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十字 第七章 南亞之虎(5)
日軍持續不斷地射擊,仿佛扣住扳機要打光所有子彈似的,美軍只能以加蘭德步槍和有限的機槍火力對射。幸而柴崎為最大限度地追求隱蔽性和防御力,將貝蒂歐的地堡修建得很低,不但射孔低、射界也窄,中途若有比較高達的突起障礙物,日軍子彈就無法關照到美軍了。
陸戰3師也不是第一次上陣的初哥,在布干維爾、蒙達、萊城多個島嶼爭奪戰都與日軍血戰過,因此士氣還能維持,上灘后的幸存士兵并未完全崩潰,而是巧妙地貼緊沙灘,尋找石頭、木頭和其他可用于就地掩蔽的東西,并挖掘簡易工事以躲避炮火。然后再用緩緩前進的辦法從側面迂回到正面火力點附近進攻,用甜瓜手雷或炸藥包將地堡炸毀——只是效率實在低了些。
此時美軍建制已亂,除登上灘頭、在沙灘上匍匐前進的部隊外,其余各單位散兵大多被阻擊在一道低矮的沙堤下,欲進不得、欲退不能。正是盛夏季節,驕陽把沙灘烤得火辣辣的,臉貼在沙子上仿佛要被燙熟,痛得大兵們呲牙裂嘴,但沒人敢抬起頭輕松一下——凡敢于這么做的同伴,都被頭上幾寸高地方瘋狂射來的機槍子彈干掉了。
大嗓門柯特上尉所在的B連處境不錯,他們克服了珊瑚障礙物和日軍的輕武器封鎖,巧妙地用無后座力炮從側面端掉了日軍兩個工事,不但整體推進了100多米,還贏得了一大片可躲避的洼地和彈坑——這都是406mm艦炮的杰作。但隨后他們就遭到了猛烈的側射,不得不暫時縮在里面一動不動,所有人緊緊挨著蹲在坑里,大氣也不敢出一聲。這時候要有一顆手雷或炮彈砸下來,一窩子人都得報銷。總算夠走運,沒受到這樣的熱情“關照”。
在紅一灘頭登陸的其他友軍部隊可就大大不妙,起先這里是驅逐艦火力覆蓋的重點,多處日軍工事遭摧毀,登陸非常順利,推進速度也快,但就在一個多連步兵向縱深推進后,日軍突然從他們身后的凹陷處翻出了幾個隱蔽的火力點,另外在登陸部隊側面也開始射擊,所有兩棲車第一時間就被鐵拳擊毀,步兵們還沒弄清楚怎么回事,就被身后、側翼呼嘯而來的子彈一一撂倒。最終,這片灘頭上登陸的200余人全部戰死,一個不剩。
鐵拳現在是日軍最得心應手的進攻武器,與手雷相比,鐵拳威力要大得多,無論是密集人群還是裝甲車輛,沒有一發鐵拳對付不了的東西。這種超級便攜、發射簡單、隱蔽性好的單兵武器很受日軍喜歡,特別是安裝反步兵散彈的鐵拳,效果比迫擊炮還好,一炸就是一打片。不少老兵因為有長期的擲彈筒使用經歷,打起來非常準,經常在60米外直接命中目標或人群,打得美軍苦不堪言,效果比德軍自己使用強得多。
美軍雖然有較多的無后坐力炮和巴祖卡火箭筒,威力、精度都要超過鐵拳1號,問題是太過于笨重,在短兵相接的時候沒等打上幾次,日軍的鐵拳就飛過來了。
從13點到16點,短短幾個小時之內,首批登陸的三個陸戰營傷亡過半,從距離最近、觀測位置最好的北卡羅來納號上看下去,灘頭上、礁盤上、海水里布滿了美軍陸戰隊員的尸體,看上去觸目驚心。偏偏威力巨大的主炮還不能用,只能用127mm的高平兩用火炮發泄一下火力,但即便這樣,依然壓制不住地堡里日軍的火力。
“必須派更多的坦克和部隊上去!”在后方觀戰的戴文急紅了眼,聲嘶力竭地吼道,“還要派噴火兵上去,日軍就是一群土撥鼠,我要把他們全部燒焦、烤焦!”
用噴火兵對付工事是前面幾次島嶼爭奪戰里總結出來的經驗:不但威力巨大,還不必受敵軍地堡低矮、射擊孔狹小、有多處拐彎的影響,只要火力能從開口中噴進去,里面守軍必死無疑,幾乎沒有能漏網的。
“你冷靜點。”霍蘭德皺起眉頭,“這么猛烈的炮火,負重大的噴火兵怎么上去?”
“要不試試噴火坦克?”有參謀建議道,“我們帶了好幾輛。”
霍蘭德眼前一亮,點頭道:“好,這個我同意試試看。”
“不能光上坦克,必須要有步兵。”戴文焦急地說道,“讓7團去增援3團吧?敵人似乎不像預計得那么少,這么猛烈的火力,估計至少有2個大隊。”霍蘭德對此也同意了,他也認為當初估計日軍只有1000最多2000的想法過于樂觀了。
16:34,作為支援的2個營美軍分成第四波和第五波繼續登陸,由于兩棲車在前面交戰中折損了大半,現在數量不足而導致大多數人被迫改乘登陸艇。
登陸艇離岸距離完全視潮水而定,偏偏吉爾伯特的潮水還是一種不規則的小潮,每天漲落幾次,稱之為“捉摸不定潮”。漲潮時水位上升1.3米,停潮3小時;以后3小時落0.3米,再停止兩個半小時。到18:15時水位又下降0.6米;2小時后又再次上升1.1米……這是一種“高的捉摸不定潮”,如果幸運地碰上它,登陸艇便能爬過礁盤。還有一種“低的捉摸不定湖”,漲時水位上升不到一米。停潮和復漲時間不定,登陸艇無法爬上礁盤。兩種潮的可能性各占一半。
美軍選擇7月登陸本來是位,不巧4點多時正好第一波落下,礁盤水比起中午淺了不少,登陸艇雖然勉強過得去,但距離靠灘頭還有很長一些距離,士兵被迫涉水而過。腳下是鋒利如刀鋒的珊瑚礁,前面是日軍不時發射過來的炮彈。運氣欠佳的美軍士兵在登陸過程中被大批屠殺,鮮血染紅了海水。而近在眼前的北卡羅來納號因為怕傷著自己人,只有眼睜睜看著這種慘狀一再發生、一籌莫展。
第五攻擊波中除常規謝爾曼坦克之外還有5輛噴火坦克一起登陸,但他們搭載的登陸艇卻被提前擊中,有幾艘勉強開上礁盤,打開前艙門放出坦克沖灘,有幾艘直接就擱淺在礁盤處,工程兵們費盡心機也弄不出來坦克,只能指望驅逐艦能過來把他們拖走,可現在驅逐艦都忙著壓制島上火力,根本騰不出手來。
最終成功沖上海岸的只有7輛普通謝爾曼和3輛噴火坦克,灘頭上到處是倒臥的美軍士兵和傷兵,坦克一邊得關注前面的敵軍反坦克火力,一邊還得留意不要碾到自己人,推進十分緩慢。結果一輛陷入礁盤中彈坑不能動彈,一輛被地雷炸毀,一輛被日軍炮彈擊毀。不過噴火坦克的運氣不錯,居然全都成功向前推進了。
有坦克壯膽之后,匍匐在地面躲避機槍火力的陸戰隊員們立即有了主心骨,不緊不慢地跟在坦克后面,一邊給坦克指引前面的敵軍火力點,一邊想辦法用步槍和機槍火力掩護旁邊竄出來、試圖用鐵拳擊毀坦克的日軍步兵。
一輛噴火坦克向地堡隆隆前進,對那些打中前裝甲的機槍子彈無動于衷,接近到將近80米時,“嗖”地一聲,一條幾十米長的火龍噴射而出,直接向地堡席卷過去,隨后就是一陣撕心裂肺的慘叫聲。片刻之后,剛才一直在噴射火力的地堡頓時安靜下來,空氣中彌漫著一股令人作嘔的肉香味。
有一輛噴火坦克在摧毀一個地堡后撞上了側面射擊過來的反坦克炮彈,“轟隆”一聲巨響后,被引爆的燃料罐發出驚天動地的爆炸,坦克兵包括附近的步兵尸骨全部蕩然無存。
17:50分,依靠坦克悍不畏死的進攻和吸引,被阻攔在沙堤下的陸戰隊員們終于得到了解放,壓制他們的日軍地堡要么被摧毀,要么里面的人員被噴火坦克所消滅,已不可能再繼續構成威脅。但為了這不到200米的距離,美軍付出了6輛坦克和全部3輛噴火坦克被摧毀的代價,另外還搭進去140多人傷亡。
突擊近千米長的潘斯棧橋是貝蒂歐登陸成敗的關鍵,也是美軍在這天進攻中為數不多的亮點。
這座棧橋控制著紅二和紅三兩個灘頭,即可以為登陸部隊卸下裝備,又能充當攻擊部隊的掩蔽物。美軍對它格外重視,派了特種突擊排去攻占它。一方面動用美艦載機死命掃射、壓制灘頭,另一方面用4條驅逐艦火力進行火力攔截,構筑起嚴密的彈幕,趁著這種火力掩護,突擊排搭乘為數不多的兩棲登陸車抵達棧橋附近,穿過堆積如山的破汽油桶,步步逼近,用噴火器焚毀了橋頭堡。
突擊排一直橋頭打到橋尾,占領整條棧橋并攻進島內,然后招呼了大約1個連的美軍前來堅守。只是當他們徹底控制棧橋時天色已晚,而且潮水水位也落了下來,當天無法再輸送物資。
霍蘭德和戴文對此大喜過望,當作一天內了不起的成績,并決心明天清晨趁漲潮時輸送更多的人員和裝備上去。
這一天美軍付出的代價真不算少,陸戰隊和海軍傷亡總人數超過了2000人,其中陣亡人數高達1400多,坦克、登陸車、登陸艇被摧毀了將近200輛(艘)——這數字原本是第五兩棲軍為整個塔拉瓦戰役準備的傷亡。
現在,他們在第一天就提前實現了目標!(
鐵十字 第七章 南亞之虎(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