讓人看不出任何的情緒,自然難以猜測她的心思。
陳凱之,趙王都在暗暗猜著太皇太后的喜怒,卻突然聽她道:“哀家聽說,長公主的駙馬和你有一些仇隙?”
這突然拋出來的話,令陳凱之不免一愣。
呃,這是一個無法回答的問題。
又或者說……陳凱之覺得有點兒發懵。
他和廣安駙馬的齷蹉,也不過是一個月前的事,而太皇太后遠在甘泉宮,和洛陽相隔著重重關隘,不是說太皇太后在甘泉宮里深居簡出的嗎?不是說太皇太后不問世事的嗎?
可這輕描淡寫的一問,陳凱之頓時有一種太皇太后雖是從未謀面,卻掌控了全局,洞悉了人心的感覺。
這種小齷蹉尚且都知道,那么洛陽還有什么事是瞞得過這位太皇太后的?而太皇太后只怕,并不只是在甘泉宮里頤養天年這樣簡單吧。
原以為,這位曾經殺伐果斷,為了扶立先皇帝正君位的太皇太后已是隱居了起來,可現在才知道,從前那個造就了一夜之間洛陽喋血,無數人身首異處的太皇太后,只怕并沒有變。
她還是那么的強悍。
那么,陳凱之又該如何回答呢?
長公子也是太皇太后的女兒,當然,陳凱之深信,太皇太后的消息渠道絕不是長公主,因為那廣安駙馬在外有個兒子,如今死了,他雖想要報仇雪恨,卻是絕不敢對長公主吐露半個字的,只怕現在長公主還蒙在鼓里呢。
這個問題讓陳凱之一時不知道怎么答,竟是有些無措起來,幸好陳凱之早就磨煉出老成,只是怔了一會,便回過神來,他想了想,便立即回答道:“回娘娘,只是一些口角罷了,臣萬死之罪,行事不謹,沖撞了駙馬都尉,請娘娘恕罪。”
一直淡淡然的太皇太后,竟是笑了笑,道:“你科舉做官也有一年了,若是當真行事不謹,只怕也不能來迎駕吧。”
陳凱之訕訕一笑,他還能說什么,謊言被識破了,是呢,不謹慎,太后也不會讓他來迎駕,能派來迎駕的人,就算心眼不多,那也絕對不是個看上去傻大粗的人。
陳凱之便道:“娘娘慧眼如炬,臣佩服不已。”
太皇太后只是點了點頭,旋即抿嘴一笑道:“是個好孩子,來人,待會兒,賜他一枚如意。”
陳凱之并不覺得自己討好了太皇太后,才得來的賞賜,大抵,賞賜東西,只是她的習慣吧。
這時,又聽她徐徐道:“今夜,就在此歇下吧,明日再由你們護送回京,還有兩天的路,是嗎?”
陳凱之剛要回話,陳贄敬卻已搶在了前頭:“母后,兒臣來的時候是兩天,不過是心憂母后,所以趕路急了一些,不過娘娘的車駕,怕是要慢上一些,多半是需要五六日才能到達。”
太皇太后嘆了口氣道:“是啊,當初去長安的時候,并不覺得路途遙遠,那時候,身子還算康健,現在老了,這一路,受不起顛簸,慢就慢一些吧。”
當天夜里,太皇太后便在澠池縣歇下,那縣令殷勤無比,忙前忙后的照料太皇太后和趙王,不過對于陳凱之這些勇士營的護衛,就實在是不太周到了,完全把他們晾在一邊,根本不當一回事。
這也可以理解,事有輕重緩急,人家眼里,自然是那些至高無上的存在,反而是陳凱之這些人,多半也沒多少心思顧得上。
雖被怠慢了,不過那縣令的做法,陳凱之也是可以理解的,因此他也不計較。
于是陳凱之等人便被安排在了甕城,露天扎了營,好在那縣令總算是送來了一些糧食和蔬菜以及酒肉來犒勞,陳凱之卻是命人將酒水退了回去,米面和蔬果還有一些肉食則是留下。
當夜架鍋炊煮,沒人管束,其實也快活得很。
這樣的生活,他們其實是喜歡的,若是被人照料著,指不定他們就不自在了,要時時刻刻約束自己的行為舉止,而現在沒人管束他們,便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這是人生快事。
而這個時候,在洛陽城里,為了迎接太皇太后,各部也是焦頭爛額。
只見自西城門通往洛陽宮的大道,已是修葺了一番,甚至官軍已開始有意地凈空街道,而宮里,自然是一場掃除開始了,無數的宦官和宮娥開始清掃,尤其是那閑置了許多年的萬壽宮,更是一時間熱鬧了起來,好好地裝飾一新。
只是在這個時候,同樣一封自西而來的信件,卻是快馬送到了洛陽。
這是一封急奏,快馬加鞭,送奏的快馬一到了通政司門口,座下的馬已是累得吐起了白沫,直接倒地不起,這送信之人則是口里大叫著:“晉城兵變,晉城……兵變……快,十萬火急,晉城……兵變。”
這人氣喘吁吁的,自身后的竹筒取出一封急奏,不等門前的差役接過,便已搖搖晃晃的倒地不起。
門前的差役,哪里敢怠慢,火速地取了急奏送去給當值的職事官。
職事官取了一看,頓時嚇得魂不附體,整個人都怔住了,拿著急奏的手微微顫抖。
晉城……兵變了。
說到晉城,這距離長安和洛陽并不遠,在黃河以北,幾乎與長安、洛陽遙遙相望,而這……并非是最恐怖的,真正恐怖之處在于,晉城乃是對北燕的前線,正因為如此,這不是尋常的府縣,而是軍事要塞。
當年北燕入侵之后,大陳的朝廷為了應對邊鎮的隱患,尤其是敵人入侵時,當地的武官不能夠立即做出反應,反而猶豫不決,等待朝廷的旨意,因此,便在各處邊鎮,設立了大大小小的數個節度使,給予了節度使比較大的權利,這晉城,乃是節度使的轄地,晉城節度使其實轄地并不多,不過三府十九縣罷了,人口不過六七十萬,屯駐的兵馬,亦不過萬余人。
只是在那晉城,卻要錢有錢,要糧有糧啊,可以說自成體系,完全可以自給自足,而之所以發生兵變,根據急奏中的記錄,說來也是可笑,卻是因為一個家事。
那晉城節度使劉政喜愛自己的小兒子,而長子本當被推舉為下一任節度使,事實上,他的長子在軍中,也一直頗有威望,幾次帶兵深入北燕探查,為士兵所愛戴,可問題就出在劉政的推薦上,節度使的接班人,一般都會被推薦為都尉,如此一來,無論是朝廷還是晉城的軍民,便都曉得,此人便是節度使的繼承人,誰料到,這劉政推薦的繼承人居然是自己的幼子劉馳,于是他的這長子劉壁大怒,隨即就帶領士卒發生了兵變。
聽說,求票得有底氣,老虎依舊是那個辛勤勞動的老虎,月中了,求點
大文豪 第四百九十四章:兵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