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第一軍閥 第200章:氣個半死的協約國
冬去春來,草長鶯飛。binhuo
轉眼春播就到了,南方的農民欣喜的將雜交水稻的種子播撒到了地里,此時的中國農民都普遍日子過得很不錯。
首先是國家強制性減租,佃農要交的佃租極低,同時相比滿清統治時期已經不要交任何農業稅了,更沒有什么苛捐雜稅。
使得農民們的負擔減輕了許多。
同時因為農機、化肥、農用薄膜等東西的普及,以及全國農業站對農業技術的推廣,使得糧食畝產年年增長。
特別是雜交水稻出現后,水稻畝產又高了許多。
在農村的小天地中,農民都感覺物質豐富了許多,吃飽肚子已經不再是問題了,同時每年還有不糧食能夠賣出。
現在對農民來說,問題就是娃娃上學和蓋房子等問題。
農村的貧農們能干活的則去了城市成了工業人口,那些苦力工也算是工業人口,盡管工地上做事比較累,但是以前當貧農時卻是更累,而且連飯都吃不飽。
現在雖然工作強度比較大,但在工地上不僅能夠吃飽,而且工錢也是年年上漲,就是伙食標準也是不斷提高的。
自辛亥革命以來,中國老百姓的感覺就是,辛亥年比較亂。
辛亥年過后,華東各省老百姓則普遍感覺日子好過了許多,這主要是因為當初兩淮行政總署的各種強制政策以及華東集團向西方人借貸了大筆貸款,這些貸款陸續加起來高達十三億英鎊。
十三億英鎊灑下去,盡管很多用來從歐美國家進口工業設備、鋼鐵等物資,但當時的中國老百姓也得到了許多養分,對比之前的苦日子來說自然是好過了許多。
其他省份的老百姓,則或多或少。在14年之前也都感覺生存壓力開始減輕了,14年鐵路大股災一來,經濟陷入了一段時間的短暫蕭條,但很快就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恢復過來了。
15年的時候盡管老百姓口袋里的錢逐漸也有了,但15年的物資供應并不是很充足,很多生活物資都是緊缺,工地上的伙食三天才見一次肉。
到了16年,老百姓口袋里的錢就更多了,物資供應數量也有所上漲,但也還未達到十分充足的程度。但這一年政府讓全國百姓都實現了溫飽。
如今是1917年,這一年的生活物資供應就變得很充足了,而且老百姓口袋里的錢普遍都是一大把。
到了這一年。工地上的工人們普遍感覺到了這一點,因為每天的伙食都能看見肉了。相比之下,去年依舊是三天見一次肉,但每天都有魚肉。
今年則是天天有肉,雞肉天天能夠滿足供應。豬肉每兩天見一次,魚肉依舊是天天有。
工地上的工人伙食供應標準是有國家硬性規定的,只是根據不同省份不同地區的供應條件不同進行稍加變動。
工地上的工人勞動強度高,因此伙食標準是和學校一樣的,比許多工廠里的伙食供應標準都要高。
這個時代的中國工人盡管之前有很多人口紅利被以財團為代表的資本家攫取,但是在伙食供應上卻從來都是堅持包食宿的政策。而且在困難時期都是盡量讓工人們吃飽肚子。
這一政策是江渝制定下來的,因為他做為穿越者明白一個道理,如果不讓工人吃飽肚子。工人就會罷工,甚至是造反。
盡管作為一個資本家是以追逐利益為目的,但作為民族資本家卻不是以追逐利益而追逐利益,還應該盡量照顧勞動關系。
也正是西方人那種工人與資本家之間的勞動關系緊張才造成了社會主義出現了極大的市場。
西方人也是在社會主義出現之后才開始反思自身的問題。
作為穿越者,江渝卻是有先見之明。盡量照顧好勞動關系,消除階級對立。鼓勵階級團結合作。
加上國家對工人的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此時中國的工人可以說是世界上最有保障的工人。
從失業到醫療、子女教育、養老等方面,中國工人都不用考慮太多問題。
醫療方面重大病痛國家報銷,子女教育方面因為國家每年投入大量財政對教育事業進行建設,雖然還是采取收費制度,但卻也不用擔心教育問題,貧困群體在這方面還有特殊照顧。
養老方面則采取國家承擔一部分,企業承擔一部分,公民承擔一部分的制度。首先分為工人和非工人群體。
工廠里的工人,和企業員工們都是企業自身負責養老金的問題,并不是說一家企業的等員工快要退休時把員工辭掉就不用支付養老金了,而是按照這個工人在其企業內工作了多少年,然后按照工人的工作年份比例來支付養老金。
這個制度得到了江渝的財團的大力支持,對于財團來說,養老金是絕對支付得起的,而且養老金發放下去,老人家也要消費啊!錢最終還是會流回高度壟斷的財團手里的。
而這個制度對于民間資本企業來說卻是一個負擔,能使財團更加輕易的把那些民間企業吞并掉。
企業工人之外的那些臨時工,例如修鐵路、公路、住房的工人,則由國家承擔養老金,同時工人們自己也承擔一部分養老保險。
養老保險繳入華東養老基金會進行運作賺錢,在財團已經掌控了絕對話語權的亞洲,財團負責運營的基金會賺錢其實很容易的,虧錢基本上是不可能出現的問題。
農業人口的保險也是由國家承擔。
但不管是工人還是農民,都秉承著一個原則,那就是老年還有較高收入的老年人,就不用領取養老金了。
節省下來的養老金,如果是企業的,則交由國家補貼養老支出,該多少錢還是交多少錢。
住房方面盡管被財團壟斷了商品房建設。但是江渝并不打算搞什么高價房,早年就開始打擊那些房屋阡陌,有多套房產的群體了,使得市場上的房產投機熱度一降再降。
當然財團是要提前布置地產行業的,戰后必然要開始城市大改造,拆遷,開發什么的,原先便宜的地產將可能成為極為繁華的商業地段,那么這些土地都將提前先圈下來再說。
此時中國各大城市的地產價格并不是很貴,除非是上海南京路那種地方。財團在14年時就在各大城市的城市大量圈地了。把繁華的城市中心地帶的地皮掃蕩了大部分。
此時財團手上有大把的鈔票,卻是再次開始掃蕩即將開發的地皮。
目前中國老百姓還沒有太多這方面的意識,因此買地非常容易。價格也十分便宜,那些蓋著瓦房的地皮只要花一點錢就能買下成片成片。
這主要是未開發的原因。
只要戰后在各城市建起小區、商業街等開發項目,地皮價值瞬間暴漲。
擁有大量地產(非住房),是財團壟斷商業的重要環節之一。首先好的地段財團自己占了,可以用來經營自己的商業。而競爭對手只能在不好的地段經營。同時財團的商業不需要交租,而競爭對手卻要不斷的交租,這就是差距所在。
普通老百姓則接觸不到這些東西,對于他們來說住房才是接觸最多的。
在各方面中國工人都不需要想太多,生存壓力對于此時的中國工人來說并不是很大。
隨著養殖業規模的擴大,以及遠洋捕撈業的持續發展。中國的肉類供應量卻是開始不斷上漲,而價格也正在逐漸降低,讓老百姓感覺十分的實惠。日子過得也非常寬裕了。
特別是17年糧食產量會有一個大幅度的增長,從而使中國有更多的資源去喂養家畜,人開始吃飽了,輪到家畜吃飽了。
隨著蛋肉奶的增加,國民谷物消耗量卻是開始減少了。
全國個地區的老百姓都逐漸發現吃了肉之后。飯量開始變小了。若是以前,南方人普遍一天都要吃掉一斤二三兩的大米才足夠他們補充勞動中的消耗。北方人的食量就更大了,那面餅是一塊接一塊,讓人看得目瞪口呆。
現在肉食多了,谷物消耗量卻少了很多,因為人體不再需要通過大量進食谷物來獲得足夠的蛋白質了。
國民的營養也變好了,精神面貌頓時有了改變。
特別是那些學生,因為學校里的伙食好,小時候也不似以前的人那樣,小小年紀就要挑擔干活什么的,個子張得很快。
一個普遍現象就是美女多了,帥哥也多了。
這不僅僅是營養攝入的問題,也和個人八字有很大關系。滿清統治下的舊社會困苦的人民群眾數量多,而八字是現實信息的一種匯總。一個什么樣的家庭,能給子女提供什么樣的條件,就會出現什么樣的八字。
困苦群體的八字都不會太好,自然長得也比較挫一些。
也就是說這個民族的基因并不差,只是因為八字太差了,從而展現出來的面貌往差的路線上走了。
而當整個民族層次提升之后,首先出生在這個國家,比較靠譜的父母就多了,力量最強的月令(父母宮)也就比較多喜神,的八字層次就提升了,精神面貌自然向好的一面發展,基因也就展現出好的一方面。
總的來說,這一年老百姓普遍充斥在幸福的海洋中,因為到處都是就業崗位,而且物資供應充足。
與此同時,從16年開始,全國各地都在修路基。
盡管鋼鐵不夠,但路基、隧道卻是不斷的在修建,鐵路、公路的路基一直都在修,這也為老百姓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
某地區只要勞動力有富余,便有基礎設施項目出現,就算是沒有鋼鐵,路基總是先可以修起來的。
1916年全年,中國修成了三萬公里鐵路的路基,到了1917年,鐵路路基的修建規模就更大了。達到了五萬公里的程度。
此時中國已經有了十萬公里的鐵路了,這年頭的鐵路不像二十一世紀,可以不用修那么多。
這個年代貨車比較少,貨物運輸基本靠鐵路和海運,航空運輸也比較少。
所以二十一世紀各國的鐵路長度都在縮減,而美國也從巔峰的四十多萬公里鐵路縮減了近半的鐵路。
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到來,使得中國的商業發展十分活躍,鐵路依舊很堵。
此時全國大部分的鐵路都掌控在了財團手中,私人建造的鐵路多是那些支線鐵路。
這時候中國的軍用物資出口開始縮減,鋼鐵開始傾斜到鐵路建設當中。那些修好的地基隨即開始鋪設鋼軌。
也因為這一年的農產品物價開始下跌,大量還在使用低效率生產方式的農民涌入了工地,加上從日本、朝鮮、越南那里招到的鐵路工人。確保了鐵路鋪設所需的勞動力數量,整個中國的鐵路開始迅速鋪設。
而鋼鐵產量卻是正在不斷的上漲,由于德國的無限制潛艇戰的原因,使得中國在海外市場已經可以購買到大量鐵礦石,加上中國在海外投資了不少礦山。那些礦山也陸續開始投產,使得中國鋼鐵冶煉的鐵礦供應量開始迅速增長,國內的鐵礦基本上能夠實現2000萬噸鋼鐵的產量,而海外進口的鐵礦石,實現個500萬噸的鋼鐵產量也已不是問題。
此時的中國正在瘋狂進口鐵礦石,因為中國的鐵礦石搞得很極限。基本上各鋼鐵廠沒有多少儲備。
2500萬噸的鋼鐵,能夠修許多鐵路了。
每米鐵路一般消耗的鋼材在5075公斤之間,中國的一些運煤的鐵路的鋼軌甚至達到了77公斤。
也就是說修一萬公里鐵路。需要消耗50萬噸鋼鐵到77萬噸鋼鐵之間。
按照77萬噸鋼鐵來計算,一年修個10萬公里鐵路,也只需要770萬噸鋼鐵,1917年的計劃是修建5萬公里鐵路,大約需要消耗350萬噸鋼鐵。
對于一個年產鋼鐵已經達到了2500萬噸的國家來說。擠出350萬噸鋼鐵還是很輕松的。
而鋼鐵這一年是大量向造船業傾斜。
計劃全年制造商船的排水量達到200萬噸,此時中國除了自己培養的造船工人。還得到了日本的造船工人,德國的造船工人也大量來到中國,使得中國的造船業突破了技工缺乏的制約。
這一年中國成功制造出了一艘排水量為2萬5千噸級的商船,這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大的商船了。
而且這是集裝箱商船,中國的鐵路、貨車、貨船都采用集裝箱模式,裝卸速度有了極大的增長。
貨車、貨車、輪船之間的裝卸速度非常快,運輸效率有了極大的提高,運輸成本也就隨之降低了。
油輪則達到了三萬噸級,油輪制造技術簡單,噸位也容易堆上去,17年財團決定建造60萬噸油輪,以保障石油運輸和出口。
農機制造業也獲得了很多鋼鐵份額,像普通的小農機、拖拉機,這是優勢出口商品,沒有什么國家在這方面能夠競爭得過中國。
大型農機則普遍不出口,自己用來不夠呢!
汽車制造業則傾向于貨車制造和家庭汽車出口制造,本土的家庭汽車價格賣得比較高,這主要是為了減少這方面的消費。
但是搶占國際家庭汽車出口份額卻是不能丟下的,因此出口到國際市場的家庭汽車售價反而比國內低。
一個國家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原材料運輸、商品運輸是十分頻繁的,古代生產力比較低的原因主要是運輸效率比較低。
很多資源消耗在了運輸途中。
大量的貨車制造出來之后,運輸效率就提高了。
此時中國形成了大批貨車的生產線,用的全是專業機床和流水線分工生產模式,生產成本全球最低。
國際上的小型貨車普遍的一輛需要三千美元,而中國的貨車只需要兩千五百美元,中型的10噸級貨車也只要五千美元。
實際上的制造成本,小型貨車的制造成本還不到五百美元,貨車出口的利潤非常高。
而中國的炎黃幣和美國的美元此時的匯率都是差不多的,不過雙方匯率會隨著雙方的貨幣政策而產生不同變化。
中國國內。最大的密斗貨車已經能夠運載24噸的貨物了,30噸級的密斗貨車的生產線也正在制造當中。
貨柜車(集裝箱貨車)的運載噸位則大得多,最大的已經達到了38噸,對應各種尺寸的集裝箱。
中國是最先使用集裝箱的國家,因此集裝箱標準是由中國制定的,而中國現在正在海外到處投資港口,也都是用中國自己的標準尺寸。
這是獨立于西方人之外的標準,中國正在建立自己的體系。
1917年6月,科威特!
五十萬日本雇傭軍從中國新疆坐鐵路直接到了伊朗,然后到達了科威特。接著進入土耳其境內,從陸路前往歐洲西線戰場。
一起前往德國的,還有近八十萬日本勞工。
之前中國在戰前已經向德國派遣了五十萬勞工和十多萬技工學徒。這下又給同盟國搞了一百三十萬人力過去,相當于中國向同盟國支援了近兩百萬勞動力。
同時中國的飛機首次飛臨德國機場。
這些中國運輸機給德國送去了大量軍火、生活物資,同時中國通過輪船將大量生活物資運往同盟國。
一時間同盟國的物價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糧食價格開始迅速下降,蔬菜、水果也有許多供應,這些蔬菜和水果是直接通過飛機運往德國的。
這個動靜可不小。很快就驚動了協約國。
協約國立即向中國發出照會,強烈抗議中國的偏袒行為。
中國外交部則宣傳,這是雙方在進行正常貿易,這些貨物都是遠華集團向德國政府提供的援助。
“這是一場歐洲人之間的戰爭,我中華民國認為,其他地區的國家不應該參與到這場戰爭當中。美國的參戰對于同盟國來說是很不公平的。因此日本決定成立雇傭軍,接受同盟國的雇傭,同時日本也可以接受協約國的雇傭。只要能出得起雇傭金就行了。”伊維峻在新聞發布會上說道,她的意思就是美國狗拿耗子多管閑事,這導致中國不能繼續坐視不管。
同時在日本雇傭軍問題上,雙方公平雇傭嘛!
中國實際上是免費給同盟國提供日本雇傭軍,名義上則是由遠華集團出資雇傭。但實際上不過是把錢左手換右手。
協約國如果要雇傭日本雇傭軍,那是得出真金白銀。嗯!白銀滴不要,同時雇傭價格還比較貴。
“這是否意味著中國將會參與這場戰爭?”頓時有歐洲記者關切的問道。
“中國始終堅持光榮中立政策,同時我們也表明了態度,這是一場歐洲人之間的戰爭,其他各洲國家不應該過多參與其中。同時我們希望,戰爭雙方能夠以和平為重,坐下來好好商談,以和談的方式解決雙方的矛盾與分歧,使世界盡快恢復和平,使人民盡快遠離戰爭。”伊維峻回答道。
“中國之前與英國簽訂了《中英邊界友好協議》,其中的附帶條款就是中國保持中立,貴國的行為顯然已經有了違反這一協議的嫌疑。”一名英國記者發出了詰難。
“中國確實依舊在保持中立,但中國的中立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美國中立的情況下的。但就算是美國參與了戰爭,中國也不會違反與英國的協議,協議中并未規定日本不能向歐洲派遣雇傭軍。”
此時中國正在搞‘沒有勝利者的戰爭’政策,呼吁雙方不要一味的追求戰爭的勝利。
當然這是絕對不可能的。
不管是協約國還是同盟國都無法接受這一呼吁。
《中英邊界友好協議》又被中國給鉆了空子,中國玩這一手把協約國氣半死,羅斯柴爾德財團和美國財團也是氣急敗壞,但卻拿此時的中國沒有辦法。
一旦中國參戰,那么后果將很嚴重。
中國能夠輕松動員上千萬勞動力投入戰場,美國雖然也勉強能夠動員上千萬勞動力,但這之后美國的生產將基本上處于癱瘓狀態。
而中國動員個上千萬兵力完全不會有太大的影響,此時中國的勢力范圍內的人口已經突破了6億。
世界人口才17億而已。
中國一旦參戰,那么同盟國的人口將對協約國形成壓倒性優勢。而且事實證明中國的陸軍并非是那些二三流陸軍可比的。
中國陸軍絕對也能擠進世界一流陸軍的行列,起碼不會比美國差。
到時候整個亞歐大陸都可能被同盟國瓜分掉,非洲大陸在之后也將無可避免。
民國第一軍閥 第200章:氣個半死的協約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