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第一軍閥 第260章:大生產、大擴軍
在俄國,滂沱般的秋雨漸漸停止了,掃過白俄羅斯,突入烏克蘭的中國西北國防軍加快了掠奪俄國人口的速度。
在中國,也進入了秋收時節。
這一年的秋收,北方大量種植玉米,飼用玉米種植面積達到了歷年最高,牲畜存欄量也增長到了民國建立以來的最高水平,其中肉牛、奶牛存欄增長速度比較快,不過牛的繁殖速度比較慢,所以中華民國的牛肉還未取代其他肉類成為主流。
同時華北地區的棉花種植面積也有所增加。
西部地區的棉花種植產業還未形成,因此棉花種植還是以華北地區為主力。
東北地區的大豆種植面積更是大幅度增長,整個東北有近60的耕地被用于大豆種植,此時的中華民國底氣十足,不缺的就是農用土地了。
南方地區的養殖業規模同樣出現大幅度增長,經濟作物種植面積也迅速提高。
而水稻種植方面的面積則減少了,但因為雜交水稻的推廣和化肥的使用,大米產量還是很高的。
唯一有所改變的就是南方開始使用耕耘機、插秧機、水稻聯合收割機。大量的水田被整改成平坦的地勢,大型農業繼續開始在南方開始進入推廣階段,小型農業機械則推廣得比較全面了。
中華民國的糧倉則南移了,變成了湄公河三角洲,那里成為此時中華民國大米產量最高的地區。
在湄公河三角洲,江渝的軍閥寡頭財團正在全面建設這個大型商品糧基地,那里才是真正的大型水稻生產農機推廣最快的地區。
湄公河三角洲。是一個非常富饒的區域,肥沃的突然,平坦的沖積平原,還有適宜水稻生長的環境。
在那里根本不需要太多的農改,農改的工程量很小。大型水稻農機在這里隨便搞搞農改就能上陣。
此時后世的柬埔寨、越南南部這塊湄公河三角洲已直接納入中華民國版圖,成為中華民國產糧最高的一個省份。
這里的水稻能種植三季,不過財團將大部分水田種植三季稻,小部分種植兩季稻,兩季稻保證了大米質量。財團正在全面修建自動化極高的灌溉系統,同時在這里還配備了許多飛機。以用于施肥。
此時這里也迎來了豐收,巨大的水稻聯合收割機卷過成片的稻田,噴出一道如金色泉流般的谷子。
貨柜車被后的集裝箱裝滿后,立即開往火車站,火車站的吊車將集裝箱吊到一邊,和其他集裝箱疊在一起。
接著汽車開到一邊。吊裝了一個空箱之后,立即又開往那忙碌的田野。
嗚……
一聲汽笛響起,火車到站了。
集裝箱快速的吊到貨車上,當火車裝上一節節的集裝箱之后,貨車在轟鳴的機械聲中開往西貢。
那里也就是后世越南最大的城市——胡志明市。
西貢是湄公河的入海口,這里被稱之為‘東方巴黎’,當然這是法國人的稱呼習慣。中國并不用東方巴黎來稱呼這里。
貨車到達西貢后,集裝箱被一個個的吊了下來,直接放在貨柜車后面,接著貨柜車開往西貢的碾米廠。
西貢碾米廠規模極大,而且設備非常先進。
從清理,到碾米,都是大型化的設施,生產成本因為大型化而被攤薄了。碾米廠的工人忙碌的將集裝箱吊下來,然后送入碾米廠內。
經過清理、礱谷之后,稻谷被進碾米機械中碾磨。
碾米廠的碾米方式與后世中國那種比較暴力的碾米方式不同。這里的碾米設備采取與水車礱谷一樣的碾米方式,只不過把動力從水力變成了電力。
這種碾米方式雖然速度不夠快,但是加工出的大米口感極好,大米最有營養的就是那層薄薄的胚乳,這層胚乳在后世的大米上是看不到的。而從西貢碾米廠加工出來的大米卻帶著那層胚乳,而種皮則被剝離。
這些細致加工的大米是供應國內市場的,加工出來之后,經過烘干等后續處理之后,便立即裝車運往港口,一部分米糠被送入碾米廠邊上的榨油廠房,將里面的大米油榨出,還有一部分直接運往港口裝船,運往全國各地的養殖場當飼料。
谷殼則被送到廠房的鍋爐房燒鍋爐,在后世,很多大米加工廠都不要這些谷殼,都是讓人拖去丟了。
結果竟然有人靠賣谷殼拿去燒鍋爐,賺了上百萬。
三季稻運入西貢碾米廠之后,直接被暴力加工,那機器的加工速度那叫一個快,噼里啪啦之后大米如下雨一般被加工出來。
接著將米糠中的胚乳、種皮篩出來,直接裝袋加工成精飼料。
米糠有的送去榨油,有的送去當豬飼料。大米的脂肪主要集中在米糠之中,所以這東西能養豬。
用米糠喂出來的豬,絕對是最正宗的豬肉,是能聞到肉香的那種豬肉。
而那些三季稻大米,一部分用于出口,出口不了則運回國內,同樣也當豬飼料處理了。
沒錯,就是豬飼料。
此時中華民國搞出雜交水稻,人口又還不到五億,而且還有龐大的大米生產基地,人是吃不了這么多大米的,加上機械化生產的大米的生產成本十分低廉,因此可以當成豬飼料。
吃米長大的豬,營養價值那是非常高的。
營養價值并不是看表面的蛋白質什么的,還要看‘氣’的含量,西方人對于土雞為什么那么補的解釋,歸結于某種微量元素,而在蛋白質等方面和飼料機沒什么差別,由此得出,兩者營養價值相差不大的結論。實際上完全就是謬論。
民國第一軍閥 第260章:大生產、大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