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大軍閥 第五百零七章 組閣風波
在中華共和國的第一次選舉中,首先值得說明的是,這場選舉并不是所謂的全民選舉,以全國范圍內來說具有選舉權的人不會超過一千萬,就算是江蘇這樣的大省具備選舉權的人也不過一百多萬人而已。國會分參議院和眾議院,參議院按照每個省兩個議員的固定名額,眾議院則是按照每百萬人口選舉一個眾議員。
這一場選舉轟轟烈烈的進行了一個多月后,終于是結束了,而選舉的結果并沒有出乎眾多人的意料之外,在東南沿海諸省當中,國社黨以絕對優勢地位壟斷席位,同樣在東南諸省起家的同盟黨和國民進步會不得把選舉重點地區放到了北方和西南諸省,三大黨派在北方諸省和西南以及西部諸省中有勝有敗,總體來說還是國社黨占據了絕對的優勢。
1915年1月五號,第一屆國會選舉結果正式公布,在這數百名議員當中,國社黨以73的比例占據了絕對優勢,國民進步會占據了15位居第二,同盟黨以12的席位排在末位第三。國社黨之所以能夠占據如此多的席位,這個是因為國社黨掌控的地區都是人口和經濟大省,東南各省和中原數個省份都是人口密集地區,而以人口數量分配議員數量的情況下就讓國社黨占據了極大的優勢。
另外由于中華共和國實行的是政黨準入制度,任何政黨組織要參選的話就得先獲得批準,為了保證三黨的地位,這幾年來中國的三大黨很有默契的沒有批準哪怕任何一個政黨的成立和參選,所以現在國會里頭只有三大政黨,其他人想要參政的話只能加入這三大黨派之一,要么就是苦苦掙扎著等待自己成立的政黨被批準可以參選,要么就是學國民黨一樣玩地下政治。
和國會嚴重排外的情況不同的是,政府機構當中,則是充斥著大量的無黨派人員,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監察部總長韓辰旭了
第一次國會選舉的結果出來后,同盟黨和國民進步會企圖聯合起來阻攔國社黨單獨組閣的愿望瞬時落空,因為按照中華共和國臨時憲法規定,黨派想要單獨組閣至少需要擁有百分之六十的國會席位。
鄭祖蔭和林長明雖然心有不甘,但是依舊沒有放棄聯合組閣的想法,既然國會選舉上走不通,那么就走陳敬云的路子,鄭祖蔭、洪子泰等人相繼拜訪了陳敬云,委婉的提出自己希望繼續為國家和人民出力,換句話說就是希望保全現在的位置。
陳敬云對這種情況也是極為謹慎,沒有第一時間就拒絕但是也沒有第一時間就答應了,他有著他自己的考慮。
站在國社黨的角度來考慮,一黨組閣是最有利的,但是站在陳敬云的角度來看,他還短時間內還需要鄭祖蔭、林長明等人繼續在政府中保持存在,而不是說一完成統一后就直接把這些人給提出權利核心之外,這樣的話會引起很大的反彈。
陳敬云此時不單單是國社黨的主席,他考慮的并不只有國社黨的利益,他考慮的更多是國家乃至他個人的利益。不過在組閣之前,還有另外一件事情要辦,那就是總統選舉。
實際上總統選舉并沒有和國會選舉那樣引人注目,因為任何人都知道,國會選舉雖然是三大黨派的較量,但是總統選舉卻是陳敬云一個人的獨角戲,甚至除了陳敬云之外,連第二名候選人都沒有,此時陳敬云在中國內的威望已經是到達了幾乎一個頂峰,在國社黨宣傳部門的宣傳下,陳敬云已經差不多被神化,而陳敬云帶領國民軍取得的一系列成績也足以讓他登上這個頂峰,統一了國內,收復青島,這兩件事情就足以讓陳敬云獲取了巨大的國內威望。
一月九號,總統選舉正式舉行,數百名國會議員中以全票贊成選舉了陳敬云當選為中華共和國第一屆正式總統,副總統則是為鄭祖蔭,緊接著又是通過任命陳敬云為國家軍事委員會主席的議案,原本來說總統是應該兼任這個國家軍事委員會主席的職位的,但是陳敬云為了以后考慮所以就把這兩個職位單獨列出,而且國家軍事委員會是沒有任期限制的,理論上說只要陳敬云想就可以一直當下去。
總統選舉并沒有懸念,甚至都沒有太多人關注,陳敬云的當選甚至都沒有比他提交國會的內閣成員名單吸引人們的眼球。
在陳敬云提交的第一屆正式內閣成員名單中,政務院院長一職由安華林擔任,副院長一職由唐紹儀擔任,民政部總長一職由岑春煊擔任、外交部總長由伍廷芳擔任,財政部總長由莊楠擔任,交通部總長為施肇基。除了這一票的國社黨黨員外,還有無黨派人士韓辰旭為監察部總長。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陳敬云提交的內閣名單中,雖然鄭祖蔭和林長明這兩個人沒有了,但是國民進步會的副會長洪子泰依舊擔任工商部總長一職,而同盟黨理事,前任教育部總長嚴冠學也再一次擔任教育部總長一職。
細看這份內閣名單中,就可以發現大多數重要職位已經都到了國社黨的手中,但是同盟黨和國民進步會也沒有全盤退出政府,洪子泰依舊保住了至關重要的工商部總長一職,而嚴冠學也是保持了教育部總長一職。
除了各部總長一職外,實際上政府當中還有其他幾個機構是極為重要的,甚至重要性比各大部門更加重要,比如總統府秘書處、政務院經濟發展司這兩大部門已經是公認的和各部可以相比并論的部門,尤其是經濟發展司,由于陳敬云給其定下的工作范圍是發展規劃經濟,所以說和經濟事務有關的事情都能插上一腳,權勢變的極為龐大,馬寅初這個經濟發展司的司長已經是成為了南京共和政府里最耀眼的政治新星。
鄭祖蔭和林長明這兩大在野黨的黨魁雖然不在政府中任職,但是鄭祖蔭卻是在陳敬云的默認支持下,成功的當上了國會參議院議長一職,而林長明則是撈到了眾議院院長一職,這些職位算是陳敬云給他們的一個交代,用于平衡兩大在野黨的政策。
政務院的部分官員名單有所調整,不過國家軍事委員會的下屬各大部門的名單就不用給國會批準了,中華共和國臨時憲法規定國家軍事委員會的委員、下個各大部官員的任命一律由國家軍事委員會主席自行任命,如此情況下陳敬云也就沒有對國家軍事委員會的任命做出調整。
國會選舉以及總統選舉和組建內閣這些事情亂轟轟的讓中國度過了1915年的1月,而這個時候,拖延了許久的1915年財政預算案也是終于提上了日程,本來1915年的財政預算是去年的時候就開始進行討論了,并且文官集團和武官集團為了軍費的多寡而進行了激烈的爭論,當時任政務院院長的鄭祖蔭高喊著軍費比例決不能超過總預算百分三十的時候,甚至必要時候削減到百分之二十的時候,幾個軍方將領被氣得毫不客氣的當著鄭祖蔭的面罵他是漢奸國賊,實際上也正是因為鄭祖蔭等一群人極力的想要砍軍費預算,才讓軍方對另外的兩大在野黨萌生了極大意見,如此才加劇了國社黨想要獨立組建內閣的心思。
1915年度的預算案因為軍方和臨時內閣的意見嚴重沖突,加上當時正在進行第一次國會選舉,所以雙方是很有默契的停下了預算的爭吵,打算先進行選舉然后再爭奪預算分配。
所以等這國會一組建完畢,總統選舉了,內閣也組建好了好,拖延了許久的1915年度預算議案總算是提上了正式討論的議程。
在財政部提交的1915年度財政預算當中,預期1915年度財政總收入大約在九億華元,其中包括田賦、工商稅、關稅、鹽稅、煙草以及醫藥特別稅這數大項,全部加起來的話就是九億華元,相對于前清時代的宣統三年,也就是1911年的三億兩收入預算,大約增長了50。實際上1915年的財政收入并沒能達到財政部預計的正常收入,因為中國歷盡數年內戰,北方以及中原的好多省份都是久經戰亂,其中四川由于多年軍閥混戰,等國民軍接受了四川后,為了讓四川民眾獲得喘息之機,所以財政部給四川定下了大范圍減稅的政策,預計明年能夠收到三千萬華元就很不錯了,而要知道宣統三年時四川的財政收入可是高達兩千五百萬兩以上,換成華元的話就是五千萬以上。
同樣的情況還發生在其他一些省份,所以到了1915年的時候,大半國民軍新占領的省份都沒能恢復到前清時代的經濟規模,如此一來就嚴重拖累了中國的整體經濟情況,國民軍控制的東南各省雖然稅賦增加的極快,單單是江蘇一省包括上海地區在內的財政收入就已經超過億元,這已經超過了江蘇在前清時代的財政收入,前清年間的江蘇雖然也有超過億元的收入,但是其中還包含了海關稅的收入,現在統計的數據是把關稅除了開來,只單純的統計田賦工商等傳統財政收入。
辛亥大軍閥 第五百零七章 組閣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