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休閑文學吧>>穿越五胡亂華

第八十二章 溫嶠的算計

更新時間:2013-05-02  作者:一眼云煙
穿越五胡亂華 第八十二章 溫嶠的算計
大婚后第三天,云峰再次拜訪天機門,并與其達成了協議史傳費祎識悟過人,每次省讀書記,舉目稍視,已能究知其意旨,其度數倍于人,且過目不忘

云峰在與費的交談中,深刻感受到了這一點,原來,費氏除了家傳記賬法之外,還有一套強聞博記之術,大致類似于現代的記,只是略顯粗糙了些,但效果并不輸上多少,據說草書的出現就與記有關

這一次,云峰的主要合作對象是費,由費氏出面編寫《會計》一書,云峰還把會計衡等式改頭換面加了進去,然而,資產負債表等諸多報表他也記不得內容,只能委托天機門根據實際情況自行摸索編張表格出來

《會計》的推廣與專業財會人員的培訓也以天機門為主,條件成熟時,將強制有固定店鋪的商賈使用的記賬制度,為開征所得稅掃平障礙

當然了,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天機門不是慈善機構,而是一個有政治訴求的利益團體,不可能免費幫他云峰,云峰暗示以未來政權中的審計權作為交換才得到了費氏的鼎力相助

說實話,其實云峰心里挺不舒服的,可他自已不懂這方面又能怪得了誰?通過這件事,也令他明白了一個道理,政治的真諦在于妥協,也在于平衡

從走出天機門的那一刻起,云峰覺得自已已經破繭成蝶,由一個熱血小青年變成了一個政客

‘管他呢,政客就政客只要保持初衷不變,堅守住摧毀士族豪門的底限就可以了’云峰暗暗想著

在交談過程中,諸葛顯倒還好些一幅高深莫測模樣,可姜發卻急的坐立不寧,他也想出仕,不過云峰還沒發現姜發的價值,因此提也不提,何況對于這個人他可是存了警惕之心

姜發先前的言行不談,他的祖先姜維可不大光彩,說成窮兵黷武毫不為過可以說蜀漢的衰落與姜維脫不了干系,而且姜維主持蜀漢軍事時,變自諸葛亮以來的漢中防務措施此前,其戰略主要依靠設置軍事據點扼守險要,控制秦嶺諸谷道,拒其出口,使敵不得出險姜維則撤去諸圍守兵,聚屯漢、樂二城堅壁清野,試圖縱敵入漢中,待敵軍兵疲糧乏之際,以一舉潰之

假如姜維專守漢中那么,以他的戰術才能此策倒不失為有可取之處,其實質在于將蜀漢攻關中時“千里負糧以邀一日之戰”的不利形勢交給魏軍來承擔然而姜維用兵重點卻遠在隴西,如此一來,撤掉扼秦嶺谷口的諸圍守兵則成了失策之舉再往后,姜維避后主猜忌,屯田沓中今甘肅臨潭西南,而漢中的防御戰略卻未及時調回,由此釀成滅國大禍

出于這個原因,云峰對姜氏一脈還得再好好觀察觀察

永昌元年五月中旬,羊明傳來喜迅,秦州麥子獲得大豐收,正在如火如荼的收割著,云峰估算了下自已軍中的糧草,連同騾子豬羊等牲畜在內,可供全軍食用兩個月,再加上箭矢投石車等物資器械已補充的七七八八了,于是,他決定正式揮軍劍閣,后續糧草交由羊明督辦

九月份,西南地區將迎來連綿秋雨,往往一下就是十天半個月都不見得停止在那個時候發動戰爭是極其不利的,一來地面泥濘潮濕,二來弓弩怕水,如果弓弩不能使用,那么云峰軍中的戰斗力至少得去掉一半以上

五月十三,在南鄭城外舉行了誓師大會之后,三萬騎軍,三萬步軍及親衛、工匠與女子醫護兵,攜帶大量糧草器械,向著沮縣開去

五月十五,全軍抵達沮縣,在當地云峰駐扎有五千守軍,但隨著兵發劍閣,沮縣成為了后方,只需駐留千人即可

次日,連同沮縣四千守軍在內的近七萬人由沮縣南下,攻打此行的第一個目標,陽平關

騎在駿秀的汗血寶馬上,看著一隊隊步騎軍及車駕牲畜群,整齊有序的從眼前經過,云峰忽然覺得以他涼州牧的身份,已經不適應治理這么大的一片地方了最為直接的當是軍隊名稱,隨著戰爭距離涼州本土越來越遠,非涼州士卒的持續增加,軍隊必須得改弦易幟,再使用涼州軍的名號已經極不合適

不過,無論是稱王還是稱公,不能由云峰自已來提,只能暗示,得下面人推戴才行,他準備把張靈蕓接回來之后,就開始著手這方面的事情

正當云峰暗暗思索著這些問題的同時,庚亮經過兩個多月的長途跋涉,已經風塵仆仆的回到了建康

也不知道司馬睿是怎么想的,當王敦率軍順流而下的時候,被他視如心腹的劉隗刁協等人并沒有獲得重用,反倒是王敦的從兄王導被任命為前鋒大都督,或許是王導演技一流,也或許是司馬睿對二王在暗地里的身份一無所知,總之蹊蹺的很

司馬睿又任用大族名士周札為右將軍,都督石頭城諸軍事,戍守建康門戶石頭城

原本司馬睿有五萬軍在手,假如布置得當的話,尚有一戰之力,可如此安排,結果可想而知,周札直接開門出降,以石頭城降于王敦

直到此時,司馬睿才返過來重用刁協、劉隗等人,令其率部反攻石頭城,但已回天乏力,二人被王敦大敗于石頭城下

所帶來的后果是,王敦執掌中樞,司馬睿被逼任其為相,進爵武昌郡公,而劉隗則北投石勒,刁協于逃亡途中為部將所殺可以說,司馬睿的反擊徹底宣告破產

庚亮匆匆了解了一番情況之后,也未去覲見司馬睿反倒去拜訪了他師傅溫嶠

溫嶠任驃騎長史、太子中庶子,庚亮官拜中書郎、領著作并侍講東宮,由這師徒二人的官職可以看出,他倆屬于東宮嫡系溫嶠府邸并不在烏衣巷而是居住在宮城廣陽門以南的右御街,此處為百官居所

一進入廳內,庚亮施禮道:“弟子見過師尊”

溫嶠擺了擺手:“元規無須多禮,隨意就坐便是,你是何時回來的?姑臧之行結果如何?那涼州牧云峰又是何等人物?”

庚亮稱謝,坐下道:“弟子剛剛回返,聽得王敦已執掌大權,這便立刻來見師尊”接下來又把他這幾個月的所見所聞如實匯報一遍并附上自已對云峰的評價當然了,出于他的政治立場,除了對云峰的為人表示了一定的欣賞,其他方面全是負面的

溫嶠尋思良久捋須道:“云峰雖名為晉臣,實則與我大晉毫無關系,且此人心狠手辣,又有天機門余黨攀附,他日定將脫晉自立威脅甚大,既然此人欲入京面圣,不如趁這個機會把他留在建康為官,暗奪其兵權元規以為如何?”

庚亮贊道:“師尊高見,不過云峰非等閑之輩此人思慮縝密,他既敢來建康當會做好萬全打算另此事還得與師叔荀灌娘商議一番才好,擅作主張恐惹來師門不和”

溫嶠點了點頭:“元規言之有理,咱們倆師徒這就前去山門”說完,向外走去,走了兩步卻眉頭一皺,停下來問道:“對了,你妹文君何在?莫非未曾與你歸來?”

庚亮答道:“因王敦起兵清君側,弟子恐路途生變,故而把文君留于漢中,待云峰進京一同回返”

溫嶠頓時面現不悅,指責道:“哎元規,你好糊涂啊文君一個清清白白的女兒家,怎可留于外軍?萬一出了意外又該如何是好?你怎能如此輕信于人?”

然后又覺得語氣過重,便解釋起來:“在你去姑臧宣旨前,曾拒絕過主上提親然前不久太子又尋到為師重提此事,承諾以文君為太子妃,為師再三斟酌,覺得還是將文君許以太子為佳,如此一來,一旦太子繼位,文君將進為皇后而太子身體單薄,乃短命之相,只要文君誕下子嗣,日后可以太后身份臨朝稱制,至于你,也能以國舅身份趁機執掌國之大權可是如今?哎,萬一失了貞潔還如何嫁給太子?”

在這方面,庚亮倒不擔心,他不認為云峰會對庚文君用強或是使卑鄙手段來壞她紅丸,然而,他也不愿意讓他唯一的妹妹去做寡婦,卻又不敢和溫嶠硬頂,想了想,分辯道:“稟師尊,云峰雖有二心,但為人尚能算得上磊落二字,文君安全當是無虞,至于入宮為太子妃請恕弟子不敢茍同,家父臨去之前,曾囑弟子好生照料文君,弟子亦時刻不敢忘卻,如今既明知太子有夭壽之相,又怎可將文君推入火坑?”

“嗤迂腐之論溫嶠不屑道:“你庚氏原為穎川望族,自你父南遷之后有所衰落,你妹入宮正可使你庚氏重振門楣況且二王兄弟如今執稟中樞,兇焰滔天,你幾位師伯均被排擠去邊遠地帶為官,師門正處于不利境地啊,而你妹入宮,對師門亦大有益處,況且,文君作為太后手掌大權如何是入了火坑?臨朝稱制又有何不好?”

溫嶠言語間越來越嚴厲,庚亮頗感吃不消,好半天才無力道:“這個......弟子以為還是任文君自行抉擇為好”

“哼”溫嶠冷哼道:“元規你怎可如此說話?那么多圣賢書都讀到哪去了?自古以來哪有由女子自行擇夫?簡直荒天下之大謬你父既已過逝,長兄如父,文君婚事當由你做主為師可有說錯?”

庚亮為難道:“師尊話說的沒錯,然而,文君婚事弟子亦不敢擅作決定,得由師叔做主”他也沒辦法了,再次把荀灌娘給搬了出來

溫嶠沉吟道:“也罷,剛好兩事一并解決,走,回山門”又再次邁步向外走去()穿越五胡亂華 第八十二章 溫嶠的算計

上一章  |  穿越五胡亂華目錄  |  下一章

休閑文學吧提供免費小說,請讀者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