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轉1906 第371章 商人和大師
共和2759年(西元1918年)9月1日,廣州。
鴻運公司今天就像過節一樣,整座仿古式的總部大樓張燈結彩,不但有傳統的燈籠和走馬燈,還有新潮的霓虹燈,公司大門外的廣場上更是熱鬧,兩個樂隊在奏樂助興,八條舞龍,十二對舞獅。廣場中央還搭了個戲臺子,看樣子今晚又有大戲可看了。
這場面吸引了很多圍觀群眾,有些好奇的就打聽,今天這家公司是干啥?很快就有知情人告訴他們,這是這家公司的老規矩了,每次國家更新全國地圖,這里的老板就要大辦一場,叫做什么“請地圖”。
很囧是不?沒辦法,人家有錢,就是任性。
“今年是搞得最大的一次,沈胖子請了華南最好的粵劇班子,要連唱三天大戲,呵呵呵……”有戲迷高興的說道。
“不過這次沈胖子居然不開流水席了,哎,真是的……”有老饕一臉遺憾的說道。
“現在沈胖子這家伙當選全國優秀企業家了,不一樣了。人家上次說了,以后要遇到這種喜事,他就不開流水席了。要去搞什么慈善事業,聽說他這次給省里的社會福利院捐了50萬塊……”一個好事者伸出一只手比了比。
“臥槽!50萬塊,搞這些幺蛾子花的錢,恐怕夠半個月的流水席了……”老饕憤憤不平的說道。
“你丫就知道吃,懂不懂尊老愛幼啊?人家沈胖子捐的錢是供養孤老孤兒,比給你灌馬尿強多了……”馬上就有人鄙視道。
沈胖子當然聽不到這些談論,他這會兒正在公司正堂里,滿面紅光的看著剛剛掛上去的新地圖。這地圖越來越大了,最初的地圖還不到老房子正堂的半堵墻,現在這張地圖就快把正堂的整面墻占完了,這可是新大樓的正堂,比老房子的可高大多了。
其實并非沒有小比例的地圖,但沈胖子有錢任性,一定要買原來同樣比例的地圖,按他自己的說法是“這樣更能直觀的看出地盤的變化”。好吧,有這種想法的人還不少。反正對于印刷廠來,自然是無所謂啦,只要給錢,你要多大比例的都行。
現在,大廳里還有以前版本的地圖,這些地圖被掛在人字梯做的臨時支架上,和剛到的地圖圍成了一圈,還是特別按照時間順序呈順時針擺放的,沈玟龍這會兒正帶著一幫手下站在地圖陣中間,這家伙左盼右顧的,滿臉的肥肉都在歡快的抖動著,兩只眼睛都瞇成一條縫了。
“嗯,這地圖比以前的形狀好看多了……”沈玟龍左右走了幾步,又歪著頭看了看,笑著問道:“你們說是不是?”
“就是就是,確實好看多了……”眾人連聲附和。
“以前的公雞啊,楓葉啊,都不如這個奔馬的形狀好看。你們說,像不像一匹奔騰的駿馬?”沈玟龍拍著肚子大笑。
“就是就是,這就是奔騰的駿馬!”眾人囧著臉附和,其實他們心里都在吐糟:老子怎么看不出來這地圖形狀像是奔馬啊?好吧,你是老板,別說是像奔馬了,你老人家說是像河馬都行。
“老板,現在咱們天朝有多大地盤了?”有個經理很識趣的問道。其實他是想轉移下老板的注意力,他太清楚自己老板的德性了,這個時候他的精神會處于一種“今兒又沒吃藥,感覺自己萌萌噠”的狀態。
“呵呵,我算算啊……”一聽這話,沈玟龍立即從“萌萌噠”狀態脫離了出來,馬上掏出一個小本本翻起來。
“去年咱們抽了河南人,哦,錯了錯了,是抽了荷蘭人。我就草了!你們說這些家伙為啥要叫荷蘭呢,太容易和咱們大河南搞混了,這些洋鬼子,連個名字都不好好起!豈有此理啊這是!”沈胖子很是不爽。
“老板,荷蘭是咱們中國對他們的習慣稱呼,他們自己是不這么叫的,他們自己的名字是尼德蘭,尼德蘭王國……”一個大學畢業生模樣的員工很狗腿的說道。
“叫你什么?你的爛……你的爛人……這尼瑪都什么破名字啊!怪不得一幅撲街衰樣,連一個能打都沒有,哈哈哈哈……”沈胖子和手下都捧腹狂笑起來。
“呃,是尼德蘭,不……不是你的爛……”那個畢業生臉都成囧字了。
“不管了,反正聽起來都差不多……”沈胖子豪邁的揮揮手,繼續說道:“去年,抽了你的爛人,哈哈哈……咱們撈到了東印度,就有1558萬平方公里。今年抽了老毛子,又拿回了前清的所有失地,還多賺了老大一塊,這次又多了1258。72萬平方公里了,這樣加起來……那個誰,拿把算盤過來……”沈玟龍翻著小本本,口沫橫飛的說道。
沈胖子剛剛接過算盤,正準備計算,就聽到身后有人興奮喊道:“是2816。85萬平方公里!地圖上有……”
尼瑪,老子裝個逼你也敢搶!沈胖子黑著臉回頭一看,只見一個新來的小伙子正站在地圖旁邊,一臉高興的指著地圖說道:“你們看,地圖下面寫著國土面積呢……呃,你們……你們怎么這樣看著我?”
這小伙子突然發現,眾人看他的眼神有些不對,好像帶著一點兒憐憫,又有一點兒幸災樂禍。不過他也沒疑惑太久,他很快就知道為什么了。
“好好好……”沈胖子走了過來,親切的拍了拍他肩膀,笑得很陰險:“你很聰明,觀察得很仔細,反應比我都快,要得!要得!我記得你叫二喜吧,現在還在實習期吧……”
“呃,是的,老板……”二喜連連點頭。
“好,這個月你的實行任務就是打掃廁所,總部大樓所有的十二個男廁所,你都包了!”沈胖子說完就轉身走了。“記住,每天打掃三次,不干凈要重新做哦……”
“啊,我,這個月,打掃總部大樓所有的男廁所……”二喜同學都要哭了。其他人都捂嘴竊笑不已。
“老板好不容易裝個逼,你都要和他搶風頭,真是不長眼,活該!”那個經理走過去低聲教訓道:“以后記住,這種時候絕對不要和老板搶風頭……”
中國文史院。
這幾天,文史院里匯聚好多來自各地的“國學大師”,有文史院自己內部的,和各大機關、院校的“家養大師”,也有沒進編制的“野生大師”。其中“野生”的占了一半以上,其中還不乏知名人士,像什么梁啟超、王國維、蔡元培等等,好多圈子里的大腕。
新中國剛建國的那幾年,因為文總的嚴重偏科傾向,加上對大師們根本不重視,很多自負才名的“大師”也傲嬌了一把,根本不理會文史院的招募,想顯示一下文人的風骨。但我們都知道,所謂“文人風骨”這種東西,有肯定有,但數量嘛,就別提了,至少絕大多數文人沒有這種器官的。他們的傲嬌,無非就是想自抬身價而已。
但他們哪里知道,這文德嗣領導的科社黨政府完全是個異類,根本不按他們想象的劇本來演嘛。說好的“三顧茅廬”啥啥的,怎么就木有了啊?就算你老人家日理萬機,沒有時間來三顧,一顧也行啊,甚至都不需親自,派個人或者送份帖子來也好啊。
可科社黨就好像他們不存在一樣,別說是上門來請,就連封邀請信件都沒有。其實招聘這類大師的名額也是有的,但招聘啟事都是公開登載報紙上,或者在電視、收音機里公布。科社黨對于這些人的態度就是,我已經宣布了,你們愛來來,不來拉倒。
那幾年“大師”們心氣還是很高的,除了那些沒啥名氣的或本身就是科社黨圈子的,會跑去應聘之外,那些自負才高八斗,經天緯地的人,才不會屁顛顛的招之則來呢。這些人自詡“當代隱士”,結成了一個個小圈子,平日詩詞唱和,互相吹捧。他們這些人本身也有一定經濟實力,家底都是比較厚的,加上國內社會穩定,物資供應日益豐富,這種優哉游哉得日子過得倒也愜意。
但這種生活不是他們的追求啊,至少絕大多數人都不是這種追求,隱士的日子雖然瀟灑舒服,但如果是要他們一直這樣過,那可是真的要了親命了。大伙十年苦讀為的是什么?還不就是為了做得人上人,高居廟堂,光宗耀祖嗎?誰踏馬真的想當隱士啊。
原本他們還抱著“新政府肯定會后悔他們的做法,當時候hold不住了,就會八抬大轎來請咱出出山”的心態。但他們又想錯了,科社黨還真的就當他們不存在了。
沒幾年他們就后悔了。新中國的國力日新月異的增長著,實力膨脹的速度得簡直就像做夢一般。數年之內就完全扭轉了中國之上個世紀以來的頹勢,以讓人瞠目結舌的速度實現了大逆轉,到處開疆拓土,在國際上縱橫捭闔,數年之間連續推倒了法蘭西,打殘了日本,車飛了荷蘭,現在把毛子也打哭了。現在不但國力強盛已經成為世界公認的一流列強,國民生活質量也到了以前做夢都不敢想的程度,就連國土面積也擴大到了遠超任何一代的水平。
眼見一個遠邁漢唐的盛世就要到來,大師”們再也坐不住了。他們現在都悔青了腸子,為啥當年傲嬌呢?真是太蠢了。當時一時糊涂沒去應聘,結果便宜了一幫籍籍無名的小字輩,現在連陳寅恪、周樹人、梁漱溟、熊十力這些小家伙都成院士了。尼瑪,這文史院院士可是相當于前朝翰林啊!
雖然學術界都知道,在中國的“五大院”體系里面,文史院是不受文總重視的。不說和科學院、工程院、社科院那些“親兒子”、“親閨女”比,就連藝術院這種“童養媳”都有不如。但哪怕只是五大院里的“丫鬟”,那也是政府正規編制啊。現在一個文史院院士的頭銜,在圈子里也是有極高含金量的。而且隨著新中國政府的威信和實力的上升,這個含金量還越來越高。大師們現在都后悔得捶胸頓足,恨不得踢自己兩腳。
現在他們都挖空心思想鉆進體制里,哪怕不可能再像前朝那樣風光,但也有機會接觸上層啊。所以他們現在都密切注意媒體公告,一旦聽說政府有什么要,他們二話不說就會跑來幫忙,不需要上門去請,也不需要什么請帖了。哪怕自帶干糧都行,當然科社黨還不會摳門到這種程度,只要來參與政府項目的人,路費生活費都是要管的,還有各種補貼和報酬。
半月前文史院又刊登公告召集全國“大師”們來參加政府項目,這次的主要任務,就是給那些新領土重新取名,包括城鎮、鄉村、山川、島嶼等等。“起名字”這工作看起來比較簡單,但這還真是個力氣活,以前到手的地盤少還好說,文總自己就拍板了。
可最近大半年吃下的地盤實在太多了,文總可沒這種美國時間去琢磨,別說是他,就連政府有關部門看著千多萬平方公里的地盤,也覺得頭皮發麻。現在別說從毛子手里搞來的失地,就連南洋東印度那一片都還好多地方沒改名呢。
所以總理張立錚就建議發動群眾,群策群力嘛,政府部門也忙不過來啊。文總同意了這個建議,于是政府一面向社會公開征集地名,一面讓文史院牽頭,帶著那些大師們去玩,這也是給他們找事兒做。
“這中亞也算是中國安西故地。君不見唐朝時的地圖有延伸到這里嗎?所以我們收回故土也算是合情合法合理的。”
“可唐朝的安西都護府在中亞的勢力范圍沒那么大啊?”
“呵呵,唐朝到現在一千幾百年了,人口不會增長嗎?這人口一增長,自然地盤就要擴大。有什么好奇怪的?”
“喔,原來話也可以這樣講啊?”
“那是當然!”
“根據古籍,在下認為不周山就是這個帕米爾高原……”
“不對,《山海經》上說,不周山是在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應該是黑海和里海之間的高加索山……”
“但是高加索山現在還不是咱的啊。”
“切,以后打過去就是了嘛,先把名字起好,到時候直接就可以用了。”
“兄臺真是高!”
現在大師們就分成了幾十個小組,一邊翻故紙堆,引經據典,一邊互相討論著。
ps:特別向各位讀者大大們征集新領土地名……
大逆轉1906 第371章 商人和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