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休閑文學吧>>奇門相師

第二二二章:高古文明

更新時間:2012-12-31  作者:小相師
奇門相師 第二二二章:高古文明
(求訂閱)

“你小子這是故意找我的話茬啊。”鐘院長不由莞爾,聽得出來,秦學兵并不是不信,只是純粹地調侃他老人家。

“您老人家可是專家,故宮博物院院長,難道還不能說服我我這個毛頭小子?”秦學兵笑了下,難得有好機會,當然要從老前輩這里多取點經,不然豈不是虧得慌。

“行,那我就讓你小子心服口服。打開視頻,看壁畫上,是不是有很多陶灶?”鐘院長問道。

“的確有,但要我看,有一些像似三角盆子,還有一些像罐子。”秦學兵真不敢說這些是灶,根本就沒有灶臺該有的樣子。

“這些就是早期的灶,而且還能自如搬運,靈活方便,很先進的。”鐘院長開了句玩笑,然后喝了口水,繼續長篇大論。

人類在學會使用火以前,對食物是生吞活剝的,既生吃植物,也生吃獸肉、鮮魚。知道用火以后,熟食也是有限的,主要是燒和烤。有時將食物用泥土包起來,放在火中烤干,此種方法古稱炮。

《禮記內則》鄭玄注:“以土涂生物,炮而食之。”利用石板烘烤食物也是較早的發明。

《禮記禮運》注:“中古未有釜甑,釋米捋肉,加于燒石之上而食之耳。”

《古史考》:“加物于燧石之上食之。”煮食方法比燒、烤方法出現要晚。

在陶器發明以前。人類的煮食方法已經有石烹法。即先在木制或樹皮器皿里盛上水和食物,同時把一些石塊燒紅,接著把熾熱的石塊投入水中,使水沸騰,從而把食物煮燒。人類學會制陶以后,陶器就成了主要的炊煮工具,煮食方法也普遍化了。一般都是以夾砂陶器為炊具,它耐火燒,不易破裂,傳熱又快。

農業技術的進步。促進了谷物加工與熟食器具的制作。黃帝時代在業已發展的煮食習慣基礎上,對煮食方法做了較大的改進。在食的方面,根據古代文獻,如《周易系辭下》:“黃帝……斷木為杵。掘地為臼,臼杵之利,萬民以濟。”

《云笈七簽軒轅本紀》:“帝作灶。”

《古史考》:“黃帝始蒸谷為飯,烹谷為粥。黃帝作釜甑。”

他對食物原料進行加工,這就是他“斷木為杵,掘地為臼”,發明了谷物加工的重要器具。關于杵臼的發明,文獻記載中也有差異。

《世本》稱“雍父作杵臼”,宋衷注:“雍父,黃帝臣也。”

此外。還有兩說,一說是《呂氏春秋勿躬》:“赤冀作臼”,二是桓譚《新論》則有“伏羲制杵臼之利”。“赤冀”為何人,缺乏考察資料,“伏羲”時代農業尚在原始階段,“制杵臼”大概太早。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云:“黃帝臣雍父作杵臼”,顯然采取了《世本》與宋衷的說法。

黃帝時代,農業的發展,引起了飲食的重大變化,糧食成了最主要的食物。黃帝發明杵臼,有了對糧食進行去皮加工的技術,這就是所謂“舂”。

《說文》:“舂,搗粟也……持杵以臨臼,……古者雍父初作舂”。《世本》亦稱“雍父作舂”,《黃帝內傳》:“帝斬蚩尤。因作杵臼,斷木為杵,掘地為臼,以火堅之,使民舂粟”。甲骨文中的“舂”字是一個人用兩手持杵臨臼搗米之形。我國新石器時代的遺址中,石杵的發現極為普遍,如仰韶村、西安半坡,皆發現有磨制的環舂。

黃帝又發明了一種新式的火灶。在黃帝以前,固定的火塘已經出現,人們煮食物時,通常把炊具放置在熱灰中或篝火旁煨煮。黃帝作灶,是在原有火塘基礎上,制造陶灶,它可以自由移動,火力比較集中,便于架置炊具。黃帝還發明了陶甑。甑是利用沸水升發的蒸汽蒸食物的器具。正由于黃帝發明了陶灶,比較好地利用了火力,乃使蒸食物的方法普遍化。可見,黃帝對于改進人類的飲食方式確實起了巨大作用。

黃帝時代陶制飲食器具在考古上已經有許多文物可以證明。1981年,在青臺仰韶文化遺址發掘了一件夾砂紅陶的三足覆盆器,據學者們研究,認為這是一種用于火上燒烤的器物,是烙餅的炊具,并命名為“陶鏊”。

這種陶鏊在中原地區的史前考古學文化中較普遍地分布著,在年代上,以磁山遺址為最早,可能也就起源在這里。其后逐漸向其他地區傳布發展。從覆盆狀陶鏖傳播方向看,基本上與史料中炎黃氏族遷徙路線及勢力范圍吻合。中原地區還有陶罐、陶鼎等炊具。陶罐是當時人們的一種主要炊具。

這種陶罐的殘片,在遺址里最常見,可以說俯拾即是。在仰韶文化的墓葬中,出土了2件陶罐,一件內有兩只完整的雞骨架,一件內有兩條魚骨架,說明陶罐可以烹煮肉類,自然也可以用來煮飯,用野菜做成羹湯。

在仰韶文化廟底溝等遺址中發現一種陶灶,器身約高12厘米,前有火門,底部有三條矮足,口部下有三個凸鈕,可以把炊器置于其上。與此相似的陶灶,在西水坡、下潘汪等仰韶文化遺址中都有發現。

到龍山文化的早期,對仰韶文化的陶灶加以全面改造,龍山發現的圓桶形的灶,在近口部處有四個相對稱的圓形或橢圓形的灶眼,當是通風和排煙的孔道,底部一側有一個灶門,灶身高約30厘米左右,口徑約20厘米左右。這種陶灶,從龍山文化早期一直延續到它的晚期。

“這些灶臺就是最好的證明,當然,你也可以說堯舜時期也在使用這種灶臺,但形制還是有其別的。壁畫上的灶臺跟考古出土的文物形態極為吻合。”鐘院長又停下來喝了口水。

“您老接著說。”秦學兵看著手機視頻,暗暗感慨,考古這種事還是需要博學的人才能勝任。以他的本事,淘寶撿漏可以,但淘寶撿漏跟做學問是兩碼子事。

“你小子,就不能讓我老頭子喘口氣嗎?”

鐘院長燃起一根香煙,深吸了一口氣,才說道:“不過小子,我說這么多,你能記得住嗎?”

“您老放心吧,我們年輕人的記憶都很好。”秦學兵打趣道。

“滾蛋,別一邊耳朵聽,一邊耳朵出就好。”

鐘院長笑罵了一句,又道:“你再看看壁畫里的房子,有沒有一種眼前一亮的感覺?”

“還真沒有。”秦學兵據實說道,四九城里什么建筑風格都有,就是復古的也有一大堆,包括紫荊城的皇宮大院。

“那就對了,這說明你對這些建筑并不算陌生,最少沒有給你很突兀的感覺。那是因為黃帝發明了這種住宅,其影響力延伸到現在。”鐘院長繼續說道。

住所是人們休息的地方,也是防御野獸侵襲、保護火種和進行炊事的場所。遠古人民的居住,最早是“穴居野處”或“暮棲枝上”。自然界中天然的山洞、樹洞就是他們的棲息之所。周口店、山頂洞遺址就是早期穴居的見證。在南方和西南地區,由于天然巖洞較多,穴居習慣延續很久。人們先是在樹上臨時棲息,后來“有巢氏”構木為巢,人們“依樹積木,以居其上,名曰‘干蘭’”。

早期人類只能利用天然住所。隨著人類自身能力的增強,從舊石器時代晚期開始,人類就營建起人工住所了。最古老的人工居所,是一面坡式風籬,進而發展為“人”字形窩棚,用兩排木樁,將頂部連接起來,外面蓋上樹皮或樹枝,前后留門。也可以后邊封死,前面留門。由于人們最初不定居,經常改變住地,人工住所很簡單。

當農業產生和發展,人們開始定居生活,住所固定化了,建筑形式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北方流行土木結構建筑。在西安半坡和臨潼姜寨有一種圓形房子,多在平地上建起,中間為火塘,其附近有四至六根柱子,房四周皆有柱洞。面積為15—20平方米。此外還有方形房子,面積也在20平方米左右。而南方則流行干欄建筑。在河姆渡遺址第四層出土了數以千計的木構件,發掘報告稱,至少有三排建筑,一般是下部打木樁,形成架空的房基,樁上為橫木,鋪有木板,人居上面。其上為立柱,有大、小梁。

《周易系辭下》稱:“上古穴居而野處,后世圣人易之以宮室,上棟下宇,以待風雨。”這一段文字,為“黃帝堯舜垂衣裳”以后的九事之一,所以這里的“后世圣人”自應指黃帝言。

漢代以后的學者,都已肯定地認為黃帝是宮室的制作人,陸賈《新語》:“天下人民,野居穴處,未有室屋,則與禽獸同域。于是黃帝乃伐木構材,筑作宮室,上棟下宇,以避風雨”。

《白虎通義》:“黃帝作宮室,以避寒暑,此宮室之始也”,其后晉皇甫謐《帝王世紀》、羅泌《路史》、胡宏《皇王大紀》、高承《事物紀原》,都將宮室的發明歸之于黃帝。

“鐘院長,咱先打住,按你的說法,在黃帝時代以前就有了房屋建筑,為什么說黃帝發明了住宅?”秦學兵覺得這老頭可能年紀大了,思路有些不清晰。

ps:求訂閱()

(在線書吧)奇門相師 第二二二章:高古文明

上一章  |  奇門相師目錄  |  下一章

休閑文學吧提供免費小說,請讀者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