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大軍閥 第三百九十三章 保存實力
自從七月份陳敬云在南京公然重開國會,成立大元帥府之后并宣布正式北伐之后,國民軍和北洋軍之間的戰爭就已經是全面爆發,最先點燃戰火的乃是湖南地區,國民軍第四軍已經伙同陸榮廷之桂軍第五軍一師一旅和唐繼堯之滇軍第七軍的一師共同進攻湖南地區。
而在整個七月份,蘇南和安徽地區的北洋軍和國民軍都在進行著大決戰前的準備,國民軍準備發動渡江攻占安徽進而切斷津浦線,而北洋軍則是同樣打算從皖南渡江攻占蕪湖后,越過長江天塹而揮軍蘇南。不過國民軍先一步完成了北上之準備,并率先發動了渡江戰役,隨后在八月份雙方圍繞著巢湖進行了長達二十天的激戰,戰線蔓延方圓近百里,激烈的戰事也繞過雙方損失慘重,巢湖的失守讓北洋軍第三師下屬旅和安徽省陸軍第三師被成建制的消滅。國民軍里的各部隊加起來也有好幾千人的傷亡,第五混成旅一度喪失進攻的戰斗力而不得不留在巢湖進行休整。
等八月份過去后,國民軍繼續北上,而這個時候雙方也是圍繞著合肥進行了下一輪的激戰,為了守紫肥,曹錕把手中的所有剩余兵力都是集中到了合肥周邊,包括了北洋軍第三師下屬的第五旅、第六旅、第三炮兵團、第三騎兵團以及師部其余直屬兵力,另外還有安徽省陸軍第一師、第二師,整體兵力達到了兩萬五千余人。
曹錕把這些部隊大體上分為了三個部分,一個是肥西方向的張鴻奎之第六旅四千余人和胡萬濤之安徽省陸軍第二師六千余人,在他們的正面乃是國民軍第六師。雖然說在肥西方向表面上兵力有上萬人,但是實際卻是實力最弱的一個方向,胡萬濤的安徽省陸軍第二師一路從安慶敗退到肥西,可以說是一路被國民軍追著打,兵力損失眾多不說而且軍心不穩,士氣大跌,如果不是有北洋軍第三師的張鴻奎第六旅四千多人撐著的話,胡萬濤的安徽省陸軍第二師早就奔潰了。[]
所以這一路,表面上是有一萬兵力擋著,但是實際上也就是第六旅的四千多人能用。
“張兄今天又來討要彈藥了,說是前線的彈藥消耗極大”第三師的參謀長蕭耀南也是一臉的苦色。
曹錕道:“他那邊打的苦了些,需要多一些的彈藥也是應該的不過肥西那邊現在的情況確定了嗎到底是一個師還是兩個師的國民軍”
蕭耀南道:“前些時候我們得到的回報一直都是說有兩個國民軍師的,不過這些消息都是胡萬濤那邊報上來的,算不得數。這段時間第六旅那邊已經和肥西方向的國民軍交手多次,已經是把他們的番號摸出來了,的確是國民軍第六師。不過暫時沒有發現第二支國民軍師的番號”
這時候,一邊的吳佩孚也道:“我看應該是只有一個師了,國民軍那邊的編制我們也是知道一二的,一個師就是一萬人左右,武器裝備也不比我們這些老北洋的差多少,從前端時候安徽省陸軍第二師的戰績來看,對方應該是只有一個師了,不然胡萬濤也不能一路轉進回到肥西了”
吳佩孚身為前線指揮官已經和國民軍多次交戰,不管是去年的蘇南之戰還是不久前的巢湖戰事還是說現在正在進行當中的合肥戰事,他都是親臨前線率軍作戰,對于國民軍的戰斗力還是有所了解的。
“對方只有一個師,讓張兄小心一些,再拖個十天半個月不成問題”吳佩孚謹慎的說著,想要指望第六旅區區四千人擊潰對方一個主力師是不太可能的,不過要守住拖半個月的時候還是可以辦到的。[]
“現在我們的難題是東邊,尤其是國民軍第九師的攻勢太猛,我部傷亡甚重啊再這么拖下去恐怕不用三五天我那第五旅就得奔潰了”吳佩孚顯然更擔心自己
合肥守軍里第二部分就是合肥東部的吳佩孚之第五旅以及第三師的剩余直屬兵力加起來約有七千余人,在他們的正面乃是國民軍第九師。吳佩孚在巢湖戰事中已經在蔡家崗和第九師打過一仗,那時候他的兵力處于絕對劣勢自然是迅速撤退了,但是僅僅是短暫的接觸也讓他對敵軍第九師的強大火力有了直觀的了解。
“這個國民軍第九師和我們以前所知道的國民軍主力師是完全不一樣的,按照這段時間我們和他們的交戰來看,他們的炮兵力量已經不下于我們第三師的炮兵團,而且從爆炸的威力來看可能是有大口徑的四寸以上口徑火炮。不過江北那邊返回的情報說,國民軍的那個炮兵團還部署在江北并沒有轉移,極有可能是國民軍新建成的第二個重炮營。”吳佩孚也不是神仙,雖然知道國民軍中有著中小口徑的迫擊炮,但是還沒有聯想到國民軍還有一百二十毫米的重型迫擊炮。
吳佩孚繼續道:“除了炮兵力量比尋常國民軍部隊大外,他們下面的機槍火力也超過尋常國民軍,甚至也超過了我們,三天前我部下屬一個營在進攻敵軍第九師一個陣地時,對方僅有一部三百余人防守,但是卻有至少兩挺重機槍和十余挺輕機槍。這種情況是其他國民軍所沒有的,據我所知倪兄正面的敵軍第八師一個營六七百人中也不過三五挺輕重機槍。除了他們的機槍外,他們的那種小炮裝備的也很多,按照我看一個營里頭至少也有五六門以上了。”
蕭耀南道:“吳兄說的對,敵軍第九師的火力已經是遠遠超過了其他敵軍,我預計這應該是國民軍的主力部隊了,要不然不會有五六門小炮和十多挺機槍的”
其實吳佩孚和蕭耀南這些北洋將領還是低估了第九師的武器裝備,第九師作為最新擴編的部隊,極大的加強了機槍和迫擊炮的力量,重機槍從1912年標準師的十八挺擴編為三十六挺,做到了每個步兵團都有一個十二挺制的重機槍連,團屬六門制八十毫米的迫擊炮連擴編為十二門制的迫擊炮營,團屬支援火力是直接擴編了一倍。營屬機炮連也擴編到八挺輕機槍和八門六十毫米迫擊炮。但就團一下支援火力而言,已經超過了北洋軍以及其他國民軍一倍之多。
另外安徽戰事中,第二軍還把手中的一百二十毫米重型迫擊炮營加強給了第九師,這也是為什么造成吳佩孚判斷國民軍第九師有四寸以上大口徑重炮的原因所在。
盡管歷次戰斗中第九師的裝備有所損失,但是這種損失并沒有傷經動骨,加上后方一直不斷的對前線進行補給,除了彈藥補給外,自然還有武器的補充,就使得了第九師一直保持在較為完整的武器裝備建制。
曹錕在上邊聽著這樣的話,心里也是郁悶著:“怎么這國民軍是越打越強呢,去年的時候國民軍的武器裝備雖然不差,但是還沒有超越北洋軍的地步,但是現在怎么出現了一個第九師,其裝備竟然還超過了自己的第三師”
“國民軍的主力部隊不是說第一師和他們的警衛師嘛,眼前這個第九師我可是聽說才成軍不足一年,半年前才抵達蘇南,也就當初參加了進攻皖南的戰事,怎么變成了國民軍的主力部隊”曹錕心里納悶著,不過也沒有去糾結這些問題。
“現在我們的炮兵團損失極大,這如此壓制敵軍的炮火是個問題啊”曹錕說著:“這短時間里,就不要主動出擊了,盡量保存實力等待援軍”
“可是那個徐樹錚什么時候才能來”吳佩孚道:“他說南下都已經說了小半個月了,自從到了蚌埠后就一直不挪地方。”
吳佩孚對于徐樹錚的第十一師遲遲不肯進入安徽增援己方是很不滿的,畢竟誰在前線打生打死,然而后邊的自己人卻是安安穩穩的按兵不動都是受不了的。
吳佩孚有這種想法也不奇怪,而徐樹錚之所以遲遲不肯南下,自然也是有著他的理由的,之前在徐州的時候那是因為要保存實力,靜待時局發展,隨后袁世凱對此大為不滿,段祺瑞也不得讓徐樹錚繼續南下了,這磨磨蹭蹭了好久后才到達蚌埠。但是一到達蚌埠后徐樹錚又是猶豫了。
因為一方面是馮國璋天天催著他南下滁州增援,說是現在江北壓力很大,滁州以西的武崗方向唐天喜的第十師和于有福的第二混成旅面對國民軍的兩萬多人很有壓力,為了確保滁州不失,為了確保江北不出問題,馮國璋極力要求徐樹錚繼續南下滁州,一方面是坐鎮徐州預防國民軍可能的偷襲,另外則是可以隨時對前線的武崗方向或者是江北進行增援。馮國璋想要徐樹錚繼續南溪,但是曹錕也是極力要求徐樹錚南下淮南,沿著長豐一路南下增援合肥,并說合肥已經到了最后關頭,如果再不來援軍,那么他曹錕可就守不紫肥了,守不住的時候他曹錕說不準就帶著部隊掉頭就跑了,到時候合肥丟了可不能怪他曹錕。
辛亥大軍閥 第三百九十三章 保存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