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休閑文學吧>>重生三國馬幼常

第三十八章 多管齊下

更新時間:2012-12-31  作者:南天一鶴
重生三國馬幼常 第三十八章 多管齊下
天下大勢第三十八章多管齊下

“孟獲他們的部族,多在牂牁、益州那里活動,我們銀坑洞在越西,之前雖然有來往,但關系并不怎么密切。//78無彈窗更新快//以前南中的各部族里,就屬孟家的那一部人最多,實力最強,所以就由他們部落的人做各部的大首領。十多年前,我跟父親見過孟坼一次,他是個難得地勇士,處事公允,很受南中各部的尊敬。現在的這個大首領孟獲,就是孟坼的二兒子!”

漢中王的大廳之中,坐在一旁的楊濤恭恭敬敬地道。在他的上首,漢中王劉備坐在主位,尚書仆射馬謖和司馬諸葛亮在下首相陪同。聽他說到這里,劉備也是問道:“既然孟獲是你們的大頭領,為和現在要和你們為難呢?”

“是這樣的!”劉備說話還算是比較平易近人,因此楊濤現在語氣也是平緩了許多,不像一開始的時候那么緊張:“以前我們各部之間也常為牛羊、水源爭斗。孟坼做南中各部大首領時,情況還好些。現在這個孟獲上了臺,他和我父親本來就有仇,前次出兵的時候,我們又沒有和他一起出兵,因此他懷恨在心,立即糾結其他的一些小部落,來和我們為敵!”

聽楊濤這么一說,劉備不動聲色,只是用詢問的眼神看了馬謖一眼,后者頓時會意,微不可查地點了點頭。之前南中進犯的時候,銀坑洞確實沒有出兵。自兩年前李嚴平定越巂郡之后,在馬謖的建議下。劉備陸續頒布了多道政令,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確保漢人和蠻部的利益都不受損害。漢蠻之間往年常有爭斗發生,而且一旦造成死傷。必然加劇雙方矛盾的激化。為減少這類事情,在馬謖的建議下,特意設立一部監察司,由處事干練的的董和坐鎮成都,專門負責這方面的事,主管監督判決漢蠻之間的爭斗。只要一旦有爭斗之事發,莫論鬧事之人是漢是蠻,只問是非。凡挑起爭端者一律嚴懲。

在一連嚴懲了十數起爭斗之后,蠻人雖也有一部族人受懲,但在看到董和能夠不偏不倚的判決后,非但沒有生惱。反而由衷擁護。此外,為改變他們落后的生產、生活狀況,先進的中原農具、耕作方式,以及產量較高的優質農作物,被相繼傳授給越巂郡各蠻部。如今的越巂郡的居民的生活水平。雖然還不能與荊益兩州的漢人相比。但比之他們以往的生活,卻是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也正是因為感受到在漢人的幫助下,自己族人生活上有了極大的改善,楊鋒先前才毫不猶豫拒絕了孟獲起兵的要求。而對于孟獲而言。這其實是送上門來的借口。本就和楊鋒有宿怨的他,立即糾結人馬。以“鏟除叛逆”為借口,對楊鋒實施打擊。楊鋒雖然也糾結了一些不滿孟獲的部落與之相抗衡。但是實力畢竟是遜了一籌。在經過數場激戰之后,終于是招架不住,派大兒子前來求援。身在成都的董和對此事不敢擅自做主,就讓他來漢中找劉備。

了解完所有的情況之后,劉備這才讓楊濤退下,轉頭看了看馬謖和諸葛亮這兩個謀士,還是對前者開口道:“幼常,此事你怎么看?”

對于南中的問題,馬謖是最早提出了,也制定了相關的策略,因此劉備先要問問他的意見。雖然自己先前制定的策略從效果來看不能算差,但是從現在的情況看來,這樣做似乎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南蠻問題。因此剛才聽楊濤說明了所有的情況的時候,馬謖就已經開始盤算如何應對這樣的問題。現在劉備發問,這就開口道:“主公,現在看來我們還是低估了南中的問題,或者說低估了孟獲的分量。饒是前番大敗于犍為,饒是越巂郡已經被李正方平定,但是沒想到孟獲還是能折騰起這么大的風浪,以至于楊鋒不得不來求救。不過……”說到這里,馬謖陡然間也是話鋒一轉:“這也未嘗不是一個機會,一個徹底平定南中的機會!”

諸葛亮也道:“南中蠻部如今自相殘殺,實乃天賜良機。若不趁機將其一舉平定,那么日后大軍北伐之時,難免要有后顧之憂。前番進軍越巂郡剿滅雍闿,本可一舉平定南中。但是牂牁郡道路險阻,更兼李正方出兵交州和孫權作戰,這才耽擱了下來。此番既有楊鋒求援,或可一舉平定牂牁和益州郡!”

對于他們的意見,劉備還是比較贊同的,當下問道:“那依你們之見,此事該當如何處置呢?”

馬謖和諸葛亮簡單地交流了一下,還是由前者首先開口道:“如今楊鋒既然前來求援,想來孟獲的人馬已經攻入了越巂郡境內,那么我們可以派遣一支人馬趁虛而入,渡過瀘水直插孟獲的老巢。如此一來,孟獲必敗無疑。孟獲乃是南中各部的大頭領,只要他一敗,想來那些依附他的部落,自然也就樹倒猢猻散。之后我們可以將先進的農具等物傳入南中,進而分化南中各部,拉攏一部分以對抗另一部分。像這個楊鋒,就是個可以拉攏的對象。”

看劉備似乎有些不以為然,諸葛亮也是開口解釋道:“其實南中百姓和漢人一樣,生平所求也不過就是衣食而已。只因有孟獲這種野心家,這才蠱惑他們一起造反。再有蠻漢之間沖突不斷,因此一發不可收拾,這才鬧到今日這般蠻漢勢不兩立的地步。當務之急,就是在擊退孟獲之后,重新恢復南中秩序。委派能員干吏上任,不要任由南中這般繼續混亂下去。相信只要按照我們之前在越巂郡的做法,假以時日,牂牁和益州郡也可以平定下來的!相信有楊鋒這樣的例子,將來越來越多的南中部落,愿意歸屬主公的麾下!”

歷史上諸葛亮為了平定南中。采取的是大力扶持當地一些豪族的政策。現在他還是準備這么做,扶持類似楊鋒的地方豪強,打壓不服管制的孟獲,藉此來穩定南中。這樣的做法不能算錯。不過在馬謖看來,這樣做雖然可解一時之危,但是一旦中央的注意力關注不到這里,很可能這些地方豪強,就會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歷史上在諸葛亮平南之后,南中確實一度不再背反,但是等到兩晉年間局勢混亂,這些漢人豪族立即就擁兵自重。到了最后。甚至是自立為國。

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就在于他們散漫慣了,對于漢民族的歸屬感并不是很強。另一方面,漢族的統治者往往也視南中為窮鄉僻壤。蠻荒之地,覺得沒必要在這里停留注意力。但是馬謖身為穿越者,知道南中遍地是寶。比如攀枝花的鐵礦,云南的戰馬,那可都是寶貴的資源啊。總不能眼睜睜看著孟獲這些沒文化的蠻子。占據在那里暴殄天物吧。

有鑒于此,馬謖深覺需要加強他們一下同化。這么做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在平定南中之后,利用漢民族強大的文化來進行同化。而想要實現這一切。前提條件就是擊敗眼下不停地上躥下跳的孟獲。在這一點上,他的意見還和諸葛亮是一致的。不過接下來。他的胃口就要比諸葛亮更大了。諸葛亮只是希望南中不要鬧事就行了,馬謖則是希望能夠好好開發一下南中那些寶貴的資源。為己方增加更多的實力,與此同時還要保證南中更為長遠的穩定。

因此把自己的思緒整理了一下,馬謖這才開口道:“孔明所言不無道理,但是正所謂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一旦這個楊鋒日后也不可靠,那我們又該怎么辦呢?依我之見,想要徹底地平定南中之事,光是扶持一個楊鋒還是不夠的。眼下益州和牂牁二郡那里,亭里制已經是名存實亡,朝廷的政令更是無法下達,我們連那里究竟有多少百姓,每年的年成如何,都是一無所知。這樣一個未知的族類在我們南邊,只怕不是什么好事!長此以往,只怕永昌郡也未免要名存實亡了。”

馬謖所說的永昌郡,地處益州的邊陲,基本上也處在大漢的邊陲了,和成都等核心地段中間隔著牂牁和越巂諸郡。歷史上孟獲作亂的時候,永昌郡在王伉等人的堅持下未曾投降,但是馬謖是在不愿意再冒這個險。

劉備自然也認同馬謖的觀念,諸葛亮卻也不反對。當下三個人商議了半天之后,終于擬定了一些基本的策略,隨即招來楊濤,向他做了詳細的說明。

劉備以漢中王的身份承諾,答應楊鋒的求援,并且馬上會派兵征討孟獲,協助楊鋒他們抵御孟獲來犯。除此之外,還準備施行幾項政策,解決數百年來蠻漢之間不斷的沖突。

第一:合益州(就是諸葛亮兼任太守的那個郡)、永昌、牂牁三郡。設安蠻將軍,統一管轄南中蠻部。楊鋒授第一任安蠻將軍,日后每一任安蠻將軍,都需經朝廷(現階段實際上就是劉備集團)正式任命;

第二:恢復南中諸郡早已名存實亡的亭里制度,由朝廷任命各蠻部首領出任縣、鄉、亭官員,授予印信、封賞爵祿,蠻人可以放心地走出深山溝壑,遷移到這些郡縣的城池之中。但是各縣的縣丞必須漢人,由朝廷委派;

第三:朝廷將于南中三郡開辦專門面向蠻人的官學,設五經學、農學、算學、律學四科,教導漢人文字,傳授農桑技藝,并將中原先進的農具傳入南中;

第四:于臨近南中的荊州的武陵、桂陽二郡;益州的犍為、越巂二郡開設蠻市,設有司專職管理,準許蠻人以皮貨、銅鐵礦石、茶葉、藥材、金銀玉石交換包括糧食、農具在內的各種民用物資;

除了這四點之外,最后一點就是關于征召蠻人從軍。楊濤表示這一點自己現在還不好答應,只因近來南中戰亂不斷,人丁損失頗大,眼下具體能夠提供多少兵源,恐怕誰也說不準。除此之外,其余的他都可以代替他父親答應。劉備也不為己甚,知道現在一時間不可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因此答應先幫他解決了孟獲的問題之后再說。(。。)

贊助商廣告重生三國馬幼常 第三十八章 多管齊下

上一章  |  重生三國馬幼常目錄  |  下一章

休閑文學吧提供免費小說,請讀者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