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休閑文學吧>>重生明末當皇帝

第225章:朝鮮政變

更新時間:2015-10-17  作者:夏烽原
重生明末當皇帝 第225章:朝鮮政變
若要征服中南半島諸國,必然需要一支強大的海軍。,盡管中南半島和中國在陸地上相連,但這年頭的陸上交通卻不如海運方便。到時候不論人員的派遣,還是糧食的調運,終究是要走海路才行。

在內燃機還未出現的時代,海上交通與掠奪,才是世界的主流。只有內燃機出現后,大陸性國家才能將幅員遼闊的優勢發揮出來,誕生出超級大國。

主要還世界交通的問題。

這個時代交通手段無非就是馬車和船只,船只運輸成本明顯要低得多。因此發展海軍,是未來的主流。

一個國家是否強大,主要以海軍作為體現。

天啟三年春季,皇家貿易公司旗下的皇家商行,在蒙古、西藏、朝鮮、琉球、臺灣開設了分行,開始壟斷與這些地區的商品貿易。

蒙古和西藏,自然不用說了。經過對走私商人的嚴厲打擊,加上守備混成旅的持續嚴防,走私貿易已經消聲滅跡,就算是有一些走私活動,規模也不大。

天啟二年冬天,蒙古人因為雙邊貿易的大規模展開,冬天里的日子都好過了很多。各種商品充足,受災的蒙古部落也都有糧食儲備,還從大明那里獲得了一批糧食援助。因此蒙古人在開春后,沒有對大明邊境進行騷擾和掠奪。

蒙古林丹汗在各部落中的威望,倒是提高了很多。主要還是林丹汗能帶領那些蒙古貴族發財,獲得足夠他們享受的奢侈品。

因為大明的商品價格比較公道,對皮毛等商品的需求量也大。因此蒙古貴族們在開春后。很多都加大了馬匹飼養規模。以及綿羊的飼養規模,改變了很多蒙古部落過去自給自足的經濟模式,向商品經濟的方向靠攏。

這樣的商品經濟,對于蒙古貴族來說自然是很有利的。但卻是加大了蒙古的貧富差距,貧富對比更加明顯。而且大量的奢侈品,讓蒙古貴族們的野蠻意志受到了一定的消磨。

因為雙方此時是盟友,加上這樣的貿易改善了雙邊關系。天啟三年開春后,已經有第一批蒙古貴族入境。前往北京城定居。

顯然這批蒙古貴族,也是林丹汗準許過來的,也有試探的意思。

“來了十幾個蒙古貴族?好!帶他們在京城好好玩上一圈,體驗了一下我大明衣食薈萃之地。”朱由校聽到報告,馬上對下面吩咐道。

這就像是后世美國佬對世界各國的富人有巨大吸引力一般,這個年代的大明作為世界上文明程度最高的國家,生活水平遠高于歐洲,對蒙古人顯然是有很大吸引力的。

衣、食、住、行,還有各種戲曲、雜技、舞蹈,還有京城的紅燈區等等。都將對那些異族人產生巨大的吸引力。大明就是一個有錢人的天堂,第一批蒙古貴族來了。日后肯定就會有第二批,第三批。

只要蒙古貴族前來大明定居成為一種風尚,逐步的蒙古就會變成大明的附屬。

“還有教育、醫療,也是能吸引那些異族上層階級的東西,是時候進行一番振興了。”朱由校心想。

很快朱由校便下令整頓太醫院,并在全國廣發告示,招募醫術高超之士,只要醫術過硬,都可以在太醫院獲得官職。

并且下令太醫院招生授課,從全國各地選拔一批有天賦的學徒,進太醫院學醫。

明代的中醫,已經開始出現了一種走向衰弱的趨勢,主要是商品經濟的發展,讓人們沒有那么多的心思去學醫。所以很多人選擇走捷徑,去學簡化過后的八綱辨證,學六經辨證的卻是越來越少了。

既然民間的從醫人員開始普遍學習八綱辨證,那么就由官方培養學習六經辨證的醫師。

只要規模足夠大,并且制定出行業標準,持之以恒下去,振興中醫并不是癡人說夢。

那些考不上科舉的文人跑去學醫,不愿意學習六經辨證,無非就是六經辨證所需時間太長,他們又要賺錢糊口。

那么朝廷出錢進行補貼,解決中醫學徒的糊口問題。或者從小培養,招收一批年紀小的學徒,問題自然也就解決了。

另外一個就是提高從醫者的社會地位,只要醫術精湛,都可以在太醫院考取官職,領取到一份俸祿,社會地位自然也就上去了。

太醫院的藥方,此為京城四大笑話,可見之前太醫院之前的狀態是什么樣了。這次整頓太醫院,同樣還將淘汰那些徒有虛名的醫官。

同時每三個月,在京城開一次中醫科試,全國各地的中醫都可以前來應試,通過科試的即可獲得太醫院官職。

太醫院的俸祿,也被朱由校提高了一大截,讓這些醫生可以安心研究學術、授課教學。

明代太醫院還有一個功能,那就是給士兵、貧民就診,醫藥全部免費。

同時朱由校還開設了太醫院門診部,就當成一家后世的醫院來經營,只不過診金收得比較高。士兵、低保戶則可以免費就診。

太醫院日后還可以向其他城市開設醫院,太醫院的藥材全部由皇家商行供應,醫院的盈利主要就是診金,藥物價格就是那樣,高不到哪里去。

中醫絕對不是一個暴利的行業,所以才在后世那么不受待見,不被西方人所承認。就是因為中醫用的是天然藥材,一旦承認了中醫,病人都去看中醫了,暴利的西藥怎么賣?

畢竟中藥的價格,往往是取決于稀缺與否,并不是取決于是誰制造。而診金是不好剝削的,畢竟中醫是一種入門較難的醫學,同時人家也不需要依靠醫院的什么設備。被剝削得太慘,大不了走人。自己另起爐灶開個醫館。

因此朝廷讓太醫院開設門診部。是不以盈利為目的的。一來是讓太醫院的醫師賺些門診費。二來是給士兵、貧民免費就診施藥,做好社會保障。

教育方面朱由校則成立了師范學院,用于培養蒙學教師,蒙學教材在語文上,還是采用三字經、千字文等經典教材,不過是加入了拼音、標點符號等東西。同時在蒙學中,加入數學教材。

醫療、教育,進行了一番籌劃之后。同時在京城加強衛生防疫,并且進行一定的綠化。

這些措施下去,大明對外部的吸引力就可以大大提升了。人都是怕死的,都想要更好的醫療。同樣也想讓子女享受更好的教育,更希望可以居住在環境好一點的地方。

那些蒙古貴族來到京城,果然就不想走了。一個個根本就沒見過有如此天堂般的地方,能享受的花樣太多了。

在大明的熱情招待下,這些蒙古貴族最后還是走了,回去向林丹汗復命去了。顯然林丹汗還沒有正式允許其他蒙古貴族到大明京師定居。

林丹汗倒也不傻,他知道蒙古貴族一旦大量定居在大明。這些蒙古貴族很可能會被大明拉攏過去。

這些蒙古貴族回到蒙古之后,林丹汗立即下令禁止蒙古貴族前往大明定居。但是朱由校并不急。林丹汗能禁止得了一時,長久下去還是沒辦法的。

皇家商行在臺灣、琉球的商行都順利展開了業務,不過琉球的貿易比較少,就是一些漁貨,商行主要向水師供應物資。

臺灣的鹿皮、木材、香料產量逐漸增加,從福建招募的工人數量也增長得很快,大片的甘蔗園、稻田正在開辟。

倒是在朝鮮的商行成立得不是很順利,因為天啟三年朝鮮發生了宮廷政變。

朝鮮國王光海君李琿在經過一場宮廷政變后,被其侄綾陽君李倧拽下了王位,一夜之間朝鮮就換了一個皇帝。

坐鎮登萊的袁可立收到消息,大感震動,連忙將消息上報皇帝。

朱由校接到消息后,倒是有些幸災樂禍。

“這就死了?嘿!”朱由校低笑一聲,李琿這個王八蛋,之前和建奴眉來眼去的,大明給他發去圣旨,總是以各種理由搪塞,最后干脆把大明的使者關在宮門外不見了。

“啟稟陛下,朝鮮政變實在不可輕視之,朝鮮作為我大明藩國,發生如此駭人之變,我大明理應進行干涉。”

“啟稟陛下,朝鮮王李琿在宮中受戮,這朝鮮實在有些烏煙瘴氣。奪權篡位的那個李倧,實在是亂臣賊子,不可輕饒。”

朝堂上一群朝臣紛紛指責這種叛亂行為。

朝鮮文化和大明沒什么不同,幾乎就是照抄過去的模板,作為一個‘小中華’,發生宮廷政變這種事情,實在讓大明的這些朝臣無法接受。

相比之下,朱由校對這個消息自然是拍手稱快了。只是看到一群朝臣這樣的態度,連忙把笑容收斂起來,咳咳的咳嗽兩聲,然后拿著官腔說道:“這李倧確實可惡,朕決不輕饒。傳朕旨意,令東江鎮總兵立即發兵朝鮮,緝拿亂賊李倧聽候發落。”

一群朝臣紛紛驚愕,面面相覷的聽著皇帝這個如此果決的旨意。

“陛下,是不是太過……太過草率了?東江軍兵力僅三萬……”禮部尚書顧秉謙出列向朱由校說道。

“三萬足矣!”朱由校打斷了顧秉謙的勸諫,然后對眾臣問道:“諸位愛卿,可還有什么異議?”

“陛下圣明。”眾臣紛紛躬身齊誦,對于皇帝這樣的處理方法,確實也是無話可說。鎮壓亂臣賊子,在他們看來完全就是天經地義的,畢竟朝鮮王可是大明冊封承認的。

朱由校可不管新上來的這個朝鮮王李倧是否合法,先把朝鮮教訓一頓再說,朱由校實際目的只是為了控制朝鮮而已。(

重生明末當皇帝 第225章:朝鮮政變

上一章  |  重生明末當皇帝目錄  |  下一章

休閑文學吧提供免費小說,請讀者支持正版