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休閑文學吧>>漢兒不為奴

第七百一十章 好男兒留的什么辮

更新時間:2016-09-28  作者:傲骨鐵心
漢兒不為奴 第七百一十章 好男兒留的什么辮
太平軍新二鎮奉命攻打位于贛州東北的興國府。ω雜●志●蟲ω鎮將朱慶來親率一旅兵連破清興國守將康清泉設置的木城五座,俘斬清兵千余人。24日午時,太平軍進至距興國城五六里處,康清泉揮軍迎戰,為太平軍所敗,退入城中。次日,太平軍開始攻城,當時上游暴雨,致使河水泛漲,不能涉渡。朱慶來遂命在西、北兩門外和南門旱路上挖濠栽樁,防止清軍突圍。

連遭慘敗,又與南昌、吉安失去聯系,興國孤城一座,清軍軍心不穩。太平軍圍城只兩日,清軍便行瓦解,于日夜間出東門渡河逃竄。太平軍占領興國城,清興國知府章天聞自縛投降。朱慶來命章天聞仍為興國知府,命發榜安民,留兵數百以鎮地方,其余諸部乘勢尾隨追擊清軍,向寧都方向展開攻勢。

敗逃清軍為北方客軍,沒有什么本鄉土地的觀念,逃跑路上竟然大肆禍害百姓。此時明清相爭,天下未靖,稍有家財的人都是把金銀財寶埋藏起來,等天下太平之時再取出。有地方百姓看到清軍過來,不以清軍乃是敗逃而來,懾于清軍往日威風,紛紛獻上吃食,不想清軍卻將百姓抓起,拷問誰家有錢,隨后便將有錢之人架在火上烤,若是苦主不肯將藏錢交出,便活活烤死。有些肥胖之人,往往死后一地油脂,極為惡心慘烈。

除了拷打索錢,清軍更是擄掠婦女,百姓家中稍有姿色婦人盡被擄去,或帶往偏僻處淫恥辱,或當其父兄之面作樂。有清軍敗兵逃命之時有搶得船只,索性將搶來女人綁在船上,沒日沒夜的就在船上胡搞。若是這些搶來的婦人稍有哭泣,立時就是砍下腦袋。

清軍敗兵作惡之舉激起興國、寧都百姓憤怒與不滿,兩地數萬百姓自發割辮,或圍攻縣衙,或為太平軍向導,或于道上伏殺清軍,或為太平軍提供情報,使得新二鎮進軍神速,數日間便下縣城六座。

有關清軍在興國、寧都等的暴行傳到正在指揮攻打吉安城的周士相耳中,當場書寫手令,命凡屬興國、寧都清軍不得納降。負責攻略興國、寧都、廣昌等地的朱慶來接到手令后,當即下令將已降與被俘的清軍600余人盡數坑殺,同時命將繳獲清軍搶掠財物發還苦主,婦人亦一同發還,此舉大得民心

永寧縣屬吉安府,因提督府調令,原駐縣城綠營兵勇400移駐府城,以協防抵御南方粵匪。該城防務由知縣管涌潮征招鄉民青壯填充,城中具體防務由把總洗千軍負責。

這日,管知縣于縣衙后堂設宴宴請城中士紳大戶,商議籌糧募餉事,卻有守城兵勇來報,說是來了一大幫子永新縣的營兵,正鬧著要進城。

永寧東面就是永新,永親的兵怎么跑到永寧來了?難道永新失守了?

管知縣和洗把總吃了一驚,那幫縣中士紳大戶也是人人變色。眾人都知道事關重大,當下就簇擁著知縣老爺往城頭一觀,看是否真是東面永新過來的潰兵。

眾人上城之后,果見城下有兩三百綠營兵丁正在吵鬧。這些士兵衣衫破爛,不少兵丁身上還帶著繃帶,顯是負傷在身,大部分士兵手中都沒了兵器。見城上守軍不開城門,這些營兵群情激憤,罵爹罵娘的不堪入耳。

聽這些營兵罵得難聽,士紳們不由皺眉,管知縣卻顧不得計較這些,探出身子伸頭大聲問道:“你們從哪里來?”

“永新!”

真是永新的兵?

管知縣心下一突,仔細看了看,又喝問道:“你們楊千總何在?”

管涌潮口中說的這楊千總乃是吉安總兵楊文遠的侄兒楊孝忠。沾其總兵叔父的光,那楊孝忠年紀輕輕就任了千總官,三月管涌潮往府城公干的時候曾和陸知府一塊吃酒,席上便有楊孝忠。那楊孝忠雖說是個武官,不過其人卻頗是風雅,很好讀書,也很敬重讀書人,每年都自掏腰包支持縣中家境貧寒的學子進學,因此頗受士紳百姓好評。管知縣和楊孝忠有過幾面之誼,聽到城下是永新的兵,自是要問一問楊孝忠的下落。

聽了城上叫喊,城下一個把總從人群中走了出來,仰著脖子喊道:“城上的,太平寇打進永新城了,楊千總叫賊寇給殺了,賊寇堵了往吉安的路,咱們沒處跑,這才退到你永寧來你們快開城門放我等進去,不然那太平寇來了可沒人幫你們守城,他們可在后面追著呢,用不了多久就打過來了!”

太平寇奔永寧來了?!

管知縣和一眾士紳們都是大吃一驚,有兩個膽小的士紳更是嚇得兩腿一軟,險些跌坐在地。城上的兵丁青壯聽了也都是人人變色,洗把總的腮幫子也抖得厲害。

管知縣很慌,縣里本來就沒有多少駐防營兵,前幾天總兵大人一紙調令就調走了大半,現在就余200多兵丁,要不是緊急征召了千余青壯上城協守,恐怕城頭上都看不到多少人。他天天燒香盼佛祖保佑,太平寇都往府城、省城那去,別惦記著他這小地方,哪曾想佛祖不保佑他,那天殺的太平寇竟然還是來了。心里慌得很,可管知縣還是強打起精神,穩住心神,問那把總道:“太平寇來了多少人?”

“這哪個曉得,我等光顧著逃命了,誰敢掉頭去打探啊不過估摸著怕不下千人。”那把總一臉不耐煩。

不下千人?

管知縣的臉色難看到極點,這要是來的太平寇不多,他發動全城上下一起守,總能撐過去。可這一來就不下千人,城里這點人手恐怕頂不住啊。

那把總一路逃命過來,嗓子早就冒煙了,見城上光顧著問東問西,也不開門放他們進去,不由急了,叫嚷中道:“還磨蹭什么,趕緊放我們進城,要是太平寇打過來,好歹我等還能幫著守城。”

聽了這話,頓時有士紳就直搖頭,“縣尊,不能放他們進來,這吃了敗仗的兵可是信不得啊!”

其他人聽了這話,想了想都是紛紛附和,不同意放這些永新的潰兵進城,因為他們擔心這幫敗兵進城后會搶劫作亂,那后果可比太平寇打來差不了多少。這年頭,只要不是本鄉本土的兵,那都是信不得的。把總洗千軍沒什么主意,拿眼看著管知縣,聽他的決定。

管知縣很是猶豫,在那沉吟不語。城外永新兵見城上沒有反應,也都急了,在那不斷的叫嚷催促。守城的兵丁青壯們沒有知縣老爺的命令自然是不敢開城的。

沉吟許久后,管知縣才下了決心,咬牙吩咐洗把總道:“開門,放他們進來。”

洗千總遲疑一下,道:“縣尊就不怕這些潰兵為亂?”

管知縣搖頭道:“他們疲憊不堪,傷痕累累,如何有心作亂?再說都是朝廷的官兵,我身為朝廷命官,又如何能拒他們于門外。”有一點管知縣沒有明言,他怕他要是不放這些兵進來,萬一叫人奏上巡撫衙門,就吃不了兜著走了。

眾士紳見縣尊老爺決定了,便不敢再反對。于是洗千總命人打開城門,城外的兩三百永新潰兵立時如見救星般,激動的沖進城中。還好,這些潰兵進城之后都很老實,士紳們擔心的作亂搶劫的事沒有發生。管知縣又讓洗把總將這些潰兵安置到軍營中,大抵過了不到半個時辰,城外遠遠就聽到馬蹄聲,灰塵卷土揚上半空,竟真是太平寇殺到了。

打來的太平寇人數真不少,光騎兵就有好幾百,余下都是步軍,看著怕是有一兩千人。這些太平寇兵臨城下后沒有馬上開始攻城,而是往城中射了幾封勸降信,前幾封都是好言好語,最后一封卻是威脅再不開城投降,破城之后他們便要城中文武官員連同他們的全家老小統統殺光。

一幫士紳都嚇壞了,有人便勸管知縣開城投降,可管知縣卻咬緊牙關,寧死也不肯降賊。領兵的把總洗千軍平日得了管知縣不少好處,加上他全家老小都在吉安府,所以也不敢降。他怕他要是投降的話,自己全家老小就會被清軍殺害。

為了穩定人心,同時也為激勵青壯百姓奮勇,管知縣開了庫房,把縣中剛收上來的稅銀全拿了出來,加上士紳大戶們籌的一些錢,給每個兵丁發了十兩銀子賞,青壯則是一人三兩,另外殺豬備酒,又是領著縣丞和主薄他們挨門巡視,一番動作下來,城中人心稍穩,局面看著還是能有所作為的。

深夜,城內卻突然生了變故。有數十人在城中到處點火,霎時火光沖天,風助火勢,城中燒成一片,城頭上的守軍立時大亂!片時功夫,白日放進城中的永新營兵就沖到城門奪城,他們殺散守城的永寧兵丁和青壯,踏著他們的尸體打開城門,將早在城外等侯的太平寇放入城中。

變故發生時,管知縣正和縣丞林遠康、把總洗千軍等人商議明日城防事,得報那些放進來的永新兵竟然做了太平寇的內應后,管知縣悔得腸子都青了。但事已至此,他除了一死以報君王,也是無能為力了。

管知縣絕望的到后堂尋夫人準備自縊殉國,縣丞林遠康卻和洗把總帶人去組織兵丁青壯抗擊太平軍。

“長毛發匪,我與你們拼了!”

手無縛雞之力的永新縣丞林遠康雖然害怕得要死,但卻奮勇揮舞一柄長劍,帶著家中老仆勇敢沖向太平軍。

“難道我還不及一文弱書生!”

把總洗千軍被林遠康的忠義之舉感動,帶著手下親兵不要命的和太平軍廝殺在一起。然而他們雖然英勇,但畢竟寡不敵眾,加上城中早已遍布太平軍,真所謂大勢已去,又如何能力挽狂瀾。只片刻功夫,洗把總和手下的親兵便都被太平軍剁為肉醬。

林遠康身中數刀仍兀自和太平軍拼命,雖努力揮劍欲砍殺太平軍,但奈何卻是傷不到一人,那些太平軍有意逗弄于他,待其力竭之后方一擁而上將其亂刀砍死。管知縣沒死成,歸根結底是他還是怕死的。繩子套到脖子那一刻,他心軟了,于是他便被太平軍給綁著送去見他們的主將。

太平軍的主將沒有進城,而是在城門那里。管知縣被押到城門時,便發現白日他放進來的那幫永新潰兵都在,那個誆騙他的把總也在。

那把總并不是在那太平軍主將面前為自己邀功請賞,而是拽著自己腦后的辮子,沖他的一干手下喊了一聲:“好男兒留得什么辮子!”爾后拿匕首狠狠切去自己的辮子,手下有樣學樣,人人大吼割斷了腦后金錢辮。

那太平軍主將看到了被押過來的管知縣,問部下此人是誰,待得知便是永寧知縣后,那主將不耐煩的揮了揮手,對部下道:“白日說過不降便殺他全家老小,你還把人帶過來做甚?”

漢兒不為奴 第七百一十章 好男兒留的什么辮

上一章  |  漢兒不為奴目錄  |  下一章

休閑文學吧提供免費小說,請讀者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