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老師在此 第二十四章 身為謀士
華雄哥的背點還未到此結束,汜水關到洛陽的距離并不遠,快馬奔襲之下也就半日即可到達,當李肅的書信送到金鑾殿董卓的手里后,悲劇發生了;
“媽的!這群關東蛐蛐!”董卓憤怒的將竹簡摔在地上,李儒上前撿起看了一遍,臉色不是很好,他向董卓示意一下,董卓心領會神的驅散了與他貌合神離的朝官、小皇帝,留下他自己的心腹;
李儒沉吟一下:“相國,華雄不聽命令堅守汜水關,擅自出戰,被諸侯聯軍生擒,麾下三萬余將士也損失過半,李肅雖然收攏潰兵,手中也只剩下三萬五千多士兵,士兵新敗、士氣俱無,若是聯軍此時叩關,只需一日即可攻破汜水關,虎視洛陽城,到那時情況就不堪設想了!”
“那該如何是好?”董卓有些慌亂,畢竟聯軍有近六十萬人馬,比他足足多了一倍有余,無論董卓怎樣昏庸不堪,明顯的軍力對比他還是懂得;
每當董卓有難以解決的事情時,他就會詢問李儒;
不管是他的老部下李傕、郭汜,還是現在的干兒子呂布在他心里,都沒有李儒可靠;在董卓嶄露頭角時李儒就投靠了他,為了籠絡李儒他把自己的女兒都許配給他了;
李儒也沒有讓他失望,平羌患、戰黃巾、雄霸西涼、虎視中原,到現在口銜天憲、獨霸朝綱,都是李儒的主意,只是董卓愈發的讓李儒失望了,他被洛陽的腐敗生活侵蝕了本心,他的雄心壯志早已煙消云散;
按照李儒原本的設想,就是在朝廷的監視下慢慢的發展自己的實力,等漢靈帝劉宏一死,挑撥宦官與外戚相互攻伐,然后趁虛而入,繼而挾天子而令諸侯,以涼州、河東為根基,吞并并州、橫掃司州,然后再圖謀兗州、冀州、幽州!
到那時天下大半落在他們手上時,在亮出野心稱帝什么的還不是手到擒來?可惜了,前面的計劃完成的很好,后面大好的機會卻被董卓輕易葬送了,他過早暴露了野心;
不管怎么樣,忠人之事的李儒還是在幫董卓苦苦支撐著這危機四伏的局面,期望董卓可以醒悟,知恥而后勇、橫掃天下;
“為今之計只有與聯軍一決生死了!若是現在退回西涼,我們將一無所獲,反而會成為天下公敵;西涼驍騎善野戰,將所有兵力投入到汜水關與虎牢關,形成犄角之勢,在野外一舉擊潰諸侯聯軍!”,李儒狠戾的說道;
他希望通過這一場大戰看出他的未來,是董卓執天下牛耳、成為天下之主,還是·····
“還有在時間上一定要快,明日此時一定要將大軍開往前線,聯軍內部齷齪甚多,一時之間他們不能達成統一意見,短時間不會攻擊汜水關,只要他們商討妥了,汜水關就危險了!”,李儒提醒著;
“要是我走了,這洛陽城內要是有人起兵反我,那我不就兩面受敵了嗎?”,董卓頗為猶豫;
“直接將小皇帝帶在相國身邊!再斬殺士族首領袁槐!這樣就可以震懾那些人不敢異動了!”,仿佛是嘮家常似的話,卻決定了數百口性命的生死,殺伐果斷的李儒是不會留下后患的;
“好!呂布聽令!”董卓下定決心,當即發號施令;
呂布踏步而出:“末將在!”
“命你為先鋒引兵三萬,前往虎牢關!迎擊關東諸侯!”
“諾!”
“張濟!樊稠!李利!”,“末將在!”
“你三人引軍五萬馳援汜水關!記住!不可交戰,只要守好即可,等我去在與聯軍決戰!”
“諾!”,三人稱諾,下去準備去了;
“李儒!”,“臣在!”,“整頓軍馬!明日寅時出發!決戰關東聯軍!”
···············分割線
看著被抬進去的華雄,曹仁忍不住問:“先生為何要生擒華雄呢?斬了便是!”,這也是曹操所疑惑的,他也目光炯炯的盯著李煜看,想知道為何;
“呼呼!”,天氣寒冷,李煜吹了兩口氣暖和一下手,“我也是主公手下的人,自然要替主公著想,這華雄再不濟也是為猛將,主公也說過:大業之成,首在英才;我不看好聯軍,也不看好董卓軍,這場戰爭最多也就是個不勝不敗之局,我在考慮以后,如果!我們與西涼軍交戰!華雄的作用可就大了!”
嚯!好家伙,這是看一步想好幾步的人啊!
“先生目光長遠,吾不如也!”,曹仁嘆道;
“呵呵!所以你只能成為善戰的將軍而成不了謀士!”,曹操笑了笑,不過很明顯這是很勉強的笑;
“主公又吃癟了?”,李煜笑著問;
“知我者,李懷德也!”,曹操有些頹然的直接坐到地上,恨恨的捶地怒罵:“一群酒囊飯袋!大漢的江山就靠他們這么去救嗎?多好的機會,只要聯軍齊心合力,在攻城器械齊備的情況下,半日之內必可破汜水關!”
“主公此言差矣!”李煜搖搖頭:“你太高看他們了!十八路諸侯雖號稱兵馬五十余萬,卻大多都是烏合之眾、不堪大用;”
“最為精銳的部隊也就是幽州刺史公孫瓚的白馬義從、西涼馬騰的鐵騎、長沙孫堅的江東軍,其中公孫瓚與馬騰的部隊是騎兵,不能負擔攻城重任,而孫堅已經被袁氏兄弟傷透了心,也不可能再出死力!”
“要靠剩下這些人攻城···不僅攻不破,還會折損聯軍的士氣,不如繼續給董卓施加壓力,迫使他決戰,以董卓麾下野戰能力出眾的條件,我想他會選擇野戰,而聯軍也許可以憑借人數上的優勢···獲勝吧!他們沒有贊同你的意見,反而也是不錯的選擇!”
“哈哈哈!先生高見!我太過執著了!”,李煜的勸解劍走偏鋒,反而讓曹操高興了許多,撲了撲身上的沙土,曹操哈哈一笑:“餓了!走!吃飯去,剛才憋了一肚子氣,這會兒該補回來了!”
而此時,十八路諸侯中還有兩人很郁悶,他們也與曹操一樣率先從慶功宴上撤席了,一個是濟北相鮑信,一個是陳留太守張邈;
說起這兩人來都與曹操有所瓜葛,鮑信也算是一位有見識的人,他曾經勸過袁紹在董卓剛到洛陽、羽翼未豐之際除掉他,卻未被采納,以至于釀成禍患,他與曹操少兒相識,也算有所交情;
他郁悶的原因是他弟弟鮑忠死了,這幾天興致都不高,而殺了他弟弟的華雄還在曹操的行轅里,他想求曹操殺了華雄,卻不好開口,是以悶悶不樂;
張邈郁悶的原因是,今天他看到典韋擒了華雄,就覺得典韋好像很眼熟,仔細一看那不是自己的牙門旗嗎?當他回營時就見到幾匹健馬綁在他大帳門口,那位黃將軍還驕傲的告訴他:只是一個莽夫粗漢就換來了十匹駿馬;
張邈氣的都想斬了他,好在還念著他是幫自己起兵的人,只好吃了個悶虧往肚子里咽;
三國之老師在此 第二十四章 身為謀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