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大軍閥 第七百三十五章 炎帝級改裝計劃
伏羲級輕型戰列艦的姓能和造價都下降后,六千萬的價格和海軍內預計建造的18000噸重型巡洋艦的對比只多了五百萬,但是戰斗力上顯然要強得多,十二寸炮和八寸炮可沒法比。
海軍之所以修改伏羲級的設計,除了伏羲級原設計的姓價比較低外,更重要的是1937年下半年開始海軍內部對于戰列艦以及輔助艦的使用戰略思想出現了變化,由于條約限制的結束,各國都在1937年相繼動工新式的高速戰列艦,曰`本動工了兩艘大和級的高速戰列艦,而美國那邊也是動工了兩艘新式的高速戰列艦,而根據軍情處海軍司的情報顯示,曰`本的那兩艘大和級戰列艦并不是陳敬云記憶里的那種六萬噸多裝備十八寸艦炮的巨艦,而是只有四萬五千噸左右,延續裝備九門十六寸艦炮的主力艦,而且航速達到了三十節。
曰美兩國的這些新式戰列艦的出現,讓伏羲級的預定作戰目標出現了極大的變化,讓伏羲級對抗兩國海軍中的戰列巡洋艦以及老式戰列艦還可以,但是讓他們對付兩國海軍中的新式高速戰列艦就是非常勉強了,在面對曰`本和美國的高速戰列艦隊靠近突襲時根本無法有效的對航空母艦編隊進行護航,別說牽制了,到時候連自保都難。
如其建造這樣高不成低不就的伏羲級還不如更改設計,直接把作戰目標放到抗衡敵軍八寸重型巡洋艦上來。
這樣的話海軍方面還可以不用建造一萬八千噸級的重型巡洋艦,從而可以把這一級別的給省出來,把大量的經費用到其他地方。
有了這些考慮之后艦政司就是對在建中的伏羲級輕型戰列艦做出了大規模的設計改動,把噸位從兩萬七千噸降低到了兩萬五千噸,而且準備以這一船型繼續設計新式船型,初步定為兩萬三千噸到兩萬五千噸之間的輕型戰列艦,火力為九門的十二寸艦炮,但是防護只防護八寸,航速方面也只要求三十二節,并預定用這一級別的船只來全面壓制曰美海軍的重型巡洋艦,并一定程度上對抗敵海軍的戰列巡洋艦。
當然更主要的作用還是用來當防空艦。
這個戰略上的轉變幾乎就是直接放棄了企圖利用輕型戰列艦用來掩護航空母艦并對抗敵軍戰列艦的思想。而造成這樣戰略在短時間內的轉變,是因為中國的雷達研究出現了極大進步,在少昊號1937年正式服役后,海軍對上面裝備的雷達系統進行了全面的測試,最后發現在夜戰中雷達的作用極為明顯,可以在數十海里外就發現敵人海軍,也就是說有了雷達在,航空母艦編隊就能夠在夜色中發現敵人,然后進行規避。
憑借航空母艦編隊的航速,只要發現了敵人并逃跑的話,敵軍的高速戰列艦編隊是追不上了。
盡管這樣的態度有些消極,但是不得不說這種辦法是唯一可行的。
出現降低伏羲級輕型戰列艦姓能的原因不單單是海軍打算建造兩萬噸左右的大型巡洋艦,同樣還因為海軍正在對炎帝級以及舜帝級這四艘戰列艦進行大規模改裝計劃,而改裝計劃也是需要大量經費的,為了保證炎帝級和舜帝級的改裝經費,也就得從其他方面擠出費用了,整合重型巡航艦和輕型戰列艦就是出于節省經費的考慮。
海軍內部早就想要改裝中國現有的四艘老舊戰列艦了,不過之前一直受到了軍費和條約的限制而沒能成行,1936年之后沒有了諸多估計,海軍那邊就是開始對現有的四艘戰列艦進行大規模改裝計劃,改裝以換裝動力系統為核心,增加水平防護以及防空力量。
炎帝級和舜帝級戰列艦原來裝備的動力系統都是帕森斯式蒸汽輪機,技術水平也只是相當于一戰末期的水平,如果能夠換裝上海動力公司最新研發的高壓沖動式蒸汽輪機,那么動力上就能夠提高許多,動力提高了航速自然也就提高,而且提高的幅度會非常大,炎帝級的動力系統預計能夠從十三萬匹馬匹提高到十八萬匹馬力,而舜帝級的將會從十二萬匹馬力提高到十萬匹馬力。而這兩款戰列艦都是以高速戰列艦來設計的,船型是極為修長并且適合高速航行的,和其他國家的戰列艦粗短不一樣。
而改裝了動力后,這兩級艦的航速會得到大幅度提高到三十節,而且艦政司方面的人計劃,如果對船體進行適當的改裝,優化高速航行時的波浪阻力的話,甚至達到三十點五節都是有可能的。
這個改裝計劃一被提出來,就是受到了海軍內部的極大歡迎,畢竟這樣一改裝之后,中國的這四艘舊式戰列艦就能夠發揮出最大的潛力來,而三十節的航速也勉強能夠跟上航空母艦編隊進行機動了,一旦有了這四艘戰列艦進行護航,那么在戰爭中哪怕是遭遇到了敵軍高速戰列艦編隊的靠近攻擊,那么也能夠有足夠的自保甚至反擊力量。
畢竟中國的這四艘戰列艦雖然老舊了些,但是戰斗力依舊強悍,尤其是換裝了新式重型炮彈后,主炮威力比原來提升了約百分之三十左右,對抗各國的新式十六寸艦炮一點壓力都沒有。
所以盡管這四艘戰列艦的改裝費用高昂,炎帝級的改裝費用達到了四千萬元一艘,兩艘就是八千萬,而舜帝級的改裝費用少一些也要三千五百萬,幾乎相當于同噸位新式戰列艦建造成本的四分之一多一些,但是海軍內部咬了咬牙,硬是從重巡以及伏羲級輕型戰列艦的經費中擠出來了。
畢竟這花總數差不多一億五千萬的改裝費用可以讓海軍得到四艘航速達到三十節的十六寸戰列艦,這樣一樣就不用繼續新造那些四萬多噸的戰列艦了。
這個改裝計劃對于整個中國海軍的發展而言,意義要大很多。
如果不改裝的話,那么這四艘舊式戰列艦幾乎發揮不了什么作用,海軍要想獲得能夠和曰美海軍新式戰列艦相對抗的力量,就得投入巨資興建至少四艘的四萬噸以上戰列艦才能保持最小限度的平衡,而這個投入沒有七八個億根本拿不下來。而且新造這么多新式戰列艦的話,那么那些伏羲級輕型戰列艦的用處也就不大了,等于重復投資的,這是個極大的浪費。
本著用最少的錢得到最大戰斗力的模式,海軍第八期發展計劃修訂案中,才取消了重型巡洋艦的建造,并把主要的力量都集中在舊式戰列艦的改裝以及兩萬五千噸左右的輕型戰列艦建造上。
屆時27000噸的少昊號、三艘25000噸的伏羲級輕型戰列艦將會成為中國海軍內的主力輔助艦,并用于伴隨航空母艦編隊進行作戰。
加上原有的兩艘世廣級重型巡洋艦,四艘三十年代早期和中期建造服役的萬噸條約重型巡洋艦,那么中國的一萬噸到兩萬噸級別的輔助艦力量就會提高很多,足以為整個艦隊提供有力的護航。
而萬噸以下的巡洋艦設計上,海軍方面則是設計出了兩種船型,一種是艦隊巡洋艦,也就是伴隨航空母艦進行活動,主要側重點為防空的輕型巡洋艦,設計噸位為七千噸,主炮口徑也不是六寸艦炮,而是采用四座三聯裝共計十二門的五寸高平兩用炮,而次口徑防空炮火力非常強大,共計有三十門的四十毫米防空炮,十六門的二十毫米防空炮,航速上因為是伴隨航空母艦進行機動,所以也沒要求太快,有個三十四節就可以了。
這款輕型巡洋艦和曰美的同噸位以及更大一些的萬噸輕型巡洋艦相比,炮戰火力自然是要差一些,不過這一級艦的主要任務也不是炮戰,而是防空,要不然也不會放棄六寸主炮采用五寸主炮了,里頭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六寸主炮的射速不如五寸艦炮那么快,防空效能太差。
除了這種防空型的艦隊輕型巡洋艦外,還有一種雷擊型巡洋艦,也就是以四千五百噸到五千噸為標準,裝備五寸主炮,但是搭載強有力的魚雷發射管,航速高達三十六節以上,是用來帶領驅逐艦進行雷擊作戰的的船型。
這一系列的造艦計劃是根據整個中國海軍的戰略而制定的,不是說什么姓能好就造什么,而是說中國海軍需要什么才去造什么。
而且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那就是中國海軍的造艦過程中,并沒有和曰`本一樣嚴苛要求單艦姓能,為了些許的姓能甚至不惜投入重資,中國海軍方面則是精打細算的多,有時候因為成本上的因素甚至是主動放棄了姓能,伏羲級輕型戰列艦的縮小化就是這種思維下的產物,如果是放到了曰`本海軍那邊,估計就不是縮小,而是會提高到三萬多噸了。中國海軍的第八期發展計劃修訂案開始緊張實施后,三個月后也就是1938年的7月,中國空軍也是通過了1938年整編方案,提出了新增五個空軍聯隊的計劃,新增加的編制加上老舊飛機的替換,使得了空軍這幾年內就急需大量的新式飛機服役。
當中國的海陸空三軍大規模擴編的時候,1938年的下半年,德國再一次向外擴張,并要求獲得捷克斯洛伐克的蘇臺德地區,而在慕尼黑會議中,英法德意這四個歐洲主要的大國決定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蘇臺德地區割讓給德國,這一事件代表著是的英法兩國的綏靖政策達到了頂峰。
但是這并沒有讓德國得到了滿足,它的擴張步伐還在繼續!
辛亥大軍閥 第七百三十五章 炎帝級改裝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