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休閑文學吧>>唐朝工科生

第二十三章 厚積薄發

更新時間:2018-05-12  作者:鯊魚禪師
唐朝工科生 第二十三章 厚積薄發
隨著“漢岳弛道”的“不堪重負”,武漢的大工程的的確確就要上馬,而且還不是一個兩個,張德帶人幾次論證過后,決定在魯湖以南貼著“漢岳弛道”,再擴大一條堤壩。=雜∥志∥蟲=

此時的長江南岸和后世有點不同它幾乎是貼著“漢岳弛道”,魯湖下來,就是一片連綿極廣的灘涂地,大量的蘆葦、泥沼在這里成片。但是多年沖刷,江水已經逐漸走靠北的一方,泥沙淤積之后,逐漸形成了面積不小的沙洲。

而這塊沙洲的中央,就是一條水道,水道的南側,就是一片廣大的水域,形狀像個斧頭。故而有稱“斧頭湖”的,但因為開了口子入江,也有稱“斧口”。

張德這一次要做的大工程,是直接把沙洲用堤壩圈起來,讓“斧頭湖”徹底遠離長江,再由長江分出來的狹窄水道,來聯通魯湖。

其實這幾年已經陸續做了類似的前期工作,在“斧口”西南,陸續圍了兩個湖泊出來,清淤平溝之后,增加田畝二十余萬,屬于武漢地區最大的一塊“農場地”。蒲圻縣大戶采買的糧食,這幾年就是從“鲇瀆農場”購入。

而這個鲇瀆鎮,就是武漢治理江夏湖泊、沼澤的西南重鎮。從鲇瀆鎮開始,整個江堤的走向,都是盡力在沙洲上鞏固,先向東,再向西北。這使得魯湖以西長江段,鄂州有一塊突出的沙洲灘涂,像一根舌頭,在瘋狂地舔著江北

江南諸州縣,都沒有這個能力來發動這樣巨大且難度系數極高的工程,唯獨武漢具備這個資格。

不僅僅是技術上的問題,而是武漢方面可以發動的民夫,其數量質量,外界根本不能夠理解。

按照武漢現在的人口輸入速度,要不了十年,膨脹到兩百萬常駐,是鐵板釘釘的事情。

當然在籍人口依然是非常的扯淡,不管漢陽還是江夏,在民部的案頭,依然就是個上縣。

能被稱作“地上魔都”,自然也是具備了“都”的規模。

有些頗有家資的外地二世祖,如今最愿意干得一件事情,就是“腰纏十萬貫,浪漫云夢洲”,這是一個可以讓人浪的飛起的地方。

“鲇瀆鎮”的江堤鞏固,經過幾年的不懈努力,終于讓下游靠近魯湖一帶的沙洲灘涂越來越肥厚,通過調動大自然的偉力,再增加幾十萬畝土地不成問題。

只是想要土地能夠被開發,還需要時間的沉積,人力的投入。

但對武漢而言,把“斧口”徹底變成“斧頭湖”,已經可以開工。

江漢觀察使府的短期目標,就是把“鲇瀆鎮”擴大規模,依托“鲇瀆農場”,在斧頭湖封口的南部地區,也就是貼近“漢岳弛道”,直接建個市場。

而這個市場的規模,是一個縣。

也就是說,江漢觀察使府的目標,就是直接生造一個縣出來,只是因為上報朝廷要走流程,暫時定位一個“市鎮”。

如此以來,“漢岳弛道”的壓力,可以得到極大釋放,這個“市鎮”的作用,除了調劑中轉物流貨貿之外,還能起到積蓄人口的用處。

饒是整個武漢官僚團隊已經對未來進行了預判,規劃上都是極大的超前,但因為時代的特殊性,加上掠奪人口的肆無忌憚,常駐人口的擴張速度,已然超過了城市擴張發展的速度。

若非武漢對中下層的管理極為嚴格,而不是“皇權不下鄉”那種放養式管理,整個武漢地區按照歷史慣例,早就開始了自爆,然后禍害整條揚子江。

張德最慶幸的一件事情,就是當年還沒動身去長安之前,就開始了非主流人才的培養,到抵達長安之后開始挖帝國主義墻角,重點也一直在帝國教育權的褲襠里掏兩把,并沒有摻合到帝國高層的奇葩權力斗爭中去。

“武漢系”官僚或者說人才的風格,在這個時代是如此的鮮明,但時至今日,老張已經到了而立之年,卻也敢說一句,若論世家名門,他“武漢系”就是當世第一家。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武漢系”的大量官吏遴選人才庫,壓根就沒有門第。朝廷還能從“寒門”中挑三揀四,但武漢若是要擴張到百萬級人口的大都會,靠有門第的團體,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為大部分情況都算是自我培養自我輸血,這就導致“武漢系”不得不抱團,不管是抱團取暖還是抱團群毆,都是不得已而為之。

武漢之外的天地,想要給他們施展抱負,只有兩條路,一是自己家世好,不怕沒有“知己”去幫自己行卷,二是全面跪舔,只求一官半職。

老張二十年辛苦,才折騰了這一坨那一坨的“上升渠道”,“自己人”自然也見不得外人空降過來“摘果子”,抱團的狀況,自然也就越發加深。

但不管怎么說,整個武漢官場的活力還是相當不錯的,尤其是針對大工程,各部門雖說“狗咬狗”現象時有發生,但故意“扯后腿”這種狀況并不多見。畢竟武漢本地很多職位,理論上只算是“吏”,甚至只是觀察使大人的“幕僚”,并沒有直接從朝廷拿到官身。

一旦犯錯,根本不需要經過吏部,府內稍作討論,勾了也就是勾了。

這一次由“漢岳弛道”引發的事端,府內有司都是忙碌開來,雖說不知道府內高層到底定下了什么個章程,但市面上的動作,已經讓不少人更加激動起來。

“居然要征發恁多民夫?”

“連工場也要按比例出人,這一次是按批次征發,頭批民夫、腳力、大小工,居然有五萬人之巨!”

“五萬人”

“已經開始劃分片區,各分包干,大中小隊長已經準備開始遴選,監工已經到位,‘斧口’那里已經多了不少房屋、物料。”

“‘斧口’東南的采石場已經辟了好大的一條路出來,這是要多大動靜?”

正跟著“前輩”們實習的上官庭芝和李元祥在通告處一臉的疲憊,從震驚到麻木再到機械式的工作,連半年都沒有。

換做從前,李元祥一聽說上來就發動民夫五萬,他肯定要嚇一跳。五萬是什么概念?這還是頭一批,吃喝拉撒外加管理,那真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得來的。

但實際上在武漢并非如此,管理有別朝廷不說,“民夫”往往不是民夫,他們中的大部分人都沒有武漢戶口,并非是在籍人口。而這些人遠比民夫好用好管理,只要劃分好了包干區,從小隊長、中隊長到大隊長,都是有條不紊,相當的熟悉這一套流程。

縱然有人劃水摸魚,但總體而言,還是相當的高效穩定。

這是朝廷其它地區,無論如何都做不到的事情。

李元祥來武漢時日太短,他無法想象當年武漢草創時期,究竟是經歷了什么,才會自然而然發展到這種地步。

饒是已經開始了機械式的工作日產,但江王殿下偶然還會意淫一下,這五萬人要是動員起來,直接沖著洛陽過去就是干一票,估摸著席卷江淮河南,應該是不成問題的吧?

“這真是要建個‘市鎮’?”

江王殿下面對當下工程的前期規模,感覺有點無處點評的樣子。

唐朝工科生 第二十三章 厚積薄發

上一章  |  唐朝工科生目錄  |  下一章

休閑文學吧提供免費小說,請讀者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