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十字 第四章 第四刀(2)
當第二類武器上場的時候,所有人都驚呆了,因為這些奇形怪狀的玩意遠遠超過了他們的想象,剛才展示的stg43雖然看上去有點怪異,但能夠讓人一眼就看出是一種新型槍械,可眼下上場的這些是什么——第一個是一個鐵制的、前后均空心的細圓柱體,旁邊配有一個帶著尾桿,前面有帶錐形的類似蘑菇頭一樣的玩意;第二個是一個略粗的空心鋼管,前面似乎還帶著一個護盾;總算第三個展示的產品帶著類似于輕機槍的支架,可前面那個尖頭尖腦的東西又是什么?火箭彈么?
很多人都覺得這些東西與其說是武器,不如說更像一批樂器,聽說這還是元首親自設計的,現場頓時響起了竊竊私語的交流聲。
施佩爾附在霍夫曼耳邊輕輕說道:“元首,這都是您設計的?我怎么覺得與您的審美取向不太符合啊,嗯……實在是有點兒……”他本來想說“丑陋”,想了想用“別出心裁”代替了。
“施佩爾,你不要小看他,樣子雖然不起眼,但結果會讓你大吃一驚的。”霍夫曼絲毫不為所動,反而對著旁邊的設計師說道,“蘭格韋勒(langweiler)博士,麻煩您將有關原理和設計理念和各位介紹一下吧。”
“諸位,在5月份接受陸軍武器局提出有關研制步兵反坦克武器計劃后,我們投入了大量精力進行研究,發現了‘空心裝藥聚能效應’的原理——破甲彈在彈頭前部裝上圓錐形金屬罩(紫銅合金)后,形成錐口朝前、錐尖朝后的樣式。在金屬罩后面裝有炸藥。前面則是空的。彈頭爆炸時金屬罩被高溫熔化成高速液體金屬射流像透鏡那樣聚焦到空心部分的中心。如果射向坦克裝甲就可以把裝甲沖出一個洞并快速毀傷里面的設備和殺傷人員。”蘭格韋勒打了個比方,“這就像用高壓水龍頭對準沙堆能快速沖出一個洞的道理一樣。基于這種原理同時根據元首親自設計的圖紙,我們得到了三種非常有價值的反坦克武器,目前暫且命名為裝甲殺手1號,2號和3號。”
“這種武器穿透力有多少?抵得⑤⑤,過pak37mm反坦克炮的穿透深度么?”有人問道,這句話的潛臺詞很明顯:如果連37mm反坦克炮都比不過,那這武器根本沒有發展價值,因為37mm坦克炮那點可憐的破甲深度已淪為“敲門磚”而被勒令停產了。
“當然不在話下。根據我們測試的結果,1號最大穿透深度為等質均勻裝甲140mm。”
“什么?”人群驚呼起來,“我們該不是聽錯了距離單位吧?”
“沒聽錯。”霍夫曼大笑著說道,“博士,展示一下我們的研究成果吧。”
蘭格韋勒博士是hasag公司(hogoschneiderag)的首席研究專家,他根據陸軍武器局的要求帶領手下基于無后坐力炮的原理研發了一種擁有超口徑破甲戰斗部、位于發射筒內的推進藥的武器,但從外觀上看更像一枚手榴彈。就在他準備繼續改進的時候,柏林來了急電說元首召見,然后在半個下午的交流之后他得到了三份設計圖紙,上面描繪的武器全部基于這種“空心裝藥”的原理。雖然霍夫曼畫的圖紙有一些粗糙。但一切都難不倒蘭格韋勒博士,他帶領手下加班加點。利用三周的功夫將三份設計變成了現實。
殺手1號就是德國歷史上的“鐵拳”,它本質上就是一門超輕型無坐力炮:一個鋼制火藥管提供反坦克榴彈的出膛動力,而反坦克榴彈就插在火藥管前,發射時扣下火藥管外的發火針,啟動沖擊帽點燃管內的推進火藥使反坦克榴彈離開發射筒,榴彈的彈簧尾翼隨之展開并使其穩定飛向目標爆炸,而推進火藥的氣流可以從火藥管后部沖出使它完全沒有后坐力。榴彈中炸藥成分是50:50的和鈍化混合物,只有54克重,但已足夠將戰斗部以28米/秒的速度發射出30米遠了。
說的再好也抵不過實際演示,博士示意手下拿著殺手1號向靶場上一輛已報廢的t34坦克奔去,只見實驗員走到距離坦克大約25米的地方,微微向上翹起首部,稍加操作之后就發現有榴彈拖著火焰向坦克飛去,爆炸聲過后,現場一致屏住呼吸查看結果,結果既沒有聽到裝甲破裂的聲音,也沒有看到明顯的凹陷或者破洞,眾人的表情顯得很滑稽,想笑但又不敢笑出來。
看到了第一時間跑過去查看戰果的實驗員發回的成功信號,博士胸有成竹地報告:“試驗成功了,坦克和里面的人員已被摧毀,請諸位移步查看。”
眾人驚詫莫名,但還是圍繞坦克仔細研究了起來,一看之下大驚失色,t34能抵擋較多反坦克炮的正面裝甲已被高熱金屬流穿透,只留下一個指頭粗細的孔徑,而里面模擬乘員的假人身上全是灼傷痕跡,慘不忍睹,根本不能想象有人還能在這樣的情況下生存下來。
這下子場面轟動起來了,所有人都發出好奇般的嘖嘖稱贊聲,雖然這個反坦克的距離有點兒近,但效果真是不賴啊,堪稱步兵打坦克的最佳搭檔。
唯獨霍夫曼站在原地一動不動,仿佛這個結果早就在他預料中一樣,看過現場的施佩爾已將表情從最初的揶揄換成了震驚,結結巴巴地說:“元首,這真是天才般的、了不起的創意。”
“這有什么,離我要求還差得遠呢,我設計的東西最起碼要打150米遠,他需要進一步改進完善。”霍夫曼心想:笑話,鐵拳的威力也是區區t34能擋的?
眼看現場已陷入了轟動,蘭格韋勒博士立即趁熱打鐵展示殺手2號。
殺手2號在原本歷史時空名字是“坦克殺手”,系德國對美軍巴祖卡火箭筒的仿制品,作為一種供步兵分隊中的反坦克小組使用的大型武器,需要專門的射手和彈藥手以及必要的掩護人員。而霍夫曼提供給蘭格韋勒博士的圖紙直接是加裝了防盾的改進型,那樣射手就無須再穿防護服,采用的火箭彈有效射程超過150米,全重大約10千克,穿甲威力大約200mm。
“200mm?”現場再度驚呼起來,還沒聽說哪個國家坦克的正面裝甲超過200mm呢,這個厚度就是一般巡洋艦的裝甲厚度都趕不上。
“他真能穿透200mm?”
“沒問題,起碼我們的虎式坦克也擋不住。”這下子施佩爾面上的表情僵硬住了,好半天才反應過來,“元首,這消息可有點兒不太妙。”
“美國人已經開發了類似武器,我這是受他們的影響。”霍夫曼輕輕一點,“敵人有的,我們應該也有。”
兩個實驗員帶著武器在地上蹲了下去,這次他們挑戰的距離是100米,而對象換成了報廢的英國瑪蒂爾達坦克,這種坦克正面裝甲厚度最厚處高達78mm,在法國戰役中讓隆美爾的裝甲師吃到不少苦頭,最后還是憑借88炮才擺平了他們。但現在這種厚度的裝甲在殺手2號的威力之下根本不堪一擊,戰果如同剛才對付t34一樣稀松平常。
很多人特別是有過前線作戰經驗的參謀軍官和帶兵將領在叫好之后開始琢磨起來了,兩種武器的殺傷效果當然是震撼性的,但也存在顯而易見的缺陷。如果說第一種武器夠簡易,但操作距離過近,在實戰可能會帶來大量的人員傷亡;第二種武器威力和距離還令人滿意,但操作過程略微顯得繁瑣,還需要掩護人員和兩人炮組,占用編制過多,對班、排一級的火力平衡不利,希望元首的第三種武器能有更好的結果。
殺手3號則是霍夫曼利用穿越優勢描繪的蘇聯rpg7示意圖,他對此寄予了很高的期望,蘭格韋勒博士也表示認同,認為這種設計既具備了前面兩者的優勢,又規避了兩者的缺陷,但問題是制造難度很高,三周時間起碼他將三分之二的精力放在了上面,但設計出來的成果還是不太令人滿意,距離元首的要求差距比較大,勉強算是個半成品。
試驗結果也顯示了這一點,實驗員一共打了3發,只有最后1發才取得了成功,而且開火距離大約不到50米。現場眾人對此均表示認可,新武器嘛那有一上來就完善的,所有人對元首的創意和遠見的佩服程度在這次展示后均上升到了新的高度。
文森特上校大喜過望,他原本以為三種設備有一種勉強有點效果就足以讓陸軍武器局采用,現在3種都有所建樹且大大超過了最好的預期,他心里樂開了花,眼巴巴地等待著霍夫曼命名。
“可以管他們叫鐵拳(panzerfaust),分別命名為鐵拳1號、2號和3號,象征著一切敵人在德意志的鐵拳下瑟瑟發抖。”霍夫曼最后揭曉了名稱。
又一種威風凜凜的武器準備登場了!(
鐵十字 第四章 第四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